江门丽宫侨宝陈皮健康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江门丽宫侨宝陈皮健康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侨宝陈皮
- 企业英文名: Jiangmen Palace International Food,lnc.
- 实际控制人: 欧栢贤
- 上市代码: 872325.NQ
- 注册资本: 12673.656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11-17
- 大股东: 江门市丽宫陈皮产业园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64.59%
- 董秘: 蔡小敏
- 董秘电话: 0750-6393989
- 所属行业: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魏标文、牛春军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港兴路5号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4-01-17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705757855166E
- 法定代表人: 欧国良
- 董事长: 欧国良
- 电话: 0750-6393989
- 传真: 0750-6393989
- 企业官网: www.lgqiaobao.com
- 企业邮箱: lgsp22892764@163.com
- 办公地址: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港兴路7号
- 邮编: 529100
- 主营业务: 陈皮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食用农产品初加工;食用农产品批发(不含活禽);食用农产品零售(不含活禽);地产中草药(不含中药饮片)购销;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劳动保护用品销售;水果种植;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食品生产;食品销售;调味品生产;茶叶制品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江门丽宫侨宝陈皮健康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7年,是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于2017年成功在新三板挂牌,是江门市第一家以陈皮产品为主营业务的挂牌公司,成立至今,丽宫食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专用企业”、“广东省农业重点龙头企业”、“新会陈皮第一股”等荣誉,公司主攻方向为陈皮系列食品研发,现已发展成为集新会陈皮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产品OEM为一体的综合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公司凭借优良、可靠、放心的产品质量,成功打造了“侨宝”品牌。丽宫股份专注陈皮27载,建有现代农业产业园—丽宫陈皮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新会陈皮文化博物馆,并拥有符合ISO22000标准陈皮食品生产车间、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产品研发中心,陈皮烟熏酿化仓、柑茶专业生产车间,至今丽宫侨宝新会陈皮酿化仓已拥有一期、二期酿化仓,可储存约20000余吨新会陈皮。丽宫股份与同仁堂、陈李济等国内知名企业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并先后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药学院、五邑大学等科研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持续不断改进生产加工工艺,,共同对新会陈皮进行技术研发并取得多个科研成果,将新会陈皮扩展至保建、养生、食用等用途。旗下品牌—侨宝,在全国各省市建立500余家销售网点,并以“新会陈皮”为核心,推出“陈皮茶饮”、“陈皮月饼”、“陈皮花式饼”、“陈皮酱”、“陈皮坚果”等六大系列上百种陈皮深加工产品面向市场,获得一致好评。在知识产权方面,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3项。公司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参与制修订了T/CAI 012—2022《新会柑种植技术规范》、T/CAI 014—2022《新会陈皮干仓仓储管理规范》等一系列的新会柑、新会陈皮全链条团体标准,且T/CAI 013—2022《新会陈皮感官评定方法》被专家组确认该标准“服务主要技术指标填补国内空白,主要技术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被评价为广东省先进标准。以匠心精神推动着新会陈皮行业的发展,在产品品质上精益求精,从新会陈皮到“陈皮+”产品的研发,丽宫股份一直坚持融合、创新的发展道路,助力新会陈皮产业的转型升级。
- 商业规划: (一)经营计划业务拓展情况:随着公司对陈皮制品的保健功效推广和受众的认知,公司生产的“侨宝”陈皮制品在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消费者分布区域遍及全国各地,尤其北方地区的市场开拓效果更佳,加上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热衷日益提升,以及市场消费升级对于需求趋于上升通道,公司抓住机遇适应市场变化,积极应对调整,布局如下相关措施:1、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2018年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继续对产品结构进行梳理,针对客户需求的消费升级,主推出年份陈皮类产品,通过提供配套陈皮酿化业务、开展全国年份陈皮品鉴及陈皮收藏文化节等活动,增加各阶层消费客户对陈皮类产品的认知,从而达到陈皮类产品的市场推广效果。本年陈皮类产品的销售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达256.40%,销售结构性增长了239.58%,原加工业务销售占比逐年下降,自有侨宝品牌产品业务得到较大幅度的拓展,不仅满足了客户消费升级的需求,也提高了增收路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2、针对公司侨宝品牌的推广,公司继续加大全国经销商渠道建设,在2018年12月底,公司在全国已签订经销商代理合同339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公司产品品牌在市场有不小的知名度,公司仍处于发展阶段,对于公司品牌培养和推广,主要在全国各地通过密集参加各主要茶展、开展全国巡回品鉴会、全国经销商订货会、门头广告等推广方式进行。本年用于参展、广告、品鉴等费用达598.66万元,这对于侨宝品牌在全国的树立,取到较好的效果,尤其在北方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口碑,不仅大大提升了客户转化率,也赢得了顾客的好评。3、为了公司发展后劲充足,在2018年公司研发部先后投入资金研发“陈皮面”、“养生柑/桔普茶”、“陈皮苏式喜饼”、“陈皮陈化工艺”等,为业绩持续保持长期增长,收益稳定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4、营销活动方面,公司一方面继续着力于全国渠道商的建立,由年初195家增长到339家,这是自有品牌销售增长的主要原因;二是全年二次大型七月果推广订货会、陈皮收藏文化节活动,加上季节性推广活动等,配合在全国经销渠道商进行营销政策落实,这是公司自有品牌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以上两方面是公司在营销活动的主要着力点,将稳定的推进公司营销业务发展,保证公司销售收入稳步增长。5、定期举办加盟商及经销商区域沟通会,共同分享市场的信息和需求的变化,收集经销商及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意见和建议。在加盟商、经销商的响应和积极配合下,取得了较大成效。财务业绩情况: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94.7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66.2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4.68%。公司总资产10,737.3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6%。净资产6,589.5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5%。1、营业收入增长4.89%,但按分类分析有增有减,增加主要是陈皮类和糕点类,同比分别增长256.40%、6.98%,而柑普茶及茶加工类由于受委托方需求下降而减少18.76%。这是导致本期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放缓的主要因素。2、期末总资产同比基本持平,流动资产占用也与上年同期维持相同水平,但本期资产负债率38.63%同比下降7.06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公司期末银行流动资产贷款同比减少1,556.24万元所致。3、由于随着公司业务增长,本期末有预收账款余额达1,043.91万元,主要是经销商的订货而产生的预收款造成。4、本期期末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666.2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4.68%,减少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公司处于发展初期,用于市场营销推广的各项销售费用增加441.20万元造成的;二是本期毛利水平下降3.85个百分点而减少利润257.75万元,增加因素主要是本期收受益于政府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补贴达253.08万元。因此以上两因素是影响净利润的变化的主要原因。(二)行业情况当今,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陈皮茶制品因兼具防病强身功效而备受消费者青睐,饮茶时尚风靡全球,国际国内茶行业一片繁荣。而中国又是茶的故乡,也是中国的国粹,在历史上,中国茶香飘四海,茶文化饮誉中外,丝茶之邦,盛极一时。然而,现在中国是茶业大国,却不是茶业强国。针对目前现实状态,对于各类型茶企却也是一个机会。环顾国内茶市,品牌众多而强势名牌寥若晨星,茶商林立而龙头企业凤毛麟角,小规模、分散化是阻碍我国茶业与国际接轨的最大软肋。有关专家学者认为,从总体上看,中国茶业还处在产品阶段、市场待开发期。老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接踵而来。严峻的现实再次昭示:中国茶业必须更弦易辙,改变一盘散沙的小生产,走产业化道路,舍此别无他路可走。我国茶业正面临新的挑战。一、发展优势1、中国茶的文化力。中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中国民族产业的茶可借此融入世界,扩张国际市场。一些企业在国际化战略方面做了初步尝试并已取得一定成效,茶最能代表民族的,其国际化潜力也将是巨大的,从此角度来说,我国茶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2、饮茶习惯的惯性。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茶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人有饮茶的传统,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说,在很多场合,茶现仍无可替代,且很多茶品牌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在国内拥有相当稳定的需求量。3、产品稀缺性。高档茶的供给增长尤其受到一定限制,诸如工艺、产量或者产地等方面客观因素,产量增长比较缓慢,短期内难以大量扩产,给产品的稀缺性带来了可能,适度稀缺是高档茶的重要特征。二、发展劣势1、营销方面整体战略部署缺失。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营销方式仍停留在企业或产品导向阶段,大多表现为广告大战、会展招商、名促暗扣、让利返点等初级竞争手段。2、品牌建设急功近利。品纵观近几年的国内市场,很多企业均热衷于品牌营运商的营销模式。在茶业资本大量进入渠道的情下,这一策略在短期内能给企业带来低成本扩张下的高盈利增长,但从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长期品牌战略这一角度来看,这一类似贴牌加工的营销模式十分短视。3、文化引导战略缺乏。我国的茶文化引导战略规划缺乏,尚处在萌芽阶段,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文化引导方式普遍呈现出急功近利的特点。4、市场竞争无序、造假、仿造、偷漏税行为严重。仿造名茶品牌包装误导消费者、仅靠大量广告提高知名度等现象普遍。5、政策制约。入世后我国关税大幅降低,进口许可证与行政审批手续日益简化为国外其他饮品进入中国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我国茶业生存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6、现代工艺改良落后。产品的技术创新相对滞后。在产品生产工艺的创新以及推出新产品方面,茶行业生产技术基本属于传统型,只有部分新技术的运用。三、发展机遇中国本土潜力大,经济增长良好。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农村市场消费明显提高,城镇服务性消费也大幅上升。自1980年以来,我国贫富分化逐步加剧,基尼系数不断提高,可较好应对茶产业结构升级趋势,为茶产品高端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潜力巨大。由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始终高于高端茶价格增长率,高端茶的价格水平一直在居民可承受范围内,即使在目前高价位水平下,我国茶仍具有较大的提价空间。民族文化容易进入国际市场。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国粹一个个走向世界,与其他资源结合,能更好的开发、运作国内国际市场。中国茶也一样会作为一种中国特色民族产品,运用好民族文化,让世界陶醉。四、面临的威胁1、外来资本进入。外资进入资本主要通过贴牌外包、全资收购以及控股参股几种方式。通过贴牌外包形式往往为了获得较大利润,急功近利,出现大量透支原茶品牌,结果干几年就跑。2、其他饮品的替代。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随着饮茶消费结构健康化,酒类和饮料在居民茶类消费中的比重逐渐上升。此外,酒类对高端市场的重点培育也给我国国内饮用茶企业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和竞争压力。而其他饮料不断地培育年轻消费群体,且已在福建、广东突破夜场消费,大面积进入餐饮渠道,对国内茶形成了很大冲击。以上述行业发展状态下,由于国家对茶行业的发展大力支持,促使整个行业发展健康,本地政府都有各种优惠政策进行支持,建立在食品安全为优先条件的产品,以质量为导向,正是在这种大行情中,公司在2018年侨宝品牌的陈皮制品(含茶加工、陈皮及茶类制品)系列产品中实现了同比增长4.72%的好成绩。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