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蠡湖增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无锡蠡湖增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蠡湖股份
- 企业英文名: Wuxi Lihu Corporation Limited.
- 实际控制人: 泉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300694.SZ
- 注册资本: 21531.697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8-10-15
- 大股东: 泉州水务鼎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持股比例: 29%
- 董秘: 陈瑶
- 董秘电话: 0510-85618806
- 所属行业: 汽车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弋守川、谢静欣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广发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无锡滨湖区胡埭镇天竹路2号
- 概念板块: 汽车零部件 江苏板块 创业板综 微盘股 预盈预增 固态电池 新能源车 燃料电池 国企改革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94-04-11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2006079522354
- 法定代表人: 张嘉斌
- 董事长: 张嘉斌
- 电话: 0510-85618806
- 传真: 0510-85618988
- 企业官网: www.chinalihu.com
- 企业邮箱: zqb@chinalihu.com
- 办公地址: 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天竹路2号
- 邮编: 214161
- 主营业务: 涡轮增压器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经营范围: 叶轮、涡轮、精密铸件、涡轮增压器的研发、制造、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房屋租赁;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无锡蠡湖增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诞生于1993年7月,2018年10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代码300694,简称“蠡湖股份”),2022年4月成为泉州水务集团控股企业,2024年1月向全资子公司无锡蠡湖新质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推进涡轮增压器关键零部件相关生产型业务下沉。公司先后荣获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江苏省涡轮增压器壳体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绿色工厂、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等荣誉。公司成立以来始终践行“认真认真再认真,认真才有希望”的经营理念,围绕“顾客满意,预防为主,团队合作,永远追求更好”的质量方针,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实施全过程科学检测。长期以来,公司以稳定的产品质量、准时的产品交付、行业领先的成品率等优势获得了客户全球工厂的广泛认可,并取得中国大陆唯一的霍尼韦尔对压气机壳供应商的同步开发认证资质。公司已获得IATF16949、ISO14001:2015、ISO14064、GB/T29490-2013、ISO50001:2018、ISO45001:2018、GRS认证等多项体系认证,长期以来,公司以稳定的产品质量、准时的产品交付、行业领先的成品率等优势获得了客户全球工厂的广泛认可。长期以来,公司深耕涡轮增压器行业,与盖瑞特、三菱重工、石川岛播磨、博格华纳、博世马勒、丰沃、天力、启洋、长城等闻名全球的涡轮增压器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涡轮增压器关键零部件压气机壳、涡轮壳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主营业务在汽车零部件细分市场占龙头地位,2022年压气机壳份额位列全球第一。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涡轮增压器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掌握模具设计开发、产品铸造、机加工、检测、装配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核心技术,具备较强的产品研发和制造能力。三十年来,公司高度重视科技研发与创新,培养了一支由200多个中高级工程师/技师组成的稳定、资深的研发技术团队,核心技术人员从业时间平均超过20年,团队拥有参与到下游客户的同步开发过程的硬实力,累计获得各项专利200余项。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江苏大学、江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校深度合作,致力于新零件、新材料、新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探索。2021年,公司与大连海事大学联手合作,中国第一艘氢能源游轮通过试航,首艘20.5米氢燃料电池海上交通船“蠡湖未来号”也于2023年9月开工建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蠡湖股份将在泉州水务集团全面赋能下,立足全球,聚焦产业发展方向和前沿技术,充分发挥国有和上市资本平台的合力优势,努力实现企业未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 商业规划: 1、主营业务情况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涡轮增压器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压气机壳和涡轮壳。其中,压气机壳是以铝合金为原材料,经铸造、机加工等工序制成,主要用于涡轮增压器低温端;涡轮壳是以镍板、铌铁、不锈钢为原材料,经铸造、机加工等工序制成,主要用于涡轮增压器高温端。公司的研发能力、生产管理能力、质量控制能力、交付能力等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与盖瑞特、三菱重工、博马科技、石川岛播磨、博格华纳、丰沃、成都西菱、奕森等国内外一流涡轮增压器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产品配套的发动机被广泛应用于宝马、奥迪、大众、通用、丰田、本田、福特、长城、吉利、通用五菱、上汽、广汽等全球主流汽车品牌。2、主要产品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燃油车领域的产品主要包括:压气机壳、涡轮壳。新能源车领域的产品主要包括:应用于混合动力车的压气机壳;应用于燃料电池车辆的电机外壳/电子壳、密封压盖、空压机背板、空压机压壳、空压机连接管、引射器组件等。3、主要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1)采购模式公司采用“按需采购”的采购模式,设有专门的采购部门负责物资的采购,采购部根据各部门的需求进行采购。公司采购物资根据特性分类主要包括:1)对产品特性有直接影响的原辅材料,包括铝合金、镍板、小零件、铌铁、不锈钢、覆膜砂等;2)直接参与生产加工的辅料,包括模具、刀具、夹具、检具等;3)间接参与生产加工的辅料,包括包装材料等;4)其他类物资采购。依据原材料特性及采购金额的重要性不同,公司实施不同的采购策略。对产品特性有直接影响的部分原辅材料等,例如铝合金、小零件等,公司对该类物资供应商实行严格的供应商审核制度和“框架协议、按需供货”的采购模式;其他采购需求,公司一般根据生产计划需要适时进行询价比价采购。潜在供应商需通过公司组织的审核程序,签订保密协议和质量协议,方可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单,公司合格供应商审核涉及供应商管理体系、商业信誉、供货及时性、仓储能力、供货周期、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等方面;公司严格审核、控制生产物资的采购流程,保证质量,确保采购价格具有市场竞争优势。(2)生产模式公司主要产品为涡轮增压器零部件压气机壳和涡轮壳,2024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9.81%和84.28%,2024年下半年华庄厂区540万件/年的压壳产能已全部搬迁至胡埭厂区。公司压气机壳和涡轮壳产品系列丰富,配套国内外几乎所有主流车型。不同系列产品的结构、规格、材质要求、配套发动机型号等存在差别,均为非标准定制化产品。公司始终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与产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经营管理,满足汽车行业客户对于产品品质稳定性和一致性的要求。公司商务部承接新产品项目后,由技术中心和生产部门共同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生产过程设计、模具工装开发、样件制造、试生产及量产的技术开发和研究。新产品通过客户端PPAP最终审核批准后,新产品订单转入批量化生产阶段。在批量生产前,公司计划物流部根据新项目未来3-5年的预测量来确认其产能情况,如产能不足将制定产能爬坡计划。计划物流部是组织量产订单交付的责任部门,依据客户每周或不定期发布的未来3个月至1年的滚动需求计划,结合铸造和加工实际生产能力和库存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下达至铸造和加工两个部门组织生产交付。公司生产环节主要涉及工序为制芯、熔炼、浇注、热处理、清理、数控机床加工、去毛刺清洗、泄漏装配、检验等工序。在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最大化提升生产效率的目标,公司生产部门始终根据产品性能进行设计,持续优化铸造和加工技术工艺,致力于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升级改造。(3)销售模式公司主要客户盖瑞特、三菱重工、博马科技、石川岛播磨、博格华纳、丰沃、成都西菱、奕森皆为国内外一流的涡轮增压器制造商,其工厂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法国、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美国、墨西哥、巴西等主要国家。国内外销售均采用“直销模式”,仅对供三菱重工(日本)的压气机壳量产件采取“经销模式”,且经销商为三菱重工(日本)指定的大洋商贸公司。公司产品的主要销售过程为:1)经过评审,进入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名录;2)以投标方式或议价方式成为某一系列零部件产品的供应商,和客户确认未来5-7年的产能爬坡计划;3)依据量产滚动采购计划安排生产,并按要求发货到客户指定的寄存库。鉴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要求,供应商经过长期且严格的资质审核,因此供应商已开发的项目进入量产之后,不会轻易变更供应商,双方合作关系稳定。报告期内,除盖瑞特外其它客户销售模式无变化。自2024年12月1日,公司销往盖瑞特欧洲工厂的产品结算方式由之前的“寄售+上线”结算模式变更为“产品入关即结算”的模式。(4)在建产能报告期内,公司在无锡市滨湖区刘塘路36号投资新建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壳生产项目,项目建设投资16,515.00万元,项目总规划用地27亩,项目投入资金来源主要以华庄厂区拆迁政府补偿资金为主。截至报告期末,该项目新厂房已于2024年9月20日竣工并通过验收,该项目于2025年1月已基本完成。该项目对生产现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升级,原人工生产单元已大规模被自动化作业替代,车间环境全面升级,完全满足国家对环保排放的规定及要求,员工生产作业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华庄搬迁项目按原计划有序进行中。报告期内整车制造生产经营情况报告期内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情况同比变化30%以上的原因说明零部件销售模式公司主要客户盖瑞特、三菱重工、博马科技、石川岛播磨、博格华纳、丰沃、成都西菱、奕森皆为国内外一流的涡轮增压器制造商,其工厂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法国、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美国、墨西哥、巴西等主要国家。国内外销售均采用“直销模式”,仅对供三菱重工(日本)的压气机壳量产件采取“经销模式”,且经销商为三菱重工(日本)指定的大洋商贸公司。公司产品的主要销售过程为:1)经过评审,进入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名录;2)以投标方式或议价方式成为某一系列零部件产品的供应商,和客户确认未来5-7年的产能爬坡计划;3)依据量产滚动采购计划安排生产,并按要求发货到客户指定的寄存库。鉴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要求,供应商经过长期且严格的资质审核,因此供应商已开发的项目进入量产之后,不会轻易变更供应商,双方合作关系稳定。报告期内,除盖瑞特外其它客户销售模式无变化。自2024年12月1日,公司销往盖瑞特欧洲工厂的产品结算方式由之前的“寄售+上线”结算模式变更为“产品入关即结算”的模式。公司开展汽车金融业务公司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生产经营情况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立足“稳大盘,谋转型”的战略定位,按照董事会工作部署要求,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审慎整合现有业务,坚持做优、做稳涡轮增压器零部件生产基本盘,通过加强内部成本优化等措施夯实主业;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着力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探索氢燃料船舶技术研发及生产。受涡轮增压器零部件行业萎缩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2亿元,同比减少4.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减少17.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57亿元,同比减少20.32%。其中传统燃油车压气机壳及其装配件实现营业收入6.80亿元,同比减少4.66%;传统燃油车涡轮壳及其装配件实现营业收入7.04亿元,同比减少8.28%;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及其他精密加工件实现营业收入0.60亿元,同比增加80.87%。主要经营情况概况如下:(1)内部重组,优化资源配置2024年1月3日,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及公司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拟以2023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将公司涡轮增压器关键零部件相关生产型业务下沉,与之相关的业务、资产及人员划转至全资子公司无锡市蠡湖铸业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无锡蠡湖新质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即重组完成后由蠡湖新质承接公司原有的相关生产性业务并作为运营主体,蠡湖股份将重点突出在高端研发、资本运作及子公司管理等方面的职能。公司于2024年3月28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内部业务重组进展暨调整组织架构的议案》,同意公司以相关划转范围资产组截至2023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向蠡湖新质增资,即将相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收账款等资产以及应付账款等相关负债按经审计的账面价值划转至蠡湖新质,同时与重组划转业务相关合同、人员、证照等一并转到蠡湖新质。公司拟以上述相关资产组经审计的净资产74,750.16万元向蠡湖新质增资,其中:5,000万元计入蠡湖新质的注册资本,69,750.16万元计入蠡湖新质的资本公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业务重组相关业务、资产、人员转移已基本完成,但需要下沉的房产和土地,目前正处于政府行政审批手续中,暂未完成过户手续。(2)强研发提质量,促进产业升级报告期内,公司立足现有基本盘业务,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和研发力度的投入。公司积极获取新产品、新订单,一是开发新客户,以及拉铆枪、空压机、鼓风机等产品新业务;二是持续推进一体式电池箱体的工艺研发与验证以及氢燃料电池与高校产学研技术合作,并完成16款混合动力车项目的开发工作,可应用于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报告期内,公司新获项目85个,其中传统燃油车项目46个,新能源项目39个。以“每日精进”的工作态度,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参与到客户前期新产品开发的同步设计中去,将后期的质量隐患和质量风险排除、扼杀在起始的设计阶段,确保后期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的稳定性,同时和客户合作进行后期产品的失效机理分析,将分析所得的rootcause进行经验积累,并分享到后期的新产品开发当中,促进公司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扎实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校合作项目,持续获得资质认证证书和技术荣誉,截至2024年末,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196件,其中发明专利36件。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蠡湖新质作为铸造行业国家清洁度标准起草单位,参与最新版的国标制定;公司子公司蠡湖新质3DP技术应用研发中心顺利建成,“数字化汽车零部件绿色无模快速制芯机首台(套)设备开发”安装成功并正式进行3DP试制生产。(3)各部门多措施实现“降本增效”公司进一步强化内部运营网络运行的有效性管理,采用“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原则,即功能模块责任分工清晰,同时通过模块之间紧密协同,确保公司整体综合绩效达到公司业务计划目标要求,实现市场开发、项目管理、产品技术开发、供应链、生产交付等模块高效协同;在继续全力推进LIM的管理模式基础上,各部门立足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公司的发展需要,积极推进本部门既定降本增效行动计划,公司运营条线全程跟踪项目推进的实施进度、最终数据的收集和结果有效性评估。(4)推进重点项目和在建工程落地报告期内完成新生产基地建设的验收及推进华庄基地的搬迁工作,胡埭工厂新建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壳生产项目进展顺利,新厂房已于2024年9月竣工并通过验收;华庄搬迁项目有序进行,该项搬迁工作于2024年10月启动,争取于2025年3月完成搬迁。(5)氢能船舶业务初有成效子公司海大清能进一步强化制造能力建设和战略规划:一是联合七省市造船工程学会和大连海事大学举办第二届航运碳中和论坛暨第二十三届船艇发展与水系旅游学术交流会,同日中国第一条入级的氢能海船“蠡湖未来号”在大连海大码头成功下水;二是其联合大连海事大学等承接中国第一条内河氢能货运船,该船于2024年12月18日成功下水。(6)推进员工激励计划,激发员工积极性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在充分保障股东利益的前提下,继“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向135名激励对象授予467.80万股限制性股票之后,公司于2024年8月向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公司于2024年8月27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确定限制性股票的预留授予日为2024年8月27日,以5.59元/股的授予价格向符合授予条件的5名激励对象授予14.10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7)加强合规建设,夯实发展基石结合公司内部业务重组,调整组织架构,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内部授权体系;组织公司管理层参加法律知识专题培训会,加强法治意识,加强合规流程管控,组织公司董监高和合规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机构下发的文件;在内控方面,通过组织开展内控有效性专项检查,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等措施进一步夯实公司的管理水平。(8)资本市场战略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对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性梳理,明确了并购战略方向,为抓住有利时机实施并购重组做好了充分准备;投资层面,重点关注与公司现有业务的协同效应以及在精密加工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新兴领域的具有发展前景的标的;在市值提升层面,通过资本运作节奏、投资者关系活动以及品牌推广等措施,确保市值能够真实反映公司价值。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