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广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06-07-17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582790874377A
  • 法定代表人: 徐卫明
  • 董事长: 徐卫明
  • 电话: 0512-58457717,0512-55390270
  • 传真: 0512-58456318
  • 企业官网: www.zjggdtc.com
  • 企业邮箱: gd005@zjggdtc.com
  • 办公地址: 张家港市凤凰镇安庆村
  • 邮编: 215614
  • 主营业务: 高端装备特钢材料和新能源风电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
  • 经营范围: 特种材料的制造、加工、销售;铸件及机械产品制造、加工、销售,钢锭生产锻造,机械及零部件、金属制品购销;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铸造机械制造;新材料技术研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张家港广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以高品质特种合金材料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成为高端装备用先进基础材料及制品行业领先制造商。目前已形成合金材料和合金制品两大产品体系:其中合金材料包括高品质齿轮钢、高品质模具钢、特种不锈钢以及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等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新材料产品;合金制品主要包括以合金材料为基础制成的风电装备、轨道交通及各类精密机械部件。目前,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风电、轨道交通、机械装备、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力、燃气轮机、海洋石化、半导体芯片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
  • 发展进程: 广大有限由徐卫明出资成立,成立时公司注册资本为1,580万元,由徐卫明以货币方式出资。2006年7月15日,广大有限召开第一次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了公司章程。2006年7月17日,苏州天和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编号为“天和验字(2006)第294号”验资报告,截至2006年7月17日,公司已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1,580万元,股东以货币资金出资。2006年7月17日,广大有限取得由苏州市张家港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320582211100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7年12月25日,广大有限召开股东会,审议同意以公司截至2017年7月31日经天健会计师审计的扣除专项储备后的账面净资产435,506,941.52元按1:0.2296的比例折成10,000.00万股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股本,溢价部分335,506,941.52元转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公积金,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确定为10,000.00万元。公司各股东(即股份公司各发起人)以各自在公司的出资额所对应的净资产认购股份公司股份,按原持有公司股权比例相应持有股份公司股份。根据坤元评估师出具的《张家港市广大机械锻造有限公司拟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涉及的相关资产及负债价值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坤元评报〔2017〕2-11号),公司以2017年7月31为基准日的评估净资产为611,609,067.58元,与账面值444,722,176.18元相比,评估增值166,886,891.40元,增值率为37.53%。2017年12月28日,天健会计师对发行人整体变更设立时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天健皖验〔2017〕20号《验资报告》。2018年1月30日,广大特材完成了股改的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了苏州市行政审批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广大特材是一家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且具备强大熔炼能力与产业链一体化能力的公司,其主要业务涵盖高端装备特钢材料以及高端装备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在报告期内,公司始终紧扣既定的战略规划,坚定不移地深耕主业,积极投身于市场的开拓之中。同时,公司还能够根据市场动态灵活调整内部的产品结构,全面加强成本管控工作,使得全年各项财务指标呈现出稳健上扬的态势,整体处于稳中有增的良好状态。2024年度公司重点经营情况如下:1、经营业绩平稳增长,盈利能力逐步增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0,314.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7%;主营业务毛利率16.43%,较上年同期增加2.11个百分点。报告期内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公司齿轮箱零部件项目产能释放,优质客户开发有效突破,销量增加;海上风电铸件项目产能利用率提升,自2024年下半年扭亏为盈。同时,公司内部加强工艺技术创新,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最近三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都实现了稳中有升,体现了公司良好的运营效率和稳健的财务管理水平。2、调整海上风电铸件项目产能布局,提高募投项目产能利用率报告期内,因行业竞争严重内卷,铸件产品价格创新低且装机容量低于预期,公司适时灵活调整产线布局,对海上风电铸件项目进行一列技术改造,产线优化和工艺降本,以产品丰富多样化促使该项目所配套的熔炼与机加工产能利用率大幅度提升,该项目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扭亏为盈。与此同时,在原有轮毂、弯头、底座等铸件产品基础上,公司开始布局铸造主轴、风电齿轮箱行星架及箱体产品的生产,进一步丰富海上风电铸件项目产品种类,解决相关产品市场供应缺口问题,为2025年度该项目进一步提效增益提供助力。3、加码齿轮箱零部件项目建设投资,完善齿轮箱零部件产业链一体化布局2024年初,在齿轮箱零部件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因下游需求变化,公司以自筹资金82,000.00万元对该项目追加投资,对产线布局、设备数量进行了部分调整,增加了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的投入,新增设备及产线将构建高速轴生产线并形成产能,同时提高销轴、行星齿轮、太阳轮、内齿圈等产品的产能,进一步夯实齿轮箱零部件自主精加工能力。同时,齿轮箱零部件项目在2024年度产能进一步释放,公司同步拓展多家海内外优质客户,相关产品产销量同比大幅度增加,设备开工率提高,有效降低单位固定成本,增强盈利能力。此外,该项目除应用在风电领域外,公司积极拓展相关产品在工业齿轮、矿山机械齿轮、机器人等领域应用,丰富了该项目的生产应用场景。公司通过新增设备与产线投资、丰富应用场景、拓展优质客户、提高内部生产效率等一系列方式,志在打造齿轮箱零部件一体化的供应格局,发挥一体化全产业链优势,带动企业内部前后道产能整合,努力实现齿轮箱零部件龙头供应地位,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厚盈利能力。4、持续开展技术与工艺创新工作,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在主轴、模具钢、锻件等产品的技术创新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为公司拓展客户份额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公司新增3项核心技术,主要聚焦领域为特殊合金冶炼技术及新能源风电领域生产技术。新产品方面,陆上10MW风电铸件研发成功,已批量生产;100吨ZG35铸钢件,顺利浇注,已投入使用;海上17MW轮毂研发成功,样件已交付,待小批量生产;某型号超高强度钢研发成功并获得客户认可,目前小批量供货;发动机壳体用高纯净度D406A钢旋压毛坯,持续批产供货;砂型3D打印技术的应用性研究,半整铸上冠、下环叶盘已完成浇注。报告期内,公司重视知识产权开发与申报,公司新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3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214项,其中发明专利107项,实用新型专利107项;软件著作权3项。报告期内合计新增154项专利申请,其中129项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新增3项软件著作权申请。5、重视新质生产力,布局可控核聚变相关材料开发与应用报告期内,公司开发的核聚变超导线圈铠甲用材料实现批量化供应,已交付24吨,在手订单60吨。同时,配套开发的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一种抗辐射材料)已成功交付6吨级电渣锭,可用于聚变堆内部结构件。公司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相关材料的开发,有效契合了国家能源转型升级的发展规划,为公司长远可持续发展建立基石。6、强化应收应付款项管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有效改善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61,373,669.02元,虽仍呈净流出状态,但流出规模大幅缩窄。其中,部分未到期承兑票据的贴现计入筹资性现金流的影响额为532,517,435.90元,使用票据支付长期固定资产购置款的影响额为195,929,600.35元。剔除前述两部分会计处理影响额后,还原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67,073,367.23元,较上年同期明显改善。应收款项方面,公司对历史应收账款和新产生的应收账款分门别类,采取积极措施,明确责任人,并将回款情况直接与个人绩效挂钩。应付款项方面,公司建立了更加科学合理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增加供应链融资支付方式,减少小银承贴现,从而有效降低经营性现金流支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应收应付款项管理,提高流动资金使用效率。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