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浙大网新
- 企业英文名: Insigma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无
- 上市代码: 600797.SH
- 注册资本: 102752.637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7-04-18
- 大股东: 浙江网新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7.27%
- 董秘: 许克菲
- 董秘电话: 0571-87950500
- 所属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孙玉霞、金红霞
- 律师事务所: 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西园八路1号4号楼1501室
- 概念板块: 互联网服务 浙江板块 沪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DeepSeek概念 AI智能体 ChatGPT概念 信创 东数西算 数字经济 数据安全 虚拟电厂 数据中心 智慧政务 互联医疗 区块链 人工智能 国产软件 阿里概念 网络安全 大数据 智慧城市 长江三角 铁路基建 云计算 移动支付 物联网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1994-01-0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000143002679X
- 法定代表人: 史烈
- 董事长: 史烈
- 电话: 0571-87950500
- 传真: 0571-87988110
- 企业官网: www.insigma.com.cn
- 企业邮箱: zdwx@insigma.com.cn
- 办公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西园八路1号4号楼1501室
- 邮编: 310030
- 主营业务: 公司继续深化AIDriven“智能驱动”的发展战略,聚焦人工智能、隐私计算、区块链、智算云、大数据、物联网、AR/VR、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整合与应用,在进一步迭代升级网新数智化基座的同时,搭建并完善“算力服务-模型服务-数据服务”网新全链条AI大模型服务体系。公司以算网融合的智算云平台为基础,以AI为代表的各类先进技术全面赋能,持续深耕政府数字化、基建数智化和产业数智化三大主营业务,为政府、全球产业客户提供深入行业的数智化解决方案和平台服务,助力推动政企客户及产业的数智化升级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互联网数据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数据处理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大数据服务;数字技术服务;软件开发;软件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外包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网络设备制造;网络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电子产品销售;基于云平台的业务外包服务;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云计算设备销售;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信息安全设备销售;物联网技术服务;智能车载设备销售;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投资管理;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797.SH,以下简称“浙大网新”或“公司”)是以浙江大学综合应用学科为依托的信息技术咨询和服务集团,中国领先的数智化技术整合服务提供商。公司持续深化AI Driven“智能驱动”的发展战略,在打造网新云擎InsphereAI基座的同时,搭建并完善“算力服务-模型服务-数据服务”网新全链条AI大模型服务体系,并以此加速助力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公司不断深耕政府数字化、基建数智化和产业数智化三大主营业务,聚力发展智慧人社、智能交通、金融科技等重点行业。以人工智能、智算云、大数据、隐私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数字技术为驱动,深度融合“AI+行业”的创新范式,提供覆盖算力基础设施、底层模型到场景应用的完整链路支持,打造政企数智化转型的全栈赋能体系,为政府、全球产业客户提供深入行业的全生命周期数智化协同创新平台与服务。基于与浙江大学深入的产学研合作,通过充分整合高校基础科研优势与企业工程实践能力,公司已成功交付多个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软硬件总集成项目,如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项目、浙江社保省集中工程、江苏省人社一体化平台、杭州文一路隧道机电工程、安九铁路信息系统工程等。
- 商业规划: (一)总体经营情况2024年,得益于国家不断增强的宏观调控措施,我国经济在面对国内外众多挑战和困难的情况下,整体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然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预期波动、潜在风险累积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依然对企业运营和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为应对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公司全体同仁齐心协力,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和挑战,在战略层面保持定力,凝聚共识;在业务层面聚力攻坚,主动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巩固业务根基;在管理层面推动变革,实施降本增效,严格风险管控。在此基础上,公司加速创新能力和组织建设,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技术与现有业务的融合,积极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全力打造未来增长的新引擎。报告期内,公司因加速向智算中心转型,投入力度加大,但存量数据中心的上架进度仍未达预期,导致智算云服务业务出现亏损。此外,受政府总体投资减少的影响,项目规模有所缩减,加之政企及行业客户的IT支出和需求萎缩,相关业务的收入和毛利率均有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1,539.4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8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53.8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128.86万元。(二)主营业务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化AIDriven“智能驱动”的发展战略,聚焦人工智能、隐私计算、区块链、智算云、大数据、物联网、AR/VR、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整合与应用,在进一步迭代升级网新数智化基座的同时,搭建并完善“算力服务-模型服务-数据服务”网新全链条AI大模型服务体系。公司以算网融合的智算云平台为基础,以AI为代表的各类先进技术全面赋能,持续深耕政府数字化、基建数智化和产业数智化三大主营业务,为政府、全球产业客户提供深入行业的数智化解决方案和平台服务,助力推动政企客户及产业的数智化升级。在品牌建设上,公司连续23年上榜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还获评“2024中国软件高质量发展前百家企业”“2024全国数字贸易百强企业”“2024年长三角百家品牌软件企业”“2024浙江省服务业百强企业”以及“2024浙江省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规模型)”等荣誉,并入选了“2024最具人气上市公司Top300”榜单和“杭州市上市公司ESG战略慈善影响力排行榜”。公司参与开发的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大脑项目荣获2024国家“数据要素X”大赛文化旅游赛道三等奖,参与打造的西湖区残疾人就业精准帮扶系统列入全国典型经验,“共富大搬迁”搬富通数字化应用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和谐用工预警监测平台”成功入选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项目;参与承建的浙江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杭州智慧老兵、残疾人就业精准帮扶基层工作系统三个项目均入选“2023年度长三角智慧城市(城市大脑)优秀案例”。此外,公司下属子公司网新软件参与完成的大规模结构化数据智能计算平台及产业化成果项目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智算云服务报告期内,公司作为IDC第三方独立运营商,继续通过杭州、上海、成都等地七大数据中心,为客户提供IDC托管、云计算、互联网资源加速以及算网融合服务。在IDC托管服务方面,ZH12数据中心业务稳定增长,但整体IDC市场供大于求,产品价格持续下调,竞争更加激烈。云计算业务方面,中标杭州市智慧电子政务云项目和党政机关信息化设施托管服务项目,并积极拓展区县信创云的市场份额。互联网资源业务方面,续签重庆有线、四川广电等项目,新增湖南广电等业务,并对原有网络实施了轻量化转型,以达成降本目的。在算网融合业务方面,公司的青聚智算管理平台已为多个智算中心提供算力资源服务。2、政府数字化报告期内,公司以智慧人社、智慧医疗、信用服务为核心,拓宽延伸至智慧监管、智慧城管、人事人才、智慧就业、智慧助残、智慧公安、智慧党建等业务领域,并深入渗透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多领域的细分市场。在智慧人社领域,积极参与行业数改规划,新签人社部业务稽核系统、北京智慧人社就业一体化平台、福建省“数字人社”社会保险一体化平台等部省级重点项目。在智慧医疗领域,中标浙江省医药价格和供应监测项目、西藏拉萨医保高铁三医监测云平台项目,浙江温州医保AI智能客服项目落地开花,医保场景监管和数据监管不断延伸拓展。在信用服务领域,中标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电子印章系统和浙江企业在线二期项目,并承建了河北省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在智慧监管领域,相继中标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互联网+监管)平台四期项目、浙江市场监管合同在线项目、重庆法治•执法+监督(一期)数字化应用开发项目、北京市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江苏智慧监察执法省市融合项目等。在原有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固有市场基础上,业务边界进一步开拓至消防等多个领域。在智慧就业和人事人才领域,公司稳步推进浙江人力资源大市场、广东省就业监测综合管理平台、深圳市人力资源生态服务平台、陕西省就业管理与金保工程服务项目、安康智慧人社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等重点工程项目,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此外,在智慧助残、数字退役、数字文化等领域,公司承建的浙江省残疾人就业精准帮扶系统项目落地成效显著;山西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信息化(吕梁)试点赢得客户高度评价;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大脑二期、“光影重庆”数字化应用等项目赋予了影视产业新质生产力。3、基建数智化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智能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开展业务,为高铁车站、城市隧道、地下综合管廊、机场桥梁等基础设施提供智能化系统及相关工程建设和运维服务。在智慧铁路领域,公司新中标亿元级项目——成达万铁路,以及南玉铁路、沪通铁路二期等较大型客服信息系统项目,并积极推进长沙西站、杭衢铁路、巢马铁路等项目的实施工作。在智慧公路领域,以合作方式中标了深圳春风隧道、浙江金丽温&台金高速公路光缆新建项目等。在智慧航空领域,重点跟进省内支线机场,并首次参与机场运维项目,多维度介入民航业务,如中标了温州机场智慧出租车服务平台项目、萧山机场安防系统维护维修项目等,完成首都航显项目的验收。在智能建筑领域,新中标了江山市人民医院及新昌妇幼保健院智能化建设项目,重点实施了金华雅畈镇中心卫生院、济南平安金融中心等智能化工程项目。在交通运维领域,顺利完成了港珠澳大桥智能运维课题、省科技厅道路基础设施精准诊断、杭州农村公路巡检等项目的验收工作,新中标了杭州地铁维保项目(续保)、武汉电子引导设备维保项目等。通过项目实施,公司智能化运维管理水平逐步提升,且新设立的三维创新孵化业务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4、产业数智化报告期内,公司为全球产业、企业客户提供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主要从金融科技、能源数智化、新零售、智能商务、智慧教育等方面开展业务。在金融科技领域,国际业务稳健发展,与美国道富银行、SS&C的合作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国内金融市场业绩不及预期,但也不乏亮点,其中,AI资金交易员系统已经在国内多家城商行落地运行,FICC交易场景产品固收智能交易管理平台(HiTrade)也与多家城商行达成合作。此外,在微软业务方面,签订了为期三年的中国银行IT基础软件资源——微软EA续约项目。在能源数智化领域,面向各电力交易中心和市场参与主体的核心系统建设业务,相较去年取得了超50%的同比增量,公司与多家省级电力交易中心合作,拓展了绿电交易、结算风险监控、数据开放平台等方向。同时,在面向风光电的电厂数字化领域,与某电力研究院深化合作,在项目应用中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在新零售和智能商务领域,公司新签约PulsarTrading、嘉里集团、某以品牌服装为主的大型跨国集团、某大型跨国电商科技公司等大型客户,实现海外客户及业务的持续增长。代理分销业务抓住信创硬件、AI算力、信息系统信创改造及迁移等机遇,继续争取产品市场份额,中标了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先进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建设超算中心设备采购项目。在智慧教育领域,公司与浙江大学围绕教学、生活等多元场景,合作开发了“浙大先生”智能体平台,为将“大先生平台”拓展至全国教育行业用户奠定了基础。此外还中标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智慧教学管理平台与公共教室常态化录播系统”项目、绍兴文理学院“学在文理”数字化建设项目。5、技术创新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建设:(1)资质认证和知识产权建设公司已建立起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形成商标、专利、软件著作权、信息安全四位一体的保护框架。报告期内,公司顺利通过了ISO27017云服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国产化信息系统集成和服务能力最高级(LS4级)评估、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稳健级的认证工作,同时获得了ISO5项认证、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软件安全开发二级)、网络安全产品认证等证书,重新取得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CRCC认证,并荣获AAA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此外,公司还获得华为HarmonyOS开发服务商和生态市场服务商双资质认证,入选浙江省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DCMM)贯标试点企业,被认定为浙江省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建设试点企业以及2024年度省级数字化服务商(场景型)企业。公司在报告期内获得16项专利授权,取得87项软件著作权和10项软件产品评测。作为行业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公司深度融入国家级和省级标准体系建设,参与了《信息系统集成行业信用评级标准》团体标准编撰,并主导修订浙江省《法人库数据规范》地方标准(DB33/T2067-2024),推动数据治理与跨部门协同的规范化。在自研软件创新赋能方面,公司自主开发的客运信息化管理系统、物联网管理信息系统、聚安数字函证区块链服务平台V1.0、聚安统一授权认证系统V1.0等共计16项智能物联产品入选《2024杭州市优质产品推荐名录》。同时,公司旗下“汇信采证大数据中心数据融合系统”凭借多源数据整合与智能分析能力,入选《2024年浙江省首版次软件产品应用推广指导目录》。(2)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项目完成终验,智联平台成果获评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项目顺利完成终验,综合绩效评价结论为“通过”。其中,公司牵头研发的港珠澳大桥运行管理智联平台为国内首个超大型跨海交通基础设施集群,在国内外尚未有同等规模案例。该平台衔接物联网,通过研究大数据、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面向超级桥梁运行、养护、安全、服务等需求,落实“一座物理大桥、一座数字大桥”的顶层设计,集成桥岛隧运维、应急、评估、数据管理、虚拟决策辅助、安全等多个子系统。处理数据规模大、业务复杂度高、指标要求高,并且创新性地融合了多源异构模型数据、多种可视化手段和超大模型三维渲染技术。经专家评定,该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将为港珠澳大桥运维提能、增效、降本,并最终形成可复用、可移植、可扩展、可迭代的交通新基建样品工程。(3)打造算力集群,构建合作生态,形成自建大模型应用服务平台的核心能力公司在成都、杭州,以及浙江大学部署GPU算力资源,同步开发青聚智算管理平台,与润建股份、之江实验室进行算力合作运营,形成了千卡算力集群。通过加入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西湖之光”算力联盟,积极拓展算力生态圈,发展算力业务。同时,以“西湖之光”算力资源为底座,搭建了集大模型开发、人工智能教学、AIGC创作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面向高校、政企及生态伙伴提供算力调度、低/零代码开发、模型微调、智能体构建等一站式服务,覆盖教学科研、企业生产、政务管理等场景,助力客户高效实现AI应用部署。其中,基于大模型应用服务平台的“浙大先生”高校智能体平台正式上线,公司通过算力池化、模型库扩展及AIGC工具链升级,持续优化平台能力,并与浙江大学深度合作,构建了涵盖教学、科研、生活场景的AI知识库,丰富了智慧校园生态。(4)加速AI+赛道布局,深化行业应用场景,持续扩容AI产品矩阵公司自主研发网新云擎InsphereAI基座,深化国产化信创体系,搭建应用安全防火墙和数据越权组件,以及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赋能政务、基建、产业等应用场景的智能革新。数字政府方面,基于行业应用需求,形成AI问政(智能客服+智能终端)、AI问数(智能问数+报告助手)、AI+RPA(数字员工)三大核心智能产品;基于行业服务剖析,形成AI智能求职、AI精准帮扶、AI智能仲裁、AI工伤鉴定等瞄准行业“靶心”的AI应用创新场景,并在全国各地政务、民生领域广泛应用,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AI应用项目,如浙江人力资源大市场、南京“三医联动”智慧监管平台、温州“工伤E鉴通”等。数智基建方面,利用最新的视觉大模型算法、单目摄像三维空间重建算法,以轻量化的普通摄像头设备,替代专业检测车执行道路资产三维采集识别和空间定位任务,并利用AI智能体驱动的方式,实现数据采集后的全自动化建模。自研的视觉算法训练推理引擎,可根据客户需求快速开发高精度算法,并适配华为昇腾、寒武纪、算能等国产化算力设备,助力视觉算法应用场景的拓展延伸。此外,针对交通领域安全要求高、数据体量大和专业程度强的场景,公司还为交通行业管理单位提供快速搭建本地化大模型智能体应用的服务,支持快速对接现有数据库和知识库,打造高效“行业助理”。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实现数据查询、统计汇总、知识检索等功能的智能化操作,无需复杂流程或专业人员,即可获得专业反馈,并支持图表生成和统计面板等专业应用,整体部署和使用效率提升10倍以上,大幅简化了大模型在交通领域的落地应用。数智产业方面,公司锚定“AI大模型+应用场景深耕”战略支点,全面整合智谱、豆包、文心一言、ChatGPT、Gemini等国内外领先大模型,并结合与浙大共研的观止大模型,将其深度融入金融交易、电力交易、智能陪练、数字员工、企业文档管理等各种细分业务场景,推出了AI资金交易员(系统已经在国内多家城商行落地运行)、AI电力交易员(助力广西、广东等多家售电公司准确预测电力价格波动)、AI教官(为某国际知名餐饮集团打造“AI教官”)、AI数字人(为中国国家图书馆打造AI虚拟员工)等落地应用,通过大模型的技术生态整合与垂直场景应用创新,构建全链条产品矩阵和全栈式解决方案,形成了“需求洞察-技术研发-场景落地”的业务良性循环模式。(5)以可信授权切入数据要素市场,助力数据要素价值化创新应用落地公司以可信授权切入数据要素市场,深化数据授权应用,持续探索新场景和解决方案。通过合法合规的途径获取数据授权,运用先进的数据治理技术对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分析,以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同时,根据业务场景的实际需求,以安全可控的方式提供数据服务,并严格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化创新应用落地。目前,公司在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应急管理、消防等领域的数据服务模式已逐步成型。例如,在市场监管领域,利用数据授权应用,对市场主体进行精准画像,为政府部门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在综合执法领域,实现了执法信息的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共享,提高了执法效率和准确性;在社会民生领域,为政务办事、银行贷款、保险理赔等应用场景提供各类数据授权,赋能业务创新。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