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深南电B
  • 企业英文名: Shenzhen Nanshan Power Co.,Ltd.
  • 实际控制人:
  • 上市代码: 200037.SZ
  • 注册资本: 60276.2596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4-11-28
  • 大股东: 香港南海洋行(国际)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15.28%
  • 董秘: 邹奕
  • 董秘电话: 0755-26003611
  • 所属行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中联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曹玮、李民聪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深圳)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大道2097号
  • 概念板块: 电力行业 B股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1990-04-06
  • 组织形式: 中外合资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618815121H
  • 法定代表人: 孔国梁
  • 董事长: 孔国梁
  • 电话: 0755-26948888,0755-26003611
  • 传真: 0755-26003681
  • 企业官网: www.nsrd.com.cn
  • 企业邮箱: public@nspower.com.cn,investor@nspower.com.cn
  • 办公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汉唐大厦16、17楼
  • 邮编: 518053
  • 主营业务: 生产经营供电供热、从事发电厂(站)的相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 经营范围: 供电、供热,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 企业简介: 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4月,是以生产经营供电、供热,从事发电厂(站)的建设工程总承包、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1994年7月和11月,公司A、B股股票分别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成立至今已累计向广东省、深圳市供电约700亿千瓦时,为促进省市经济发展、缓解电力紧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位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南山热电厂,为保障深圳电力安全供应做出了贡献。
  • 发展进程: 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经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深府办复[1993]897号文批准,由外商投资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公司前身系深圳南山热电有限公司,1993年11月始进行股份制改组,将部分净资产折为发起人股10300万股,经次年4月首次公开发行,A股上市时总股份14300万股;职工股155.5万股于1995年1月23日上市交易。
  • 商业规划: 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经营供电供热、从事发电厂(站)相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报告期末,公司南山热电厂有3套9E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54万千瓦,位于深圳市前海自贸区的电力负荷中心区,是所在区域的主力调峰电源,目前处于正常生产运营状态;中山南朗电厂于2023年11月6日收到广东省能源局《关于深南电(中山)电力有限公司南朗热电厂机组关停有关事项的函》,广东省能源局同意中山南朗电厂2台180MW燃气热电联产机组关停。目前,中山南朗电厂拥有的两套9E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已关停并退出调度运行,发电机组设备及相关资产已于2025年3月挂牌转让成功。报告期内,公司电力主营业务面临电力市场竞争激烈、燃料价格持续高企等诸多考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公司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坚守“专业专注、创新高效、勇毅果敢、和谐共赢”核心价值观,以深化改革作为关键突破点,积极应对各类问题和挑战,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公司新业务布局实现突破,主责主业进一步压紧压实,管理效能持续提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盈利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狠抓所属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市场拓展,深南电工程公司凭借多年深耕燃气轮机电站工程建设的技术经验以及积累的合作资源,集中攻坚燃机领域相关工程服务业务,凭借专业化、精细化的技术能力,先后签署多份合同,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深南电环保公司以综合能源服务为转型发展方向,全面开拓工商业储能、分布式光伏、充电桩等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全力打造新型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初步形成“投建运管维”一体化服务模式;协孚公司积极拓展业务版图,聚焦能源集团物业租赁管理服务业务,市场开拓能力、物业管理能力及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同时高效盘活低效资源,圆满完成惠东协孚40%股权的转让工作。主要生产经营信息公司售电业务情况公司下属深南电环保公司于2024年1月获准在广东省开展市场化售电业务,深南电环保公司在开展售电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电力增值服务,包括工商业储能、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节能及用能电咨询服务等。2024年,深南电环保公司代理用户购电量3,442万千瓦时,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相关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1、概述2024年是公司正式迈入综合能源服务业务领域的起始之年,公司始终坚守“专业专注、创新高效、勇毅果敢、和谐共赢”核心价值观,以专业专注为基石,深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领域,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与服务水平;以创新高效为动力,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流程,提高运营效率;以勇毅果敢为担当,在面对市场竞争和不确定性时,敢于突破,勇于担当;以和谐共赢为目标,与股东、客户、合作伙伴、员工携手共进,共创价值。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主要工作情况如下:(1)优化产业布局,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在全球能源格局加速重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公司立足行业趋势、市场需求以及自身优势,进一步明确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的战略方向。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战略转型方向,全力拓展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初步建成“投建运管维”平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在投资领域,公司完成储能母基金首期出资5000万元,并投资设立总规模为4亿元的储能子基金,储能子基金拟下设规模2亿元的储能公司,负责电站类项目投资,投资方向主要包括独立储能电站、工商业储能电站、光储充一体化站场等项目。深南电环保公司将协同公司系统内资源做好储能公司的运维管理,为基金电站类项目的开发、研判、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等提供全面综合服务,借助基金赋能推动公司在新能源及储能等领域战略布局,加快探索构建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在项目建设领域,深南电环保公司抢抓储能产业发展契机,专注于向新能源及储能领域转型,新能源项目多点开花。在兆驰工商业储能项目建设期间,深南电环保公司严格把控工程质量,精心优化工程造价,完善成本控制体系,细化项目标准化管理流程,以高水准完成项目建设,项目正式投运后,储能系统高效运转,运行情况良好,收益情况好于预期,为公司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领域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项目运维领域,深南电工程公司凭借多年深耕燃气轮机电站工程建设的技术经验以及积累的合作资源,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优势,取得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资质,集中攻坚燃机及新能源领域相关工程服务业务,先后签署多份技术服务合同。在青海格尔木300MW燃机电站项目中,通过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成功签署项目管理、监理、EPCM管理、调试及运维等多份合同,彰显了公司在项目运维领域的深厚底蕴。在物业租赁管理领域,协孚公司紧抓物业租赁管理服务机遇,直面专业能力短板的挑战,积极主动作为,迅速组织全员投入房产业务能力培训,全方位提升市场开拓能力、物业管理能力、综合服务水平,整体出租率稳步攀升,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聚焦存量增效,综合业务能力迈上新台阶。报告期内,公司始终秉持勇于拼搏的奋进姿态,聚焦主责主业,以创新思维和主动意识积极落实精益管理理念,致力于提升存量资产盈利能力,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资产效能最大化。在存量资产经营能力提升方面,公司动态调整电力营销和燃料采购策略,科学统筹气电匹配,完成上网电量5.10亿千瓦时。同时,公司深入研究容量电价政策,积极争取容量电费收益。此外,深南电环保公司售电业务实现零的突破,累计销售电量3,442万千瓦时,为公司增添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存量资产盘活方面,公司全力推进深南电中山公司土地收储工作,一方面对原有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协议》及《搬迁补偿协议》所涉地块的移交、收回、土地证注销、搬迁补偿款支付时间作进一步优化调整,签署补充协议,实现A地块190亩土地的交付,累计收到土地收储补偿价款2.20亿元。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深南电中山公司线路资产,在传统项目运营理念基础上,创新运用资本运作理念,提出原地复用及线路资产出资的创新方案,由深南电中山公司与中山市南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项目公司,实施中山市翠亨新区300MW/600MWh独立储能电站(一期)项目建设,建成1座规模为100MW/200MWh的独立储能电站,有效盘活了存量资产,显著扩充了公司储能产业布局。同时,公司积极推动深南电中山公司发电机组设备及相关资产的挂牌转让,根据市场情况及时优化挂牌方案,积极拓展潜在买家资源,动态调整谈判策略,多维度推进交易进程,最终于2025年3月成功实现机组设备及相关资产摘牌;此外,协孚公司圆满完成惠东协孚40%股权的挂牌转让工作,回笼资金5,789万元。(3)统筹安全和发展,安全管理构建新格局。公司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持续完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努力保障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五无”安全目标,为公司的稳健前行筑牢了安全根基。一是签订安全责任清单,完善目标管控举措,全面压实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从严从细落实安全生产措施,筑牢安全生产底线。二是扎实开展安全管理专项工作,全力化解安全风险。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专项行动”,积极落实安全防范自查自纠及交叉检查工作,全面摸清与动态掌握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底数,同时推动企业负责人法定职责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压紧落实,推动事前预防型安全生产治理模式。三是深入一线开展服务协调,全力加强安全监督工作。持续加强对所属企业的安全督导工作,以公司“领导班子下基层”“四不两直”等形式,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筑牢了安全生产基础,推动了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4)突出效能提升,市场化改革迈出新步伐。公司聚焦市场化改革,激发内生创新发展活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市场化的薪酬激励机制,强化业绩导向,充分激发团队的能动性;深入推进以业绩贡献为导向的绩效文化,持续优化高管人员激励约束考核机制,创新性实施高管人员“年度+任期”双目标契约化管理;搭建科学、合理的差异化绩效指标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大所属企业经营业绩指标及公司管理干部绩效考核力度,打造聚焦价值贡献的激励约束体系。持续提升人才选用育留各环节管理效能,坚持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性举措来抓;加大校园招聘力度,力促人才引进向更专业、更年轻的方向转型;加强人才培训力度,聚焦公司干部职工综合能力提升,靶向施策提高全面培训质效。优化完善所属企业市场化管控模式,一企一策制定权责清单,科学合理授权放权,实现权责利对等,有效提升各所属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5)注重科学高效,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公司秉持“筑牢根基、全链协同、渐次深入、注重实效”的原则,对管理体制机制进行全面改革,为公司转型发展筑牢坚实根基。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架构,同时大力推动所属企业法人治理流程规范化工作,提升公司整体法人治理工作水平;持续优化公司制度体系,积极开展流程标准化体系建设,完成公司流程标准化管理体系框架搭建工作,有效提升公司规范化管理水平;深化合规体系建设,组织各所属企业搭建重点流程、重点决策事项合规审核机制,强化合规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关注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通过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采购审计等专项审计,狠抓审计整改落实,助推公司风险防控水平的提升;持续夯实会计核算体系,强化财税管理基础,高标准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升财务服务效能及效率,进一步优化资金管理机制,持续改善公司资本结构。(6)强化组织保障,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公司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一是增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高质量完成党委、纪委换届选举工作,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实现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统一。坚决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强化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机制。党委领导班子围绕重点课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建立健全学习成果转化机制,切实提升思想引领实效。三是提升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精心打造“党建+”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党建+文化”系列活动,关注基层员工、青年员工等不同群体,以丰富多元的活动形式不断充实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有效实现思想统一与力量凝聚。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297.2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90.88万元,继2023年逆势扭亏后持续维持盈利,基本每股收益0.0363元。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