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深圳市维海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维海德 - 301318.SZ

深圳市维海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2-08-10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方正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
实际控制人
陈涛
企业英文名
ValueHD Corporation
成立日期
2008-05-29
董事长
陈涛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维海德
股票代码
301318.SZ
上市日期
2022-08-10
大股东
陈涛
持股比例
36.89 %
董秘
马丽
董秘电话
0755-84528267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侯光兰;李颖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深圳)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深圳市维海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300674841586U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2008-05-29
法定代表人
陈涛
董事长
陈涛
企业电话
0755-84528267
企业传真
0755-84528267
邮编
518101
企业邮箱
vhd@vhd.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鸿辉工业园2号2-3层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高清及超高清视频会议摄像机、视频会议终端、会议麦克风等音视频通讯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相关技术服务

经营范围:通讯设备采购及售后服务;信息系统集成软件和技术服务、咨询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运行维护(包括数据处理、运营维护);安防工程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智能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维护;投资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国内贸易(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

深圳市维海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1318)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8年5月,并于2022年8月在创业板上市。

自公司成立以来,维海德一直注重研发技术积累和持续投入,在音视频各领域均已获得数百项技术专利。

比如在摄像机领域,维海德拥有自主专利的自动聚焦、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核心算法,以及多种ISP自适应算法、网络低延时传输、电动机械云台控制等核心技术,获得了众多品牌商和渠道伙伴的广泛应用;在视频会议方案上,维海德倡导端到端的标准化协议,其会议终端同业界主流硬件平台保持很好的互通性;在音频领域,维海德也拥有自动降噪、自动增益、回声消除、长距拾音、本地扩音以及语音互动等的核心算法,先后推出多款会议麦克风产品,适用于视频会议、教育直播/录播等多种场景。

如今,维海德正在加大AI领域的研发,从系统底层算法到功能应用全面引入AI,为用户带来全新的AI视频会议体验。

从研发到生产,从产品到解决方案,从参与到定制行业标准,维海德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更具预见性的研发、更高效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品牌厂商、系统集成商、经销商及最终用户创造更高品质与更高性价比的音视频通讯产品和解决方案。

目前维海德已逐渐成为我国音视频通讯设备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知名企业,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商务视频会议、教育录播、政企业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直播、红外测温等多个应用领域,业务遍及中国、美国、德国、荷兰、法国、挪威、意大利、新加坡、韩国、印度、南非等全球约50个国家和地区。

商业规划

(一)公司的主营业务情况1、主要业务公司主要从事高清及超高清视频会议摄像机、视频会议终端、会议麦克风等音视频通讯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相关技术服务,是我国通讯类音视频通讯设备及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商务视频会议、教育录播、政企业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直播等多个领域。

(1)摄像机摄像机是公司的核心产品,按技术水平分为两大系列,分别为专业级摄像机和消费级摄像机(USB摄像机)。

专业级摄像机,主要有4K超高清云台摄像机、带AI能力的高清云台摄像机、箱式摄像机等,主要应用技术有4K超高清ISP技术、结合AI的自动追踪技术、12G-SDI接口输出技术和匹配广播级DanteAV和NDI协议技术等,产品镜头覆盖从12x光学变焦到30x光学变焦,输出接口覆盖了SDI、HDMI、IP、USB等。

USB摄像机,主要有4K超高清和高清视频会议摄像机、4K超高清和高清摄像头(webcam)、直播摄像机、教育专用跟踪摄像机等,产品可覆盖云视频会议中的各种会议室大小的需求,主要有定焦大广角摄像机、广角变焦摄像机及长焦变焦摄像机等;另外,结合音频与视频技术公司还开发了多款音视频一体化产品,适合目前数量众多的小型会议室的部署。

(2)视频会议终端按视频会议通讯协议的不同,公司视频会议终端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系列,分别为传统H.323/SIP高清视频会议终端和云视频会议终端两大系列,在传统H.323/SIP高清视频会议终端中,根据不同大小会议室推出了一体化高清视频会议终端、分体式高清视频会议终端等,主要特点在于兼容传统H.323/SIP协议和超高的稳定性,可以兼容适配国内既有的传统视频会议系统,具有兼容性好、安全性高、性价比高、选择多样等特点。

在云视频会议终端系列中,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开发并推出了一体化的安卓会议终端和分体式的安卓会议主机,一体化的安卓会议终端集成了摄像机、麦克风、扬声器、编解码器四大功能,可极大减少会议室安装部署的难度,此类产品已经和国内多家云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了深度适配,如移动云视讯、飞书会议、腾讯会议、好视通、紫荆云等。

同时还推出了多款个人使用的一体化设备,如SIP话机、桌面触屏一体机等产品,用于补充各大云视频会议系统中个人端场景所需设备。

针对两种主要视频会议系统还推出了可覆盖大中小场景的视频会议系统解决方案,包括会议MCU、视频会议终端、会议摄像机、会议有/无线麦克风、会议室控制器等产品。

(3)音频产品公司音频产品是配合视频会议系统中的音频采集和功放使用,在传统H.323/SIP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中,采用卡农头或3.5mm模拟音频方式,推出了无线鹅颈麦克风、界面麦克风、桌面/吸顶可级联阵列麦克风等产品。

在云视频会议系统中,推出了一系列USB接口类型产品,如智能会议麦克风音箱、无线蓝牙麦克风、USB全向麦克风等。

这些产品大多数都具备音频3A处理能力,可以在会议场景达到通话无回声、无啸叫、低噪声等效果。

另外公司还在教育领域推出了本地扩声专用的全向麦克风,用于教学场景,可有效解决教师讲课声音小以及传统手持扩声系统成本高、易丢失、难维护等痛点。

2、主要经营模式公司定位于“音视频通讯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向国内外品牌厂商(包括视频会议、教育录播品牌厂商等)、系统集成商、经销商等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摄像机、视频会议终端、会议麦克风等音视频通讯设备来获取收益。

公司经营模式以ODM模式为主,并逐步发展自有品牌模式,另有极少量的OEM模式。

公司研发模式、采购模式、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如下:(1)研发模式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资源用于软、硬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多年的产品研发过程中严格遵循软硬件开发过程中的规范和研发管理流程。

在研发过程中,公司根据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的发展趋势和业务需求,制定相应的产品研发策略,并根据公司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战略,采取自主研发或合作开发的方式,实现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2)采购模式公司产品对应的主要原材料为各种规格的镜头、芯片、电子元器件、电机、结构件等,均通过对外采购获得。

原材料供应商所处行业竞争充分,市场供应充足。

在进行具体采购作业时,公司采取安全库存的动态采购模式,一般根据客户订单需求安排生产计划,依据各批次生产计划所需原材料进行采购,以达到库存最优化的目的。

(3)生产模式公司的生产模式主要是“以销定产”模式,即根据客户的需求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以生产效率最优、成本最低的原则,合理安排相应的生产,严格生产过程控制,保障产品质量。

(4)销售模式公司建立了多层次的销售模式,主要以直销和代理销售并举的形式进行销售。

直销方面,公司总部坐落于广东深圳,在北京、南京、西安等核心城市设有营销中心,在营销中心下属城市设立办事处,销售网络基本覆盖全国市场。

代理销售方面,公司积极开发具有较强分销网络的代理商,目前在北美和欧洲建立了代理销售体系,并计划在中国国内进一步引入优质的代理商,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代理商销售管理规定,代理商根据公司的代理商销售管理规定在代理协议范围内开展销售活动。

公司全力协助代理商进行市场推广、价格指导及日常维护等。

同时根据市场的变化提出对应的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产品策略等,有效激励代理商共同成长。

同时,公司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参加国内外电子产品展会等方式获取业务。

3、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受国家政策和视频会议相关行业发展影响。

(1)政策因素政策层面上,首先,作为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之一的教育行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性大规模投入为公司音视频产品的销售应用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教育领域扩大投资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等文件相继出台,持续推动并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智能化融合。

《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连续将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列为重点任务,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为公司教育业务发展构建了长效政策支撑环境。

①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

②2022年9月14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发布《关于教育领域扩大投资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专项贷款重点支持范围包括:高校教学科研条件及仪器设备更新升级、学校数字化建设,包括校园网络及信息管理系统提档升级,高性能计算系统,信息中心建设,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数据中心的国产替代、实验实训等资金的投入建设。

③2022年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

该项贷款支持领域为“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等十大领域,其中教育领域主要覆盖高校和职业院校。

④2023年3月29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3年工作要点》发布,提出深入实施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强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拓展平台内容,完善平台功能,建好内容丰富、服务高效的高等教育综合服务平台。

⑤2023年5月17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援建科学教育场所,提供设备、器材、图书、软件等,并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改进和强化实验教学,弥补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

⑥2024年5月29日,中央网信办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明确在教育等八大重点领域推进信息化标准研制,强化国产技术应用和数据安全。

⑦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面,《决定》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

⑧2024年11月22日,工信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5G助力公共服务普惠升级”,在“5G+政务服务”中,要求加快远程视频会议等应用推广。

⑨2025年1月9日,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持续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助力教育教学深层次变革。

强化制度建设,全面提升数字化领导力,始终坚持“应用为王”,加强前瞻布局,持续扩大数字教育国际影响力。

⑩2025年4月11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其中提到,完善基础设施。

积极运用“两新”等国家支持政策,升级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

推动公共网络、算力和云资源向教育应用倾斜。

加快建设教育专网,探索建设教育行业云,有序推动教育应用上云。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化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是教育信息化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未来教育创新和变革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特别是大语言模型的应用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

在教育领域,AI技术对教育行业的渗透正在持续加深,在国家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等利好政策的引领下,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将迎来快速增长。

其次,为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自主可控,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我国在国家层面提出了国产替代的战略方向。

提出国产替代的主要方向是因为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外部技术和产品的输入,这使得我国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国产品牌建设的政策和方针文件,具体包括:①《中国制造2025》(2015年)规划:该规划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②《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南(试行)》(2018年):该指南提出了支持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加强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国际化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③《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2020年):提出通过“上云用数赋智”、信创国产化替代、加强合规监管等措施推动转型,特别强调国产化替代的紧迫性。

④《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2022年):该战略提出了培育中国知名品牌、提升中国品牌影响力、推进中国品牌国际化等方面的政策目标。

⑤《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2)行业发展因素公司业绩驱动受产品所处行业的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

技术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专业摄像机行业推陈出新,不断出现新的技术和产品。

例如,4K和8K超高清视频ISP技术、AI图像分析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全景摄像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摄像机的画质和性能,也改变了摄像创作的方式和手段。

从行业生态来看,云视频会议生态加速融合,呈现“软件+硬件+服务”一体化趋势。

云视频会议搭配视频会议硬件不仅是传统视频会议厂商转型的首要方式,新型视频会议协作厂商也陆续开始布局“云+端”解决方案。

以华为为代表的传统视频会议凭借客户资源及产业链整合优势构建“云+端+屏”协作智能会议室解决方案,实现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的自然延展。

腾讯也推出基于腾讯会议开放硬件、集成商生态整合的“腾讯会议Rooms”解决方案谋求新突破。

此外,钉钉、飞书等新型视频会议协作厂商也陆续扩展硬件生态合作伙伴,抢占中小企业市场。

公司与飞书、腾讯会议、钉钉、百家云等云视频会议品牌商均有深度合作,作为云视频生态的核心设备供应商之一,业绩发展得到了有力支撑。

市场方面,娱乐、广告、电视、电影等行业的发展,对高质量、高性能专业摄像机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例如,电影制作需要高分辨率、高色彩深度、高动态范围等性能,电视制作需要高速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等性能,这些都是专业摄像机的必要条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专业摄像机成为重要的工具。

公司广播级PTZ摄像机GB-VX90已能够充分满足广播电视、影视制作、赛事直播、远程会议、应急指挥、教育录播等领域对高质量、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政务”、“国资云”、“数字政府”等概念的提出和普及,相关政策随之落地,政府信息化及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深入。

2022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统筹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政务应用系统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

与此同时,国家重视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鼓励提升相关企业数字化管理能力。

2020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先后发布《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深化法治央企建设的意见》,提出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重点企业需要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为主线,着力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加强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有效提高管理效能。

2023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的通知》,提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数据和应用场景优势,加快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培育价值增长有效动力。

为实现政府及央企各部门工作高效协同,提高政务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提升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和可信化程度,政府级用户将加强各部门及地方的视频会议协作系统化部署和应用,视频会议在非敏感核心部门的使用率有望上升。

2024年5月,中央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围绕4个方面部署了主要任务。

一是创新信息化标准工作机制,包括完善国家信息化标准体系、优化信息化标准管理制度、强化信息化标准实施应用。

二是推进重点领域标准研制,在关键信息技术、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产业数字化、电子政务、信息惠民、数字文化、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等8个重点领域推进信息化标准研制工作。

三是推进信息化标准国际化,包括深化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国际国内标准协同发展。

四是提升信息化标准基础能力,包括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推动标准数字化发展。

常规企业级用户中,头部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更倾向通过提高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整合内外部资源,增强标准化高效化管理,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商业模式与管理方式创新变革。

考虑数字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对企业未来长远发展的业务赋能及价值效益推动,头部企业将自上而下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经济产业示范样本,因而也愿意出于价值需求的考量在智能视频会议协作系统上投入较高的预算。

随着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成本下探,云视频会议将作为头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一环,推动企业自主可控地融入云生态,并提升企业品牌声誉和商业价值。

综上,公司在政策和行业层面均具有较大的匹配度和增长空间,同时,公司将加大自有品牌建设投入,在国产品牌市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品牌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升级。

(二)公司所处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1、公司所属行业情况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高清及超高清视频会议摄像机、视频会议终端、会议麦克风等音视频通讯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按照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所属细分行业为“非专业视听设备制造(C395)”中的“影视录放设备制造(C3953)”。

2、所处行业情况(1)公司所处行业在产业链的位置公司处于视频会议行业中游,主要为视频会议品牌厂商、系统集成商、经销商及最终用户等下游客户提供视频会议摄像机、视频会议终端、会议麦克风等设备。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视频会议行业音视频通讯设备的核心供应商之一。

视频会议行业产业链结构(2)行业市场规模中国市场方面,根据IDC公司2025年6月发布的《中国硬件视频会议市场份额,2024》和《中国云会议市场份额,2024》报告,2024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总体规模达到9.8亿美元(约合7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

其中,硬件视频会议市场规模6.7亿美元(约合4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

IDC预测,随着行业景气度的复苏以及AI应用的快速迭代,用户对集成化、智能化会议解决方案将出现新需求,2025年市场有望在稳定中寻求新的增长点。

全球市场方面,根据IDC公司2025年4月发布的全球统一通信与协作季度跟踪报告,2024年全球统一通信与协作(UC&C)市场收入同比增长7.8%,达到692亿美元。

在2025至2029年的预测期内,UC&C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预计为3.9%,到2029年将达到854亿美元。

根据FuturesourceConsulting公司在2025年6月发布的报告,尽管年初市场对美国进口关税存在担忧,但2025年全球视频会议市场仍将实现增长,主要原因是该行业在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需求变化的背景下,韧性正在增强。

根据该公司的报告《GlobalVideoConferencingMarketReview》,预计到2025年底,全球视频会议硬件出货量将达到400万台,同比增长7%,总市场价值达50亿美元,到2029年总市场价值将接近70亿美元。

从中长期来看,公司凭借在音视频通讯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通过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聚焦核心技术,将产品线进一步聚焦于商务视频会议、教育录播、政企业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直播、红外测温等多个视频应用领域,远程场景相关产品将保持规模持续增长的良性发展趋势。

(3)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公司致力于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专业的音视频通讯设备及方案提供商。

秉持“技术创造价值、技术引领市场”的经营理念,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视频会议摄像机、视频会议终端、会议麦克风等音视频通讯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满足多种应用场景需求的音视频通讯产品及解决方案,是我国音视频通信设备及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2021年,公司研发中心被广东省科技厅评定为“广东省超高清智慧视频监控终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2年,公司被广东省工信厅认定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4年,公司被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认定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3、行业发展趋势(1)5G、云计算与AI的深度融合共同促进视频会议行业快速发展2024年,我国5G普及率显著提升,移动电话用户数突破10亿户,人口普及率超过71%。

5G网络的高速率和低延迟特性显著优化了视频会议的流畅度与清晰度,支持4K/8K超高清视频传输,减少卡顿和延迟,推动视频会议在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加速渗透。

与此同时,云计算通过弹性资源分配和按需付费模式降低了中小企业的部署成本,并保障高并发场景下的稳定性,进一步扩大了视频会议的受众群体。

此外,AI大模型对各行业的发展均产生较大影响,在视频会议行业,AI大模型同样得到广泛应用,包括自动转录、实时字幕、智能纪要生成、发言人追踪及背景降噪等功能,显著提升了会议效率。

(2)教育录播智能化催生会议摄像机技术迭代与场景适配教育录播正朝着智能化、高清晰化、场景融合化方向演进。

随着在线教育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普及,录播系统不再局限于单向录制,而是强调实时互动、AI分析与多终端适配。

例如,AI技术可自动识别教学场景中的主讲人位置、学生动态及板书内容,实现智能跟踪与画面切换,提升课堂沉浸感。

同时,4K/8K超高清录播需求增长,推动视频会议摄像机在画质、低照度性能及光学变焦能力上的升级,以满足精细化教学展示(如实验操作、板书细节)的需求。

此外,云录播与多平台协同成为趋势,要求摄像机具备更强的网络传输稳定性及开放API接口,支持与教育管理系统、直播平台的无缝集成。

这些场景的需求使得摄像机将从单一采集工具转型为“智能教学节点”,深度融入教育数字化生态。

我国提供教育录播系统集成服务的企业主要有北京中庆现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翰博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鸿合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等教育领域知名企业。

而上述公司都曾向维海德等视频会议厂商采购教育录播摄像机,为国产摄像机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空间。

(3)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提速随着视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安防产业对视频技术的推动,视频会议摄像机行业内的视频处理SoC技术也逐渐成熟,而该类芯片正好也契合视频会议摄像机的需求,比较有代表性的厂家有美国的德州仪器(TexasInstruments,简称TI)、安霸(Ambarella)以及国内的海思(HiSilicon)、瑞芯微(Rockchip)、星宸科技(SigmaStar)、地平线等。

以维海德为代表的视频会议摄像机厂商较早地将SoC芯片引入视频会议行业,推动了视频会议摄像机的普及,除了在传统视频会议行业继续抢占市场份额以外,在教育录播、政府单位等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4)超高清化与智能编解码驱动视频应用革新5G个人用户普及率加速提升,超高清视频正成为核心应用场景。

根据工信部2024年发布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到2027年底,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85%,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75%,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超1亿。

当前基于H.264标准的编解码技术已实现普通网络环境下的高清视频传输,但4K/8K超高清视频的普及要求更高效的技术支撑。

新一代标准H.265/H.266及AV1较现有技术提升50%-100%压缩效率,通过增强数据压缩比、图像质量与流畅度,为降低带宽成本、提升用户体验提供技术基础。

深度学习与AI算法逐步融入编解码系统,推动云视频向多场景、低成本、沉浸式体验发展。

但技术迭代对企业形成了双重考验——既需要持续投入新型标准适配的算法优化研究,又要加快开发支持超高清、智能化需求的产品体系。

这种技术升级与研发能力的动态平衡,将成为企业把握5G视频红利的关键竞争力。

公司视频研究院持续跟踪并关注前沿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不断优化产品体验。

(5)政策与场景双轮驱动,国产视频会议设备加速自主化在“数字中国”战略及信创产业政策推动下,视频会议设备国产替代成为保障数据安全、突破技术壁垒的核心路径。

政府、金融、能源等领域受《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刚性约束,对国产化硬件终端、编解码算法及云平台需求迫切。

国产设备凭借定制化数据加密、本土化运维响应等优势,在政务云会议、智慧城市指挥等场景快速渗透,同时规避了海外原材料供应链风险。

随着国产操作系统、AI算力芯片等基础层技术突破,视频会议产业正形成“技术标准-硬件设备-场景生态”全链条自主可控格局,为5G+超高清时代的数据主权护航。

4、行业竞争格局《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最高人民法院远程视频接访规则》等政策积极支持视频技术的发展和产品应用,有利于整个视频会议行业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应用延伸。

在视频会议行业中,以华为、中兴通讯、苏州科达、博诣(Poly)、思科等为代表的视频会议系统厂商引领行业的发展并不断壮大。

这类企业既是系统集成商,也是设备制造商,具有全部或部分设备的制造能力。

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安卓系统为基础的云视频会议快速扩张,大量以软件视频为主的视频会议集成商出现,这些企业主要业务模式是系统设计与集成,普遍缺少设备制造能力。

上述竞争格局为视频会议音视频通讯设备供应商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支持。

此外,随着音视频通讯技术的发展普及,国产音视频通讯设备供应商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打破了索尼、松下等日本厂商的技术垄断,能够自主研发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因此能够在视频会议行业中被接受并快速发展壮大。

由于音视频通讯设备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研发投入较大,进入该细分行业的企业不多,具有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企业能获得较大的竞争优势,获取较高的市场份额和较大的盈利空间。

公司作为国内视频会议摄像机细分领域知名度较高的国产品牌,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在全球约5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业务,并积累了上千家国内外客户资源,范围涵盖了各类品牌厂商(视频会议品牌厂商、教育录播品牌厂商、音视频设备品牌商)、系统集成商、经销商及最终用户。

公司不仅是国内外众多视频会议品牌商的重要合作伙伴,同时也是云会议生态链(包括微软Teams、ZOOM、飞书、腾讯会议、钉钉等)中的主要设备供应商。

发展进程

深圳市维海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维海德有限是经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8年5月29日,注册号为440307103389117,法定代表人为杨祖栋,住所为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五和大道北路元征科技园5号楼二楼2208房,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经营范围:会议视频产品、网络设备、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销售(以上不含禁止、限制项目)。

2008年4月22日,深圳计恒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公司设立时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深计恒内验字[2008]第018号《验资报告》。

2008年5月29日,维海德有限完成工商设立登记,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6年6月20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瑞华审字【2016】48410043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截至2016年4月30日,维海德有限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值为35,079,097.37元。

2016年6月21日,广东中广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中广信评报字[2016]第340号《资产评估报告》,对有限公司整体变更并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所涉及的全部资产和负债进行评估,经评估,截至2016年4月30日,维海德有限的净资产为36,915,168.96元。

2016年6月21日,维海德有限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将深圳市维海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深圳市维海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暨变更公司形式的议案》,同意以公司截至2016年4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值折股为股份公司的股本总额。

同日,维海德有限原股东签署了《关于深圳市维海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深圳市维海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之发起人协议》,约定按照各自持有维海德有限的股权比例不变的原则将维海德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6月27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瑞华验字(2016)48410010号《验资报告》,对有限公司股东出资情况进行审验,确认截至2016年4月30日,公司已收到全体股东以其拥有的有限公司的净资产折合的股本2000万元。

2016年7月6日,股份公司召开创立大会,代表100%表决权的全体发起人陈涛、王艳、杨祖栋同意维海德有限以2016年4月30日经审计后的净资产35,079,097.37元,按1:0.5701的折股比例折为股本200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剩余15,079,097.37元转入资本公积;各发起人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不变;会议同时审议通过了《公司章程》,并选举了公司董事及股东监事。

2016年8月3日,维海德完成本次股份公司的工商变更登记。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陈立武 2025-09-01 -124800 32.7 元 2875200 董事、高管
吴文娟 2025-08-15 -200000 34.37 元 909000 高管
陈立武 2025-07-25 -57600 34 元 3000000 董事、高管
陈立武 2025-07-10 -18100 34.3 元 3057600 董事、高管
陈立武 2025-07-09 -31000 34.28 元 3075700 董事、高管
陈立武 2025-07-03 -18500 34.31 元 3106700 董事、高管
陈立武 2025-06-30 -5800 33.53 元 3125200 董事、高管
陈立武 2025-06-27 -129000 33.17 元 3131000 董事、高管
吴文娟 2025-06-27 -42200 33.18 元 1109000 高管
吕家龙 2025-06-27 -173500 33.06 元 1462500 高管
陈立武 2025-06-26 -134100 32.56 元 3260000 董事、高管
吕家龙 2025-06-26 -47300 32.6 元 1636000 高管
陈立武 2025-06-25 -21100 32.5 元 3394100 董事、高管
吕家龙 2025-06-25 -163000 32.5 元 1683300 高管
陈立武 2025-06-19 -249000 32.62 元 3415200 董事、高管
吴文娟 2025-06-19 -57800 33.04 元 1151200 高管
吕家龙 2025-06-19 -103600 32.82 元 1846400 高管
陈立武 2025-06-18 -111000 32.38 元 3664200 董事、高管
刘燕 2024-12-13 100 34 元 100 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