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2012-11-0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055944463E
  • 法定代表人: 梁丰
  • 董事长: 梁丰
  • 电话: 021-61902930
  • 传真: 021-61902908
  • 企业官网: www.putailai.com
  • 企业邮箱: IR@putailai.com
  • 办公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叠桥路456弄116号
  • 邮编: 201315
  • 主营业务: 涵盖负极材料、涂覆隔膜、PVDF及粘结剂、复合集流体、铝塑包装膜、纳米氧化铝及勃姆石等材料,同时为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提供自动化工艺装备及智能制造体系的服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高性能膜材料、锂离子电池、电池材料及专用设备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实业投资,投资管理,投资咨询;合成材料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2017年11月在上交所上市,公司所服务的锂离子电池市场,处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及高效储能相关的关键产业环节。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及自动化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璞泰来有限成立于2012年11月,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梁丰和陈卫分别认缴货币出资7,000万元和3,000万元,占注册资本70%和30%。2012年11月6日,璞泰来有限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浦东新区分局注册登记,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10115002038700)。璞泰来有限设立时注册资本10,000万元人民币分三期缴纳。根据上海定坤会计师事务所于2012年11月05日出具的第一期《验资报告》(定坤会字(2012)第01122号)、上海定坤会计师事务所于2012年12月14日出具的第二期《验资报告》(定坤会字(2012)第01127号)以及上海定坤会计师事务所2013年06月24日出具的第三期《验资报告》(定坤会字(2013)第01115号),截至2013年6月19日,梁丰和陈卫的三期货币出资共计10,000万元已全部缴足到位。 2015年11月13日,璞泰来有限召开临时股东会,决议由璞泰来有限原有股东作为发起人,以经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璞泰来有限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净资产49,419.22万元为基数,按1.4858:1比例折合为33,260万股,余额16,159.22万元计入资本公积,股份公司注册资本为33,260万元。同日,各发起人签订了《发起人协议》。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对本次整体变更的出资情况进行了审验,并于2015年11月29日出具《验资报告》(中汇会验[2015]3951号)。2015年11月29日,璞泰来发起人召开了股份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2015年12月10日公司取得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10000055944463E.
  • 商业规划: 2024年,新能源行业持续进行供给侧调整和生态圈重构,竞争依然激烈。公司在变化中把握“不变”的本质,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进行技术创新、精益管理与降本增效,构建各业务板块与产业链的协同优势,加快新产品开发与新业务的布局,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报告期内,公司膜材料与涂覆事业部在涂覆加工、基膜、PVDF、勃姆石等业务继续保持销售量良好的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相对稳定,为公司贡献了主要利润;膜材料与涂覆事业部海外客户产品认证取得积极进展,在专利授权、海外客户合作布局等方面取得突破。负极材料受行业产能过剩、海外需求偏弱等影响,经营环境仍面临挑战;公司积极消纳前期高价库存,坚持工艺技术创新,在石墨化及碳化等关键高能耗工艺降本上取得显著成果;新产品开发如高容量、长循环及超快充人造石墨获客户认可并逐步导入量产,CVD沉积硅碳负极取得量产订单;四川一体化负极工厂逐步投产,为负极成本改善和抢占客户市场带来有力支撑。自动化装备事业部在稳固涂布机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中后段注液、化成、包膜机等设备在重点客户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积极开拓海外客户市场,积累了海外订单交付的经验。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48亿元,同比下降12.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下降37.72%。报告期公司各业务主要经营活动情况如下:(一)新能源电池材料与服务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与服务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77,135.63万元,各业务情况具体如下:1、负极材料公司是专注于全球中高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头部企业。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经形成年产20万吨的负极材料产能,其中包括15万吨石墨化加工及15万吨碳化加工配套产能。报告期内具体经营情况如下:(1)受行业产能短期供求错配的影响,负极材料价格继续下行,叠加欧洲方面需求仍不及预期,公司合理安排产品的供销,适当减少和控制部分低价产品的出货,从而确保健康的现金流水平,故负极材料出货量下降至13.2万吨,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公司针对中高端客户定制化的负极材料产品较多,库存消纳持续,产品价格下滑过程中公司进行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2)客户产品结构及原料属性的变化使公司原有的生产工艺成本及收率面临一定挑战,叠加高价存货因素,导致公司负极材料产品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公司在优化升级各工段原料预处理工艺的同时,重点对石墨化环节进行技改,单吨电耗和单吨成本有望大幅下降。随着工艺降本措施的逐步实施,高成本库存的消纳压力减少,2025年公司负极材料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3)在四川紫宸先进产能建设方面,一期10万吨产能在2024年已部分建成投产,其小批量试产产品已符合客户要求,各类性能指标已达到预定水平,生产效率与产品良率得到明显提升。四川紫宸二期10万吨产能目前已基本完成厂房建设,将于2025-2026年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择机投产。通过先进产能的建设、多样化的原料和工艺降本方案,公司将以差异化的产品、稳定可靠的品质服务国内外一线电池客户。(4)在新产品开发和客户导入方面,公司高容量、长循环等创新系列产品获得下游大客户的高度认可,并逐步量产导入;CVD沉积硅碳负极已取得小规模量产订单,安徽紫宸计划于2025年二季度投产,有望在消费电子、无人机领域逐步放量应用。2、隔膜涂覆加工公司是涂覆隔膜加工领域的领军企业,在涂覆技术、产品开发、质量控制、生产效率等各方面均处于行业前列。截至报告期末,已形成100亿㎡涂覆隔膜加工的有效产能。报告期内具体业务情况如下:(1)2024年,公司涂覆加工业务全年加工量(销量)达到70.03亿㎡,占同期国内湿法隔膜出货量(175亿㎡1)的40.02%,在行业竞争持续加剧的背景下,公司涂覆隔膜加工业务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2)公司继续通过工艺自动化和生产效率提升等方式积极推进降本增效,基本实现“黑灯工厂式”生产;新一代高速隔膜涂布设备的批量应用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竞争优势。(3)在新工艺研发方面,公司无氟水性等产品进展顺利,后续有望逐步放量;在海外客户拓展方面,公司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与海外客户间的互信进一步增强,为公司海外业务的突破奠定坚实的基础。3、膜材料(1)隔膜基膜四川卓勤基膜产线的车速、幅宽、生产效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形成年产7亿㎡基膜的产能。报告期内具体经营情况如下:1)公司基膜产品成功导入下游大客户并批量出货,竞争优势和设备整合能力已获市场认可。2024年全年销量达5.7亿㎡,同比实现大幅增长。随着四川卓勤二期产线逐步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基膜的自给率和竞争力。2)基膜行业仍处于设备加速更新迭代的过程中,行业产能供过于求,面临较大竞争压力,设备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将占据竞争优势。当前,公司新产线的单线设计产能已达到2亿㎡/年,已启动下一代产线开发,在基膜设备领域的深厚积累构筑了公司的长期竞争优势。3)在新产品研发方面,公司5μm、7μm、9μm基膜产品已批量供应,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2024年公司加快了第二代超薄高强度3.5μm、5μm基膜的研发进程,同时开发出高孔隙率、高强度的系列产品,目前整体测试进展较为顺利,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陶瓷涂覆材料公司勃姆石和氧化铝的有效产能已达到3万吨,报告期内具体经营情况如下:1)2024年度,勃姆石和氧化铝等涂覆材料在保障内部供应的基础上,成功导入数十家外部客户,包括若干海外高端客户;凭借良好的生产管理、异物控制和体系建设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评价,内外部客户持续放量,全年出货量实现大幅增长。2)报告期内,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叠加下游客户降价,勃姆石产品毛利率减少;公司通过BOM优化、能量回收、工艺设备改进等措施部分对冲了成本压力,有效保障盈利规模的相对稳定。3)新产品方面,超细氧化铝、勃姆石产品成功应用于1μm隔膜涂层,热收缩性能满足用户需求;多孔陶瓷产品客户导入中,具有优异的浸润保液性能;正极边涂勃姆石完成海外客户的量产导入并实现盈利;固态电解质(如LATP、LLZO等)已具备量产条件;低α辐射球形氧化铝完成样品制备,研发进展顺利。(3)PVDF及其衍生品2024年下半年,乳源氟树脂完成了PVDF二期的产能建设,截至期末有效产能达到2.5万吨,报告期内具体经营情况如下:1)随着新产能成功导入下游客户,全年PVDF累计销量达到2.07万吨,同比大幅增长95.23%,在锂电级PVDF市场份额超过30%。2)报告期内行业供给大幅增加,锂电级PVDF售价同比下降,公司销售量的大幅增长部分对冲了单位价格和盈利的下降,整体盈利保持相对稳定。3)乳源氟树脂搭建了含粘结剂、隔膜、锂电功能材料三大研发平台和应用评价中心,针对不同化学体系的粘结剂、隔膜涂覆、锂电含氟功能材料等应用方向对PVDF展开研发,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4)集流体与复合集流体在复合铜箔方面,公司积极配合下游客户进行产品改善,目前在消费及动力电池认证上均进展顺利,2025年有望实现规模化量产。在复合铝箔方面,第一代产品定位于快充数码类电池,已形成小规模量产订单;第二代产品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定位于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动力电池,正积极推进客户验证。在传统集流体方面,公司开发出超强箔和网状打孔铜箔,提前布局高硅负极和干法负极市场,集流体和复合集流体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二)新能源自动化装备与服务公司掌握了一系列成熟、先进的生产经验和工艺流程,产品线已覆盖锂电池生产前中后段关键工序,形成包括涂布、分切、卷绕、叠片、注液、化成分容、氦检等关键电芯工艺的综合产品服务能力。报告期内,自动化装备与服务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含内部销售)376,859.19万元,整体保持稳定,新接订单受客户阶段性缩减资本性开支影响有所减少,未来随着下游客户恢复扩产以及海外业务提升,订单情况有望恢复增长,具体经营情况如下:1、公司以高速宽幅双面涂布机为代表的锂电前段涂布设备竞争优势显著,极片涂布机国内市场份额行业领先,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高。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技术改进、精细化管理、新技术应用、物料集采等多种方式推进了降本增效工作,帮助公司涂布机业务对冲了部分材料成本的上涨,整体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2、中后段工序方面,注液、氦检设备市场占有率增加明显;叠片、包膜设备客户拓展有序推进;在消费电子领域,化成、叠片设备建立了市场地位,未来将有望进一步丰富公司设备业务的收入来源。3、海外业务方面,通过向欧洲等海外客户成功交付相关产品和服务,积累了丰富的海外交付与服务经验,为拓展海外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4、公司设备团队已积极介入石墨、硅碳、基膜、复合集流体等生产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充分发挥设备与材料团队的协同优势。基于锂电设备产业化经验和技术积累,向干法电极、固态电池、钠电池、硅基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氢能等设备领域拓展,助力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