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芳源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广东芳源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芳源股份
- 企业英文名: Guangdong Fangyuan New Materials Group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罗爱平,吴芳
- 上市代码: 688148.SH
- 注册资本: 51017.305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8-06
- 大股东: 罗爱平
- 持股比例: 15.03%
- 董秘: 唐秀雷
- 董秘电话: 0750-6290309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王伟秋、吴新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临港工业园A区11号(一址多照)
- 概念板块: 电池 广东板块 专精特新 预亏预减 融资融券 转债标的 锂电池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2-06-07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705739866136J
- 法定代表人: 罗爱平
- 董事长: 罗爱平
- 电话: 0750-6290863,0750-6290309
- 传真: 0750-6290808
- 企业官网: www.fangyuan-group.com
- 企业邮箱: fyhb@fyhbchina.com
- 办公地址: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万兴路75号
- 邮编: 529145
- 主营业务: 从事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和镍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研发;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再生资源回收(除生产性废旧金属);工业工程设计服务;环保咨询服务;科技中介服务;货物进出口;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经营(凭有效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许可的方式和范围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广东芳源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地址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临港工业园A区11号。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锂电池NCA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商,主要从事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和镍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已建立起从镍钴原料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和镍电池正极材料的完整产业链:以包括氢氧化镍、粗制硫酸镍、镍钴料等资源为原材料,利用分离提纯技术制备高纯硫酸镍、高纯硫酸钴、高纯硫酸锰等溶液,进而直接合成NCA/NCM三元前驱体及球形氢氧化镍。产成品主要用于锂电池和镍电池的制造,并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动工具、储能设备及电子产品等领域。2005年,公司开始向比亚迪批量供应球形氢氧化镍正极材料;2015年,公司突破并掌握高镍NCA三元前驱体的关键工艺技术;2017年,公司开始向松下销售高镍NCA三元前驱体,供松下制造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最终用于特斯拉电动汽车;2019年,公司成为国内最早实现NCA91三元前驱体量产的企业之一。2018和2019年,公司主要产品NCA三元前驱体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 目前,公司还与贝特瑞、杉杉能源、比亚迪、当升科技等国内外主流锂电池或正极材料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稳定的产品质量和成本优势,拓展与上述客户在NCA及NCM前驱体供应的深度合作关系。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公司已形成多项核心工艺技术,并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目前,公司已取得专利41项,包含发明专利9项。其中公司拥有的以“萃杂不萃镍”技术为代表的专利,可用于包括锂电池正极废料和镍电池废料在内的各种含镍钴粗制资源,在原料端形成对原生矿产资源需求的补充,形成有效的镍钴资源保障,并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此外,公司具有国内领先的高镍NCA三元前驱体合成技术,掌握镍钴铝均相共沉淀、一次颗粒形貌调控和粒度分布调控等核心工艺技术,居于行业先进水平。借力于公司在分离提纯及材料技术方面的雄厚实力,在市场上形成了明显的竞争优势。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一直注重产品研发及科技创新,已储备一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在研产品,为后续业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公司2016年被评为广东省博士后科研创新实践基地,2017年被评为广东省新能源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博士工作站,2019年被评为广东省博士和博士后创新样本单位,2020年获批申请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入选2020年“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榜单。 公司实行“前沿技术研究、在研产品开发、在产品持续优化”的研发策略;加强专利布局,形成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培养掌握创新文化的科技人才和团队,积极融入全球的创新体系。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借助“产学研合作”、“市场需求开发”、“联合定制开发”等多种模式,充分利用前沿科技资源,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满足产业化需求,提升公司资源综合利用和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研发制造水平。 公司与中南大学建立了博士后联合培养机制,并成立了“新能源材料及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校企联合研究中心”,依托中南大学的行业优势,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科研平台,围绕新能源材料制备和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科学和共性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工作,保持公司科研先进性、提高公司技术工艺水平。公司是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中新兴战略产业100强之中“电动汽车用电源材料项目”的实施。目前,公司已拥有年产3.6万吨高品质NCA/NCM三元前驱体产线;而公司最新的芳源循环项目业已开工建设,并预计建成后新增5万吨高端NCA/NCM三元前驱体的生产规模;今年公司计划开始投资的芳源锂能2万吨高端NCA/NCM三元前驱体产线,预计将在2022年完成建设;届时,公司将形成超过10万吨/年的NCA/NCM三元前驱体产能。公司充分利用威立雅集团在资源回收领域的渠道,与威立雅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以及原材料资源可循环利用方面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威立雅在资源回收领域的布局和公司在湿法冶炼领域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展镍、钴、锰、锂的原料渠道,通过切入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对公司原料供应形成补充,满足公司前驱体材料发展对重要原材料的战略需求。 2018年7月,公司与世界500强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就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回收项目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合资注册威立雅新能源科技(江门)有限公司。2020年3月,该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回收项目正式动工。此项目计划投资9000万元,总建筑面积14,582平方米。预计2021年内建成后,能年处理2万吨废旧动力电池包,并将进一步保障公司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公司的发展目标是:立足于循环经济领域,依托公司已有的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战略合作伙伴在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全国示范性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和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基地。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全面提升我们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的道路,让科技创造价值,创新启迪未来。
- 商业规划: (一)深入开展多元化经营策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142.3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1%,在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公司收入仍能保持有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推进多元化转型。依托自身湿法冶炼等核心技术优势,公司由依赖单一产品、单一客户的企业逐渐过渡成为产品、客户多元化的企业,产品已涵盖前驱体、中间品硫酸盐以及碳酸锂等品类,客户覆盖众多前驱体、正极材料、电芯等锂电企业和金属贸易商。此外,公司不断延伸核心技术适用产品范围,积极开拓电子化学品等新领域产品,增强核心竞争力。前驱体方面,在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相对疲软、磷酸铁锂等技术路线渗透率不断提升的影响下,公司NCA前驱体产品出货量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但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前驱体市场,实现了NCM前驱体产品出货量的增长,且NC二元前驱体产品出货量已从百吨级提升至千吨级,公司前驱体产品目前已覆盖松下、贝特瑞、巴斯夫杉杉、盟固利、天力等多家锂电正极/电芯企业。碳酸锂作为公司新开拓的重要产品,一方面公司持续对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产能于2024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持续释放,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碳酸锂产能已达年产2.4万吨;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开拓碳酸锂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碳酸锂出货量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客户已覆盖比亚迪、浙商中拓、厦门象屿、科恒股份等多家企业,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中间品硫酸盐方面,随着公司技改产能的提升,电池级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锰的出货量也随之大幅提升,其中硫酸镍出货量超过2万吨,硫酸盐类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已超过30%,客户已覆盖邦普循环、华友钴业、佳纳能源等多家锂电下游厂商。(二)调整投资计划优化资源配置报告期内公司根据自身产能布局规划和发展战略,减少了对外投资行为,于2024年3月终止了拟在广西投建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同时计划终止芳源锂业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以提升运营效率。为配合碳酸锂业务的持续发展,解决碳酸锂原料供应运输成本高、供应量不稳定等问题,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往碳酸锂上游进行布局。2024年11月,公司与广清建材共同出资成立清远芳源锂业,计划在广清建材原有场地、设备基础上,通过改造和新增设备,建设锂矿焙烧和浸出制卤水项目开展锂矿石加工业务,同时公司也将通过子公司芳源锂能建设酸化焙烧及制硫酸锂溶液项目,以延长碳酸锂产业链条。截至目前,上述项目正在开展施工或改造工作,预计2025年年内可完成并投产,上述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增加碳酸锂原料来源并降低采购成本,保障碳酸锂原料的供应。(三)发挥技术优势开拓新业务公司始终坚持研发创新工作,通过自身技术优势和持续研发投入,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高镍三元前驱体作为公司的战略产品,近年来伴随前驱体市场向高镍化发展的趋势,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聚焦高镍、超高镍产品研发。报告期内公司研发的NCA94、NCM90、NCM94、NCM96等超高镍三元前驱体,NC90、NC94等超高镍二元前驱体,以及NCMA四元前驱体等产品,均已向客户送样或批量供货,其中包括固态电池用高镍三元前驱体和具身智能装备用高镍二元前驱体。公司始终围绕客户需求以及市场发展趋势,积极做好产品技术储备。公司多年来始终专注于资源循环利用,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与多年的实践经验,能充分利用电池废料中的镍、钴、锰、锂等关键元素并有效分离、提纯,实现从“废旧”到“新生”的价值转变。报告期内,公司在镍、锂分离提纯技术上获得了突破,能有效降低电池废料湿法冶金的成本,提升镍和锂的回收效率以及所得硫酸锂、硫酸镍的纯度,并成功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此外,在锂回收技术方面,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研发的锂萃取新工艺已实现了产业化,报告期内公司在研项目也包含了多项提锂除杂技术开发以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提锂的相关研究。公司已申请提锂相关专利10项,为公司碳酸锂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公司依托自身分离提纯技术,顺利开拓了以高纯电子化学品为代表的新领域产品。目前公司高纯电子化学品主要包括高纯硼酸溶液、高纯硫酸钴溶液、高纯硫酸铜溶液等,产品主要用于芯片制作过程中的电镀工艺、清洗工艺或做缓冲剂等,报告期内已实现批量生产并向客户出货。为推动新业务的发展,公司于2025年2月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芳源芯材,该公司将重点围绕芯片制造领域,组织成立专门的研发、生产、推广、服务团队,开展高纯电子化学品的研发与生产,积极打造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此外,为应对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公司积极筹备开展海外合作项目,以技术输出的形式与海外企业进行合作,实现从产品出口到技术出口的跨越。截至报告期末该合作项目仍在积极推进当中。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