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朗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深圳市朗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朗坤科技
- 企业英文名: Shenzhen Lions King Hi-Tech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陈建湘,张丽音
- 上市代码: 301305.SZ
- 注册资本: 24357.0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05-23
- 大股东: 深圳市建银财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11.82%
- 董秘: 严武军
- 董秘电话: 0755-89890997
- 所属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李联、覃见忠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深圳)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高桥社区坪桥路2号13楼
- 概念板块: 环保行业 广东板块 创业板综 破净股 深股通 融资融券 合成生物 垃圾分类 节能环保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1-01-12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726179986Y
- 法定代表人: 陈建湘
- 董事长: 陈建湘
- 电话: 0755-89891111,0755-89890997
- 传真: 0755-89891888
- 企业官网: www.leoking.com
- 企业邮箱: dongmiban@leoking.com
- 办公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高桥社区坪桥路2号13楼(朗坤科技园内)
- 邮编: 518117
- 主营业务: 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合成生物智造业务
- 经营范围: 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不含再生资源回收等);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不含再生资源回收等);环保项目投资;环境工程的设计、咨询和施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凭资质证书A2104044030424经营);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项目除外,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环卫设施设备及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生态环境修复、园林绿化、生态景观工程施工。市政污泥、污水处理;污水、污泥收集处理及再利用相关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成品油批发(不含危险化学品);成品油仓储(不含危险化学品);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生物基材料制造;生物基材料销售;生物基材料聚合技术研发;工业用动物油脂化学品制造;工业用动物油脂化学品销售;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病死畜禽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备的生产、销售、技术服务;环保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普通货运,货物专用运输(罐式);餐厨垃圾处理;成品油零售(不含危险化学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深圳市朗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愿景是成为世界级的智慧化生物科技企业,致力于引领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发展,为全球生物科技行业贡献力量。公司正在打造高标准的生物科技研发中心,包括AI+生物信息平台、微流控高通量筛选平台、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平台、发酵与检测平台等,将为公司的研发工作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公司结合微生物发酵技术及生物酶法技术等核心技术,实现了对生物质废弃物(餐饮、厨余废弃物及废弃油脂等)的处理和深度资源化,并生产生物能源、绿色电力、沼气等资源化产品;结合基因工程编辑、代谢通路的编辑与调控,实现了HMOS(母乳低聚糖)中主要物质2'-FL(2-岩藻糖基乳糖)、3-FL(3-岩藻糖基乳糖)、LNnT(乳糖-N-新四糖)、LNT(乳糖-N-四糖)等的高效生物合成,研发生产新型健康产品。目前,公司已形成两大主营业务,一是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二是合成生物智造业务,均采用了一脉相承的微生物发酵和提纯等生物技术。
- 商业规划: 公司愿景是成为世界级的智慧化生物科技企业,致力于引领创新、推动科技发展,为全球生物科技行业、生命健康产业贡献力量。公司倾力打造的高标准生物科技研发中心,包括AI+生物信息平台、高通量微流控筛选平台、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平台、发酵与检测平台,持续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公司结合微生物发酵技术及生物酶法技术等核心技术,实现了对生物质废弃物(餐饮、厨余废弃物及废弃油脂等)的处理和深度资源化,并生产生物能源、绿色电力、沼气等资源化产品;结合基因工程编辑、代谢通路的编辑与调控,实现了母乳低聚糖(HMOs)系列产品2’-FL(2’-岩藻糖基乳糖)、3-FL(3-岩藻糖基乳糖)、3’-SL钠盐(3’-唾液酸乳糖钠盐)、6’-SL钠盐(6’-唾液酸乳糖钠盐)、LNnT(乳糖-N-新四糖)、LNT(乳糖-N-四糖)等的高效生物合成,研发生产新型健康产品。公司两大主营业务,一是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二是合成生物智造业务。具体如下:(一)主营业务1、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1)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业务公司在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领域深耕多年,采用菌种构建、酶工程,结合微生物发酵技术及生物酶法技术等生物技术,实现对各类生物质废弃物的处理和深度资源化,并生产生物柴油、绿色电力、沼气等各类资源化产品,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创造绿色经济效益。公司现有35个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其中21个已投入运营,并拥有5个日处理规模1,000吨以上的项目。此外,公司业务布局聚焦于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等核心经济圈,并在全国多个省份的重点城市和地区展开,公司项目覆盖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市占率全国第一。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展示了公司的商业策略和市场战略的成功执行,也为公司未来在绿色经济领域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公司中标多个重要项目,展现了公司的行业竞争力和创新实力。2024年2月,公司中标北京市首钢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厌氧系统设备及服务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2,550.23万元;2024年4月,公司中标北京市通州区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处理中心项目,该项目是国家发改委《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23〕115号)出台后,北京市首个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成功落地的项目,特许经营期为40年,中标金额为165,396.68万元,设计总处理规模为2,100吨/日;2024年6月,公司中标深圳市罗湖区厨余废弃物收运应急服务项目,中标金额为2,330.16万元;2024年6月,公司中标房山区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中标金额为73,597.20万元,设计总处理规模为750吨/日,特许经营期为40年,这是公司在北京取得的第三个生物质资源化项目,成功扎稳“京津冀”市场版图,不仅彰显了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也标志着公司在京津冀区域市场实现战略性扩展。(2)生物能源业务公司依托各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具备的基础条件,积极拓展生物能源业务。长期以来,公司持续加大生物能源领域的科研投入,公司生产的生物能源产品,已实现化工添加剂、车用柴油、生物船舶燃油等多种应用场景,生物能源产品销售链已涵盖日本、东南亚、欧美等终端国际能源外商客户。广州生物柴油项目已于2024年4月2日入选国家能源局首批加注试点项目公示名单。2024年上半年受大宗商品价格阶段性大幅波动以及欧盟反倾销调查等因素影响,生物柴油市场面临价格下行压力。2024年7月19日,欧盟公布了对原产于中国的生物柴油启动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裁定结果,对公司加工生产的生物柴油出口至欧盟征收23.7%的临时反倾销税。本次加征临时性关税对公司生物柴油出口至欧盟产生一定影响,但对公司总体经营状况影响有限。面对这一局面,公司管理层始终坚定信心,采取积极措施应对:一是调整经营策略,生物柴油业务利润源于自产低成本原料油,价格有利润空间时加工销售,价格低迷时直接出售原料油,降低市场变化影响;二是加强技术创新,2024年5月广州朗坤对生物柴油深度脱硫系统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性能,降低含硫量至10ppm以下;三是加强市场开拓和推广,国内与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制定船用生物燃料油标准等,推进广州生物柴油试点示范,推动生物燃料纳入碳交易市场;国外转换方向,加大对东南亚、日韩、中东等非欧盟地区市场开拓,减少对欧盟市场依赖。2、合成生物智造业务在当今对健康和营养愈发重视的时代背景下,合成生物智造产业正蓬勃兴起,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领域。公司敏锐洞察到这一发展趋势,积极且坚定地布局合成生物智造产业,着力推进LNT(乳糖-N-四糖)和LNnT(乳糖-N-新四糖)等多种母乳低聚糖(HMOs)产品的研发、生产,力求在这一充满潜力的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合作举措。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下属的合肥中科健康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中科健康”)合作成立控股子公司,进军母乳低聚糖(HMOs)领域。同时,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共建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联合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区域联动”为一体的创新生态,推动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中,各方资源相互交融、协同发展,不断激发新的创新灵感,为公司在合成生物智造领域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使其始终保持在行业前沿的创新活力。公司始终坚持以生物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全力推动合成生物智造的发展。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不懈的努力,在国内率先实现母乳低聚糖(HMOs)中LNT(乳糖-N-四糖)和LNnT(乳糖-N-新四糖)的中试放大,这一突破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朗健生物年产1000吨的母乳低聚糖(HMOs)生物智造基地正在加速建设中。其中,一期年产260吨的项目已顺利竣工,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试生产;二期年产740吨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投产,届时产能将达到1,000吨/年。项目将主要用于生产LNT(乳糖-N-四糖)、LNnT(乳糖-N-新四糖)、2’-FL(2’-岩藻糖基乳糖)、3-FL(3-岩藻糖基乳糖)、3’-SL钠盐(3’-唾液酸乳糖钠盐)、6’-SL钠盐(6’-唾液酸乳糖钠盐)等主要产品(以各产品通过国家卫健委法规审批为前提)。在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方面,2024年6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完成对公司LNnT(乳糖-N-新四糖)的公开意见征求。2024年7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完成对公司LNT(乳糖-N-四糖)的公开意见征求(国内第一家)。2024年10月,LNnT(乳糖-N-新四糖)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正式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批准。2024年12月,公司生产的2’-FL(2’-岩藻糖基乳糖)顺利通过Self-GRAS认证,意味着该产品已经通过科学评估程序,获得了美国FDA市场准入许可,可以作为安全的食品原料在美国市场进行销售并使用。从市场应用和发展前景来看,母乳低聚糖(HMOs)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其主要应用于婴儿配方奶粉中,通过模拟母乳中的营养成分,能够有效促进婴幼儿及儿童的健康成长。此外,HMOs的潜在应用领域还十分广泛,包括:(1)健康补充品:作为膳食补充剂,HMOs可以添加到针对孕妇、哺乳期妇女或儿童的营养补充品中。(2)功能性食品:HMOs可以用于开发具有特定健康益处的功能性食品。(3)食品添加剂:作为营养强化剂,HMOs可以用于开发具有增强营养价值的食品。(二)公司业务模式1、运营模式(1)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公司主要通过BOT、BOO等特许经营方式,与政府部门签订特许经营协议,运营生物质废弃物协同处置的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公司运用菌种构建、酶工程,结合微生物发酵技术及生物酶法技术等生物技术,对餐饮垃圾、厨余垃圾等生物质废弃物进行处理,通过“分别预处理+联合厌氧+资源化利用”的工艺,实现对各类生物质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深度资源化,并生产生物柴油、绿色电力、沼气等各类资源化产品。通过这一系列操作,不仅解决了生物质废弃物的处理难题,还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2)合成生物智造业务在合成生物智造业务板块,公司围绕市场需求与战略规划,构建了一套涵盖多关键环节的科学高效运营模式。研发创新驱动:公司依托高标准生物科技研发中心,充分发挥AI+生物信息平台、高通量微流控筛选平台等协同优势,以生物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借助基因工程编辑精准调控代谢通路,对HMOs生产菌株进行持续优化。通过各平台的高效运作,能够快速构建出优质的菌株,并对产出的产品进行严格检测。这一系列研发创新活动,为公司在合成生物智造领域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不断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成果。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与影响力:为了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合肥中科健康合作成立朗健生物,与深圳先进院共建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构建起创新生态。在这个生态中,各方资源相互交融、协同发展。通过产学研合作,公司能够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前沿研究成果和高端人才资源,不断优化研发创新和生产布局。同时,也有助于公司将自身的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反馈给科研机构,促进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和转化,形成良性循环,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整体实力。市场拓展实现商业价值:有了研发创新、生产布局和产学研合作的坚实基础,公司积极开展市场拓展与产品推广工作。公司与知名奶粉、保健品、食品加工等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探索HMOs在多领域的应用。在产品获得相关审批后,计划于2025年推向市场。通过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和有效的营销手段,提升市场对HMOs产品的认知度与占有率,实现产品的商业价值。公司会根据市场反馈,进一步优化研发、生产和合作策略,形成一个完整的、相互促进的运营闭环。2、盈利模式(1)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的盈利模式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项目运营服务收费:在项目运营阶段,公司依据与特许经营授予方签订的协议,按照生物质废弃物的处理量(或收运量)收取废弃物处理(或收运)运营费用。通过这种方式,公司确认运营服务收入并获取利润,以此回收项目前期投入的成本,同时获取合理的投资回报。这一模式为公司在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的持续运营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基础。资源化产品销售盈利:公司将处理生物质废弃物过程中得到的生物柴油、绿色电力等资源化产品,销售给大型企业客户。这些资源化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通过销售它们,公司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还获得了销售收入和利润。随着市场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这部分收入在公司盈利结构中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工程服务盈利:公司采用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工程分包等模式,为客户的生物质废弃物处理等项目提供专业的工艺技术和建造服务,并收取相应款项。这种盈利方式充分发挥了公司在技术和工程建设方面的优势,拓宽了盈利渠道。通过参与各类项目的建设,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项目的特许经营期限通常为25-40年。随着公司持续开发新项目并使其建成投入运营,运营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同时,根据特许经营协议,已运营项目的收运处理单价约每三年可进行一次调增。另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废弃物产生量和处理量也在持续增加,这使得各项目的资源化产品(如生物柴油、绿色发电等)收入持续增长。多种因素叠加,项目收入和利润呈现出叠加效应,公司未来项目运营业务呈现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为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充足的来源。(2)合成生物智造业务母乳低聚糖(HMOs)销售方面,公司与主要目标客户建立了联系,共同探索母乳低聚糖(HMOs)在婴配奶粉、保健品、成人食品、特医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朗健生物就研发的多种母乳低聚糖(HMOs)生产菌株正在申报国家卫健委审批(相关申报资料已受理)。公司将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拓展应用领域,通过与客户的深度合作,挖掘更多的商业机会,使合成生物智造业务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为公司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1、概述2024年度,公司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扩产提量,自产原料油产量持续上升,运营服务水平和盈利能力稳定提升,新中标的项目投入建设,公司总体经营状况良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103.8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8%;其中:工程建造收入41,759.3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7.82%;运营服务收入58,081.9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57%;生物能源收入78,642.6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9.4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554.33万元,同比增加3,668.80万元,较上年增加20.5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082.60万元,同比增加5,362.06万元,较上年增加32.07%。公司期末资产总额593,696.62万元,较上年减少0.33%;期末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356,725.09万元,较上年增加4.89%。2024年,欧盟加征临时性关税对公司生物柴油出口至欧盟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对公司总体经营状况影响有限。公司是国内生物质资源再生行业领先企业,公司可以将自产原料油(从餐饮垃圾中提取和特许经营区域内收取的废弃食用油脂)加工成生物柴油,也可以将原料油直接销售,生物柴油只是公司生物质废弃物深度资源化的附加产品。公司生物柴油业务利润主要来自于公司自产原料油(该部分原料成本较低)。当生物柴油市场价格具备利润空间时,公司在自产和外采原料油的基础上加工生产销售生物柴油;生物柴油市场价格低迷时(不能覆盖生产成本),公司将直接出售自产的原料油获得收益,因此市场变化对此项业务业绩造成的影响较小。同时,2024年4月,公司中标北京市通州区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处理中心项目,该项目是国家发改委《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23〕115号)出台后,北京市首个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成功落地的项目,特许经营期为40年,中标金额为165,396.68万元,设计总处理规模为2,100吨/日;2024年6月,公司中标房山区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中标金额为73,597.20万元,设计总处理规模为750吨/日,特许经营期为40年;特许经营权项目建设期间,公司提供实际建造服务,所提供的建造服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17)》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14号》的规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17)》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14号》确认工程建造的收入。公司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按照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与重点工作安排,推进各项工作。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