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合盛硅业 - 603260.SH

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7-10-30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Hoshine Silicon Industry Co.,Ltd
成立日期
2005-08-23
注册地
浙江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合盛硅业
股票代码
603260.SH
上市日期
2017-10-30
大股东
宁波合盛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41.16 %
董秘
高君秋
董秘电话
0574-58011165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许松飞;彭香莲
律师事务所
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304007782903872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浙江
成立日期
2005-08-23
法定代表人
罗立国
董事长
罗立国
企业电话
0574-58011165
企业传真
0574-58011083
邮编
315300
企业邮箱
hsir@hoshinesilicon.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北三环东路1988号恒元广场A座23-24F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从事工业硅及有机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我国硅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有色金属合金销售;橡胶制品销售;高品质合成橡胶销售;密封用填料销售;高性能密封材料销售;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剂销售;电子专用材料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金属包装容器及材料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光学玻璃制造;光学玻璃销售;玻璃制造;技术玻璃制品制造;技术玻璃制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以下限分支机构经营:一般项目: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由宁波合盛集团于2005年投资成立,并于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是全球最完整硅基全产业链公司,是硅基新材料一体化绿色循环经济模式的开创者,是绿色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引领者。

合盛硅业在新疆、浙江、四川、云南、黑龙江等地设有数字化智造基地,在上海和海南拥有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旗下主要涵盖能源、工业硅、有机硅、碳素、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光伏全产业链、储能等多元业务,其中工业硅、有机硅单体产能持续多年位列全球第一,碳化硅、光伏等新兴业务科研实力稳居行业第一方阵,相关产品广泛用于航天军工、电子通讯、医疗健康、汽车制造等各个领域,合作伙伴遍布全球。

合盛硅业致力于科技创新、数字智造、绿色发展,专注于人才建设、流程变革、组织升级,积极发挥硅基全产业链规模协同优势,不断进行产业延伸和技术拓展,努力为全球硅基新材料行业和绿色能源领域的发展贡献合盛智慧和力量,助力国家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面临外部需求波动、关税政策等不确定性因素,我国依靠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国内市场的强大韧性,经济仍保持弱复苏态势。

工业硅、有机硅及光伏行业均承压运行,经行业内企业、协会及相关部门协同应对下,市场价格下行趋势有望缓解。

在复杂多变的行业局势中,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下,根据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总体计划,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不断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依托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优势,通过精细化管理深挖产能潜力、优化生产效能,保持双龙头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工业硅业务板块基于年度经营计划,通过产业链协同以及技术创新,统筹生产安排与合理规划炉台开工节奏,在稳定日均产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单吨电耗,大部分炉台单吨工业硅直接冶炼电耗已降至万度以下,实现产能与能耗的动态平衡;有机硅业务板块持续深化全面精细化管理水平,聚焦产品工艺的绿色化升级与全流程优化,持续推进技术迭代与设备适应性改造,深化节能降耗成效。

通过采用高效反应器、高精度精馏塔及节能设备,显著降低生产能耗;同时依托自主研发的设备管理系统及AI算法,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控、预测性维护、工艺参数与排产动态优化,有效减少停机时间并提升装置负荷率。

同时,公司在保障现有产能稳定的基础上,加速布局新产品,通过技术附加值提升开辟差异化竞争新赛道,形成降本增效与价值创造的良性循环。

(二)持续注重研发投入,强化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矩阵布局,突破关键材料和装备的技术壁垒,实现产品工艺的升级和提升公司加速研发中心升级进程,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统筹调配研发资源,以创新制造技术与智能生产模式为双轮驱动,培育硅基新材料领域的前沿技术生产力,通过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深化产学研协同攻关,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核心科技动能,构筑面向未来的产业竞争优势。

有机硅技术领域,公司根据研发计划平稳有序推进,一方面,我们秉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针对现有的产品开展新工艺开发、配方优化等提质降耗工作,确保现有产品在市场上处于品质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公司不断投资基础研发,致力于上中下游有机硅催化体系的研究,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产业化的全新中下游产品包括氨基硅油和有机硅乳液,产品品质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能够满足纺织、化妆品行业的应用需求。

同时,公司其他在研项目包括但不限于0度人体硅胶、医疗用途混炼胶及液体硅橡胶、电子级有机硅凝胶等系列产品。

这些都为公司未来在硅基新材料赛道上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构建强大的技术护城河。

碳化硅技术领域,公司已完整掌握了碳化硅材料的原料合成、晶体生长、衬底加工以及晶片外延等全产业链核心工艺技术,突破了关键材料(多孔石墨、涂层材料)和装备的技术壁垒,公司碳化硅产品良率处于国内企业领先水平,在关键技术指标方面已追赶上国际龙头企业水平。

6英寸碳化硅衬底已全面量产,晶体良率达95%以上,外延良率稳定在98%以上,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在碳化硅衬底研发方面,公司凭借自研体系和高效研发,8英寸碳化硅衬底已开始小批量生产,12英寸碳化硅衬底研发顺利,目前正常推进中;公司在高端碳化硅粉料领域持续深耕,成功开发出可满足半导体、热喷涂、高温结构件等多领域对高纯度、定制化粉体需求的超高纯碳化硅陶瓷粉料及可满足碳化硅宝石晶体和光波导片晶体生长要求的高纯半绝缘碳化硅粉料。

(三)强化能源资源保障,推进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公司视能源资源保障为产业稳健发展的根基,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战略性资源成为驱动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报告期内,企业依托自身储备的优质石英砂矿产,通过优化资源调配工艺,不断提升自产自用比例,切实增强产品核心品质并压缩生产成本。

同时,依托全链条产业协同优势,建立内部原料优先配置机制,深化各业务板块的供需联动,在保障供应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能力,形成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双向赋能格局。

公司践行“两化融合”战略,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构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及数智中台体系,推动全链条数字化转型。

具体而言,通过持续的工艺改进,如采用高效反应器、精馏装置节能改造等,显著降低生产能耗;依托APC、AI算法等先进控制优化平台,大幅提升生产的自控率和平稳率,有效降低能耗并提高产品质量一致性;借助自主研发的设备管理平台,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并实现预测性维护,有效减少非计划停车时间,提升装置负荷率;通过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感知生产运营数据,支持科学决策与排产优化,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多渠道助力文化价值传播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部署,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深化产业转型,持续推进环保节能、绿色低碳相关工作的开展,在“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不同产业之间互相赋能。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植入公司治理架构,持续通过革新生产工艺流程、升级设备能效等级、重构能源利用结构等系统性举措,构建低碳化运营管理体系,推动全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围绕“科技、绿色、活力”的产业特质,公司持续探索并优化体系化运作模式,将前沿科技与绿色理念深度融合。

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开展公益项目、跨界联动等多渠道,全方位助力文化价值传播。

凭借丰富内容与精准运营,官方账号关注量与独立访客数均有所增长。

在工业硅、有机硅及光伏行业均承压运行背景下,公司上半年经营面临一定压力。

经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75亿元,同比减少26.34%。

受整体经济波动及上下游供需错配主导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减少140.60%。

发展进程

2014年4月4日,天健出具天健审[2014]5318号《审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31日,合盛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为170,493.75万元。

2014年6月9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出具《外商投资企业(企业集团)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国)名称变核外字[2014]20号),准予合盛有限名称变更为“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8月12日,合盛有限召开董事会会议,全体董事一致同意将合盛有限截至2013年12月31日经天健审计的账面净资产170,493.75万元折为股份公司的股份,共折为60,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净资产大于股本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折股后,合盛集团等9家企业作为发起人,按照原出资比例持有发行人股份。

同日,合盛有限全体股东合盛集团、富达实业等9方共同签署了《关于终止合资经营(港资)浙江合盛硅业有限公司合同和章程的协议书》,约定股份公司设立后,合盛有限的全部债权债务均由股份公司承担。

2014年8月20日,合盛有限全体股东合盛集团、富达实业等9家企业签署了《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和《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2014年12月1日,浙江省商务厅出具了浙商务外资许可[2014]105号《浙江省商务厅行政许可决定书》,同意合盛有限改组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改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60,000万元,股份总数为60,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人民币。

2014年12月3日,合盛有限取得浙江省人民政府重新核发的商外资浙府资字[2005]0230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2014年12月7日,合盛有限召开公司创立大会,一致同意将合盛有限截至2013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170,493.75万元折为股份公司股份60,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净资产大于股本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公司全体发起人股东以其持有的合盛有限股权所对应的净资产作为出资认购。

2014年12月8日,合盛有限完成上述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嘉兴市工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330400400010955的《营业执照》。

2015年1月5日,根据天健出具的天健验[2015]1号《验资报告》,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发行人已收到全体出资者拥有的截止2013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170,493.75万元折合实收资本60,000万元,净资产大于股本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