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南京三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三超新材
  • 企业英文名: NanJing Sanchao Advanced Materials Co.,Ltd.
  • 实际控制人: 邹余耀
  • 上市代码: 300554.SZ
  • 注册资本: 11421.157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04-21
  • 大股东: 邹余耀
  • 持股比例: 40.79%
  • 董秘: 吉国胜
  • 董秘电话: 0511-87357880
  • 所属行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吴舟、朱云雷、孔令东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泽诚路77号
  • 概念板块: 通用设备 江苏板块 创业板综 预亏预减 预盈预增 机构重仓 半导体概念 QFII重仓 微盘股 太阳能 玻璃基板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99-01-29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100704161021T
  • 法定代表人: 邹余耀
  • 董事长: 邹余耀
  • 电话: 0511-87357880
  • 传真: 0511-87287139
  • 企业官网: www.diasc.com.cn
  • 企业邮箱: sanchao@diasc.com.cn
  • 办公地址: 江苏省句容市开发区致远路66号
  • 邮编: 212400
  • 主营业务: 超硬材料工具和半导体制造相关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研发;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金属丝绳及其制品制造;金属丝绳及其制品销售;新型金属功能材料销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金属材料制造;金属材料销售;金属工具制造;金属工具销售;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机械设备销售;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南京三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月,2017年4月21日,在深圳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是一家专业从事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工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现拥有金刚石砂轮和金刚石线两大类相互协同的产品系列,应用于硅、蓝宝石、石英、铁氧体、钕铁硼、陶瓷、玻璃、硬质合金等硬脆材料的精密切割、磨削与抛光。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技术优先"的发展理念,先后引入多名外籍专家,并在日本成立了超硬材料工具的专业研发机构。经过多年研发,公司成为国内最早通过自主研发掌握金刚线制造的相关技术,成功实现产业化的企业之一,并且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与新研发成功的硅片背面减薄砂轮、硅片倒角砂轮、PAD修整器等产品,为半导体及太阳能光伏行业提供了优质的金刚石工具,并凭借良好的品质与高性价比,赢得了众多实力用户认可,在国内形成了较高的行业影响力。锲而不舍,厚积薄发,多年的投入与耕耘结出硕果累累,公司已具备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拥有若干项已授权发明专利和核心技术。多项新产品获国家创新基金、国家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省高新技术产品等项目认定。并且参与制定了国内电镀金刚石线锯产品行业标准的制定。目前拥有江苏三超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江苏三泓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日本株式会社SCD三家全资子公司,以及江苏三晶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和江苏三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两家控股子公司。未来,公司将结合行业发展,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为客户提供系统性的加工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价值是企业服务的宗旨,公司愿与各界朋友精诚合作、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 发展进程: 公司的前身三超有限系1999年1月29日由自然人邹余耀、徐文星和刘建勋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51万元,出资方式均为货币。其中邹余耀先生出资26.01万元、徐文星先生出资14.79万元、刘建勋先生出资10.20万元。1999年1月27日,江苏省江宁县审计事务所出具了宁审所字(1999)0998号的《验资报告》对上述出资予以验证。1999年1月29日三超有限于南京市江宁县工商局办理了设立登记,注册登记号为P24980500-7。 公司是由三超有限按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1月15日,三超有限作出股东会决议,同意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并以三超有限2014年8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144,263,165.61元折股,折股后公司的注册资本变更为3,900万元,每股面值一元,股份总数为3,900万股。2014年12月15日,三超有限全体股东签署发起人协议,一致同意以发起方式设立三超新材,三超有限的全体股东作为三超新材的发起人。2014年12月15日,天衡所出具了天衡验字(2014)00106号的《验资报告》,确认发起人以经审计的三超有限净资产按3.6991:1的比例折为股本,每股面值1元,股份总额39,000,000股;未折股的部分净资产105,263,165.61元计入资本公积。2014年12月29日,三超新材在江苏省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设立登记,注册登记号为320121000028970。
  • 商业规划: (一)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公司是专业从事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工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并具国际影响力的精密超硬材料制品的供应商。公司始终围绕超硬材料工具的生产和研发工作,主要产品包括电镀金刚线与金刚石砂轮(包括半导体用精密金刚石砂轮)两大类,产品主要用于各类硬脆材料的切割、磨削、抛光等精密加工工序。其中,电镀金刚线目前主要用于蓝宝石、硅材料、磁性材料等硬脆材料的切割工序;金刚石砂轮则主要用于蓝宝石、硅材料(包括半导体硅晶圆)、磁性材料、碳化硅、石英、玻璃、陶瓷、硬质合金等硬脆材料的切割、磨削和抛光等工序。线径小于80μm的电镀金刚石线用于硅材料切片;100-200μm的金刚线主要用于磁性材料的切割,包括软磁和硬磁;200-250μm的金刚线主要用于石英、玻璃和蓝宝石的切割;250μm以上线径的金刚线和环形金刚线则用于蓝宝石或硅碇的开方和硅棒截断。金刚石砂轮除了传统的用于磁性材料、蓝宝石、光学玻璃等加工的产品外,还包括专用于精密刀具加工的精密金刚石砂轮,和专用于包括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在内的半导体芯片加工过程中的减薄砂轮、倒角砂轮和CMP-Disk,以及封装过程中使用到的树脂软刀、金属软刀、电镀软刀、硬刀(划片刀)等。光伏行业和半导体行业专用设备是公司新的主营产品,目前光伏硅棒磨削中心在报告期内已形成销售,该设备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单位GW投入低等优势;全新设计的单轴半自动减薄机和子母轴半自动减薄机如期推出样机,试磨出的产品检测数据达到设计要求;同时全自动子母轴减薄机也在设计研发中,后续还将陆续推出半导体用的倒角机和边抛机等。(二)公司的经营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符合公司特点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业务模式,能有效地控制运营风险,满足不断扩大的业务发展需要,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1、采购模式公司采购的主材包括人造金刚石、母线、镍(镍球、镍饼)、电镀液、铝基等。上述原材料市场均较为成熟,符合公司要求的供应商众多,不会存在供应短缺的情形。公司根据生产工艺、价格、质量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合格供应商,并直接向供应商采购,品质部门依据《产品的监控和测量控制程序》对采购的商品进行品质管控。公司制定了《物资管理作业流程》《采购过程管理程序》和《供应商管理控制程序》,对公司的采购活动涉及对供应商选择、采购价格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控制。2、生产模式(1)金刚线的生产模式金刚线是通用性较强的产品,同规格产品可以适用于多个不同客户,公司根据客户订单量制订生产计划,再根据生产计划组织生产。(2)金刚石砂轮的生产模式金刚石砂轮属于定制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属于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不同客户为适应其自身生产需求可能向公司采购不同规格、型号的产品。因此,公司金刚石砂轮主要根据销售订单组织生产,同时对部分销量较大、同行业相同需求的品种进行适度备货生产。(3)设备的生产模式光伏行业和半导体行业设备都是专用设备,采用面向订单装配(ATO)生产组织形式,按订单组织生产。设备的所有机械零部件均采用外协加工、电子电器元器件选用标准件和通用件的采购方式,在公司车间进行组装和调试完成后,交付客户。3、销售模式公司的产品销售主要是直接销售,直接面对终端客户,了解他们的需求,提出解决方案,并提供最佳匹配产品给客户,协助客户解决产品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公司的直接销售主要流程为:(1)获得销售订单;(2)按期发出货物;(3)客户收货,公司主要按月对账并开具销售发票;个别客户采用寄售模式进行结算,即客户在生产领用后,按照当月实际领用量与公司对账,公司同时开出销售发票;(4)如遇客户反映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公司将视情况提供售后服务或退换货。公司直接销售主要以赊销为主。公司通常给予下游客户一定的信用额度和3—6个月以内的信用期。不同客户的信用政策主要根据客户订购量、合作时间、回款状况调整。另外,公司还有签约经销商若干,利用经销商的客户资源和渠道优势,销售公司的产品,对公司的销售形成了有效的补充和支持。(三)公司产品市场地位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金刚石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是国内较早掌握金刚石线核心技术并大规模投入生产的企业和国内主要的金刚石线制造商,是行业标准《超硬磨料制品电镀金刚石线》(JB/T12543-2015)的参编单位。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公司已发展成国内主要的金刚石线专业制造企业之一,公司产品已发展和延伸到磁性材料、半导体、蓝宝石、陶瓷、石墨、石材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并保持一定的领先优势。公司是国内在单晶硅切片用电镀金刚石线有规模供货能力和应用实绩的品牌企业,并拥有在全球范围内与国际知名品牌竞争的实力,行业知名度高。未来,随着公司创新型产品的持续推出以及公司产能规模的持续提升,公司产品的销售规模及市场占有率有望持续、稳步扩大。公司从事金刚石砂轮的研发和生产已经有20多年,是国内磁性材料用金刚石砂轮的主要供应商。公司还是国家标准《超硬磨料制品半导体芯片精密划切用砂轮》(GB/T43136-2023)、《超硬磨料制品精密刀具数控磨削用砂轮》(GB/T43132-2023)和《超硬磨料制品半导体晶圆精密磨削用砂轮》(GB/T44687-2024)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并主导起草国家标准《半导体芯片化学机械抛光垫修整用金刚石盘》(20250180-T-604)。半导体用金刚石工具中,半导体晶圆背减砂轮、倒角砂轮、电镀划片刀(硬刀)和CMP-Disk产品,已掌握的核心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等产品已经被国内多家知名半导体厂商采用。目前公司半导体用相关金刚石工具均已经形成批量销售,将来,随着营销力度的加大,半导体金刚石工具的销售规模会有望得到提升。(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之一硅切片线(细线),受光伏行业波动等因素影响,销售价格和订单均大幅下降,影响了公司业绩。2、报告期内,公司金刚线粗线订单量和价格均有所下滑,营收较上年有所减少,影响了当期业绩。3、报告期内,公司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并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2024年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共计人民币14,527.59万元,影响了当期业绩。4、控股子公司江苏三晶的半导体精密金刚石工具相关产品,报告期内有较大增长,实现营收3,886.0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54%,其在金刚石砂轮板块中的占比接近50%,首次实现净利润163.55万元。5、控股子公司江苏三芯的磨倒一体机通过国内一知名光伏企业验收,实现营收899万元。全新设计的单轴半自动减薄机和子母轴半自动减薄机如期推出样机。1、概述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82.83万元,同比下降27.4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093.84万元,同比下降623.64%,实现扣非净利润-14,494.65万元,同比下降673.42%。报告期影响业绩变化的主要因素如下:1、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之一硅切片线(细线),受光伏行业波动等因素影响,销售价格和订单均大幅下降,影响了公司业绩。2、报告期内,公司金刚线粗线订单量和价格均有所下滑,营收较上年有所减少,影响了当期业绩。3、报告期内,公司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并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2024年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共计人民币14,527.59万元,影响了当期业绩。4、控股子公司江苏三晶的半导体精密金刚石工具相关产品,报告期内有较大增长,实现营收3,886.0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54%,其在金刚石砂轮板块中的占比接近50%,首次实现净利润163.55万元。5、控股子公司江苏三芯的磨倒一体机通过国内一知名光伏企业验收,实现营收899万元。全新设计的单轴半自动减薄机和子母轴半自动减薄机如期推出样机。公司针对2024年年初制订的年度经营计划,并结合行业发展的重大变化,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围绕深耕金刚石工具及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持续投入保持技术的创新性,精细化打磨各类产品,推动新产品落地,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和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严峻挑战,公司积极应对,通过优化内部管理和调整人员结构等措施,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保证核心板块保持稳定发展。1、坚持新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始终坚持把新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以及开发新产品的需求,公司持续推进研发创新工作,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公司技术创新升级,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实力。2024年,公司新增“金属结合剂周边砂轮”“砷化镓LED切割硬刀”“8000#陶瓷精磨减薄砂轮”“双粒度金刚石CMP-Disk”“8吋单轴晶圆减薄机”等多项新品研发项目,丰富了产品结构,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上年度研发成功的“高端石材金刚线”,在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约800万元,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金刚线粗线提速改造”项目,使粗线生产速度平均提高30%,有效地完成了粗线降本增效的目标。2024年,子公司江苏三超通过了“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公司及其子公司共获得20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8项,累计拥有109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9项。同时,公司继续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全年共投入研发费用3,63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0.42%,首次突破10%。新品的研发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优化金刚线板块人力布局,降低用工成本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光伏行业的剧烈波动,下游硅切片企业为出清库存而停产减产,导致光伏用金刚线需求急剧下降,硅切片线的销售价格大幅下降,订单显著减少,光伏用粗线和环形线的订单量也出现萎缩。面对光伏行业的下行压力,和产能利用率低的情况,为合理节约人力和管理等成本,公司主动收缩硅切片线产出规模,临时关停了“年产4100万公里超细金刚石线锯生产项目一期”金湖基地的全部生产线,仅保留了句容基地的部分硅切片线产能以应对硅切片线订单需求的生产,并对包括光伏粗线和环形线在内的一线员工,以及部分管理人员进行了优化,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3、南京三芯公司更名为江苏三芯,整体搬迁至金湖,并如期推出晶圆减薄机由于硅棒磨倒一体机主要服务于光伏行业,鉴于光伏行业持续低迷及其复苏时间的不确定性,综合各项费用支出及用工成本等因素,公司及其他股东一致决定将南京三芯半导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更名为江苏三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整体搬迁至江苏三泓厂区,在保证技术及售后维护等关键人员稳定的条件下,对人员进行了优化,压缩管理成本,等待行业复苏。三芯研发的第二款设备——半导体晶圆减薄机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新设计的单轴半自动减薄机和子母轴半自动减薄机如期推出样机,试磨出的产品检测数据达到设计要求;同时全自动子母轴减薄机也在研发中。晶圆减薄机的成功推出,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半导体制造装备领域,拓展了公司的发展空间,丰富了产品结构,有助于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4、与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江宁分局签署土地出让合同,启动建设第三代半导体精密制造装备及材料产业化项目江苏三晶在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取得面积为21.4亩的工业用地使用权,用于开展半导体芯片减薄砂轮、倒角砂轮、软刀、划片刀(硬刀)以及CMP-Disk等核心半导体耗材的研制和销售,并建设用于半导体精密加工的晶圆减薄机、倒角机和边抛机生产线,完善公司的产业拼图。5、调整募投项目“年产4100万公里超细金刚石线锯生产项目(一期)”规模报告期内,公司综合考量目前市场环境和下游需求的变化,为降低短期持续扩产带来的运营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经审慎研究,调整该募投项目产能为1,007万千米/年,暂不再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剩余793万千米/年的产能建设;剩余募集资金将继续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中,用于支付该项目已发生的工程、设备等采购合同的质保金和尾款,募集资金不足支付尾款部分公司将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进行支付。截至目前,“年产4100万公里超细金刚石线锯生产项目(一期)”已经建设完成并结项,剩余的募集资金在专户中继续管理,用于支付募投项目的质保金和尾款。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