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博云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09-03-30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56876404680
  • 法定代表人: 余浩
  • 董事长: 余浩
  • 电话: 0571-85376396
  • 传真: 0571-85376396
  • 企业官网: www.hydsoft.com
  • 企业邮箱: ir@hydsoft.com
  • 办公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欧美金融城2幢33层
  • 邮编: 311100
  • 主营业务: 软件技术外包服务和移动智能终端测试服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计算机系统服务;大数据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信息安全设备销售;通讯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人力资源服务(不含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 企业简介: 慧博云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致力于成为一家国际化、专业化、创新型的综合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软件技术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产品与解决方案三大板块。基于对各行业客户业务场景的理解,慧博云通以软件技术专业人才为载体,为国内和国际客户提供涵盖咨询、设计、开发、测试、运维等全周期的信息技术服务,助力企业客户产业数智化转型。
  • 发展进程: 北京慧博创测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系经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核准,于2009年3月30日依法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由自然人汤伟、周秋平共同以货币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100万元,其中:汤伟出资55万元,占注册资本总额55%;周秋平出资45万元,占注册资本总额45%。 2009年3月30日,北京永恩力合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永恩验字(2009)第09A103639号”《验资报告》,截至2009年3月30日,慧博有限(筹)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实收资本)100万元。其中,股东汤伟以货币出资55万元,股东周秋平以货币出资45万元。 2009年3月30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核发了注册号为110108011795830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5年9月14日,慧博有限召开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将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确认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瑞华专审字[2015]第01690019号审计报告的结果,即截止2015年7月31日,慧博有限经审计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920.07万元;确认中瑞国际资产评估(北京)有限公司出具的中瑞评报字[2015]号第090002313号评估报告的结果,即截止2015年7月31日,慧博有限净资产的评估价值为7,637.91万元;同意慧博有限以其2015年7月31日为基准日经审计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中的6,000万元人民币,按照1:1的折股比例折算为股份公司股本,每股面值1元人民币,股本总额为6,000万元人民币,净资产超过股本总额的部分计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 2015年9月14日,全体股东签署了《发起人协议》。 2015年9月14日,北京慧博云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同意慧博有限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再次确认了慧博有限上述截止2015年7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账面价值和净资产的评估价值,并审议通过了慧博有限变更为股份公司的折股方案,确认股份公司的股本为6,000万元,每股面值1元人民币。 2015年9月14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瑞华验字[2015]第01690028号《验资报告》,对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各发起人股东的出资进行了验证。 2015年9月18日,公司完成了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并领取了注册号为110108011795830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一)主营业务概述公司致力于成为一家国际化、专业化、创新型的综合数智技术服务提供商。公司依托全栈技术能力与行业深度积累,为全球TMT、金融科技、汽车、能源等行业的客户提供涵盖软件技术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产品与解决方案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技术服务,聚焦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转型需求,深耕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新场景的布局和沉淀,以与客户建立长期互信的合作关系为长期愿景,持续提供“全面技术服务+本地化服务”双轮驱动的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助力客户数字化转型。公司为客户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包括:软件技术服务:以全技术栈为基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支柱,向客户提供技术咨询、整体构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测试运维等全流程服务,助力客户实现敏捷开发和高效交付。专业技术服务:针对专业领域提供的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撑等服务,由具备专业服务能力的技术团队为客户提供覆盖数字化转型咨询、大数据平台建设、全链路数据治理、数据资产和数据智能分析服务、人工智能应用及大模型智能体的定制、SAP实施咨询服务、移动智能终端测试、智能IT运维、用户体验设计(UED)及数据标注、内容审核、商业运营等数字化运营服务,旨在为客户提供服务场景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方案。产品与解决方案:公司基于对客户行业及业务应用场景的深入理解,以对新兴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为驱动,围绕客户持续深化的数字化建设需求,向专项软件设计与定制化软件产品交付、平台化解决方案交付转型,积极布局更高端的产品与技术赋能型业态发展模式。公司的主营业务面向全球产业信息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基于对各行业客户业务场景的理解,以软件技术专业人才为载体,为国内和国际客户提供涵盖咨询、设计、开发、测试、运维等全周期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业务遍布全球,在20多个国内城市以及多个境外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或服务团队。公司提供的软件技术服务主要面向高科技、通信、互联网、金融、汽车等行业的客户的软件研发阶段需求。公司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务目前以软件开发人员技术服务业务为主,近年来,公司软件开发人员技术服务交付规模持续增长,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拓展软件定制开发及解决方案服务业务,以满足客户在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进程中产生的延展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各个行业均在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进行信息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公司将重点加强开拓对软件开发服务需求较高的行业领域,加大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业务领域的研发投入,同时,进一步由技术交付服务向定制化软件开发、平台化解决方案拓展,使得公司的软件技术服务向产业链高附加值方向延伸,实现新兴技术在不同行业领域的融合与推广。经过多年的研发技术积累、行业经验沉淀、组织管理优化和业务市场开拓,公司逐渐成为在IT服务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并为国内外各行业客户的信息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高效赋能。(二)主要产品及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的信息技术服务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板块的产品及服务体系:软件技术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产品与解决方案。1、软件技术服务在软件技术服务领域,公司通过指派专业的软件技术人员,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IT技术,与客户研发团队共同完成软件的需求分析、架构设计、软件开发与测试、产品上线及维护支持等全产品生命周期的工作,对客户的软件开发工作形成专业、高效、灵活的支撑,使客户能够更加聚焦于自身的核心业务。代表客户包括但不限于字节跳动、SAP、InternetBrands、爱立信、中国移动、恒生电子等公司。公司技术人员主要提供以下多个领域的技术服务:在云计算领域,涵盖包括云架构设计、混合云部署、云原生开发(微服务、DevOps)、云运维与优化的IaaS、PaaS、SaaS全栈服务,帮助企业以更低的投入成本和运营成本获得高效、敏捷、安全的企业级混合云、私有云服务,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地将数据安全地应用组织内部,为企业提升内部IT基础架构运行和管理的效率。在大数据领域,公司运用大数据平台+行业专业模型构建数据中台、智能决策系统、实时计算平台,支持数据治理、可视化分析及行业模型应用,通过构建运行监测特征指标反映智慧平台的主要情况,从模型库里寻找、匹配相关的预测分析模型模拟问题的演化趋势,通过运筹决策模型生成多个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估,并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分析。在人工智能领域,基于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CV)、语音识别、开/闭源大模型、私有化定制部署等技术,为客户提供涉及人工智能应用及大模型智能体相关软件产品的开发服务和解决方案,包括:AI+图像数据应用、AI+文本数据应用、AI+视频数据应用、AI+行业数据应用等面向不同行业场景的智慧应用及大模型智能体。在物联网领域,公司基于开源的物联网边缘计算平台的云边一体化物联网技术,提供覆盖智能家居、智慧医疗、车联网等领域的IoT云边协同解决方案,为客户实现企业的各种业务系统无缝集成,例如设备管理、系统监控、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等,帮助企业快速实现IoT设备的接入、部署、集成、运维和管理。通过打通云端、边缘端和设备端,公司为企业提供高效的IoT设备智能化服务和解决方案,让企业轻松实现业务的智能化改造。公司基于前沿的技术布局和丰富的技术积累,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充分赋能客户,围绕客户从研发到应用各环节的软件管理人员和软件技术人员的技术服务需求,已形成以技术为导向且成熟度高的一站式软件技术服务。报告期内,公司软件技术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7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1.62%,较上年同期增长16.70%。2、专业技术服务在专业技术服务领域,公司聚焦行业垂直场景,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专业支持,涵盖数字化转型、信创改造、SAP实施、大机运维、移动智能终端测试、智能IT运维及用户体验设计等全流程咨询、实施和服务。代表客户包括但不限于小米、三星、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华为等公司。在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方面,公司融合前沿的数字技术与企业服务实践经验,通过数字化转型规划、业务场景规划、数字化运营、数据中台、数据治理、运营指标体系等数字化场景助力客户构建数字化能力,推动业务变革,打造个性化、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动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在信创改造服务方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信创战略,可为客户提供涵盖国产化软硬件适配、系统迁移及安全加固等一站式信创改造服务。针对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等痛点,公司自主研发了信创改造工具链,包括一键化代码改造工具、灵活的前滚(RollForward)与回滚(Rollback)机制,形成覆盖硬件-系统-中间件-数据-应用的全域信创实施能力。在云原生交付领域,公司基于Kubernetes、Istio、Helm、Prometheus等开源技术,提供微服务架构设计、容器化迁移及DevOps实践服务,帮助客户构建敏捷、安全、弹性的IT系统。在SAP实施咨询方面,作为SAP深度合作生态伙伴(获SAPPESell/Service/Build三项认证),公司建立了SAP专家级实施顾问团队,提供涵盖业务咨询、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定制化开发、项目实施及系统运维的全周期服务,覆盖采购云系列产品、商业网络与供应链管理、ERP定制开发与集成、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等领域。大机运维服务方面,公司具备大型主机全生命周期运维能力,服务对象包括众多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头部金融机构。通过自主研发的一体化监控平台和智能运维工具,提供IT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硬件维护、网络管理与系统优化等场景,并结合自动化运维工具及开源工具构架复杂场景的运维解决方案,提升系统稳定性和运维效率。移动智能终端测试服务方面,公司积累了与通信运营商、工信部进网许可证官方认证实验室、移动智能终端制造商以及芯片制造商长期的合作经验,搭建了专业的测试服务体系,持续为整个移动智能终端产业链的客户提供测试服务。公司具有规模较大、成立时间较长的专业测试服务团队,能够在全球200多个城市和不同网络环境下开展移动智能终端的相关测试工作。同时,公司的移动智能终端测试业务已逐步从智能手机拓展至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未来将持续开拓新的泛移动智能终端测试业务增长点。智能IT运行维护方面,公司专注于IT基础架构层(涵盖网络层、存储层、服务器层、操作系统层、数据库层、中间件层),主要面向客户的数据中心,提供保障其IT基础架构整体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服务。公司的IT运行维护服务主要包括第三方运行维护服务和原厂运行维护服务。公司在实施IT运维服务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动企业向智能化运维服务转型。公司研发了智能运维服务平台,主要基于公有云的多个关键业务系统提供监控与系统运维服务,包括系统监控项目管理与优化、软件构建与发布、故障处理、安全审计等。该平台能对云平台、中间件、云服务等在多层、多环节进行有效监控,对生产环境产生的事件进行自动化的分析和处理,提供给运维人员便捷地管理各类不同来源告警的集中式工具组合,智能化处理重复或者关联告警,大幅提高运维效率,有效节约运维人力成本。用户体验设计方面,基于对设计行业的深耕及产品理解,公司可提供面向全球多元化创新的用户体验设计(UED)服务,提供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以产品价值为出发点、以产品赋能为设计要素、以商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技术创新性为赋能的、应用于各种商业场景的作品设计服务。用户体验设计业务覆盖软件、产品、商业和运营四大生命周期,包括但不限于品牌策略、营销视觉、交互体验设计与研发服务等业务领域,从研究、设计、开发和数据运营四大环节,深耕品牌营销策划、品牌全案设计的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两个方向,依靠设计创造性灵感和用户实用性高效互动的体制保障,达成商业用户的用户体验设计需求。报告期内,公司专业技术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9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8.52%,较上年同期增长58.69%。3、产品与解决方案为满足下游客户持续深化的数字化建设需求,基于对客户业务的深入理解,公司通过加大对新兴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向专项软件设计与定制化软件产品交付、平台化解决方案交付进行转型,逐步向更高端的产品与技术赋能型业态模式发展。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日益普及,在公司提供软件技术服务的客户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客户已在积极探索相关新兴领域技术并结合自身业务场景进行信息化升级。公司基于长年对各行业领域客户的服务经验积累以及自身在新兴领域技术的研发投入,面向客户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应用需求,加强典型场景下的算法服务,将新兴技术与客户的业务场景进行结合及应用,提供创新的软件开发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业务的创新模式升级。公司积极构建自身技术和方案的应用能力,提升定制化软件产品开发与行业解决方案服务能力,深入客户的战略规划、业务规划中,重塑客户流程,升级服务模式,提供基于产品与解决方案的高附加值服务,从而创造与客户实现战略互补、价值共享的共赢新局面。公司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持续创新积累,逐步形成智慧金融、智慧电商、智慧零售、智慧医疗、智能大数据中台等一系列技术解决方案,为高科技、通信、互联网、金融、汽车、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的客户提供基于产品与解决方案的信息技术服务。在金融行业领域,公司自主开发IT运维产品和服务。随着服务的深入,公司团队关注到客户的很多IT系统运维需求无法通过部署原厂商的行业标准软件来得到满足,行业标准软件往往仅作为一个技术平台被引入到数据中心。公司以此为基础,围绕客户的实际需求,通过持续的迭代开发,为客户提供更加符合其规则、使用习惯和运维习惯,并符合其自身标准的场景化的运维软件,为客户的IT系统运维打通“最后一公里”。基于这方面的积累,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力量,进一步研发完成了智能作业调度系统、跨平台文件传输系统、文件智能网关管理平台、容器云平台系统、应急管理平台系统、数据可视化系统等一系列的运维解决方案和软件。随着这些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日臻完善,公司不断利用品牌和渠道优势,面向行业目标客户推广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代表客户包括但不限于中国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安徽省农信社、中国人寿等公司。在AI及大模型应用领域,公司基于行业场景需求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围绕企业级智能体、数据智能、服务智能体等领域推出覆盖多行业的创新产品与平台化解决方案,以“场景驱动+技术深耕”为核心,持续拓宽AI与行业融合的边界,为企业客户提供从数据智能到业务赋能端到端的价值闭环,形成了以智能招聘、智能助手、智能BI、智能风控等多元化高附加值产品与解决方案,持续推动技术融合与行业赋能,为企业提供与时俱进的智能化转型支持,助力客户实现业务效率跃升与智能化转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大量建设的数据中心又积累了海量、复杂的运营数据。鉴于数据要素在经营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公司积极投入研发并拓展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服务。公司基于企业的客户、产品、交易等网络数据,运用图数据库和图计算技术、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等,为客户提供运营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服务,协助客户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数据分析服务能够在信用评估、反欺诈、风险控制、客户行为分析、精准营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相关数据服务在金融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可视化服务,可以将数据结合具体业务以更加明确和直观的方式展现给数据中心的管理和决策人员,支持客户更迅速、更科学地做出决策。近年来,公司一直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领域进行探索。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业务包括为各个行业客户提供自然语言处理方向和计算机视觉方向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从自然语言处理、多轮对话、情感识别、语音识别和合成等技术,到图像识别、物体识别标注、行业特殊证照识别、专业文献识别等,以及自动化流程机器人等AI技术落地方面都有了丰富的积累和案例。基于对标杆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和迭代开发,公司逐步研发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对话机器人、识别机器人、流程机器人等围绕AI技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在各行业客户的智能化改造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底座和灵活的服务能力。公司业务涉及旅游、医疗、汽车和零售等行业,通过提供经过充分预训练的智能对话机器人、识别机器人等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公司为目标行业客户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大大提高了客户的业务运营效率,助力客户更快速地实现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转型。在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逐渐成熟并商业化的进程中,公司不断加大人工智能应用层能力的建设和研发,基于国际、国内AI大厂的底层算法技术,为企业级客户的垂直细分领域的AI场景应用提供具备核心能力的专业服务和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为企业客户智能化转型的“最后一公里”保驾护航。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47%,较上年同期增长32.39%。(三)公司的经营模式1、服务和盈利模式公司业务类型的服务和盈利模式如下:软件技术服务指公司响应客户的专业人员技术需求,安排技术人员在客户指定的软件研发过程中提供给客户的专业软件技术咨询、开发、测试等服务并按项目或人员工时投入量收取技术服务费的业务模式。专业技术服务包括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移动智能终端测试服务、IT运行维护、用户体验设计等服务,其中:测试技术服务是指在客户指定的测试场景环境中,针对客户指定的终端产品,提供测试技术服务并收取技术服务费的业务模式。IT运维服务是负责保障软件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性能,包括监控、故障处理、容灾备份等工作。而用户体验设计则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考虑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优化软件界面和交互方式,使软件更加易用、可靠、安全。公司按照严格的软硬件测试、系统运行维护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保证项目交付质量,最终向客户交付项目成果或通过计件模式收取服务费。产品与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定制开发及解决方案服务和软件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两大类业务,其中:软件定制开发主要是指客户将其软件的整体或部分以固定金额委托公司开发;解决方案主要是根据客户信息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需求,以公司自主研发的可复制、高成熟度的产品、平台或工具为基础进行定制化开发并提供配套技术服务。公司通过项目开发的方式向客户提供软件定制开发及解决方案服务并收取技术服务费。软件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指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通过对外采购或自行完成软件产品的设计及开发工作,最终向客户交付完整的软件产品并收取相应费用。2、销售模式公司主要采用直接销售模式,由公司总部按行业发展情况和市场调研情况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销售目标,并根据客户的行业属性、区域范围和业务特点划分给不同的事业群。销售和服务工作均由各事业群自主开展,由销售人员通过公司或行业的渠道与客户直接沟通接洽,通过技术交流了解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进一步细化项目的开发或测试需求以及技术要点,并通过商业谈判或招投标的方式与客户达成合作意向。公司主要通过如下几种模式开展营销:(1)品牌优势营销公司致力于通过保证高质量的服务、树立良好的行业品牌形象、提供充分的售前售后支持从而获得更多接触潜在客户的机会。公司拥有CMMI5级等行业内最为认可的软件开发服务能力认证,参与业界领先技术的标准组织,成为高科技行业峰会的会员,增强品牌市场营销,持续为公司在IT、通信、金融、互联网、汽车等行业获取市场机会。(2)技术驱动营销在销售过程中,除了公司专职销售人员对接客户外,相关业务技术人员也会深度参与销售过程,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的业务场景及技术特点,积极挖掘行业痛点、洞察客户需求,形成一整套能够获得客户认可的项目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高附加值的技术服务,以技术驱动销售的方式推动销售过程。(3)销售网络营销公司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主要城市以及以美国为主的部分海外地区的营销体系和服务网络。公司的销售团队包括专职销售人员以及相关业务人员,销售团队具备强大的技术背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也有专人负责长期合作的大客户,能够为不同销售区域和细分行业的客户提供高效服务。通过有效的销售管理工具和绩效激励机制,公司得以有效地管理销售渠道和完成销售业绩。(4)客户口碑营销公司通过持续、系统的客户关系维护管理,提高既有客户对公司日益提升的产品及服务能力的了解,不断挖掘客户潜在需求,从而拓展业务合作范围,达到与客户共赢、共发展的目的,促进客户黏性的提升。高质量的服务与良好的客户关系维护使得既有客户经常将公司业务推荐给客户内部其他部门或客户同行业友商的相关负责人,间接为公司提供了新客户开拓机会。客户口碑营销将继续为公司在各行各业的IT服务提供巨大的市场潜力。(5)互联网整合营销公司突破了传统营销模式和营销渠道的限制,积极创新销售模式,丰富营销渠道,创新合作战略。在销售渠道上,公司采用传统渠道和线上营销相结合,通过丰富的营销渠道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公司积极推广互联网营销策略,充分利用行业网站、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和社交网络平台,开展整合营销。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