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以工程造价咨询为核心主营业务,以工程设计、工程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及项目管理等其他工程咨询为重要辅助业务,以工程管理科技为引擎,帮助工程项目更为有效的实现投资管控、提高投资效益
经营范围: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软件开发;工程咨询;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出租办公用房;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青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工程项目管理科技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领军企业。
作为首登中国资本市场的“工程投资管控第一股”,青矩技术率先开启了工程咨询行业“专业+科技+资本”的新发展模式,致力于打造“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产品线”,构建“工程管理科技生态圈”,用科学技术为工程项目管理赋能。
“一线一圈”是青矩技术未来业务发展的战略方向。
“全过程工程咨询产品线”,依托青矩技术全资子公司——青矩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以投资决策为起点,以BIM技术为基础,以造价管控为核心,贯穿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拥有咨询、鉴证、代理等全方位的服务形态。
“工程管理科技生态圈”,依托青矩科技研究院、译筑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百工驿科技有限公司,以ABCD(即AI、BIM、CLOUD、DATA)等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为工程建设领域提供BIM技术应用与咨询、建设工程大数据平台、智慧造价机器人、信息系统、百工驿平台等科技产品与服务。
青矩技术一直以来深度服务国家建设,项目遍及各个行业和地区。
从京沪高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海阳核电站到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小米新能源汽车工厂、国药新冠疫苗生产车间,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神华煤基新材料生产线、国家速滑馆到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轻轨、印尼哈利达镍铁冶炼生产线、马来西亚森林城市,服务的项目覆盖了城市、交通、能源、工业化和信息化等各个领域的建设与更新,其中既包含传统的基建和房地产项目,也包含新基建、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建设项目。
青矩技术的“一线一圈”业务战略,在国家“一带一路”、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及数字中国建设等发展规划中,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未来,青矩技术将凭借投资成本管控核心算法与海量数据,赋能国家工程建设;凭借率先登陆中国资本市场的先发优势,努力推动专业、科技与资本的有机融合,整合广阔而分散的工程建设咨询大市场,推动行业向着大而强的目标迈进。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1亿元、销售收现3.19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368.58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39%、2.92%和6.71%,在充满挑战的形势下充分显示了发展的韧性。
同时,公司上半年新签业务合同6.58亿元,同比增长29.50%,期末在手订单余额达到29.32亿元,较期初增长2.56%,为后续业绩目标的达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线”业务方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65.63万元,增幅为4.53%,新签业务合同额同比增长14,366.94万元,增幅为28.79%。
公司顺利入围中国稀土集团、国家管网集团、中国资环、中国电建、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等战略客户的咨询中介机构库,“抓龙头”战果持续扩大。
此外,公司还承接、承办了川渝及甘浙线特高压项目、湖北及广东等多地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中国工商银行西安数据中心等一批新基建和新能源业务,紧盯投资热点领域,深度服务“西电东送”“东数西算”“碳中和”等国家战略。
“一圈”业务方面,营业收入同比减少694.62万元,主要系青矩译筑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出于降低信用风险的考虑主动减少部分施工方订单承接量,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资金相对充裕的业主方和咨询方市场。
虽然营收暂时下降,但青矩译筑凭借上半年自研的“投资管控平台V1.0”,不仅中标了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维信诺等标杆业主项目,而且整体新签业务合同额较上年同期增加47.38%,非施工方签约额占比也提高了约45个百分点,达到91.84%,从而基本实现了产品切换和客户结构调整。
科技创新方面,公司与核心团队成员来自阿里达摩院、亚马逊AWS等多家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公司的北京未来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出资设立青矩未来,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工程管理、工程咨询领域的深度应用。
青矩未来自研的“AI智慧工程审计平台”,通过将青矩技术多年积淀的工程审计专业知识与大语言模型技术、智能体平台进行融合,可实现对工程审计业务的全程提质增效。
目前该平台已在青矩技术多个工程审计项目中进行实战演练,初步显现出了可观前景。
在7月举行的“中关村人工智能与未来城市论坛”中,青矩未来自研的“AI智慧工程审计平台”从众多人工智能科技产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5年度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典型案例”,也成为了本次唯一入选的工程领域人工智能项目。
人力资源方面,公司在保持营业收入稳健增长的同时,通过优化人员结构、应用先进工具来提升人效、控制人员规模。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体人员规模稳中有降,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上升至88.31%;持有注册一级造价工程师等专业技术资质的人员达912人次,较期初增长21.76%;员工平均年龄34岁,呈现主力员工年轻化趋势。
公司整体人力资源结构显著优化。
可持续发展方面,根据评级结果,公司以8.27分的综合得分,在全部北交所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一,在A+H股158家企业服务类上市公司及90家专业服务类上市公司中跻身前三,荣获行业当前最高的AA级评级,在环境、社会、治理方面的表现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获得权威机构高度认可。
企业治理方面,公司董事会、高管团队完成换届工作。
新一届董事会和高管团队由9人扩至11人,平均年龄由57岁降至45岁,并且在工程管理、建筑科技、财经、法律等四类专业人士的基础上首次增加了人工智能领域专家。
治理层的年轻化和多元化为公司新的发展征程注入了强劲动力。
2001年11月6日,天职有限(设立名为“株洲大唐招标代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在株洲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为周建安。
公司设立时注册资本为50万元,实收资本50万元。
2003年1月,根据股东会决议,公司名称变更为湖南大唐招标代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变更为长沙市芙蓉区朝阳路297号省审计厅办公楼七楼。
同时,公司增加注册资本160万元,其中:周建安以货币增加注册资本120万元,孙圣英以货币增加注册资本7.5万元,黄敏以货币增加注册资本7.5万元,樊毅勇以货币增加注册资本7.5万元,贺再兴以货币增加注册资本7.5万元,增资后注册资本为200万元。
2009年7月,根据股东会决议,并经长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2009年7月20日,天职有限名称变更为湖南大唐天华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同时,黄敏将所持全部股权40万元转让给樊毅勇,彭卫华将其所持股份中的80万元转让给樊毅勇,彭卫华将其所持股份中的80万元转让给贺再兴,孙圣英将所持全部股权40万元转让给贺再兴。
2015年9月30日,天职有限召开临时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将天职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天职有限全体48名股东共同作为发起人。
本次改制以天职有限截至2015年7月31日经兴华事务所出具的[2015]京会兴审字第01010195号《审计报告》所确认的净资产值51,453,786.80元为基数,将其中的50,000,000元折合为股份总额50,000,000股,净资产折股后的余额转作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各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2015年9月14日,国融兴华出具国融兴华评报字[2015]第040131号《资产评估报告》,对天职有限截至2015年7月31日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进行了评估。
根据该《评估报告》,截至2015年7月31日天职有限全部权益的市场价值为56,351,662.33元。
2015年10月15日,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验资报告》([2015]京会兴验字第01010045号),确认截至2015年10月15日,由天职有限全体股东以其拥有的天职有限截至2015年7月31日(改制基准日)止的净资产51,453,786.80元,按照1:0.9717比例折合股本5,000万元,其余计入资本公积。
2015年10月22日,公司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办理了工商登记,并领取了换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110108732870765H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公司已于2019年8月28日完成公司名称变更的工商登记手续,公司名称由“天职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青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2019年9月5日起,公司证券简称由“天职咨询”,变更为“青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