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为钢铁、焦化等行业提供工业烟气治理全生命周期服务,具体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设备成套供应、系统调试、试运行等工程总承包服务以及环保设施专业化运营服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机械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金属矿石销售;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建筑材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工程管理服务;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太阳能热发电装备销售;太阳能热发电产品销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太阳能热利用装备销售;太阳能热利用产品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节能管理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电力设施器材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先进电力电子装置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电力测功电机销售;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等许可类化学品的制造);大气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施工;施工专业作业;建设工程施工(除核电站建设经营、民用机场建设);建筑劳务分包。(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北京中航泰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工业烟气治理领域的综合服务商,致力于为钢铁、焦化等非电行业提供工业烟气治理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设备成套供应、系统调试、试运行等工程总承包服务以及环保设施专业化运营服务。
厚积薄发,中航泰达于2020年作为首批企业登录精选层,揭开了资本市场的新篇章。
与高校院所建立了科研合作战略关系,坚持科技创新,建立了专业的技术团队和研发团队。
在公司核心技术领城,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形成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
中航泰达研发的湿法气动高效脱硫工艺,活性炭逆流移动床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工艺,Na/Ca基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工艺,新型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等多项核心专利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依靠专业的团队和独特的专利技术,在长期研发、施工建设及运营实践过程中,中航泰达铸造了一支拥有深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承接脱硫脱硝工程、专业化运营的技术团队,业务范围覆盖全国。
为提高项目运营服务质量、提升客户体验,在北京总部设立了远程监控中心,借助移动客户端为客户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服务,对控制系统进行诊断,对装置运行进行监控和优化,对未来故障进行预测,为现场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在2015年国家提出“燃煤电厂烟气超洁净排放要求”时,中航泰达与时俱进,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制旋流式烟气深度净化装置”超净排放产品。
迄今为止,中航泰达已为内蒙古包钢金属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德龙钢铁有限公司、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完成多个脱硫脱硝工程,受到业主一致好评。
报告期内,公司以“稳中求进、积极求变”为指导思想,以“绿色化、资源化、智能化”为战略导向,持续深耕传统环保工程与运维服务,并积极拓展新业务,推动转型升级。
公司重点聚焦“深度减污降碳”、“智慧节能”、“固废资源化”三大核心领域,深化创新驱动,优化产业布局。
1、持续深耕工业节能环保业务,数字化赋能行业节能减排2025年,公司持续深耕工业节能环保主业,深度参与钢铁、焦化等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拓展环保设备设施第三方运营服务,扩大业务规模;围绕行业单一污染物控制向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升级要求,公司继续深化工业烟气治理“超低排放+碳捕集”一体化方向演进的研发创新,积极布局CO催化氧化节能业务,并在国内外积极开展CCUS业务。
在智慧节能领域,公司瞄准钢铁、电力等行业节能降耗需求及难点,结合公司环保设备设施第三方运营服务丰富场景及海量数据积累,打造了“星曜之眼”烟气治理AI大模型。
该模型通过烟气治理大模型的算法模式、节能环保趋势及客户需求,助力钢铁、焦化、电力等工业客户实现能源介质及原料的节能,进一步提升规范化自动控制及安全生产水平,同时提高公司运营现场的智能决策水平,降低项目运营成本。
2、积极布局固废综合利用新业务,探索智能装备新市场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号召,公司积极布局固废综合利用新业务,以低碳胶凝材料研发为突破口,初步实现钢渣、水渣、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的高效资源化利用,目前南通基地已建成投产,并积极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市场调研与产业布局规划;公司同步推进固废资源化多领域技术研发,与北京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煤矸石高值化利用技术攻关,并中标山西寿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煤矸石高值化利用项目,预计未来对公司业绩带来积极影响;在消杀和巡检机器人等工业智能化装备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并积极推动业务订单的落地。
3、推动技术升级,加强新技术研发,推进产学研合作实现应用转化在战略牵引下,公司积极推进与华能清能院、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度产学研合作,重点布局节能降碳、固废资源化利用、“新三废”资源化利用等前沿领域,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为公司战略转型奠定坚实基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将持续推进现有技术升级优化,着力实现技术模块化、节能化、智能化和体系化,不断完善和丰富公司技术体系,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截至本报告披露之日,公司已获得授权的专利120余项。
4、推进组织机构改革,全面推行绩效管理文化,提升组织效能为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和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公司2025年初推进组织机构改革,设立工程、运营、生态、智能制造四大事业部,提升公司组织运行效能。
同时,公司全面推行绩效管理文化,扎实推进各项经营管理举措与组织效能指标关联,提升公司管理水平,通过明确的绩效指标、公平的评估体系、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及引导业务部门朝着业绩目标努力,以保障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的有效达成,实现公司战略规划落地。
公司以员工为本,长期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关注员工身心理健康,开展健步走、送清凉、员工团建等各项员工活动,积极提升组织的“健康度”和“活力度”。
公司聚焦科技创新发展主题,推进环保新质生产力建设,着重加大环保领军、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推进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提高公司技术创新能力,为公司从大气治理向工业固废、生态环境治理新领域拓展提供科技人才保障。
公司于2011年12月19日设立,设立时名为“北京中航泰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19日,刘斌、陈士华签署《北京中航泰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章程》,其中刘斌出资14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0%)、陈士华出资60万元(占 注册资本的30%)。
2011年12月19日,北京中靖诚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出具中靖诚验字[2011]第F-1195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12年12月19日,中航泰达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200万元,出资方式为货币出资。
2011年12月19日,中航泰达完成公司设立工商登记手续,并领取了由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丰台分局颁发的注册号为11010801450828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根据2015年4月17日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中兴财光华审会字[2015]第12068号《审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10,329.03万元,负债合计为6,109.12万元,净资产为人民币4,219.91万元。
根据2015年4月25日北京国融兴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国融兴华评报字[2015]第030022号《评估报告》,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评估价值为人民币4,469.11万元。
2015年4月30日,有限公司召开股东会,决议有限公司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的股份公司名称为“北京中航泰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刘斌、陈士华两名现有股东作为股份公司发起人,以截至2014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额4,219.91万元按照1:0.9479的比例折股。
变更设立的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000.00万元,总股本为4,000万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
公司所有者权益中除人民币4,000.00万元作为股 份公司实收资本,其余219.91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5年4月30日,有限公司全体股东签署了《发起人协议》,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5月31日,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中兴财光华审验字(2015)第12012号的《验资报告》,验证已出资到位。
同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章程以及三会议事规则等议案。
2015年6月4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公司核发了股份公司《营业执照》,注册号为:11010801450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