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航泰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北京中航泰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中航泰达
- 企业英文名: Beijing ZHT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刘斌,陈士华
- 上市代码: 836263.BJ
- 注册资本: 14124.289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0-07-27
- 大股东: 刘斌
- 持股比例: 30.28%
- 董秘: 唐宁
- 董秘电话: 010-83650320
- 所属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杨涛、刘光惠
- 律师事务所: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西路8号院3号楼8层801
- 概念板块: 环保行业 破净股 融资融券 专精特新 节能环保 尾气治理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2011-12-19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6587714554K
- 法定代表人: 刘斌
- 董事长: 刘斌
- 电话: 010-83650320,010-63650302,010-83834739
- 传真: 010-83650302-8908
- 企业官网: www.cnzhtd.com
- 企业邮箱: zhtd@cnzhtd.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科学城11B2号楼一层101室
- 邮编: 100070
- 主营业务: 为钢铁、焦化等行业提供工业烟气治理全生命周期服务,具体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设备成套供应、系统调试、试运行等工程总承包服务以及环保设施专业化运营服务
- 经营范围: 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机械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金属矿石销售;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建筑材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工程管理服务;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太阳能热发电装备销售;太阳能热发电产品销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太阳能热利用装备销售;太阳能热利用产品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节能管理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电力设施器材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先进电力电子装置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电力测功电机销售;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等许可类化学品的制造);大气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北京中航泰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泰达,股票代码:836263)是国内工业烟气治理领域的综合服务商,致力于为钢铁、焦化等非电行业提供工业烟气治理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设备成套供应、系统调试、试运行等工程总承包服务以及环保设施专业化运营服务。厚积薄发,中航泰达于2020年作为首批企业登录精选层,揭开了资本市场的新篇章。与高校院所建立了科研合作战略关系,坚持科技创新,建立了专业的技术团队和研发团队。在公司核心技术领城,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形成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中航泰达研发的湿法气动高效脱硫工艺,活性炭逆流移动床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工艺,Na/Ca基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工艺,新型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等多项核心专利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依靠专业的团队和独特的专利技术,在长期研发、施工建设及运营实践过程中,中航泰达铸造了一支拥有深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承接脱硫脱硝工程、专业化运营的技术团队,业务范围覆盖全国。为提高项目运营服务质量、提升客户体验,在北京总部设立了远程监控中心,借助移动客户端为客户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服务,对控制系统进行诊断,对装置运行进行监控和优化,对未来故障进行预测,为现场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在2015年国家提出“燃煤电厂烟气超洁净排放要求”时,中航泰达与时俱进,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制旋流式烟气深度净化装置”超净排放产品。迄今为止,中航泰达已为内蒙古包钢金属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德龙钢铁有限公司、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完成多个脱硫脱硝工程,受到业主一致好评。
- 商业规划: 1.主要经营指标情况(1)公司财务状况: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006,282,020.23元,相比上年期末的1,032,869,576.20元,降低2.5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总额为559,417,782.01元,相比上年期末的540,282,990.08元增加3.54%。(2)公司经营成果:2024年1-12月公司营业收入336,069,956.79元,较上年同期472,650,450.22元,降低28.9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070,385.22元,较上年同期88,114,275.72元,降低38.64%。(3)现金流量情况:2024年1-12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93,107.75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584,859.13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220,645.60元。2.加强技术研发、不断完善技术产品体系公司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截至本报告披露之日,公司已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108项,合计129项。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在山东装备制造中心内建立临时研发实验室,对脱硫脱硝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开展研究;结合连云港徐圩新区和临沂电厂烟气零排项目开展中低温脱硝吸附剂的产品和设备研发;发挥与包钢节能的协同,联合天津大学在包钢三烧开展CO催化剂试验。产学研合作方面,公司与北科大、北京世纪坛医院达成战略合作,与北科大能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环境消毒方向、固废高值利用方向形成创新联合体,共同实现技术研发、研究成果的推广。另外,根据国家提出的“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分析行业发展趋势、未来市场需求,公司与江西微碳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布局碳捕集及利用市场;同时开展钢铁和煤矿固废高值化利用、机器人消杀及巡检、风机叶片回收、烟气治理模型等领域的研发工作,为公司后续业务发展奠定基础。3.重点拓展运营业务,将烟气治理与AI模型结合,开发“星曜之眼”报告期内,公司围绕钢铁行业的业务需求深度挖掘客户资源,继续稳定和拓展客户关系,新拓展了湖南湘钢、湖北大冶特钢、河南安阳钢铁等客户,公司在服务现有客户基础上,将继续拓展新客户,增加公司业务辐射范围。多年来,公司持续推进工业环保物联网的升级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即将烟气治理运营业务和AI模型相结合,通过大模型技术对公司多年积累的运营工况数据进行深度训练和精准分析,打造“星曜之眼”烟气治理大模型。该模型用于脱硫脱硝工艺的节能与自控,既能为现有运营业务提供精准支撑,提高运营业务智能决策水平,降低运营成本,进一步提升公司运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又可作为大模型软件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助力客户实现节能收益。4.引进高层次高技能科研人才,提升公司科技创新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大力引进高技能高学历研发人才,夯实公司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建设;邀请生态环保行业领军人才进入公司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同时申报博士后工作站。公司积极在减污降碳、固废高值化利用等方面开展重点项目研发和交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5.购买资产,优化公司资产配置,提升上市公司形象2024年12月,公司以总价1.2亿收购科丰鼎诚,形成公司长期资产储备,更好地满足了研发中心建设、智能装备基地建设以及日常经营办公的场地需要,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科研环境,支持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创新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上市公司形象,吸引高端人才和合作伙伴,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