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品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品茗科技
- 企业英文名: Pinming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莫绪军
- 上市代码: 688109.SH
- 注册资本: 7884.2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3-30
- 大股东: 莫绪军
- 持股比例: 25.06%
- 董秘: 高志鹏
- 董秘电话: 0571-56928512
- 所属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王俊、邵瑒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北京)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杭州市西湖区西斗门路3号天堂软件园B幢5楼C座
- 概念板块: 软件开发 浙江板块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AI眼镜 世界杯 微盘股 华为昇腾 杭州亚运会 工业互联 无人驾驶 人工智能 国产软件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11-07-11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100577330709E
- 法定代表人: 李军
- 董事长: 李军
- 电话: 0571-56928512
- 传真: 0571-56132191
- 企业官网: www.pinming.cn
- 企业邮箱: ir@pinming.cn
- 办公地址: 杭州市西湖区西斗门路3号天堂软件园B幢
- 邮编: 310012
- 主营业务: 公司是聚焦于施工阶段的“数字建造”应用化技术及产品提供商。公司立足于建筑行业、面向“数字建造”的对象和过程,提供自施工准备阶段至竣工验收阶段的应用化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满足各方在成本、安全、质量、进度、信息管控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
- 经营范围: 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安全信息技术产品、电子产品、通信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成果转让,成年人的非证书劳动职业技能培训、计算机系统集成、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仅限互联网信息服务);批发、零售:计算机软、硬件,安全信息技术产品,电子产品,通信产品,出版物;其他无需报经审批的一切合法项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品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109.SH),以科技赋能建筑行业为使命,深耕工程建设信息化领域,是数字建造技术和产品提供商,业务涵盖数字造价、施工软件、BIM软件、智慧工地、数智企业、数字政务、数字教育、人工智能等,用户群已实现从政府级、企业级到项目级、岗位级全覆盖。公司是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在杭州和西安分别设有研发中心,近三年研发投入超29%。公司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北京新国展二期、张靖皋长江大桥、卡塔尔2022世界杯主会场等大型项目建设提供数字化服务。
- 商业规划: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741.51万元,同比增长2.69%,其中建筑信息化软件业务营收24,401.78万元,智慧工地业务营收20,339.73万元。业务结构的优化调整叠加显著的成本费用管控成效,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147.93万元,较上年实现较大幅增长,经营效率进一步提高。两大业务构成情况:(一)聚焦主营业务,深耕建筑行业数字化1、智慧工地业务2024年,地产行业景气度仍处于周期底部,对建筑业发展形成阻力;基建投资则呈现结构性增长态势,国内基建投资总量保持增长,从基建投资领域看,由地方政府及地方国有企业主导的公路工程等逐步向国家及央企主导的铁路、大型水利项目等调整,为建筑行业增量业务提供支撑。对此,公司贯彻落实“聚焦央国企客户”和“基建驱动、效益优先”的经营策略,积极开展基建业务,构建数字基建整体解决方案,拓展线性工程、能源、水利工程等基建细分领域,有效弥补房建业务下滑的不利影响。(1)企业级领域——新增多元能源行业覆盖,平台+生态,打造一站式数智化建设解决方案公司持续产品迭代与业态拓展,数智施工平台技术基座APaaS平台通过架构级优化,新增实现对风电、火电、光伏、核电等多元能源业态场景的业务覆盖,在基建、能源领域形成了企业级数智化解决方案。此外,针对企业级客户的深度数字化转型需求,公司打造了“平台+定制化方案+业务蓝图服务”的服务模式,提供从业务咨询到系统落地的闭环服务。报告期内,公司与中电建贵州公司合作开发的“数智建造服务平台”已成为其履约工作布局的重点,推动中电建贵州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与中能建天津电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目前数智化平台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进一步助力客户数智化建设进程。(2)项目级领域——全力拓展基建业务,形成线性工程、能源、水利三大业务专精,全面赋能项目级数字孪生公司基建业务产品从线性工程、能源、水利三大基建板块出发,以阳光隧道、数字拌合站、机械设备管理为关键场景,搭建通用产品体系,打造数字基建解决方案。2024年,公司基建业务产品全线升级,产品更贴合市场和客户需求。报告期内,线性工程落地十巫南高速公路、云龙至永平高速公路等项目;能源领域新增江苏国信苏盐(淮安)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江苏国信淮安燃煤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项目、尼勒克百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等重点项目;在水利工程领域,依托“GIS+BIM模型+UE引擎渲染”构建了全域数字孪生技术体系,目前水利工程数字孪生智慧管理平台已经应用于“引江补汉”工程多标段,重大风险预警系统获得客户高度认可。2024年,基建业务在智慧工地业务占比约40%。2、建筑信息化软件业务2024年,建筑行业仍处于底部修复期和政府资金紧平衡等因素较大程度拖累行业增长,行业效益继续下滑,行业内众多参与主体面临更大展业困境、资金困境,为公司业务开展带来挑战。对此公司积极应对,通过不断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黏性,同时产品创新升级,在各产品线融合AI技术,推出多款AI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此外公司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开展较为顺利,也为软件业务增长作出贡献。建筑信息化软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8%。(1)造价软件业务2024年,公司造价业务围绕“运营效率提升”积极行动,坚定推进大客户策略,持续深化和升级服务体系,优化面向大型咨询机构、大型施工企业的服务内容,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客户黏性,报告期内,大客户复购率同比实现较大幅增长。在产品方面,公司基于AI语义分析能力,研发自动套定额算法,推出AI智能组价产品,实现大幅提高造价人员工作效率,产品已在部分省份进行推广并取得积极反响;此外,新版算量软件基于底层图形平台的迭代升级持续进行性能优化和功能创新,进一步加速了造价业务在浙江省外市场的拓展。(2)BIM软件业务2024年,公司进一步拓宽、拓深与建筑央国企就数字化转型过程中BIM技术落地应用的企业级合作,完成了中建科工、中建三局总承包、山东电建、天津电建等多家企业的平台定制化项目交付。此外,公司积极探索AI技术与BIM的融合应用,推出了品茗AI一键翻模、品茗AI图模管理等产品,通过AI技术自动化翻模,翻模效率大幅提升;对施工现场图纸进行智能化管理,提升图纸使用准确性及管理效率。其中,公司与中建三局合作开发的企业级AI图模管理平台,已试点应用于中建三局700余个工程项目,实现AI技术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赋能。(3)施工软件业务2024年,施工软件业务继续大力推广企业级产品在行业的应用,除传统偏房建业务的客户外,拓展了一批以基建业务为主的央国企客户,与中交、中能建、中电建、中国化学等陆续实现合作,进一步拓宽优质客户群体。此外,在产品端,公司通过不断深化对用户使用习惯及需求的分析,研发了用户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测客户使用状态,能检测并识别软件盗版使用情况并在后台进行有效干预,有效打击盗版,提升软件正版化率,促进业务增长。(二)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始终秉承“创新驱动”,坚持自主研发,紧跟产业技术发展最新趋势,持续加强研发与创新投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2024年,公司新增获得10项专利权和5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60项专利和33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另有43项发明专利已经入实质审查阶段,展现了公司在建筑信息化领域的技术先进性及研发实力。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基础研发投入,对通用关键技术进行专项研发和技术复用,增强研发效率;加大面向施工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产品的研发力度,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上取得如下进展:1、BIM三维基础图形平台(方舟图形平台)研发进展2024年,公司对方舟图形平台进行了一系列性能提升及创新功能开发,主要成果包括:(1)整体功能性能进一步优化,构件造型效率实现显著提升;(2)算法创新:发布品茗自主三维布尔算法库,与老版本相比计算结果稳定性、计算效率均实现较大提升;(3)图纸处理能力持续增强:在图纸加载能力上,通过对带布局图纸和自定义实体显示的优化,图纸加载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内存使用率降低;在图纸识别能力上,开发了智能分图算法,实现自动分图、系统整理图纸;帮助客户高效查看、整理图纸,大大提升了图纸管理效率和使用便捷性;(4)图纸编辑功能研发迭代:开发图纸编辑功能,支持文字查找、提取和编辑等,实现天正转化、布局转模型、外部参照绑定等功能,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基于方舟图形平台的技术研发进展,公司对新版算量软件“品茗茗算BIM土建钢筋计量软件”持续升级,在软件性能上,经实测验证,整体运行速度提升30%,计算速度大幅提升,内存消耗减少一半;在业务功能上,新增了轻质墙构件、构件法功能、超高计算设置等200余项功能和业务处理方式,新增400多条构件计算项目,进一步满足用户对高效建模和提量的需求。2、APaaS平台(数字建造技术中台)研发进展APaaS平台是为企业级用户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技术基座,2024年,基于房建、基建、能源等多业态客户的深度应用,公司对平台核心技术进行扩展和优化,继续强化技术与业务场景的融合:(1)物联网平台进一步增强物模型功能,增加多层物模型定义,满足项目上智能硬件网关与设备之间多层物模型嵌套关系定义,提高IoT产品的适配性;(2)低代码平台继续优化降低流程配置的复杂性并提供对外API接口,供三方应用调用,提高流程应用三方适配性;(3)数据分析能力持续增强,且支持报表对接,简化数据统计,支持数据组装等便捷操作,降低用户实施成本;(4)基础服务能力升级,新增企业组织架构管理(OBS)、存储空间管理、升级权限管理等功能,同时企业组织架构管理可快速对接第三方平台,满足企业级客户分级管控需求,并降低客户运维成本。报告期内,APaaS平台完成了公司基建类、新能源类产品的接入,对多业态业务支撑能力持续增强,新增实现对风电、火电、光伏、核电等能源业态场景的业务覆盖,并已与能源领域建筑央国企达成企业级平台定制开发合作。3、AI技术在数字建造应用的研发进展报告期内,公司在生成式AI领域持续深入研究并取得全新的技术突破,基于此,公司生成式AI产品品茗AI技术助手全面升级为品茗晓筑,各项功能持续迭代:(1)在规范查模块,通过工具链迭代优化,数据标注效率提升10倍,录入规范扩容150%,支持高并发稳定运行,通过增强问答系统语义理解与推理能力,准确率提升10%以上,覆盖复杂工程场景需求;(2)在问筑模块,攻克图文混合解析技术瓶颈,首次实现结构化解析与语义深度理解,丰富场景解析内容;(3)在AI写方案模块,创新性融合大模型生成技术与RAG知识增强技术,构建多源知识融合生成框架,功能实用性获施工企业高度认可,客户覆盖率同比大幅提升;此外,基于大模型与RAG技术推出的“一键生成施工方案”功能,自动整合项目数据与标准模板,生成适配性方案,技术方案生成效率提升80%,推动客户项目交付周期缩短40%。2025年,品茗晓筑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通过借鉴DeepSeek的创新训练策略,品茗晓筑的持续学习和进化能力得到了全面优化,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规范查询、图纸管理、方案编审等场景的能力。在AI技术机器视觉领域,公司继续对AI全景高点巡检机器人进行功能优化,新增全智能巡航模式,减少人力介入,推动少人化作业管理;同时进一步提升高处坠落等安全隐患识别准确性,实现快响应和有效管理;对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升级,通过优化改进无感考勤的跟踪算法、陌生人入库算法和梯度识别算法等,提升无感考勤落地应用效果;此外,为压缩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硬件成本,公司优化了基于国产芯片的算法适配和性能,对常规服务器算法进行移植,并对后端调度进行编解码优化、性能存储优化,提升系统性能的同时实现降本。4、IoT技术在数字建造应用中的研发进展面向基建类工程建设范围广、工序复杂、设备类型繁多、作业环境复杂、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要求高等特殊工况,公司构建全域数字孪生技术体系并取得重要技术成果,尤其在面对内网部署条件下的物联网设备直连需求,公司研发了基于物联网关的设备直连技术,实现了工地现场各类物联网设备的快速接入,解决了数据来源的根本性问题,有力支撑数字孪生技术在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落地和应用;对于水利工程存在的复杂地下洞室群施工条件,公司攻克“复杂地下洞室群的人员动态三维定位技术”,实现将一维的人员定位数据,动态显示在三维的复杂洞室群模型,进一步完善数字孪生的应用场景。目前,公司研发的“数字孪生”智慧管理平台已经应用于“引江补汉”多标段工程并获得客户广泛认可。此外,公司在塔机智能化应用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1)塔机无人驾驶系统技术迭代:基于激光雷达融合深度学习算法框架,构建三维动态环境感知模型,经实测验证综合工况作业效率提升40%、碰撞概率降低90%、路径重规划响应时间缩短至200ms,安全性能指标达到工业级标准;创新研发5G+T2X物联架构塔机遥控平台,实现多机协同效率与人工操作等效,形成可复制智能施工解决方案,为建造全流程数字化提供技术支撑;(2)智能防护系统升级:流动式防碰撞系统搭载北斗高精度定位模组与43项核心算法,构建多机协同智能防护网络,实现百毫秒级实时数据闭环;(3)智控系统平台演进:自主研发的PM730M智能控制系统融合行为防碰撞算法与MR混合现实技术,异常工况预警准确率达99.7%,关键性能指标超出行业标准值20%,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和安全性。目前,公司塔机无人驾驶系统1.0版本已在香港地区上线运行,系统稳定性与功能完备性获得客户高度评价。此外,流动设备防碰撞系统已通过多个核电客户的严格测试验证,安全可靠性达到核电级标准,后续将开展全面推广并应用,该系统的产业化落地,将进一步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在工程设备领域的应用,推动智能建造无人化作业进程。(三)强化精益管理,提高运营效率1、深化组织效能改革,推动提质增效2024年,公司深入践行精益化管理理念,系统性推动组织效能升级,通过持续实施精兵强将人才计划,促进员工能力成长与业务突破同步发展。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总人数1082人,对比期初下降103人,其中营销相关人员501人,研发技术人员451人,均有小幅调整。公司持续优化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升组织效能,为公司未来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构建核心团队与公司发展的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保障公司未来长足发展。2、强化品牌价值建设,提升行业影响力2024年,公司继续加强与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及各省、市级建筑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的合作,主办、协办各类型行业交流会、专业培训、职业技能赛事等,覆盖行业内10余万人次,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品茗茗算BIM土建钢筋计量软件、数智工地企业级平台、数字技术管理系统、智慧工地云平台软件、智能物料管理系统等5项产品入选杭州市经信局《2024年杭州市优质产品推荐目录》名单,此外公司荣获“浙江省企业研究院”、“2024浙江省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创新型)”两项省级荣誉,彰显公司在建筑信息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