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无锡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锡装股份
- 企业英文名: WUXI 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曹洪海
- 上市代码: 001332.SZ
- 注册资本: 1100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09-20
- 大股东: 曹洪海
- 持股比例: 57.99%
- 董秘: 徐高尚
- 董秘电话: 0510-85633777
- 所属行业: 金属制品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夏利忠、顾宁康
- 律师事务所: 北京观韬中茂(上海)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无锡市滨湖区华谊路36号
- 概念板块: 专用设备 江苏板块 专精特新 机构重仓 油气设服 预盈预增 太阳能 核能核电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90-03-01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200136349770P
- 法定代表人: 曹洪海
- 董事长: 曹洪海
- 电话: 0510-85633777
- 传真: 0510-85632888-8888
- 企业官网: www.wce.cn
- 企业邮箱: zqsw@wce.cn
- 办公地址: 无锡市滨湖区华谊路36号
- 邮编: 214131
- 主营业务: 金属压力容器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 经营范围: A1和A2级压力容器、高效传热换热器及换热管、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船用海水淡化装置、海洋工程专用设备、核电站专用设备的设计、制造、销售和维修;高效节能工业装备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及技术服务;金属材料、五金产品、化工原料(不含危险化学品)的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无锡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1332),成立于1984年。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天然气、海洋工程装备、核电、太阳能光电及光热发电等领域应用的金属压力容器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目前已形成以换热压力容器、反应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和撬装模块装备为主的五大产品系列。公司拥有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2、3级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A1、A2级压力容器设计和制造许可证,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颁发的锅炉和压力容器制造“U”、“U2”、“S”钢印证书,美国国家锅炉与压力容器检验委员会NBBI颁发的“R”、“NB”钢印证书,美国ABS颁发的ISO9001、ISO14001、IS045001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公司还取得了中国CCS、挪威DNV—GL、法国BV、英国劳氏LR和韩国KR等船级社的企业资质认证。多年来,公司秉承“科技强企,服务全球”的发展战略,坚持高端装备制造主业发展,坚持以精益品质及创新技术服务国内外高端客户,努力成为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重视“产学研合作”,多年来,联合华东理工大学等著名科研院校,自主研发了烧结型高通量换热管及换热器、高效降膜式蒸发器等高效节能传热技术及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产品成功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发展,替代进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公司把培养核心技术团队作为长效机制,引进国内外高端技术人才,打造强大的创新研发平台。公司参与制定了《镍及镍合金制压力容器》(JB/T4756—2006)和《烧结型高通量换热管》(HG/T4379—2012)国家行业标准。公司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江苏省高效传热与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专注于绿色环保、高效传热节能装备、集成化装备的研发。公司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58项。科技强企,硕果累累,目前公司已获得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等项目立项,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多个产品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高效降膜蒸发器被列入国家发改委重点节能技术以及工信部重点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公司在太阳能光热发电、核电等清洁能源领域深耕多年,潜心研发,培养核心竞争力。完全掌握了太阳能光热电厂蒸汽发生系统和油盐换热器等核心装备的设计及制造技术。公司成功自主设计制造了中广核德令哈50MW光热电厂的油盐换热器设备,确保我国第一个大型商业运行光热发电项目顺利投运发电。标志着公司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掌握该领域核心技术的厂家之一。国家首批光热示范项目的中船重工乌拉特中旗100MW光热电厂,是我国在建的最大槽式光热发电项目,其核心装备之一油盐换热器同样由我公司设计制造。随着国家大力支持光热清洁能源发展,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有信心成为该细分领域的领导企业。公司坚持国际化发展定位,致力于服务全球高端市场及高端客户。公司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获得了国内外众多大型企业集团的高度认可,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公司是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集团、中核、中广核、壳牌(Shell)、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英国石油(BP)、加拿大森科能源(SUNCOR)、巴斯夫(BASF)、霍尼韦尔(Honeywell)、法马通(Framatome)、瓦锡兰(Wartsila)、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福陆(Fluor)、日晖(JGC)、德希尼布(Technip)、干代田(Chiyoda)等企业的合格供应商,是壳牌(Shell)的全球企业框架协议(EFA)战略供应商,与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森科能源(SUNCOR)、瓦锡兰(Wartsila)等企业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紧密合作关系。每年,公司大量优质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成为行业内国际化发展的成功典范。传承、发展!公司全体同仁将不懈努力,艰苦奋斗,以实业强国为己任,坚持创新创业稳步发展,做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回报社会,回报客户,回报员工!公司将矢志不渝,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国际品牌供应商,为世界提供优质可靠的工业装备!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均未发生重大变化。1、主要业务概况公司自成立以来,主要从事金属压力容器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目前已形成以换热压力容器、反应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为主的非标压力容器产品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炼油及石油化工、基础化工、核电及太阳能发电、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等领域。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1)换热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又称热交换器,是一种将不同温度的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装备,主要作用包括热量传导、热量交换、热量回收和安全保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太阳能、核能、航空航天、海洋工程以及环保等领域。作为公司的主要产品,换热压力容器无论是在传统工业生产制造,还是在能源领域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公司换热压力容器产品包含高通量换热器、高冷凝换热器及降膜蒸发器等高效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能源消耗低、可靠性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特点,是炼油及石油化工、现代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大型乙烯装置、催化装置、气分装置、芳烃装置、PDH装置、EO/EG装置、煤制乙二醇装置、MTO装置、DMC装置等装置中的关键设备,可以有效减少换热器的数量和体积,降低设备及工程投资,节省运营费用,为下游行业装置大型化、高效化、节能化起到关键作用。公司生产的高通量换热器使用了自主生产的高通量换热管,高通量换热管与普通换热管的主要差异是高通量换热管的管内或者管外表面附有一层非常薄的多孔层,这些多孔层的存在能够显著增强沸腾传热系数,提升传热效率。在产业化运用中,使用高通量管可以减小换热器外壳尺寸,降低重量,不仅降低了换热器的运行成本、节省能耗,还节省了管道、控制、基础和地块规划空间。(2)分离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是一种现代工业中用于平衡缓冲介质流体压力和实现物质净化分离的装备,同时还具有蒸馏、提纯、吸收和精馏等功能,广泛用于石油、化工以及海洋工程等行业。分离压力容器的主要用途包括:在陆地石油开采及海洋开发中,实现混合物中原油、天然气和水的分离;工业或者民用中液化石油气、汽油以及柴油的脱硫等。(3)反应压力容器反应压力容器是一种实现液液、气液、液固、气液固等多种不同物质反应过程的装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以及冶金等领域。器内常设有搅拌(机械搅拌、气流搅拌等)装置,在高径较大的产品中,设置多层搅拌桨叶,如羟胺反应器、氢化反应器、汽油加氢二段反应器、苯酐反应器和氢氯化反应器等。(4)储存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是一种用于储存或盛装气体、液体和液化气体等介质的装备,主要用于存放酸、碱等腐蚀性介质及其提炼出的化学物质,用于保持介质压力的稳定,是石油、化工、冶金以及军工等行业必不可少的设备。3、经营模式(1)设计模式由于公司产品是具有特定工艺功能的不定型、不成系列的压力容器设备,属于非标准化产品,因此不同客户的委托在形状、工艺、性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公司设计部门负责依据国家标准、法律法规以及客户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后续变更、评审及修改。通过积极参与客户的产品方案设计和工艺改进,加强与客户的前期合作,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成本的控制和节能效率的提高,为客户创造价值,增进业务合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2)生产模式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根据客户的需求采取订单式服务的方式组织生产。主要产品由公司依据客户提出的相关技术参数或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计、加工制造,或者由客户提供设计图纸,公司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加工制造。公司对生产负荷无法满足、边际效益较低以及少量需要特殊设备和工艺的工序,采用外协加工模式,主要涉及封头压制、堆焊、表面处理、成型加工、爆炸复合、结构件加工及制作等工序外协,外协加工不涉及关键工序或关键技术,对外协加工厂商不存在依赖。(3)采购模式公司所涉及的采购品分为主材、辅材两类,主材为不锈钢板、碳钢板、特材板、换热管和锻件等,辅材主要为焊材、五金、紧固件和垫片等。由于公司产品属于订单式生产,因此公司对产品主材通常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即按订单组织原材料采购;辅材则备有一定量的安全库存。(4)销售模式公司采用直接销售的模式,公司销售部门负责客户的开发及维护。公司的压力容器设备属于下游行业相关工程项目的核心设备,通常由客户或工程承包商直接进行采购。对于大型企业集团业主,公司通常需要通过严格的认证程序,取得合格供应商资格,才能对其供应产品。公司主要客户的招标模式为公开招标和内部邀请招标。①产品定价方式由于公司产品为非标准化金属压力容器设备,在市场上较难取得相同产品的参考价格,公司产品定价一般通过对产品成本费用的估算,在此基础上附加合理利润,同时综合考虑生产工时、制造难度、产品质量要求、公司品牌及产品优势等,根据双方谈判或投标结果来确定最终合同价格。②交货时点公司就每一笔销售与客户单独签订销售合同,并约定交货时点。对于境内销售,通常约定由公司负责送货,产品发出并送达客户指定的目的地,并由客户签收确认时作为交货时点;境外销售的贸易结算方式主要以FOB、FCA或CIF为主,产品报关出口并取得提单和海关报关单,报关单上载明的出口日期作为交货时点,少部分境外销售采用DAP或DDP结算方式,以产品报关出口送达买方指定的目的地并经客户签收确认,作为交货时点。4、产品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劣势(1)产品市场地位自成立至今,公司一直以“科技强企,服务全球”作为发展战略,以“高端产品,高端市场”作为发展定位。始终坚信公司产品技术和品质的提升将有效带动公司发展,从而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专注于高效节能、绿色环保、模块集成化和新能源装备等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目前,公司已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核电、中广核、中化集团、壳牌石油(Shell)、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英国石油公司(BP)、加拿大森科能源(SUNCOR)、巴斯夫(BASF)、霍尼韦尔(Honeywell)、法马通(Framatome)、瓦锡兰(Wärtsilä)、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福陆(Fluor)及嘉科工程(Jacobs)和日挥株式会社(JGC)等国内外众多大型企业集团的合格供应商。公司是壳牌石油(Shell)在金属压力容器领域战略供应商。除此之外,公司与埃克森美孚、瓦锡兰等全球知名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2)竞争优势公司长期深耕于能源、化工装备行业,致力于向客户提供充分满足其需求的特种设备,公司在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客户资源等方面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这是公司可以持续获得优质订单的基础。(3)竞争劣势公司生产的金属压力容器为非标准化设备,客户多为世界500强企业,对产品质量、技术工人的操作工艺水平、经验和素质要求较高。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建设全球化的营销网络体系和业务布局,同时不断将产品应用行业深入到清洁能源等领域。因此公司对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来,公司通过内部培养的方式,培育了大批年轻的专业人才,同时不断从外部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并与科研机构及高校开展合作研发项目,但人才储备问题仍是公司高速发展过程中所需解决的重点问题。1、概述公司主要从事金属压力容器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公司生产的金属压力容器主要应用于石油炼化、基础化工、太阳能发电、核能、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等领域。公司持续秉承“科技强企,服务全球”发展战略,践行“高端产品,高端市场”发展定位,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精益品质为核心,巩固并增强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成国际供应商品牌,为全球提供优质可靠的工业装备。2024年度,公司聚焦主业,有序推进项目建设,提高了公司生产制造能力。2024年度,公司实现了产量和销售的快速增长,顺利完成多个技术含量高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点项目:2024年年初,公司首次与韩国三星工程(SamsungE&A)合作,陆续向壳牌(Shell)交付了经DOSH认证的42台压力容器和43台换热器;2024年3月,宝武清洁能源(西藏)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西藏扎布耶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能源供应项目”的油盐换热器产品顺利发货,历经近3个月到达客户指定地点,顺利完成交付;2024年6月,公司顺利完成英国欣克利角(HPC)核电项目RCV容器产品交付,并再度承接塞兹维尔C核电项目(SizewellC)此产品订单。国内鲜少有企业能向该等项目供应核级压力容器;2024年7月开始,公司陆续向“巴斯夫湛江一体化项目(BIG)”交付了EO/EG装置高通量换热器产品,这是巴斯夫首次将EO/EG装置的高通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整体授予国内企业。公司高效冷凝管换热器产品也被选用于该项目的乙烯装置上;2024年7月,公司研制的新型高效LNG气化和冷能回收成套设备中的关键装备——LNG换热器、工质气化器、工质预热器通过出厂验收并成功交付;2024年9月,江苏海伦石化年产320万吨/年PTA技改扩能项目——双相钢冷凝器、高压预热器顺利发货;2024年12月,成功交付陶氏钛材内孔焊项目产品。2024年度,公司持续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积极拓展产品和技术的应用领域,努力扩大客户群,开拓新市场。2024年3月,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烧结表面多孔管材料、制造工艺、产品质量和传热性能获得了Shell的全面认证。Shell评审结果显示:公司生产的高通量管符合Shell制定的制造要求;公司制造的高通量管换热器在EO/EG装置应用中能够满足性能要求。公司的烧结表面多孔管换热器已被列入Shell的EO/EG装置技术认可供应商名单。这是公司高效传热技术逐步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24年11月,公司被授予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2024年12月,公司成功承办了美国ASME锅炉与压力容器规范第VIII卷委员会中国国际工作组2024年第二次会议,提升了公司在业界的影响力。此外,为应对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局面,公司积极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年内参加了多个国际展会,通过会展深入了解了行业发展趋势与客户需求,扩大了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了公司承接海外订单的能力。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374.29万元,同比增长22.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16.39万元,同比增长54.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573.44万元,同比增长78.99%。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明显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完工交付产品数量同比增加且完工交付产品的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所致。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按下游应用领域分类,传统的石油炼化及基础化工领域销售收入占比89.36%,比上年同期的51.41%,增长37.9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系太阳能领域销售收入下降,占比从上年同期的45.53%下降到本期的8.51%,下降37.02个百分点。2024年度,营业收入按产品类型分类,换热容器销售收入占比78.88%,比上年同期的58.55%,增长20.33个百分点,主要系由于公司下游多晶硅行业投资减少,公司相关反应容器产品收入下降较多,反应容器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29.65%下降到本期的2.19%,下降27.46个百分点。收入结构的变化,主要系下游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所致。2024年度,公司综合毛利率32.19%,比上年同期的23.15%,提升了9.04个百分点。毛利率同比提升的主要原因系产品销售结构的变化以及售价、成本等变动所致:(一)2024年度高通量换热器收入33,480.38万元,销售占比21.83%,比上年同期的销售占比11.58%提升了10.25个百分点;2024年度毛利率44.75%与上期38.68%相比,提升了6.07个百分点,主要是售价有所提升等所致;(二)2024年度外销收入34,202.21万元,销售占比22.30%,相比上年同期的销售占比14.19%,提升了8.11个百分点;2024年度毛利率35.47%与上年同期34.50%相比,略有提升;(三)2024年度太阳能领域的多晶硅装备收入6,590.09万元,销售占比4.30%,相比上年同期收入56,841.11万元,销售占比45.53%,收入下降50,251.02万元,占比下降41.23个百分点。2024年度毛利率13.87%与上年同期18.62%相比,下降了4.75个百分点。该领域毛利率较低主要系该领域反应器等产品原材料通常是单位价值较高的特材类材质,材料成本较高等所致。2024年度,公司新增销售订单15.41亿元,同比增长3.74%。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手订单17.19亿元。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