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烨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江苏大烨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大烨智能
- 企业英文名: Jiangsu Daybright Intelligent Electric Co.,LTD.
- 实际控制人: 陈杰
- 上市代码: 300670.SZ
- 注册资本: 31692.047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07-03
- 大股东: 陈杰
- 持股比例: 36.39%
- 董秘: 任长根
- 董秘电话: 025-87163306
-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罗顺华、唐龙飞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 注册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23号
- 概念板块: 电网设备 江苏板块 创业板综 预盈预增 股权激励 微盘股 储能 半导体概念 光伏建筑一体化 工业互联 充电桩 太阳能 智能电网 新能源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11-12-21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000588414609P
- 法定代表人: 陈杰
- 董事长: 陈杰
- 电话: 025-87163336,025-87163306
- 传真: 025-87163326
- 企业官网: www.daybright.cn
- 企业邮箱: tzzgx@dayedq.com
- 办公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23号
- 邮编: 211106
- 主营业务: 智能配电业务、光伏发电业务及光伏建设业务
- 经营范围: 电气设备、配电网自动化设备、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设备、继电保护及自动控制装置、继电器、中压开关及开关柜、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电力通信设备的开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服务,计算机、仪器仪表、电讯器材批发兼零售,电力及相关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新能源发电项目投资、开发、转让、建设、运营及管理服务,新能源相关设备材料的采购销售,新能源系统设计、咨询、施工及集成,储能设备技术、能源测控设备技术等的开发及技术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江苏大烨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能源电气领域的设备及服务提供商。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并于2017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公司旗下有全资子公司大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烨智慧能源电气有限公司,以及控股子公司苏州国宇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自成立以来,致力于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自动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主营产品包括:智能中压开关设备、配电自动化终端、变电站智辅系统、高低压电气成套设备等。公司在新一代一二次融合环网箱、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等产品居于国内同行前列。公司产品及服务覆盖国家电网旗下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福建、湖南等18个省级电力公司,深受用户好评。公司以不断贡献清洁能源,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以陆上风电、光伏和储能项目的投资开发、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和运维服务;以电力工程咨询、勘察、设计(乙级资质)、EPC总承包,致力发展成为新能源项目系统解决方案一流服务商。公司拥有锦华01、锦华02两艘660T先进海上风电吊装船,为客户实现海上风电安装、运维服务,满足发展潜力巨大的海上风电市场的开发需求。真正实现了陆上、海上新能源市场业务的战略性覆盖。在储电领域,公司聚焦于分布式储能领域,公司设计、研发、制造混合逆变器、储能系统、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为全球家庭及工商业用户提供优质的全场景分布式能源解决方案。公司产品获得IEC、TüV莱茵等权威国际标准认证,并远销欧美各地,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分布式储能设备供应商。公司拥有温升实验室、盐雾环境实验室、电磁兼容实验室、局放实验室、雷冲实验室、一二次融合实验室等国内先进的研发实验室和质检实验室。装备SMT产线、折弯机器人、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柔性生产线、装配测试生产线、PLM系统、MES系统等业内先进的智能化生产制造装备,产品从加工到最终出厂检验具备全流程质量控制工艺和检测设备支持,实现精益生产的同时有效保障了出厂产品质量。公司已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南京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优秀民营企业”;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拥有实力强大的技术科研团队,截止到2024年总计获得29件发明专利、72件实用新型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大烨智能电气股份公司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能源电气产品、新能源投资及服务体系,并将继续秉持“低碳、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结合新能源发展趋势,以科技革新积极拓展能源应用新场景,以全面建设成为一流高科技企业为战略目标,致力于成为能源数字化产品及服务全方位解决方案提供商。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要业务公司本体业务为智能配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经过十余年发展,已形成集设计、研发、制造、施工与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能够为客户提供从产品设备到平台应用的针对性解决方案。在“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公司在保持以智能配电设备为制造主业基础上,积极开展新能源及储能业务,各业务具体情况如下:1、智能配电业务智能配电设备包括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断路器、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环保型充气式高压开关柜等,公司紧跟配电网未来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技术创新应用,优化产品布局、丰富产品种类,为进一步提高公司配电产品的行业竞争力以及影响力打下了坚实基础。2、新能源业务新能源业务涵盖光伏发电、光伏建设及海工建设等业务。其中:光伏发电业务是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为主要消纳模式的自持光伏电站,通过发电量优先出售给屋顶资源业主,剩余电量出售给电网公司方式取得售电收入;光伏建设业务(光伏电站EPC业务)涉及光伏电站的可行性研究、合同洽谈、方案设计、原材料采购、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并网发电、运维等一系列环节,为业主提供满意的交钥匙工程服务;海工建设业务的船舶锦华01、锦华02海上施工吊装高度甲板上132.6米,最大吊装能力可覆盖13.6MW机型,并拥有自升降、自航能力和DP-Z动力系统,满足目前大部分风电机型安装及运维能力,可为客户提供全流程海上风电安装、运维解决方案,助力海洋经济发展。3、储能业务公司储能产品涵盖储能电池、混合逆变器、光储一体机等,主要面向海外市场,相关产品通过了海外权威机构的一系列认证,产品具备销往海外多国的资格与条件。为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于报告期内设立海外子公司大烨能源有限公司(DaybrightEnergyS.R.L.)。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储能行业成长空间广阔,公司将持续开展储能产品的研发工作,不断丰富储能产品的多样性,打造符合海外户用储能需求的“拳头产品”,并持续在市场开拓上发力,尽快提高产品知名度以及客户认可度。此外亦将积极开拓国内电源侧储能及用户侧储能市场,拓宽储能业务布局,进一步提高公司储能业务的竞争实力。(二)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三)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智能配电业务经营模式如下: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自主经营模式,制造并销售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配电自动化设备及相关的解决方案,满足电力用户的生产需要,从而获得收入和利润。公司生产采用按单生产为主、备库生产为辅的生产方式。通用化程度较低的模块、产品,公司采用按单生产的方式。根据各省电力公司集中中标、地市公司自主招标的中标后客户的交货需求及公司已获取的零散直销订单编制合理的计划,各部门严格按计划执行,确保产品设计、原材料(包括零部件)采购加工、装配调试、质量检验、包装运输等环节按计划要求完成。通用化程度较高的模块、产品,公司采用备库生产的方式,根据中标后剩余未执行的客户订单预测制定生产计划,进行备库,然后根据客户订单实施差异化组装和系统集成。两种方式的结合,既保证了客户的差异化技术需求,又满足了客户交货及时性需求。新能源业务经营模式如下:公司新能源业务可为客户提供集设计规划、建设施工、节能改造、运营维护为一体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主要经营模式一是通过对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与客户签订购售电合同获取客户未来20-25年的电费收费权,同时参与碳市场交易活动获取收入;二是设计、采购、建设分布式、集中式光伏电站等工程施工,完成调试、验收工作,取得收入;三是海上风电安装、运维服务,根据项目情况制定海上风电安装、运维的施工方案,完成施工、验收工作,取得收入。储能业务经营模式如下:储能业务销售包括境内销售和境外销售,采用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通过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拜访行业重点客户、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推广并建立线上及线下销售渠道,销售部门根据渠道建设情况、市场需求情况以及行业发展情况等制定年度销售计划,采购和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部门制定的年度销售计划进行采购和生产后,销售至客户获取收入。1、概述2024年,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直面复杂市场环境,有效化解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各项严峻挑战,虽然营收规模相较于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通过债务重组、子公司股权出让等事项,使得公司运营效率得到提高,盈利能力得到改善,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3.57万元,较上年同期实现105.49%的增长,实现了公司扭亏为盈的总体目标,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报告期内主营业务发展情况(1)智能配电业务在“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下,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容驱动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电网投资规模保持高位运行,且随着全社会发电量与用电需求呈现双增长态势,进一步刺激配电网升级改造,智能配电设备需求旺盛,但广阔的市场发展机遇也吸引了更多的竞争对手进入,智能配电领域注册企业逐年增加,市场竞争逐年加剧,在此背景下,公司2024年度中标份额有所降低,2024年公司智能配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325.49万元,对比去年同期下降48.07%。(2)新能源业务1)光伏业务报告期内,新能源装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新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公司紧抓新能源发展趋势,于报告期内大力开展分布式工商业光伏业务,业务规模对比去年有所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0,443.87万元,对比去年同期增长14.15%。2)海工建设业务2024年是船舶锦华01、锦华02改造完成下水运营以来的首个完整年度,经过2023年度的磨合,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2024年全年共计完成60余台风机的吊装及运维技改任务,实现营业收入6,857.53万元,对比去年同期增长43.51%,但自2021年抢装潮后,风机吊装价格持续下降,致使公司海工建设业务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二)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其他重大事项(1)开展债务重组公司于2022年实施重大资产重组,通过分期付款(美元计价,按季度还本付息)方式购买船舶锦华01、锦华02,原付款方式以美元计价计息,受美元汇率和美元基准利率上升影响,致使公司2022、2023年度承担了巨额的汇兑损失和财务利息。为规避汇率、利率波动情况对公司财务报表的不利影响,综合考虑公司经营情况,延长还款期缓解公司现金流短期压力,同时降低期间的财务成本,公司于报告期内通过银行贷款一次性提前还清船舶剩余未付购船款并取得了船舶锦华01、锦华02的所有权,通过此次一次性还款获得债务重组收益3,529.48万元。(2)子公司股权出让因苏州国宇线缆保护管业务大幅下滑,持续经营面临挑战,为进一步优化公司资源配置,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公司报告期内先后实施了苏州国宇减资、出售事项。通过苏州国宇减资事项取得收益1,658.44万元;通过苏州国宇100%出售股权事项取得收益5,814.11万元。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