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山东联通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联通人力 - 835295.NQ

山东联通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6-01-06
上市交易所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
企业英文名
Shandong Unicom Human Resource Co.,Ltd
成立日期
2005-06-06
注册地
山东
所在行业
商务服务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联通人力
股票代码
835295.NQ
上市日期
2016-01-06
大股东
陈友
持股比例
46.39 %
董秘
冷春基
董秘电话
0535-6283888
所在行业
商务服务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王建光、朱慧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山东联通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70600776301257U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山东
成立日期
2005-06-06
法定代表人
陈友
董事长
陈友
企业电话
0535-6283888
企业传真
0535-6258301
邮编
264000
企业邮箱
liantongcw@126.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机场路90号人力资源产业园北楼13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人力资源服务,包括劳务派遣、劳动事务代理、劳务外包等专业服务。。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出版物批发;出版物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人力资源服务(不含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基于云平台的业务外包服务;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生产线管理服务;装卸搬运;专业保洁、清洗、消毒服务;家政服务;电子出版物出租;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软件外包服务;公共事业管理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软件开发;软件销售;办公设备销售;办公设备耗材销售;办公用品销售;企业形象策划;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制作;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承接档案服务外包;包装服务;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市场调查(不含涉外调查);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薪酬管理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数字技术服务;企业管理咨询。(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山东联通人力资源服务股份限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人本、创新、共赢”的理念,以“协助客户解决人的问题”、“让人才成为品牌”为使命,是烟台市第一家专业的人力资源机构,是山东省第一家挂牌新三板的人力资源服务商。

联通人力成立近二十年,不断创新经营,规范管理,全力把人力资源服务推向更新更高的领域,公司提出“愿做您的人力资源管家”的服务口号、遵循以“高效、精准、诚实、守信”的服务宗旨立足于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行业。

公司拥有精通人力资源外包的专业团队,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外包方案,规避企业风险,节省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

随着联通人力的逐渐壮大,近几年联通人力拓展新业务----卷宗师档案管理服务,此业务主要涵盖档案规范管理、档案信息咨询服务、档案整理、信息著录、档案数字化加工、档案搬迁等,专业立足于为客户提供先进、高效、实用的文档管理方面的解决方案以及各类工程图纸、档案、图书资料的整理和数字化扫描加工服务。

商业规划

(一)经营计划公司2018年处于稳定发展的阶段,2018年度营业收入包括劳务派遣、劳动事务代理、代理招聘及劳务外包合计1.62亿元。

2018年是公司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积极尝试新的业务模式。

虽然由于市场大环境和法律法规的改变,人力资源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公司及时调整了业务方向及服务模式,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积极开拓市场并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有效缓解了经济增速放缓和行业政策调整给公司带来的巨大压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团队建设,经营范围有所扩张,新增像地质勘察院等一批优质客户,公司劳务派遣、劳务外包收入都有所增加,劳动事务代理收入平稳增长,客户群体保持稳定。

由于2018年公司在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业务初期为尝试和磨合期,毛利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但从业务实践中获得了非常实用的案例,将对未来的业务发展起到奠基石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决定注销省内除济宁、潍坊、临沂地区外的其他分公司,并在烟台市芝罘区和福山区增设分公司。

公司战略重心集中在建设和完善服务体系、产品结构、团队建设中,借助一系列管理体系加强了内部控制,同时构建胜任力模型加强人才培养、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为公司稳步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总体而言,公司在2018年各项传统业务趋于稳定,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

(二)行业情况根据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企业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实现状况及思想动态调查测算,目前全国企业劳务派遣工占企业职工总数13.1%,约3700万人。

从行业分布看,绝大部分行业都使用劳务派遣工。

在国民经济行业的20个门类中,有16个存在使用劳务派遣工现象,其中有11个门类中超过20%的被调查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

在属于第三产业的金融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分别有高达68.3%、66.7%和60.0%的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劳务派遣工占职工比例分别为11.1%、6.4%、17.9%。

劳务派遣工占职工总数比例较高的行业是建筑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分别为36.2%、17.9%和15.3%。

国有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的数量最多,占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16.2%;其次是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占14.0%。

大部分劳务派遣工是普通操作工和一般技术工人,在初级工作岗位工作。

熟练工(无技术等级)占48.6%,初、中、高级技术工人占22.9%,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包括一般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占25.7%。

如上海市从事一线工作的劳务派遣工为7511人,占全部劳务派遣工的71.4%;江苏省总工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调查的12658名劳务派遣工中有12006人从事一线劳动,占比为95%。

劳动派遣特别受到外资企业、优势企业和国有大企业的欢迎。

采用劳务派遣型工作安排的行业主要是服务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如电信、银行、餐饮、医院、邮政、家政、电力、铁路运输等服务性行业,以及建筑业和制造业的一些部门。

劳务派遣在东部地区发展较快,规模较大。

已经开展劳务派遣的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广西、黑龙江、辽宁、吉林、江西、湖南、山东等地,并且劳务派遣也在其他地区陆续不断地开展起来。

劳务派遣在国内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派遣规模也越来越大,有90%(500人以上规模)不同程度地接受着劳务派遣服务。

随着国家政策对劳务派遣的逐渐认可,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劳务派遣用工,1、行业发展有利因素(1)国家产业政策逐步进入落实阶段。

近年来,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单位增长较快,一些不具备经营能力的劳务派遣单位甚至“皮包”公司进入派遣行业,无力承担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侵害了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013年7月1日起执行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2014年3月1日起执行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明确了经营劳务派遣业务需要的资质,加大了政府监管力度。

《修正案》与《规定》的实施规范了劳务派遣用工,提高劳务派遣市场进入门槛,将更加有利于劳务派遣业务的良性发展。

(2)广阔的劳动力市场构成业务发展坚实基础。

近年来,劳动力就业总量压力较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都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庞大的就业需求成为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巨大市场基础。

在持续的就业及用工需求下,人力资源服务业将面临发展的黄金期。

(3)经济结构转型为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中国经济正面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挑战,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将逐渐显现,新兴行业需求的中高级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传统、落后产能的行业会出现劳动力供给过剩的现象。

因此企业对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该类型企业所需要的服务侧重在事务型外包,主要在于解决能力的约束或提供程序性的解决问题方案。

2、行业发展不利因素(1)产业链不完整。

目前的人力资源服务大多集中于人才招聘、职业介绍服务,而管理咨询和教育、培训服务等方面的发展还不强,没有形成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需求相匹配的完整的服务产业链。

同时利润来源主要还是通过提供诸如供求信息等初级产品,缺乏技术含量高、信息集成度高、附加值高的人力资源服务产品,难以提供差异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也缺少一揽子服务、综合配套服务。

(2)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

首先是企业规模小,粗放式经营,技术力量薄弱,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偏低,资产利用率不高,运行方式陈旧;其次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低,市场营销意识与能力不强,服务供给的短期化、短视;再次,缺乏不断开拓、服务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致使可购服务的价格偏高,服务质量差,服务信用度低。

(3)服务发展有欠均衡。

尽管各项细分业务不断发育、壮大,尤其是高级人才推荐咨询、网络招聘、人才派遣等业务高速发展,某些细分行业已经涌现出了一批无论在营业额还是在业内影响力方面均占据优势地位的企业。

但总的来说,人力资源服务从业机构的发展,还存在不均衡的方面。

在人才派遣方面,国有企业处于绝对优势;在人才交流会方面,则是民营企业更为活跃。

此外,人力资源服务从业机构区域分布也不尽合理,城市与郊区发展不平衡,不能很好适应城市发展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布局,难以有效满足日渐增多的人力资源服务需求。

(4)市场体制性分割短期内仍将存在。

我国目前已建立人员求职、流动的制度,但是相关管理和制度安排,还是以身份为界限,由于身份界限导致的人员流动与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影响了全社会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人力资源服务的规范实施。

发展进程

2005年4月15日,烟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了编号为“(烟)名称核准[私]字[2005]第1450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同意预先核准投资人陈波、徐伽俊、陈友出资设立的公司名称为:烟台市联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2005年5月12日,烟台市芝罘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出具了“烟芝劳社[2005]26号”的《关于同意烟台联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开展职业介绍活动的批复》,同意有限公司开展职业介绍活动,并颁发编号为050003的《山东省职业介绍许可证》。

2005年5月25日,投资人陈波、徐伽俊、陈友签署了《烟台市联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章程(不设董事会)》,约定由陈波、徐伽俊、陈友三方股东共同出资设立烟台市联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50万元人民币,其中徐伽俊出资20万元、陈波出资20万元、陈友出资10万元,均以货币形式出资。

2005年6月1日,烟台恒德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烟恒会验字[2005]第163号”《验资报告》,审验了有限公司截至2005年6月1日止申请设立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

经审验:截至2005年6月1日,有限公司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50万元,各股东均以货币出资。

2005年6月6日,烟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有限公司颁发了注册号为37060228033110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5年8月20日,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中兴华审字2015第BJ02-144号《审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30日,有限公司经审计账面净资产为5,095,963.35元。

2015年8月21日,中联资产评估集团山东有限公司出具中联鲁评报字【2015】第15121号《资产评估报告》,截至2015年6月30日,有限公司净资产评估值为5,227,387.39元。

2015年8月23日,有限公司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有限公司拟以2015年6月30日为基准日,以不高于经审计账面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8月23日,申请人发起人陈友、陈波作为股份公司发起人股东就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相关事宜,共同签署了《发起人协议》,就共同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整体变更后的股份公司股份总数依据上述有限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以1:0.9812的折股比例折成股本5,000,000.00元,剩余95,963.35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5年9月9日,中兴华会所出具编号为“中兴华验字(2015)第BJ02-022号”《验资报告》,审验了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各股东出资情况。

经审验:股份公司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500万元,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已足额缴纳。

2015年9月2日,有限公司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大会选举张娜为职工代表监事,拟出任股份公司成立后的监事。

2015年9月8日,股份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及第一次股东大会,全体股东审议通过了《关于山东联通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筹办情况的报告》、《山东联通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山东联通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议事规则》、《山东联通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山东联通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议事规则》、《山东联通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担保业务管理制度》、《山东联通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管理办法》、《山东联通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交易决策制度》、《山东联通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办法》等与股份公司设立有关的议案,选举产生了股份公司第一届董事会成员以及第一届监事会成员。

同日,股份公司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陈友为公司董事长、刘薇薇为公司副董事长;聘任陈友为公司总经理,刘薇薇为公司副总经理;聘任冷春基为公司财务负责人,聘任冷春基为董事会秘书。

同日,股份公司召开第一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王卫卫担任监事会主席。

2015年9月15日,山东联通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烟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注册号为370602228033110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股份公司正式成立。

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陈友,住所为山东省烟台高新区经八路17号内4号中俄科技园601室,经营范围为职业介绍;以服务外包形式承接机械加工、电子产品组装、机械零部件维修(有效期限以许可证为准)。

劳务派遣、劳动事务代理、企业管理咨询策划、装卸服务;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卫生保洁、石材保养(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