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之江生物
- 企业英文名: Shanghai ZJ Bio-Tech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邵俊斌
- 上市代码: 688317.SH
- 注册资本: 19215.799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1-18
- 大股东: 上海之江药业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3.81%
- 董秘: 倪卫琴
- 董秘电话: 021-34635507
- 所属行业: 医药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刘木勇、王雪芬
- 律师事务所: 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产业东区瑞庆路528号20幢乙号1层、21幢甲号1层
- 概念板块: 医疗器械 上海板块 破净股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痘病毒防治 预亏预减 新冠药物 体外诊断 抗原检测 精准医疗 病毒防治 新冠检测 医疗器械概念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2005-04-1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7743014560
- 法定代表人: 邵俊斌
- 董事长: 邵俊斌
- 电话: 021-34680598,021-34635507
- 传真: 021-34680010
- 企业官网: www.liferiver.com.cn
- 企业邮箱: info@liferiver.com.cn
- 办公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陈行公路2168号9号楼
- 邮编: 201114
- 主营业务: 分子诊断试剂及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生物技术咨询,化学试剂(除危险化学品、监控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易制毒化学品)的零售;货物的进出口;医疗器械的销售(具体经营范围见许可证);III类6840医用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汽车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317)成立于2005年,是专业从事分子诊断试剂及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自动化智能检测设备、各类诊断试剂、关键原材料等的开发。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突发公共卫生安全、医学临床诊断、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在最近四次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埃博拉、寨卡、新冠、猴痘)中,是唯一一家四次均获得WHO认证并列入其官方采购名录的企业。
- 商业规划: 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和经营管理团队的带领下,秉承“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专注于分子诊断试剂和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深耕公共卫生安全和临床诊断领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及一站式技术服务,致力于为健康医疗事业做出贡献。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65.1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46.2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827.13万元。从产品类别来看,2024年公司核酸检测试剂收入占全年营业收入比例为82.71%,分子诊断仪器收入占全年营业收入比例为5.00%。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与同期相比出现下降,主要受市场需求变化影响,公司自主分子诊断试剂产品和仪器设备的销售收入出现下滑;同时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等相关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对报告期末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存货和固定资产进行了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上述因素导致本期净利润为负。2024年,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市场需求与供给逐渐回归常态,公司积极适应市场变化,2024年度亏损有所收窄。公司持续加强产品研发投入,不断开拓新的产品线,丰富产品矩阵;加强在呼吸道疾病、HPV、肝病等领域的营销推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持续推行降本增效等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情况如下:1、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创新是公司实现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报告期内,公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巩固现有产品的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在更多技术环节、应用领域等方面取得突破,报告期内新获取国内备案凭证1项;新获发明专利6项、境外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7项。公司不断完善产品系列,分子诊断试剂已有500多项产品,形成20余大系列,覆盖了绝大多数国家法定传染病,包括覆盖呼吸道传播病原体系列、HPV专项系列、肝炎病毒系列、性传染疾病系列、感染性腹泻重要病原体系列、人畜共患病系列、媒介传播系列、器官移植易感病原体系列、优生优育系列、肠道病毒系列、脑炎系列、食品安全系列、烈性传染病系列、动物相关疾病系列、真菌系列、细菌耐药系列、血筛系列、血液病系列、遗传性疾病系列、肿瘤相关系列等其他检测系列。仪器设备已形成11大系列,包括快速自动化核酸提取系列、组织样本自动化处理系列、试剂分液系列、样本前处理分杯系列、分子检测前处理工作站系列、测序样本前处理工作站系列、快速实时荧光检测系列、分子检测一体机、分子检测流水线系列、生产实验自动化系列、移动检测车系列。系列化的仪器设备支持智能化、多用途、多场景的检测模式,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实现从半自动化到全自动化的跨越。代表性产品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及实时荧光PCR分析系统(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23221119)入选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发布的《2022年上海市生物医药“新优药械”产品目录》。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型号:Autra9600Super)入选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第九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目录,该产品实现了高通量的乙肝、丙肝核酸血液筛查,可快速完成全流程的采血管扫码、开关盖、样本转移、核酸提取与纯化;PCR体系构建全流程样本前处理自动化,更加高效、便捷。“小青耕自动化高通量检测方案”显著提高检测效率,实现操作和信息的全自动化,解决检测工作量大、操作复杂的问题。应用场景覆盖呼吸道核酸快检、HPV基因筛查、药物基因组灵活检测、高通量HPV核酸检测等。此外,公司以纳米磁珠等核心上游原材料和关键工艺为创新突破口,已在膜技术、类器官芯片和微流控分子POCT等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膜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分离与过滤技术,通过微孔大小和表面特性的精密控制,能够实现对不同大小、形状和性质的颗粒、分子或细胞的选择性分离和富集,可用于生物质的分离。类器官芯片是基于材料学领域的先进技术,通过仿真生理环境,能够模拟组织的生长、功能和反应,为药物研发和疾病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微流控分子POCT通过微型流体系统和高灵敏检测技术的结合,实现了快速、准确的分子检测。未来这些成果可应用于医学研究、药物开发和临床诊断。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为公司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2、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诸如第三届分子医学与分子诊断学术会议、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试剂博览会、第七届华夏临床微生物学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第五届东方分子诊断学术会议、阿拉伯国际医疗实验室仪器及设备展览会MedlabMiddleEast2024等国内外各类行业活动。公司依托已经在美国、新加坡设立的境外分支机构,进一步加强市场推广,拓宽市场渠道。公司及子公司部分产品获得泰国、土耳其、格鲁吉亚等国家的相关认证,可在认可该认证的国家进行销售,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国际化竞争力,对于公司扩充海外销售产品品类及国际业务拓展具有积极作用。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