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日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日联科技 - 688531.SH

日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3-03-31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Unicomp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成立日期
2009-07-22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日联科技
股票代码
688531.SH
上市日期
2023-03-31
大股东
无锡日联实业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27.41 %
董秘
辛晨
董秘电话
0510-68506688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潘汝彬;廖蕊;郝梦星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日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200692568341T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2009-07-22
法定代表人
刘骏
董事长
刘骏
企业电话
0510-68506688
企业传真
0510-81816018
邮编
214142
企业邮箱
IR@unicomp.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无锡市新吴区漓江路11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从事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及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产品和技术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及材料等检测领域

经营范围:电子工业专用设备、专用仪器仪表、社会公共安全设备及器材、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连续搬运设备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生产、销售、机械设备租赁(不含融资租赁);计算机软件的设计、研发、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日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X射线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88531)。

公司主要产品是工业X射线检测装备和X射线发射源,用于全球几大高科技工业制造领域的产品质量检测,在业界被称为“工业医生”。

目前公司总部位于无锡国家高新区,在国内有三个制造基地,同时在马来西亚建设了境外工厂,在新加坡、匈牙利、美国成立了海外公司。

日联科技当前共有1000余人,两个研发中心、一个研究院。

商业规划

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加强应用研发及基础研发投入,实现了检测技术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产品竞争力得到巩固,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同时加速全球化布局,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建设,持续提升管理效能,生产经营管理各方面均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38.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79.36万元,同比增长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965.64万元,同比增长15.34%。

其中,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88.48万元,同比增长42.55%,环比增长30.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46.52万,同比增长10.44%,环比增长34.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78.76万元,同比增长45.71%,环比增长100.25%。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112.26万元,同比增长240.93%,现金流大幅改善;研发费用5,445.80万元,同比增长32.34%,研发费用营收占比达11.83%。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各类知识产权登记或授权44项(以获得证书日为准),其中发明专利11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各类知识产权登记或授权650项,其中发明专利101项;公司累计形成158项技术秘密(knowhow)。

公司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近一倍,目前在手订单执行情况良好。

公司今年新签订单增速表现出色,主要系:(一)公司主营业务覆盖领域众多,下游电子半导体行业包括集成电路、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以及泛AI等领域需求旺盛,锂电池行业需求修复改善以及汽车零部件、食品异物等领域检测需求稳步增长,下游各个领域新签订单均实现同比增长;(二)公司深耕工业X射线检测领域近二十年,在核心部件、AI软件、检测设备等方面建立了强大技术壁垒:1、公司核心部件X射线源技术能力、产品线序列、产业化进度持续提升,产品已覆盖纳米焦点开管射线源、微焦点射线源、大功率小焦点射线源;2、公司面向下游各领域的新场景、新技术、新工艺,持续开发迭代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各类标准化设备已有上百款,实现了下游领域3D/CT检测技术全覆盖,设备价值量、竞争力持续提升;3、在智能软件方面,公司将人工智能“算力”“算法”“算料”三要素深度融合,构建起贯穿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的完整AI垂直大模型赋能体系,在多个关键工业检测细分领域稳居领先地位;(三)公司上市公司品牌效应凸显,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全球化制造能力及营销网络建设,目前已形成“3大国内基地+3大海外基地”全球化布局。

随着公司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等核心能力的持续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得到下游客户更大程度、更广泛的认可,公司订单规模实现快速增长。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不及营收增速,主要是受公司新增马来西亚、匈牙利、美国等海外工厂开办及建设费用,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筹办建设、日联研究院扩张产生的新增研发费用,新增员工股权激励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等费用的影响。

上述短期费用在未来会逐步下降,随着公司高速增长的新签订单逐步转化为营收,公司未来营收及净利润有望实现加速释放。

1、全系列X射线源产业化加速推进,在电子半导体高精密检测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作为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中技术壁垒和价值量最高的核心部件X射线源,从产品类型覆盖度来看,公司已经实现了闭管微焦点射线源、开管射线源、大功率射线源等多类型射线源的全谱系覆盖,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了X射线源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材料掌控、复杂制备工艺、可靠性验证等方面全覆盖,且实现了多类型工业用X射线源大批量产业化的企业,实现了关键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替代。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8款射线源产品,纳米级开管射线源和大功率射线源等新产品实现了产业化,公司开管射线源已获得部分头部电子半导体领域客户认可,开始小批量出货。

图七:公司工业X射线源产品线在检测设备方面,公司持续进行设备开发迭代,各类标准化设备已有上百款,实现了下游领域3D/CT检测技术全覆盖,设备价值量、竞争力持续提升。

同时,新场景、新技术、新工艺带来对X射线新的检测需求,公司保持对产业趋势和技术趋势的前瞻性洞察,及时响应、提前布局,抢抓新的市场契机。

比如,随着PCB制程工艺的不断提升,公司应用于PCB相关领域的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在检测缺陷精度、检测厚度范围、检测影像维度等多方面均实现了技术迭代升级。

针对不同厚度PCB产品,公司可实现在线式或离线式亚微米级2D/2.5D/3D检测,持续为客户提供先进的工业X射线检测解决方案;在铸件焊件领域,公司面向汽车制造的大型一体化压铸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保持技术绝对领先,陆续接到新订单,同时公司正加大在航空航天、压力容器、金属管道等领域的拓展力度。

图八:公司工业CT检测设备产品线2、持续加大软件技术研发投入,深度融入AI,打造AI智算闭环X射线影像软件是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场景适用性和检测准确率的关键因素,是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核心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和价值正日益凸显。

公司紧跟数字化、智能化检测趋势,开发出适用于下游各领域的AI算法和影像处理软件,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大量被检测产品及产品缺陷特征的机器学习实现了工业X射线AI智能检测,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及准确率。

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业内首款工业X射线影像AI垂类大模型,该系统不仅实现了检测精度的量级突破,更推动工业X射线检测领域向“全域智能感知”时代跃迁。

未来,公司将在AI影像软件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拓宽公司在海量数据、算法智脑、算力中心及影像系统开发等领域构建的AI智算领先优势。

图九:公司“算力+算法+数据”AI智算闭环3、收并购上半年迈出关键一步,工业检测平台型企业建设启航在收并购方面,公司坚持“横向拓展、纵向深耕”的发展战略,旨在突破日联科技现有的检测技术和服务领域。

横向拓展包括但不限于X射线的任何先进检测技术,重点在光学、超声、磁粉、涡流、能谱、中子、量子等检测技术。

纵向深耕于亚微米和大功率X射线源,并实现磁控管、射频真空管、光电倍增管和探测器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

目前,公司正面向全球开展收并购计划,积极拓展其他工业检测技术,通过自研以及投资并购方式,在视觉、声学、多光谱、电性能等检测技术领域进行布局,与X射线检测技术形成协同互补,丰富公司检测解决方案,拓展公司业务边界,打造工业检测平台化能力。

图十:公司收并购战略图示报告期内,公司先后投资并购了创新电子以及珠海九源。

创新电子主要产品是X射线检测系统,主要应用在电子制造、泛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其产品销售主要面向美洲市场。

珠海九源主要产品是新能源电能变换与智能检测设备,主要应用于电池制造、电力实验室及储能系统等领域,掌握关键技术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创新电子及珠海九源的主营业务契合公司业务发展方向及公司发展战略,在技术、产品、市场等多个维度与公司形成强协同效应,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4、全球化战略进展显著,为公司打造新的增长极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大全球市场推广力度,积极拓展海外销售渠道及服务网络,海外收入营收占比首次超过10%,公司产品销售已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及地区。

目前,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形成“3+3”产业布局,在国内拥有无锡、重庆、深圳三大研发及生产基地,并在新加坡设立海外总部,在马来西亚、匈牙利、美国成立研发及生产基地,全球化布局已初具规模。

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推动公司全球化发展,后续随着海外子公司产能提升,有望为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

图十一:公司全球化布局5、持续优化人才结构,激励核心业务骨干公司坚持引进和培养各方面人才,持续优化人才结构,同时加强员工培训,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和成长机制。

通过内外部培训、专题研究等方式,提升员工业务能力与整体素质,在鼓励员工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的同时,培养团队意识,增强合作精神,打造一流人才团队,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将公司利益、个人利益与股东利益相结合,公司制定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的股份过户登记工作,本期为符合条件的142名激励对象办理归属,对应限制性股票的归属数量为59.56万股。

6、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积极开展回购和分红公司分别于2025年4月25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于2025年5月16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的议案》,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00元(含税),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5股,现金分红金额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7.53%。

此外,在报告期内,公司制定了股份回购方案,拟以不低于1,000万元,不超过2,000万元的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对公司股份进行回购,用于股权激励,目前回购工作正在推进中。

发展进程

发行人前身日联有限成立于2009年7月22日,由深圳日联、刘骏与程学志共同出资成立。

日联有限初始注册资本为200.00万元,其中深圳日联认缴出资120.00万元,刘骏认缴出资60.00万元,程学志认缴出资20.00万元。

2009年7月21日,江苏无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验资报告》(苏锡长所内验设字[2009]第06297号),确认:截至2009年7月21日,日联有限(筹)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第一期注册资本共计130.00万元,股东以货币出资。

2009年7月22日,无锡工商行政管理局新区分局核准了日联有限的设立登记申请,并颁发了注册号为320213000114576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5年5月12日,日联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由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日联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日联有限以2014年12月31日为改制基准日,以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的有限公司账面净资产130,915,801.08元为基准,按1:0.3437324的比例折合为4,50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余额85,915,801.08元计入公司资本公积。

2015年5月28日,全体发起人股东共同签署了《发起人协议》;同日,日联科技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股份公司设立情况、选举第一届董事会及第一届监事会成员以及制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等议案。

2015年5月28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信会师报字[2015]第151080号),对日联有限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认缴注册资本及实收情况进行了审验。

2015年6月11日,无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此次变更。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秦晓兰 2025-07-10 637166 0 元 2053091 董事
刘骏 2025-07-10 1010070 0 元 3254670 董事
秦晓兰 2024-06-06 439425 0 元 1415925 董事
刘骏 2024-06-06 696600 0 元 2244600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