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日联科技
- 企业英文名: Wuxi Unicomp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秦晓兰,刘骏
- 上市代码: 688531.SH
- 注册资本: 11450.4414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03-31
- 大股东: 无锡日联实业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7.41%
- 董秘: 辛晨
- 董秘电话: 0510-68506688
- 所属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冉士龙、袁慧馨、曹静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无锡市新吴区漓江路11号
- 概念板块: 专用设备 江苏板块 专精特新 沪股通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机构重仓 汽车一体化压铸 商业航天 半导体概念 PCB 人工智能 特斯拉 锂电池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09-07-22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200692568341T
- 法定代表人: 刘骏
- 董事长: 刘骏
- 电话: 0510-68506688
- 传真: 0510-81816018
- 企业官网: www.unicomp.cn
- 企业邮箱: IR@unicomp.cn
- 办公地址: 无锡市新吴区漓江路11号
- 邮编: 214142
- 主营业务: 从事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及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产品和技术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及材料等检测领域
- 经营范围: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专用仪器仪表、社会公共安全设备及器材、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连续搬运设备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生产、销售、机械设备租赁(不含融资租赁);计算机软件的设计、研发、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X射线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88531)。公司主要产品是工业X射线检测装备和X射线发射源,用于全球几大高科技工业制造领域的产品质量检测,在业界被称为“工业医生”。目前公司总部位于无锡国家高新区,在国内有三个制造基地,同时在马来西亚建设了境外工厂,在新加坡、匈牙利、美国成立了海外公司。日联科技当前共有900余人,两个研发中心、一个先进检测应用技术研究院。
- 商业规划: 2024年,世界在变局中前行,挑战接踵而至。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公司保持战略定力,坚守主业,积极应对,始终围绕既定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持续为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创新和可衡量的增值服务。围绕年初制定的2024年度经营计划,公司管理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人才建设、管理提升、资本运作等方面下功夫,全方位促进经营提升,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一)聚焦新质生产力,多维并举驱动业绩提升随着公司技术研发创新工程持续推进,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技术领先优势不断巩固,公司产品性能不断优化、产品序列不断拓展、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以及公司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在主要业务领域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加之公司上市后强化管理,管理效能持续显现,在下游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公司在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及材料检测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产品市场认可度逐步提高,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公司营收利润水平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949.59万元,同比增长25.8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30.44万元,同比增长25.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617.32万元,同比增长56.82%。(二)坚持创新驱动,巩固技术领先优势技术创新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也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和最强动能。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技术立企,笃信“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更是后天致胜的关键”,坚持技术创新尤其是基础技术创新。公司一直专注于X射线全产业链技术研究,坚持以客户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为导向,坚持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双轮驱动,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和研发团队建设,形成创新工程与方法论。面向市场前沿持续研发系列闭管微焦点射线源、开管射线源和大功率小焦点射线源,同时不断推进AI人工智能算法、3D/CT断层扫描技术等在X射线检测领域的应用,公司创新之路迎来新的里程碑。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发,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报告期内,公司依托在X射线检测领域的技术积累和较强的研发实力,一方面积极拓展核心部件X射线源产品线,90kV、110kV、120kV、130kV、150kV等型号微焦点射线源实现量产和销售,成功研发出180kV新型号微焦点射线源并实现产业化,同时开管射线源及一体化大功率小焦点射线源实现小批量试制,进一步缩小了在核心部件领域与国外的差距;另一方面,积极扩大主营领域智能X射线检测装备产品线,并大力拓展X射线在新兴检测领域的应用,深耕下游重点应用领域的高端在线3D/CT检测技术,在公司产品及技术全面进入CT检测时代的基础上,开发出技术领先的多模CT智能检测设备;同时公司持续加强AI智能检测技术研发,2024年,公司成立日联科技研究院、上海瑞泰子公司,依托上述主体的AI技术开发能力,持续迭代升级工业X射线影像检测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公司主营业务领域X射线AI智能检测算法的全面升级。目前公司已初步建立以海量数据、算法智脑、算力中心及影像系统开发构建的AI智算闭环,有效保持了公司在工业X射线AI智能检测技术领域的全面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研发投入8,151.7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1.02%。报告期内新增各种IP登记或授权97项(以获得证书日为准),其中发明专利33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各种IP登记或授权共计606项,其中发明专利90项,并荣获“优秀装备铸造奖”“2024全国铸造装备创新奖”“2024无锡市民营企业创新100强”等奖项荣誉。(三)拓展下游场景,企业出海加速推进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形成了从底层技术、关键部件、核心装备到解决方案的全方位技术能力,构建起面向众多领域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报告期内,公司下游领域需求保持增长,带动X射线检测市场需求增加,公司充分利用在工业X射线检测应用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深挖射线检测应用场景,积极响应客户需求,提供了客户满意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同时,公司还在已有主营业务之外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平台化拓展能力初步显现。2024年12月,公司控股子公司“日联视界”开业,标志着公司在异物检测领域迈出了战略性的一步。该控股公司是一家以X光成像技术为核心,专注于异物检测领域的技术研发、制造与服务的智能检测装备企业,全面深度聚焦异物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农副产品、医药、日用品等多个领域。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深耕力度,拓展海外生产基地、销售渠道与服务网点,提高海外市场的销售份额,报告期内海外销售收入占比8.00%,同比2023年海外销售收入增长20.18%。目前公司已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匈牙利、美国等地成立海外子公司或设立海外工厂。2024年,马来西亚工厂已落地投产,将大幅提升海外客户交付与一体化服务能力;2025年,公司在美国成立合资公司,将进一步推进公司技术、制造、渠道出海。未来,公司将引导和培育更多细分领域的X射线检测技术应用,持续扩大应用范围,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推动公司全球化布局,进一步打开公司发展空间。(四)优化人才建设,打造高效组织文化公司持续贯彻人才发展战略,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从公司发展战略出发,贴近具体业务,做好短期和长期需求的差异化人才规划,打造与公司发展相适配的组织能力。在人才组织协同方面,积极完善业务合作伙伴机制,将人资管理融入各个业务部门,全面建设HRBP机制,实现各业务部门绩效考核全覆盖,做好业务战略合作伙伴的角色,提高综合管理效能,同时结合员工绩效评价及薪酬激励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人才招聘方面,为响应公司高速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构建支撑公司战略和发展的人才体系,公司大力拓展招聘渠道,除了传统招聘渠道,同时开拓了线上招聘、校企合作、内部推荐等多维度招聘方式,更加精准有序有效地补充专业人才。在人资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员工晋升及薪酬管理体系,搭建了员工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员工信息数字化管理,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总数达到972人,相比2023年末新增员工人数93人,报告期末研发人员占比达到25.82%。(五)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组织管理效能公司持续推进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持续优化销售、研发、采购、生产、售后等业务流程和相关内部控制,建立和完善内部治理和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以及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提升公司整体管理和运营水平,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荣获了“无锡市市长质量奖”“2024新锐企业榜”“无锡市链主企业”等奖项荣誉。同时,公司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通过公告、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投资者关系专线、邮件等渠道,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保持公司运营的透明度、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六)开展股权激励,内生外延增长双轮驱动2024年,公司完成股权激励计划的权益授予,进一步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利益结合在一起,保障公司发展规划的顺利实现。2024年2月6日,公司发布《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方案的公告》,拟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本次股份回购。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回购股份的价格不超过123.01元/股,实施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截至2025年2月,公司已完成回购,累计回购股份1,567,73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37%,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76.72元/股,最低价为41.29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10,320.18万元(不含交易费用)。2024年4月29日,公司披露2023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00元(含税),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5股。2024年6月7日,公司完成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工作。2024年8月24日,公司发布《关于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公告》,公司2024年半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2024年9月25日,公司完成2024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工作。2024年,公司积极寻找投资并购标的,在依托内生增长的同时寻求借助外延并购进一步打开公司发展空间。公司考虑在有机成长的同时,采取“横向拓展、纵向深耕”的发展战略,计划通过投资并购先进检测设备或核心部件厂商,或与知名设备厂商进行合作开发,使公司能够覆盖更多的产品品类、占领更多细分市场,为公司的长期可持续成长奠定基础。公司将重点考虑布局光学、超声、磁粉、涡流、能谱、中子、量子等协同检测技术,同时深耕于纳米至微米和大功率小焦点X射线源,并实现磁控管、射频真空管、光电倍增管和光子探测器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研制检测领域的通用软件算法平台和基础功能软件包。未来,公司将积极围绕检测行业上下游对优质企业进行投资并购,以提升公司在产业链上的协同性,力争在2025年实现投资并购工作获得阶段性成果。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