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湖南宇晶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宇晶股份 - 002943.SZ

湖南宇晶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8-11-29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Hunan Yujing Machinery Co., Ltd.
成立日期
1998-06-11
注册地
湖南
所在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宇晶股份
股票代码
002943.SZ
上市日期
2018-11-29
大股东
杨宇红
持股比例
19.69 %
董秘
周波评
董秘电话
0737-2218141
所在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舒畅;张乐
律师事务所
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湖南宇晶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309007170286178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湖南
成立日期
1998-06-11
法定代表人
杨宇红
董事长
杨宇红
企业电话
0737-2218141
企业传真
邮编
413001
企业邮箱
zhouboping@hnyj-cn.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益阳市长春经济开发区资阳大道北侧01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主要从事高硬脆性材料切割、研磨抛光等设备和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电子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专用设备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机械设备销售;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销售;软件开发;软件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新材料技术研发;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剂销售;超材料销售;稀土功能材料销售;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玻璃、陶瓷和搪瓷制品生产专用设备制造;金刚石制品、超硬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的技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

湖南宇晶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专注光伏、新能源汽车与消费电子行业的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多线切割机、研磨抛光机等硬脆材料加工装备、金刚石线、热场系统及光伏硅片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产品主要用于太阳能光伏硅片、蓝宝石、碳化硅、手机触摸屏及后盖、视窗玻璃、LED照明、磁性材料、压电水晶及陶瓷等硬脆材料的精密加工,广泛应用于光伏行业、消费电子行业、汽车工业与仪器仪表等行业,在国内多线切割机、研磨抛光机等生产及研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公司于2018年11月29日在深交所上市,股票简称“宇晶股份”。

股票代码:002943。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1、主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未发生变化,公司以高精密数控切、磨、抛设备制造、配套核心耗材为主营业务,目前已形成“设备+耗材+加工服务”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主要产品及服务为高精密数控切、磨、抛设备、金刚石线耗材、硅片及切片加工服务、热场系统系列产品、光伏电站五大类,产品主要服务于消费电子、光伏、半导体、磁性材料等行业。

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概况报告期内,主要产品及用途如下:(1)高精密数控切、磨、抛设备:主要应用于手机及汽车显示屏用玻璃、硅材料、蓝宝石、陶瓷、水晶、磁性材料等非金属硬脆材料高精密切割、研磨和抛光等加工环节,主要应用于半导体、消费电子、光伏、磁性材料及新材料等行业领域。

(2)高硬脆材料切割用金刚线产品:主要用作玻璃、晶体硅、蓝宝石等高硬脆性材料的切割耗材。

主要应用于半导体、消费电子、光伏、磁性材料及新材料等行业领域。

(3)热场系统系列产品:主要有埚邦、保温筒、热屏、坩埚底盘、支撑环等单晶炉、多晶炉热场系统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单晶硅棒、多晶硅棒制造环节。

(4)硅片及切片加工服务:主要为光伏硅片及提供硅片切片加工服务。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1、公司所处行业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的分类标准,公司所处行业为“C34通用设备制造业”。

公司主营产品及服务为高精密数控切、磨、抛设备、高精密切割耗材、硅片及切片加工服务、热场系统系列产品、光伏电站,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半导体行业、光伏行业和磁性材料行业。

2、公司业务所处行业发展情况(1)消费电子行业受AI技术爆发等因素推动,消费电子产业景气度持续回暖,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穿戴式智能设备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仍具有广阔的市场。

根据IDC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仍实现增长1.0%,达2.952亿部,实现了连续第8个季度的增长。

目前,各大消费电子终端厂商不断创新产品类型、拓展应用场景,在丰富消费者选择的同时,挖掘更多的产业机遇,向价值链高端奋力转型升级。

5G、物联网(IoT)、智能设备、人工智能(AI)、个性化和可持续性的趋势正在转变这个行业,科技创新正在打开消费电子产业的新蓝海。

玻璃、蓝宝石、陶瓷等硬脆材料作为智能消费电子硬件的重要结构件部分,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VR眼镜、汽车中控屏等与触控相关的电子设备中。

公司研发制造的高精密多线切割机及配套的金刚线产品和研磨抛光机,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玻璃、蓝宝石、陶瓷等硬脆材料切割、研磨、抛光等关键工序,受到行业知名企业的高度认可,已深度应用于智能手机、穿戴式智能设备等智能终端领域,消费电子领域新工艺、新技术产业化的应用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机遇。

(2)半导体行业受益于存储、AI以及大数据相关应用的强劲驱动,半导体硅片市场有望在2025年出现复苏,呈现增长趋势。

半导体硅片是生产集成电路、分立器件、传感器等半导体产品的关键材料,是半导体产业链基础性的一环。

碳化硅是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材料,因其耐高温、耐高压、高频、大功率、抗辐射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以5G通信、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射频领域和以新能源汽车、以“新基建”为代表的电力电子领域。

随着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在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储能、AI等应用领域的加速渗透,碳化硅半导体整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对碳化硅材料的需求正呈现爆发式增长;碳化硅材料亦是AI产业增长与创新的必然选择,并在数据中心、电力基础设施与终端应用上均具有巨大潜力。

全球主要国家在碳化硅半导体领域继续加大战略布局。

碳化硅产业链主要由衬底、外延、器件、应用等环节组成,碳化硅材料衬底作为整个碳化硅产业链中成本占比最大、技术门槛最高的环节。

以碳化硅材料为衬底的产业链主要包括碳化硅衬底材料的制备、外延层的生长、器件制造以及下游应用市场,国内在碳化硅衬底材料和加工技术方面起步较晚,大尺寸碳化硅衬底材料和加工装备主要依赖进口。

目前,碳化硅衬底行业正处于尺寸升级的关键发展阶段,行业正在由6英寸、8英寸向大尺寸碳化硅衬底升级阶段,公司应用于碳化硅衬底材料加工的6-8英寸高精密数控切、磨、抛设备已实现批量销售,成为碳化硅衬底加工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应用于半导体12寸硅片切割的高精密多线切割设备研发进展顺利。

(3)光伏行业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太阳能作为能量的天然来源,其开发及利用具备资源丰富、普及程度高、应用领域广、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随着近年来光伏发电模式的不断创新、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光伏发电已逐步成为全球各国新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2025年上半年,国内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国内光伏行业良性发展,伴随政策的加持以及光伏系统成本持续下降,目前产业链价格已触底反弹,低价销售、恶性竞争情形显著减少,行业内卷竞争正逐步被纠偏,促使光伏行业重回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周期。

海外市场方面,全球光伏装机规模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2025年1月,欧盟正式实施碳关税(CBAM),户用屋顶光伏、阳台光伏等分布式光伏应用保持蓬勃增长,光伏已成为欧盟最重要的电力来源之一。

美国市场虽然受政策预期波动有所影响,但市场化装机热情仍维持高涨,光伏太阳能和风能占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新增发电容量的近98%,光伏已连续19个月成为美国最大新增能源来源。

印度保持对清洁电力的高强度投入,部分大型项目在2025年陆续安装并网,使得累计非化石装机容量将首次超过化石燃料项目。

澳洲、日本等老牌光伏成熟国家也进一步加大对光伏装机的扶持,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加速。

根据SolarPowerEurope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在中性场景下有望实现655GW装机量,较2024年保持双位数的增速。

公司依托在光伏产业的业务布局,公司的多线切割机、金刚线产品、切片加工业务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通过出海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光伏市场,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磁性材料行业磁性材料是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性材料,是电能与动能转换、信号传输、电源适配、磁场屏蔽、模拟和数据存储等重要的功能材料,磁性材料的硬度高、性脆、忌温度骤变,机械加工存在一定难度,其技术水平和发展速度直接影响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速度,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产业。

目前磁性材料及磁材制品已广泛应用于风电、电子、计算机、通信、医疗、家电,军事等几乎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并开始大量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通信基站和机器人产业等领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34.4%和35.5%。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5.6万套,与上年相比增长14.2%。

人形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也带动了磁性材料需求持续增长。

公司对磁性材料设备行业有较深的认知,研发生产的磁性材料切割机设备、及配套的金刚线产品受到了客户高度认可,随着磁性材料行业景气度的持续回升,将给公司带来较好的发展机遇。

3、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目前采用“以产定购、适当备货”的模式进行原材料采购,公司获取客户订单后,生产计划部门根据订单内容计算原材料需求,再结合原材料交期情况,生成采购清单给采购部门。

采购部门根据采购需求与供应商签订合同,供应商按合同约定交货,到厂的货物需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公司根据采购合同约定进行付款。

公司每年会根据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执行情况、管理水平、产品质量、供货能力、交期准确性、性价比等情况淘汰部分不合格的供应商,并重新开发新的供应商。

通过长期的合作,公司建立了稳定的供应渠道,与众多优质供应商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2)生产模式公司设备类产品目前采取“以销定产,合理备货”的生产模式。

对于标准化产品,公司生产计划部门根据订单量以及对市场需求的预测来确定生产节奏,根据销售订单及销售计划编制年度、季度、月度生产计划,安排生产部门组织生产;对于定制化要求较高的设备类产品,公司按照客户的个性化要求确定产品参数方案后,根据销售合同交期情况,安排生产部门组织生产。

公司耗材类产品主要采取“合同订单”的模式组织生产。

公司硅片及切片加工服务业务主要以代工模式为主,由客户提供单晶硅棒,公司按照约定标准和计划将单晶硅棒加工成硅片后向客户交付合格硅片并收取代工费。

(3)销售模式根据公司产品特点及客户需求情况,公司主要采取直销的方式进行销售,其中:公司研磨抛光机、多线切割机等设备类产品主要通过网络、参加行业展览会、客户推荐、现有客户增加订单等多种渠道获取下游客户订单,通过与客户沟通交流明确产品的技术要求,并签订购销合同,根据购销合同约定进行发货、结算、收款,经客户验收后确认收入。

公司金刚石线、热场系统系列产品等耗材产品主要通过向客户推荐、主动营销等方式获取客户订单,耗材类产品订单具有小批量、多批次等特点。

根据客户需求,采用小批量、多批次的方式发货后运输至客户处,经客户验(签)收后确认收入。

部分采用寄售模式的客户,公司将产品送到客户指定的仓库,月底根据实际耗用量,双方核对一致后确认收入。

硅片及切片加工服务业务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即直接与客户签署合同并结算加工费。

4、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1)公司高精密数控切、磨、抛设备产品市场地位情况公司以“专注于硬脆材料精密加工机床制造领域,为客户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为使命,在高端数控加工装备方面,公司通过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工艺积累,目前已实现在单晶硅、碳化硅、蓝宝石、磁性材料、玻璃等硬脆材料切、磨、抛加工设备的全覆盖,产品具有系列化、多元化等优势,其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和客户资源,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良好的市场口碑。

(2)公司耗材(金刚石线、热场系统系列产品)、硅片切片加工市场地位情况公司金刚石线产品、碳碳热场系列产品和切片加工均由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生产、销售。

金刚石线产品通过加大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投入,重点加强钨丝金刚线研发力度,在服务现有光伏领域的基础上,开拓在消费电子、磁性材料、石材行业等新业务领域市场,助推公司金刚石线产品市占率进一步提升;硅片代加工业务将进一步推行新工艺、新技术,通过极致降本增效提高盈利水平;碳碳热场系列产品目前业务规模相对较小,定位于小而精的发展路线,通过持续工艺改进等措施降本增效,提升此类产品的盈利水平。

5、报告期内主要业绩情况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3,535,886.6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3.91%,收入主要来源为高精密数控切、磨、抛设备,主要得益于出口海外的光伏设备订单陆续交付。

发展进程

1998年6月11日,吴慧玲、张国秋共同投资设立益阳南方机电有限公司。

其中,吴慧玲以实物出资40万元,出资比例为80%;张国秋以实物出资10万元,出资比例为20%。

1998年6月4日,益阳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益会师评字【1998】第118号《资产评估报告书》,确认公司股东缴纳的实物资产评估价值为人民币586,040元;同日,益阳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益会师验字【1998】第109号《验资报告》,确认50万元注册资本已出资到位。

1998年6月11日,宇晶有限领取注册号为61714364-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1)2012年5月18日,宇晶有限通过股东会决议,同意将宇晶有限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并以截至2012年3月31日经审计确认的宇晶有限净资产折合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7,500万元,净资产折合实收股本的余额计入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公积。

(2)2012年5月18日,宇晶有限所有股东签署《湖南宇晶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对股份公司的设立事项等作出约定。

(3)2012年6月11日,利安达出具了编号为利安达验字[2012]第1032号《验资报告》,确认公司全体股东已将经审计确认的净资产153,751,677.28元出资到位,折合股份有限公司股本7,500万元,余额78,751,677.28元计入资本公积。

(4)2012年6月15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全体股东确认经利安达审计确认的宇晶有限净资产为153,751,677.28元,并折合股份有限公司股本7,500万元,净资产的余额部分进入资本公积。

(5)2012年6月20日,益阳市工商局为公司换发注册号为430900400000916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周波评 2025-08-28 -147800 36.44 元 443700 董秘、高管
杨宇红 2025-08-11 -170800 29.36 元 40445400 董事
杨宇红 2025-08-08 -915000 29.05 元 40616200 董事
杨宇红 2025-08-07 -873400 28.61 元 41531200 董事
杨宇红 2025-08-06 -2037100 26.56 元 42404600 董事
杨宇红 2025-08-05 -250000 28.6 元 44441700 董事
杨宇红 2025-08-04 -1787200 27.15 元 44691700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