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远航精密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江苏远航精密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远航精密
  • 企业英文名: JIANGSU SINONIC PRECISION ALLO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周林峰
  • 上市代码: 833914.BJ
  • 注册资本: 1000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11-11
  • 大股东: 江苏远航时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9.5502%
  • 董秘: 徐斐
  • 董秘电话: 0510-87461678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柯宗地、李凯锐、陈亭廷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宜兴市丁蜀镇洑东村(经营场所1:宜兴市丁蜀镇洑东村,经营场所2:宜兴环科园绿园路(南岳村))
  • 概念板块: 电子元件 专精特新 破净股 融资融券 储能 华为概念 新材料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06-06-05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200788355746W
  • 法定代表人: 周林峰
  • 董事长: 周林峰
  • 电话: 0510-87461678
  • 传真: 0510-87466066
  • 企业官网: www.sinonic.com
  • 企业邮箱: ir@sinonic.com
  • 办公地址: 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绿园路
  • 邮编: 214205
  • 主营业务: 电池精密镍基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主要从事电池精密镍基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生产和研发多种技术规格的镍带、箔以及下游精密结构件一体化。
  • 企业简介: 江苏远航精密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远航精密,股票代码:833914。企业成立于2006年,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专注深耕电池精密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8年。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二轮车、电动工具、航空航天、金属纪念币等领域。远航精密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超50%,持续为国家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作出贡献。企业也参与制定了行业国标,承担了多项省市级科技工业支撑项目,多次获得科技进步相关奖项。公司秉承“鼎新致远·天下慈航”的企业宗旨和“无隙整合·无限融合”的经营理念,依托先进的研发设计平台、高效的柔性化生产系统、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以及良好的客户服务理念,与ATL、松下、LG、国轩高科、珠海冠宇(688772.SH)、力神电池、亿纬锂能(300014.SZ)、欣旺达(300207.SZ)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终端应用于联想、苹果、奔驰、特斯拉、北汽、小牛、新日等知名品牌;国家“嫦娥”探月、神舟飞船、北斗导航、人民银行发行的“伍圆”“拾圆”纪念币、生肖币、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等,均集聚着远航智造,成为了远航的骄傲,激励指引着远航快速发展!
  • 发展进程: 2006年5月22日,宜兴市利用外资管理委员会签发“宜外管资[2006]148号”《关于宜澳合资生产各类精密有限产品项目立项的批复》,同意新材料集团和外方自然人梁伟前在宜兴环科园合资创办生产各类精密合金产品项目,并于同日签发“宜外管资[2006]167号”《关于宜澳合资江苏远航精密合金科技有限公司合同及章程的批复》,同意新材料集团和梁伟前共同出资设立精密有限,并同意其公司章程。2006年5月2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商外资苏府资字[2006]66830号”《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2006年6月5日,无锡市宜兴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企合苏宜总字第004649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1,000万港元,企业性质为中外合资。2006年6月14日,无锡大众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宜兴分所出具了“锡众会师宜分验外字[2006]第13号”《验资报告》,审验确认:截至2006年6月13日,已收到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1,000万港元,其中新材料集团以人民币出资,折合750万港元,梁伟前以250万港元现汇出资。2006年6月16日,精密有限办理完成变更实收资本的工商登记手续,并领取新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11年8月16日,经精密有限股东会决议通过,以2011年7月31日为基准日,根据立信会计师出具的“信会师报字[2011]第13506号”《审计报告》,将精密有限经审定的净资产81,084,187.86元折成67,500,000股,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净资产与股本的差额13,584,187.86元计入资本公积。2011年10月14日,江苏省商务厅签发“苏商资[2011]1328号”《关于同意江苏远航精密合金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江苏远航精密合金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江苏远航精密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0月1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核发变更后的《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2011年10月18日,立信会计师出具“信会师报字[2011]第13575号”《验资报告》,审验确认了公司整体变更设立时的注册资本已由各发起人足额缴纳。2011年11月7日,公司在江苏省无锡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完成注册手续,并领取新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6,750万元。
  • 商业规划: 1、公司经营成果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国内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本年度,公司继续深耕精密镍基导体材料领域,立足核心产品镍带、箔,积极拓展下游精密结构件市场,实现了业务的稳步发展。在原材料价格波动方面,2024年沪镍价格呈现区间震荡走势,最高触及16万元/吨,最低下探至11.9万元/吨,主要运行区间维持在12-14万元/吨。面对此种市场环境,公司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强化成本控制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应对了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挑战,保障了经营的稳定性。产品销售方面,报告期内,随着终端应用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储能市场快速发展,镍基导体材料和精密结构件需求增长明显;同时,公司加大业务拓展力度,扩大与战略客户的合作规模,并不断拓宽产品应用场景,业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公司镍带、箔产品销量以及精密结构件的销售额均实现显著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217.90万元,同比增长5.25%;实现归母净利润6,744.28万元,同比增长113.3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82.48万元,同比增长188.89%。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16,135.30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8.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1,350.76万元,较上年末增长6.06%。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严格贯彻董事会战略部署,聚焦战略目标落地执行,全面推进组织效能提升。通过深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技术研发、供应链协同、质量管控及财务风控等核心环节的流程优化,构建高效协同的管理体系。持续完善制度设计与执行标准,推动跨部门协作机制创新,强化资源整合能力,有效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管理成本,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管理保障。报告期内,为维护公司股价的稳定,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公司控股股东江苏远航时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对公司股票予以增持,合计增持股数为145,100股,增持金额为1,120,651.62元。此后,控股股东于当年12月获得专项增持贷款并发布增持股份计划,系北交所首单增持专项贷款落地。控股股东已于2025年4月7日增持完毕,两次累计增持公司共1,999,955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增持总金额为33,632,018.28元,有效提振了投资者信心。2、公司核心竞争力技术铸就核心竞争力,高端产品应用于航天等领域。经过多年发展、沉淀,公司掌握了精密镍基导体材料熔铸、轧制、分切成型和精密结构件制模、冲压、焊接、模切等各生产环节的核心技术。公司凭借专有的制造配方,能够生产多种规格的高品质产品,在保持一定规模的通用性产品加工的基础上,制定了“小批量、多批次、个性化定制”的高端产品发展方向。依托稳定的质量和多样化的产品,公司与下游行业中龙头企业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高端产品应用于载人航天等领域。截至报告期,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89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垂直一体化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公司早期以镍带、箔生产为核心业务,并以此为优势逐步向下游延伸,实施精密镍基导体材料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发展战略。公司掌握镍带、箔和精密结构件核心技术,可实现产品串联研发,快速匹配下游新产品开发。镍基精密结构件产品均为定制化产品,具备“小批量、多批次、多规格”的特点。公司凭借一体化优势,快速响应客户端市场需求,在客户研发阶段提前介入,优化产品配方与工艺,实现与下游技术迭代的同步。同时,公司具备自产镍带、箔的成本优势,降低精密结构件库存压力、采购成本,边角料可快速回炉重熔,材料利用率接近100%。产业进一步延伸,布局FPCA。2024年公司通过控股孙公司黑悟空能源将产业链进一步延伸至FPCA领域。区别于传统厂商来料加工模式,公司在材料、结构、布线方面具备自主开发设计能力,并基于一体化优势,在产品质量、快速响应等方面具备行业竞争力,已与下游头部企业开展业务合作。深耕产业链,长期合作形成渠道优势。公司深耕于镍带、箔以及电池精密结构件行业近二十年,依托先进的研发设计平台、高效的柔性化生产系统、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赢得了众多下游客户的信赖,与多个国内外知名电池厂家以及终端客户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产业链内具有较强的渠道优势。通过业务延伸,公司为客户提供从材料到成品的一站式供应体系,降低客户供应链复杂度和沟通成本,进一步增强公司影响力及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下游应用边界持续拓宽,客户呈现多元化。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等二次电池,二次电池下游应用领域广泛,随着电池技术的创新升级,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工具的兴起,电池应用边界不断拓展。未来新型智能产品,如飞行汽车、AIPC(人工智能个人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的推出和应用,电池的使用场景有望不断扩大,带动行业空间增长。目前公司直接客户以电池生产商、精密结构件加工商为主,包括松下、LG、珠海冠宇、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天鹏电源、孚能科技等,终端客户包括联想、惠普、苹果、小米、华为、vivo等消费电子厂商,TTI、格力博、泉峰控股等电动工具厂商,奔驰、特斯拉、比亚迪、小牛等汽车、电动二轮车厂商,以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等其他领域客户。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