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模块及其应用行业的通信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与销售服务
经营范围:M2M网关等各类物联网网关、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的生产及配套软件产品的技术开发和销售;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咨询及购销;股权投资;国内贸易;经营进出口业务;(以上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99年,是中国首家上市的无线通信模组企业(股票代码:300638)。
作为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和AI解决方案提供商,广和通以无线通信与人工智能为技术底座,提供软硬件一体、赋能行业应用的全栈式解决方案,加速千行百业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
广和通全栈式解决方案覆盖AIoT模组、AI模型、智能体、全球资费和云服务,助力智能机器人、消费电子、低空经济、智能驾驶、智慧零售、智慧能源等行业数智化升级。
(一)公司主营业务及产品概况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和应用的推广及其解决方案的应用拓展,在通信技术、射频技术、数据传输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上形成了较强的研发实力,是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产品与方案提供商。
公司在物联网产业链中处于网络层,并涉及与感知层的交叉领域,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模块及其应用行业的通信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与销售服务。
公司以无线通信与人工智能为技术底座,提供软硬件一体、赋能行业应用的全栈式解决方案。
公司的模组产品包括数传模组、智能模组及AI模组。
同时,公司以模组产品为基础,结合对下游应用场景的深刻理解,向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包括端侧AI解决方案、机器人解决方案及其他解决方案。
公司模组产品及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智慧家庭、消费电子、智慧零售、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数智化升级的行业。
近两年,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结合订单情况、安全库存、研发产品、市场开拓等综合因素组织实施采购,采购渠道包括直接向原厂供应商购买和向供应商的经销商购买。
公司已建立严格的采购过程控制制度,包括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采购物料的质量控制等。
对于供应商的管理,严格按照《供应商开发管理程序》执行;而《零星采购管理程序》、《批量采购管理程序》则分别对两类物料的采购过程进行规定:(1)零星采购由营销中心、研发中心、质量管理部、供应链中心等部门在有需求的情况下提交请购单或物料需求单;采购部门接收经审批的需求单,按照规定确定供应商并进行采购工作;零星采购产品需经质量管理部或需求部门检验合格方可入库;(2)批量采购由订单与计划部提供物料需求计划,采购部依据详细需求计划进行采购工作,材料入库前由质量管理部进行检验,合格的物料入库并管理,不合格的物料则由采购部与质量管理部协商进行处理。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为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存储芯片)供应商主要为原厂高通以及经销商品佳、湘海电子、南基、世平等,其物流中心地处香港。
公司向其采购原材料的主要交货地为香港,交货后再委托供应链公司报关进口。
2、生产模式为了专注于产品研发与市场开拓,公司产品的生产主要采用委外加工的方式进行。
无线通信模块是终端设备接入物联网的核心部件之一,决定信息传输质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因此公司长期委托比亚迪、海格等实力雄厚的厂商进行生产加工。
3、销售模式公司业务主要包括IOT无线通信模块和解决方案业务等,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智慧家庭、消费电子、智慧零售、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数智化升级的行业。
公司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公司已在国内形成华南、华东、华北和西南四大业务区域,并分别在北京、南京、杭州、福州、上海、广州、成都和青岛等地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专门负责各自区域的销售管理,并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海外市场,公司已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德国、法国、韩国等地设立子公司或办事处,负责海外市场拓展业务,业务覆盖海外主要国家和地区。
公司掌握并管理重要客户资源,能够及时获取客户的需求和反馈信息,与客户建立并保持稳定的关系,确保了收入的稳定性。
在维持与原有客户关系稳定的同时,公司还不断扩展新客户、新行业,使得公司销售收入能稳步增长。
(三)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06,976,517.27元,同比减少9.02%,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无线通信模组业务的影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901,677.71元,同比减少34.66%,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无线通信模组业务的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54%。
报告期内,公司大力发展“通信+计算”的综合解决方案、端侧AI等业务,持续经营业务实现同比增长,智能模组、解决方案业务的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业绩变化的主要因素为:1、持续坚持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坚持研发创新投入,持续优化和丰富产品线,不断完善在AI、边缘算力、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部署,研发创新成果不断积累。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2.54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研发过程中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56项,实用新型专利155项,软件著作权164项。
2025年1月,由ICT行业领先全媒体C114通信网主办的“2024年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硬核’力量榜单”重磅揭晓,公司凭借卓越的AI机器视觉与听觉解决方案上榜2024新质生产力典型创新产品和案例。
2025年5月,公司检测中心正式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审核,成功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进一步巩固在无线射频测试和可靠性验证等领域的行业标杆地位,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不断优化和丰富产品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物联网垂直行业,发布多款新产品及解决方案,丰富产品矩阵满足全球不同的客户、市场区域的物联网需求。
公司发布基于高通调制解调器及射频方案的小尺寸Cat.M模组MQ771-GL;发布同时支持GPS与NavIC等多模双频定位技术的Cat.1bis模组L610-IN;发布基于MediaTekT930平台的5G模组FG390系列;发布基于最新一代高通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的模组及解决方案;推出覆盖1T~50T的全矩阵AI模组及解决方案“星云”系列。
广通远驰发布新一代R17车规级5G通信模组AN970系列产品;发布高算力5GAI智能网联座舱模组AN762S和AN782S系列产品,使AI智能座舱有新的解决方案。
公司发布FibocomAIStack端侧AI解决方案,赋智千行百业端侧应用;推出多功能AI红外相机解决方案;推出AI玩具大模型解决方案;发布QuickTasteAI智能解决方案;发布全新低功耗Tracker解决方案;发布融合5G通信与AI语音技术的5GAIMiFi解决方案;发布新一代AI语音智能体FiboVista并率先应用于车联网。
3、加强与行业生态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公司加强与行业生态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面向更广泛的行业端侧AI应用,积极推动众多优质大模型在AI模组及解决方案部署,赋能更广泛的物联网设备实现AI化;携手合作伙伴组织、参与行业研讨会,推动“IP+AI应用”深度融合,为AI玩具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广通远驰基于高通平台与行业生态合作伙伴的合作紧密,聚焦芯片技术平台的创新和快速落地,在5G使用场景、平台性能挖掘、软件平台化、软件功能创新等方面紧密合作,共同打造智能网联SIP应用的新高度;AI大模型方面,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并结合公司在AIAgent和AI在AIOT上的积累,将AI大模型应用引到5G和智能座舱SIP,在5G信号优化、AI多模态应用场景等解决方案方面初见成效,加速智能汽车数字化发展,推动汽车产业降本增效。
4、提高市场拓展广度和深度,构建全球营销体系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对重点行业投入资源进行深度拓展,加强营销组织建设,不断完善覆盖全球的营销管理体系,面向通信人打造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行业应用的全链深度直播分享节目,搭建并上线广和通线上商城,专注于加快无线通信模组在IoT市场更广泛的落地应用;此外,公司频频亮相全球重要物联网与通信大会,探讨各产业发展趋势,5G+AI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司积极开展各项市场推广活动,并通过公司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加强公司产品宣传,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广和通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模组及其应用行业通信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与销售服务,在物联网产业链中处于网络层,并涉及与感知层的交叉领域,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车联网、无线网联设备、移动办公、智慧零售、智慧能源、智慧安防、工业互联、智慧城市、共享经济、远程医疗等数字化转型的行业。
无线通信模组及其应用行业的情况及发展趋势如下:(一)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增长受益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在全球呈现发展趋势。
根据IoTAnalytic2024年9月发布的统计报告,2025年全球物联网终端数预计将达到215亿,到2030年预计达到411亿,全球物联网的连接需求将持续增长;根据IoTAnalytic2024年1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至2030年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将以15%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4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截至2024年底,我国移动网络终端连接总数达44.49亿,其中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6.56亿,占移动终端连接数比重达到59.7%,同比增长13.89%,仍处规模化爆发期。
(二)5G产业化进程加速5G全球连接数持续提升。
通信模组是万物互联的基础,5G等技术加速万物互联的进程,2024年是5G商用的第6年,各国积极推动5G网络建设部署,截至2024年末,全球5G基站部署总量达到637.6万个,增长23%。
根据GSMA发布的《2025年移动经济报告》,2024年全球5G连接数突破20亿,连接占比25%,并于2028年超越4G成为主流技术,预计2030年将达到57%。
5G固定无线接入(FWA)已成为消费者和企业领域的重要使用案例,截至2024年底,美国的5GFWA连接量达到1160万(市场渗透率为9%),是全球最大的5GFWA市场,其次是印度,连接量为230万(市场渗透率为4%)。
5G行业融合应用走深向实。
5G和千兆光网广泛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应用普及持续深化。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4年通信业统计公报》,5G行业虚拟专网累计超5.5万个,在2023年翻番猛增基础上,2024年新增达2.3万个,5G应用已融入80个国民经济大类,应用案例累计达13.8万个,千兆光网应用案例近4万个。
工业互联网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重点行业加快融合步伐,“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7万个,在10大行业形成了20大典型场景,南京、武汉、青岛等10个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启动建设。
5GRedCap网络商用部署加快推进。
2022年底,我国IMT-2020(5G)推进组完成5GRedCap各项关键技术实验。
2023年以来,产业各方积极推动5GRedCap芯片、模组、终端上市,并联合行业企业围绕电力、工业、视频监控等重点行业完成5GRedCap试商用现场验证。
根据TD产业联盟发布的《5G产业和市场发布报告》,我国5GRedCap已进入规模商业部署阶段,截至报告期末,全国支持RedCap技术的5G基站总规模超100万站,覆盖330多个城市。
公司2023年推出了5GRedCap模组FG131/FG132系列产品以满足全球不同的客户、市场区域的物联网需求,推出适用于多种物联网终端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
公司2024年11月发布覆盖MiFi、CPE、Dongle等全系列商用5GRedCapFWA解决方案,可灵活搭配多款高通平台Wi-Fi芯片。
(三)智能模组成为新的增长方向相对传统蜂窝通信模组,智能模组内置主控芯片和内存,可以运行Android、Linux等操作系统,拥有强大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和丰富的接口。
智能模组作为集计算与通信功能于一体的边缘侧产品,已成为边缘计算需求新的载体,并已经应用于车联网、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
其高性价比和高度可定制化的特性,有望成为推动智能终端边缘计算的核心力量,成为行业新的增长方向。
基于智能模组的这些特性,公司2018年开发智能模组的产品并实现量产,持续对智能模组研发投入,已推出了SC151-GL、SC228、SC151、SC171等多款智能模组,可广泛应用于5G网络下的智慧零售、汽车电子、智慧家庭等行业领域。
广通远驰2020年起,已推出了AL656S、AN762S等多款应用于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智能模组,满足车联网行业移动网络链接质量、带宽、多OS操作系统等行业特殊系统要求。
(四)端侧AI带来行业新的发展机遇AI技术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使得物联网终端能够实时收集和处理大量数据,进而为行业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
AI与物联网的结合使得下游行业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无线通信融合端侧AI应用,将会有很大的机会。
端侧AI作为重要应用终端,有望迎来强劲需求。
根据Counterpoint的AIModuleTrackerandForecast的数据,到2030年,AI嵌入式蜂窝模组预计将占所有物联网模组出货量的25%,复合年增长率为35%。
为抓住端侧AI带来行业新的发展机遇,公司2024年成立了AI研究院,全面布局端侧AI技术生态。
研究院聚焦模型轻量化与异构计算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并发布了FibocomAIStack技术平台,支持不同的芯片平台主流模型的高效推理。
深度研发模型蒸馏和混合精度低比特量化技术,显著降低AI大模型在终端设备部署的算力要求和模型推理精度损失。
同时,自主研发多款AI行业模型,涵盖语音、计算机视觉和多模态领域,赋能AI玩具、AI相机、AI翻译机等垂直行业商业化落地,实现硬件-软件-模型全栈式一体化解决方案。
机器人是端侧AI重要的应用方向,为抓住机器人行业的广阔市场,公司于2023年成立AIC产品线,聚焦于机器人行业的AI算法+硬件解决方案的提供。
AIC产品线在2024年已实现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的批量发货,并且在2025年已实现国内外多家头部客户的导入。
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将AI算法、机器视觉、自动驾驶、高精度差分定位(RTK)等技术高度集成,为行业客户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协助客户的产品快速落地。
基于以上方案的技术延伸,2025年AIC产品线还推出了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力盒子RV-Bot,已成功送样国内知名具身智能公司。
1999年11月,张天瑜、廖欣、闫文杰共同投资设立广和通有限,法定代表人为张天瑜,注册资本为200万元。
其中,张天瑜以货币资金出资92万元,出资比例为46%;廖欣以货币资金出资92万元,出资比例为46%;闫文杰以货币资金出资16万元,出资比例为8%。
1999年11月8日,深圳文武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SWY1999第(A439)号《验资报告》审验了上述出资。
1999年11月11日,广和通有限取得了深圳市工商局核发的4403012035271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公司系由广和通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广和通有限于2014年12月3日召开股东会,同意根据致同所出具的致同审字(2014)第441ZA2392号《审计报告》,以广和通有限截至2014年9月30日经审计的公司净资产人民币65,292,800.94元按1.0882:1的比例折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股份60,000,000股,每股面值1元,剩余部分5,292,800.94元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公积,将广和通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3日,广和通有限全体股东签署《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并经于2014年12月10日召开的创立大会同意广和通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上述出资业经致同所出具的致同验字(2014)第441ZA0283号《验资报告》验证。
2014年12月25日,公司取得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