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华科技 - 688539.SH

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3-04-18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NanJing GOVA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2000-02-29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高华科技
股票代码
688539.SH
上市日期
2023-04-18
大股东
李维平
持股比例
18.37 %
董秘
陈新
董秘电话
025-85766153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张洋;潘跃天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100721718987K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2000-02-29
法定代表人
李维平
董事长
李维平
企业电话
025-85766153
企业传真
025-85766153
邮编
210046
企业邮箱
ghzq@govagroup.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栖霞大道66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高可靠性传感器及传感器网络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零售;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销售;光电子器件制造;光电子器件销售;智能仪器仪表制造;智能仪器仪表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物联网设备制造;物联网设备销售;物联网技术研发;物联网应用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建设工程施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高可靠性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

主要产品为各类压力、加速度、温湿度、位移等传感器,以及通过软件算法将上述传感器集成为传感器网络系统。

依托高可靠性传感器产品的自主创新优势,公司核心产品具有可靠性高、一致性好、集成度高的特点,较早得到航天客户的关注,成功参与了载人航天工程的项目配套,并逐渐应用于各高可靠领域。

随着公司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的提升,在航天领域,公司核心产品参与并圆满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空间站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配套任务;在轨道交通领域,公司参与了和谐号、复兴号等高铁动车的传感器国产化配套;在冶金领域,公司产品应用于宝武集团、建龙集团等企业的冶炼设备健康监测系统。

公司与上述领域的重要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公司在高可靠性传感器封装与测试,传感器网络系统方面拥有了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可满足针对不同使用环境的需求。

同时,公司已具备MEMS传感芯片、ASIC调理电路的自主设计能力,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将逐步应用于主营业务产品。

商业规划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以“做感知世界的引领者”为愿景,始终坚持“军品+民品两翼齐飞,芯片+器件+系统协同递进”的战略发展方向,以“提质降本增效,产业资本协同”为指导方针,持续向客户提供高可靠性传感器芯片、器件及传感器网络系统产品。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军品领域持续发力,凭借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信任与认可;积极拓展工业品市场,与重要新客户的业务协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全资子公司紫芯微产品品类增加、成本降低,进入产业化加速阶段;全资子公司高星华辰完善体系架构建设,不断推出适配航天航空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公司技术创新屡创佳绩,报告期内获得3项发明专利,参与的6个团标已获发布;公司上市后首个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于8月份落地,将股东、公司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深度绑定,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层带领全体员工圆满完成了上半年业绩指标,营业收入、技术研发、新品推广、标准建设、内部管理等各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切实回报了广大投资者对公司的支持和信任。

(一)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市场拓展成果丰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32.1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60%,主要受益于航空航天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在机械装备、冶金等行业深度拓展取得成效,带动公司航空航天、机械装备、冶金等领域产品需求上涨,本期交付量同比增加所致。

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3.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3%,主要原因系:(1)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2)公司加强费用管控,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3)公司收到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增加。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11.1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12%,主要原因系:(1)客户对产品的性能及服务要求较高,导致产品的营业成本增加;(2)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持续围绕芯片、传感器件及传感器网络系统,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才资源和政策优势,扩充研发人员团队,持续提升公司研发能力建设,发生研发费用3,390.3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8.39%,研发费用占比维持在较高水平。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5,627.41万元,主要原因系公司本期产品交付量增加,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力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在航空领域,公司持续开发新一代战斗机、运输机、无人机等机型所需传感产品,进一步拓展型号配套,凭借多年来持之以恒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不断加强与老客户的合作粘性,并有效拓展了新客户,报告期内航空领域主要客户的供货数量、销售金额、产品种类和回款情况均有所提升。

在航天领域,公司积极参与国家航天领域重大工程及商业航天配套业务。

凭借在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空间站建设工程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配套任务中的形成的技术、产品、服务积淀,公司在报告期内继续深化与中科宇航、蓝箭航天、天兵科技、星河动力、东方空间、星际荣耀、零壹空间等商业航天合作伙伴的业务合作,助力我国商业航天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在工业领域,公司持续深耕机械装备、轨道交通、冶金等重点行业,加大无线太阳能温压一体传感器、激光测距模块等新品类传感器产品研发和推广。

报告期内,机械装备行业的需求上升,郑煤机等重要客户浓度传感器、测高传感器、无线倾角传感器等产品订单显著增加,中标天玛智控年度液压支架压力传感器配套,顺利成为其核心供应商;在轨道交通行业,围绕高铁走行部、牵引系统和制动系统等核心场景不断丰富传感品类,突出自主可控、智能化及长期稳定性,参与配套的全球最快高铁—CR450样车先后完成220km和400km阶段极限测试,配套的牵引压力、温度、温压复合、失稳加速度、平稳加速度等多款新产品表现稳定;在冶金行业,公司高度重视与宝武装备、欧冶工业品的合作,充分运用其平台优势,逐步实现核心传感器及测控系统国产化,销售收入增长显著;在境外拓展方面,连续参加汉诺威工业展、纽伦堡传感器展等境外知名展会,全方位展示公司形象及产品性价比优势,无线HART温压复合传感器通过欧盟ATEX防爆认证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Ex防爆认证,并获得TUV莱茵颁发的权威证书,为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技术创新成果丰硕,积极参与标准制定1、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积极布局前沿技术领域,研发投入金额达到3,390.3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8.39%,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28人,占员工总数的23.97%。

报告期内,公司和子公司完成了煤矿采掘装备用无线传感器、飞行器通用压力传感器等项目的研发工作,推出了无线太阳能温压一体传感器、激光测距模块、温度-压差传感器、电容式连续液位传感器等新产品,新增3项发明专利,6项参与起草的标准已获发布,有力支撑了国内外新市场的开拓。

此外,公司还在第16届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onDeviceandSolid-StateCircuits,ConferenceofScience&TechnologyforIntegratedCircuits等学术会议中发表论文及演说,进一步夯实技术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紫芯微创造性采用多阶应变膜腐蚀技术,成功攻克超薄硅杯结构制作中高精度、高一致性的工艺难点,突破传统制造瓶颈,显著提升了硅杯结构的机械稳定性和灵敏度,奠定了高性能压力传感器的芯片基础。

目前,基于该技术的工业用压力芯片及医疗用高精度压力芯片已实现批量流片和市场销售,性能指标达国内先进水平。

针对超高精度硅谐振压力芯片的开发,公司创新性提出双凸台应力传导结构设计。

该设计通过对称凸台结构优化应力传递路径,有效抑制非线性误差,显著提升谐振频率稳定性与温度适应性。

目前大绝压硅谐振压力芯片初样已流片完成,实测精度达万分之二(0.02%FS)级,性能对标国际顶尖产品。

该技术将应用于高端工业控制、航空航天等严苛环境,填补国内超高精度压力传感芯片的技术空白。

高星华辰进一步完善商业航天全箭测量系统的产品型谱,扩展了包括噪声、低温脉动压力、低温液位、分层温度等传感器产品和数据采编系统,面向重点客户的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

同时,公司积极投入新一代重型火箭、可回收火箭的配套产品预研中,拟建设南京市“可回收火箭关键部件智能制造和感知技术创新联合体”,进一步提升商业航天的市场占有率。

2、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公司积极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起草与制定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的6个团标已获发布,这些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充分发挥了公司在技术研发与实践应用方面的优势,将先进的技术理念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融入标准之中,推动了整个行业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三)依法修订内控制度,牢固树立合规风险意识按照《公司法》及证监会最新监管规则,公司制定《控股子公司管理制度》《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制度》2项制度,并修订《公司章程》《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17项制度,持续保持上市公司“制度领先”优势;公司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完成了取消监事会等议案的审议,随后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完成了职工代表董事的选举工作,使公司治理结构愈加完善;联合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组织董监高集中学习《新公司法修订重点》《上市公司违法典型案例》等内容,强化风险防控与规范运作,提升履职能力。

(四)生产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募投项目稳步推进1、生产管理能力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围绕“流程再造、降本增效、数智化建设”的经营理念,公司人均产值、总产值、订单完成率、送检合格率等关键生产数据持续进步,推进持续改善事项68个、数智化事项7个,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加强对问题解决的紧迫感,以指标管理来驱动工厂、部门、单元的生产运营,打造具有高华特色的生产运营管理体系GPS,实现卓越生产运营,提高产品竞争力。

2、募投项目稳步推进报告期内,公司依法依规推进募投项目实施,“高华生产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土建和外装修工程已基本完工;结合实际研发需求,于2025年4月将“高华研发能力建设项目”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延期至2026年6月30日;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拟使用超募资金15,9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的29.91%,报告期内已补流9,800万元。

募投项目的稳步推进将为公司进一步夯实研发优势、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检测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提供坚实保障。

(五)提质增效重回报,保障投资者权益1、持续稳定分红,保障投资者回报报告期内,公司向股东发放了2024年度现金股利36,763,265.80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为66.06%。

展望未来,公司将依据实际经营状况及资金需求,秉持稳健的分红策略,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的现金分红回报,不断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以实际行动诠释对投资者的责任与承诺。

2、开展股票回购,稳定市场信心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为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公司于2024年9月份启动股票回购计划,使用超募资金5,000万元至10,000万元,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已发行的部分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

回购完成后,公司将在未来合适时机,将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全力构建长效激励与约束机制。

截至2025年3月12日,该股票回购计划已执行完毕,实际回购股份2,103,671股,占总股本1.13%,回购均价23.98元/股,实际回购金额为5,044.03万元。

3、关注市场动态,积极维护投资者关系报告期内,公司始终保持对资本市场热点的高度敏锐,紧密围绕公司业务范畴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开展与各类投资者、监管部门、新闻媒体的全方位沟通工作。

秉持专业、负责的态度,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将公司的投资价值清晰地传递给各方。

公司定期组织了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对经营状况、战略发展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阐述,为投资者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脉络。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组织现场及线上调研,共接待专业研究机构及机构投资者超过100人次,接听投资者咨询电话60余次,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4次,回复上证e互动问答40次,多维度、全方位确保了投资者沟通渠道的畅通,有效搭建起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桥梁。

(六)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构建长效激励约束机制2025年7月,公司组织召开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股东会等会议,推出上市后首次股权激励计划草案——高华科技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报告期内回购完毕的股份为基础,对75名董事、高管及核心员工实施激励,授予价格13.26元/股,设置2025年及2026年两年营业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的业绩指标。

该计划公布后,在公司内部引发积极影响,充分激发员工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亦为投资者评估公司未来两年业绩提供清晰依据,有效绑定股东、公司与员工利益,踏实构建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保障长期经营目标实现,促进公司稳定可持续发展。

发展进程

2000年2月29日,公司前身高华有限由李维平、单磊、佘德群、华东电子、赵建立、高峰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实收资本)人民币100万元,其中:李维平以现金出资8万元、无形资产出资7万元,合计出资15万元;单磊以现金出资15万元;佘德群以现金出资5.7万元、无形资产出资4.3万元,合计出资10万元;华东电子以现金出资40万元;赵建立以现金出资5.7万元、无形资产出资4.3万元,合计出资10万元;高峰以现金出资5.7万元、无形资产出资4.3万元,合计出资10万元。

2015年3月18日,高华有限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高华有限由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共同作为发起人。

公司按照截至2015年2月28日经天职国际审计的账面净资产58,092,739.40元,以1.45232:1比例折成股份公司股本4,000万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净资产高于股本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2015年4月10日,发行人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

公司全体股东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按照各自在公司的出资比例持有相应数额的股份。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黄标 2024-06-20 6220000 0 元 21770000 董事
陈新 2024-06-20 1600000 0 元 5600000 董事
李维平 2024-06-20 9760000 0 元 34160000 董事
单磊 2024-06-20 7220000 0 元 25270000 董事
佘德群 2024-06-20 6220000 0 元 21770000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