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恒为科技
- 企业英文名: EmbedWay Technologies(Shanghai)Corporation
- 实际控制人: 王翔,胡德勇,沈振宇
- 上市代码: 603496.SH
- 注册资本: 32020.924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06-07
- 大股东: 沈振宇
- 持股比例: 13.77%
- 董秘: 王翔
- 董秘电话: 021-61002983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陈斯奇、袁宙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 注册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乐山路33号103室
- 概念板块: 互联网服务 上海板块 专精特新 上证380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预亏预减 股权激励 沪股通 新型工业化 算力概念 信创 机器人概念 数据安全 数字孪生 华为概念 5G概念 国产软件 智能电网 智能机器 云计算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2003-03-31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748772166A
- 法定代表人: 沈振宇
- 董事长: 沈振宇
- 电话: 021-61002983
- 传真: 021-61002388
- 企业官网: www.embedway.com
- 企业邮箱: securities.affairs@embedway.com
- 办公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陈行路2388号8号楼6楼
- 邮编: 201114
- 主营业务: 智能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销售与服务
- 经营范围: 信息科技和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通信设备、计算机软硬件及相关配套设备、电子设备及元器件、光器件、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的设计开发、销售和服务,计算机系统集成,网络工程、通信建设工程设计与施工,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SH603496,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优秀的网络可视化、智能系统平台、智算方案和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运营商网络、国产信息化、工业互联网和智算中心等领域提供业界先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恒为科技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优秀的团队和产品见证了公司的高速成长。公司在上海、武汉、无锡等多地成立一流的研发机构,在国内多个城市设立办事和服务基地,打造精品意识,服务全国客户。同时,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与国际知名厂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展开深度和广泛的合作,稳步推进公司国际化进程。凭借一支高效、专业、创新的团队,恒为科技为全球的合作伙伴带来富有价值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恒为科技期愿成为您的“Trustworthy Partner”。帮助客户成功,不断追求卓越,永远是恒为科技的发展动力。
- 商业规划: 2024年,公司管理层与员工同心协力,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宏观环境,继续保持公司传统业务的竞争力,并加强技术创新,积极拓展智算业务,拥抱未来产业发展。过去一年,智算科技的行业上下游技术迭代迅速,智算中心建设显著加快,国家推动新质生产力、规划数字经济的新一轮发展,使得公司传统网络可视化业务和新的智算业务,都面临大发展的历史机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公司网络可视化业务作为网络数据的“源头”,可以对海量网络数据进行采集和预处理、预标注,是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环节。同时,公司网络可视化技术也是AI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赋能手段,将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上发挥新的作用。智算算力是支撑人工智能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根据2024年的数据,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了725EFLOPS,同比增长74.1%,预计到2025年,智算规模将达到1037EFLOPS,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面临智算行业快速发展趋势,公司将基于自身在计算和网络基础架构方面的技术积累,以及近年来投入打造的智算可视化系统、国产算力适配、模型训练和调优能力等,积极拓展智算业务,贯彻执行公司整体“智算升级”战略。报告期内,公司网络可视化业务收入3.78亿元,同比上升0.71%。伴随5G时代运营商网络可视化项目持续深入推进,同时得益于公司在政府行业多年深耕积累带来的相关订单落地与执行,公司在行业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总体市场订单情况良好。因网络可视化运营商项目实施有所延期,虽然发出商品增加,但尚未在2024年度达到收入确认节点,网络可视化营业收入仅实现小幅上升。定制化项目收入占比提升进一步优化了网络可视化收入结构,也使得该业务整体毛利率相对上一年度得以提升,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未来,公司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将继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拥抱行业在AI刺激下的新一轮发展。智能系统平台业务收入7.38亿元,同比上升88.26%。受益于智算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积极开展智算业务AI一体机等产品及服务逐步落地并确认收入,使得智能系统平台实现高速增长。随着国家对国产信息化和信创产业的持续推动,以及对智算行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在新质生产力下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加大,相关市场的发展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公司智能系统平台的市场空间及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形成公司的盈利增长支柱。2024年度,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总体顺利,收入增速较快,不过也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一方面是由于网络可视化的运营商项目验收较慢,一部分收入无法确认在当期,影响了收入和利润,另一方面最近几年来受整体行业下行影响,公司客户受其客户拖欠款项导致项目资金回收不利等情况,导致公司应收款坏账计提大为增加,从而拖累了整体业绩。本年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正,主要是第四季度加大了客户回款的催收力度,但全年净额仅为247.63万元,资金情况仍然较为紧张。(一)产品和技术研发2024年度,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继续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及时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巩固公司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优势,同时,在新的计算和网络平台上做好新技术的开发工作,并将AI技术运用到公司现有产品中,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2024年公司投入研发资金1.42亿元,占当年销售收入的12.73%。在网络可视化方向,公司不断积极投入技术升级改造,拓展产品功能,覆盖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持续用技术创新打造和巩固领先优势,增加竞争壁垒。本年度,公司继续深化网络可视化产品与技术的国产化进程,进一步采用国产化芯片对产品进行重新开发,引入华为鲲鹏和昇腾平台,完成了多款产品的国产化升级改造,以及与国产操作系统适配等,继续以较快的步伐提升国产化率,降低供应链因素带来的安全风险。产品方面,面向行业应用场景开发了多种网络空间监管治理系统、5G精细化分流产品,基于AI的网络可视化系统、移动网流量筛选系统、流量完整性分析设备、流表提取设备等,并向无线侧移动网拓展,开发了空口采集和分析设备,形成产品系列更全、市场适用度更广的网络可视化解决方案。在智能系统平台方向,公司继续坚持国产自主技术路线,基于鲲鹏、飞腾、兆芯、盛科、海光等主流国产自主芯片,构建国产自主技术底座。本年度公司面向行业信创领域,在原有产品基础上持续推出更新升级的信创工控平台、信创服务器、信创网络设备、信创网安平台等产品,以及国产数据中心交换机、兆芯工作站、AI服务器、400G智算交换机、集交换/计算/分流/加速功能于一体的融合处理平台等产品,引入飞腾S5000/D3000、海光4号、鲲鹏920等新芯片平台开发新一代网络安全产品。在智能运维领域,子公司织光智能开发了第三代轻量化和小型化光伏清扫巡检机器人,优化成本的同时,通过新增AI云台摄像头引入更多的智能巡检能力。通过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不断积累与加强,不断拓展公司的产品宽度和行业深度,为公司开辟了新的成长空间。同时,公司积极拥抱AI技术与产业的爆发趋势,依靠公司自身技术优势,重点投入了智算可视化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以及基于国产人工智能芯片的训推一体机和推理一体机的研发及行业场景探索。目前一些系统已经初步得到应用,对于智算中心或智算集群,通过计算和网络处理、调优技术,帮助用户实时掌握其智算系统的计算资源及网络传输和数据存储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定位和显示大模型训练瓶颈、系统潜在问题和故障原因,提高智算系统的计算、网络、存储等资源的效用,提升算力集群运行效率。公司注重自主研发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及时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和商标。截至2024年底,公司合计拥有软件著作权189项,专利62项(其中发明专利49项),分别比上一年度增加18.13%和29.17%。(二)对外技术合作和标准制定本年度公司积极参与行业前沿技术合作、标准起草制订等工作。随着人工智能模型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密集层堆叠方法在计算成本上呈现出线性增长的趋势,混合专家模型(MoE)应运而生。公司和香港科技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ETA、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的研究团队一起,合作提出了称为mFabric的创新光电混合互联系统,采用光路交换技术、首次在分布式MoE训练过程中实现了拓扑结构的动态重构,显著提升了训练效率和成本效益。后续,公司和厦门大学智能存储与计算重点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智能网络和系统实验室的团队一起,结合自研的OCS光交换产品、深入探索大规模训练组网,推进该成果的商业化应用。今年,由恒为科技牵头、中国信通院华东分院等单位共同参与编制的《智算可视化平台能力要求》算力领域团体标准正式立项并授牌。该团标旨在帮助用户实时监控智算中心异构算力的运行情况,定位和实时识别系统性能瓶颈、潜在问题和故障原因,为智算中心提供更高效、准确的运维支撑,助力企业实现智算中心运维的降本增效、落实大规模算力组网的绿色低碳发展,为推动上海算力领域行业标准化进程做出积极贡献。该团标预计在2025年将正式发布。公司参与编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CSA)首个《云计算智能化可观测性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和《面向大规模智算服务集群的稳定运行能力要求》标准,标准在中国信通院和中国通信企业协会承办的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AI计算国际合作论坛(2024CloudAIComputeIgnite)上正式发布,以规范和指导云计算环境下的智能可观测性和智算服务集群的稳定性建设实践。公司参与编制中国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联盟(工业智算专业委员会)牵头的《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工业智算基地评估规范》,标准于2024年11月首届工业智算产业发展研讨会上正式发布,该规范作为国内工业智算领域发布的首个标准,为工业智算基地评估、认定、数据接入以及品牌监管等提供统一标准,正契合当前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和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三)销售和市场拓展2024年网络可视化业务市场情况总体平稳良好,运营商和政府行业的项目机会增长趋势明显。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供应商,主要解决方案和产品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同时,公司的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产品在数据分析和还原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演进和升级,推出更适用业务系统的策略执行模块,向市场投放面向最终用户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巩固了公司市场和产品的领先性。公司在金融行业取得持续进展,深化与包括国有银行、商业银行和地方城商行之间的合作,强化品牌形象和口碑,同时延展到电力能源等其他行业。2024年智能系统平台业务在国产信息化和信创市场进一步深化落地背景下,促进公司相关产品销售,同时,公司智算业务AI一体机等产品逐步交付落地,使得营业收入实现高速增长。公司加大力度投入细分行业的信创应用落地,大客户份额取得扩大,网安行业进一步拓展客户,并加大与客户市场合作,销售规模有所扩大。同时,公司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创新联盟主导的产业联盟、国产化生态圈,在国产自主信息化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创新能力获得市场认可。公司继续与算力投资方合作,推进智算算力中心建设。2024年8月,公司负责建设及运营的“智云•前海智算中心”开始投产运行,标志着公司在智算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并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智算合作项目,共同推进智算生态合作与智算产业落地。2024年,恒为科技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市场活动,提升了公司在国内外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面向国内市场,公司积极参与行业生态建设,亮相2024年飞腾赋能培训成都/南京/北京站、2024年华为全联接大会、第三届算力网络与数字经济论坛暨2024年“算力浦江”总结大会等活动,与行业伙伴共探技术前沿,展示创新成果,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恒为科技加速全球化步伐,通过参与2024年迪拜ISS展会、2024新加坡CSWA展会及澳门V-Transform展会,推动品牌进入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扩大全球业务布局。本年度公司继续加强销售队伍和梯队建设,打造面向行业的销售团队,提升售前服务能力,完善销售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全国各省营销服务网点能力,加快响应速度,重点项目安排专人驻守,提升售后服务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四)质量管理公司运用了科学严谨的管理手段,建立以市场需求、产品研发、供应商管理、订单交付为主轴的全员质量管理模式,精心打造以研发质量、交付质量、服务质量为核心的立体式质量管理体系,为公司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提供保障。2024年,公司的嘉善智能制造工厂已开展规模化生产,并在年度内通过多家主要客户的QPA、QSA稽核。公司内部持续优化体系流程,加强研发项目质量管理,优化产品、物料、作业等流程,在质量管理建设上持续精进,年度内取得了CMMI5、TSM可信研发运营安全能力成熟度等级评估证书、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CS2)等认证。截止本报告期,公司已取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ISO20000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等证书。(五)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坚信“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管理理念,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培养现有人才、优化人力配置等方式,持续提升员工职业化、专业化素质,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公司打造全面、多元化的职业发展生态系统,支持每位员工的个人成长,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目标。通过明确的任职资格定义、全面的人才盘点、针对性的发展计划以及系统的培训项目,形成了一个关键岗位和人员的职业生涯全周期的人才培养体系。2024年,面对经济发展的挑战,公司稳定就业,通过积极不断拓展业务方向、提升员工技能等方式实现人员稳定,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吸纳招聘更多人才。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各类人员合计用工人数612人,其中研发人员320人,占比为52.29%。公司继续以价值创造为引导,秉持“鼓励每个人成长并给予回报”的理念,激发并保留核心人才与公司共同成长。同时将及时激励,荣誉鼓舞相结合,加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公司围绕“AI驱动价值创造”的核心战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等领域的人才储备。通过AI技术赋能日常办公,提升效率、创新服务模式、优化产品性能,持续增强组织效能与员工价值,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六)对外投资公司秉承聚焦主业、内生与外延发展并举的策略,开展对外投资活动。2024年8月,公司控股子公司恒科智算(上海)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主要负责公司有关智算集群的组网建设和交付、以及算力中心的运维和运营服务等相关业务,公司则更侧重智算可视化和智算一体机等产品的开发。2025年1月,公司全资子公司恒为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此举是为了更好地开拓海外业务,与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及战略布局,形成国内、国外业务的联动与配合。公司成立后,将逐步衔接公司原有的海外业务的签约主体,并承担新市场的开拓功能。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