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控制电机及其驱动系统、LED智能照明控制与驱动产品、设备状态管理产品和系统、电源电控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继电器代理贸易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电机制造;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微特电机及组件制造;微特电机及组件销售;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软件开发;软件销售;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领域内的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采购代理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自1994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信息化技术应用领域内控制执行元器件及其集成产品智能LED驱动器及其集成产品的研发和经营。
特别是在高精度控制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领域,拥有行业先进技术。
作为全球优秀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制造商,鸣志已成为中国运动控制领域的佼佼者。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在北美欧洲东亚东南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拥有30余家子公司,并在全球多个地区建立了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卓越的运动控制产品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2017年5月9日,鸣志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03728。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458万元,同比上升3.92%,环比上升14.22%。
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926万元,同比增长9.56%,环比增长20.82%。
公司业务从近两年的波动中企稳回升,公司当前在手订单充足,为下半年同比快速增长奠定基础。
国内方面,宏观政策持续加力,市场需求总体回暖,公司境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2,751万元,同比增长了6.84%,占比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的55.34%;国际方面,全球贸易景气度回升,但受美国加征关税及欧洲需求疲软影响,上半年境外营业收入58,707万元,同期微增0.52%,在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的占比下降了1.51个百分点。
受主要生产基地搬迁及越南新厂投产产能爬坡影响,新工厂产能尚未充分释放,短期成本摊销对公司盈利形成阶段性压力。
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95万元,同比下降32.6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37万元,同比下降37.28%。
从新工厂的具体经营情况来看,公司越南子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962万元,同比增长973%,环比增长183%,亏损幅度已显著收窄,随着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盈利修复可期。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销售区域分部及产品应用结构有所调整,境外高毛利业务部分营业收入占比下降1.51个百分点,公司综合毛利率仍稳定在35.0%,盈利能力保持稳健。
报告期内,伴随着业务回升,应收账款及存货规模均高于上年同期,导致运营资金占用增加。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56万元,同比下降49.66%。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围绕核心主业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研发费用12,478万元,研发费用率稳定在9.49%。
持续的高比例研发投入为公司在各业务领域的技术迭代和新兴高附加值赛道的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合计38项,另有168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在实审阶段。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分部的经营情况如下:1.报告期内业务分部经营情况的分析(1)主营业务情况控制电机及其驱动系统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板块,其中的控制电机部分凭借长期行业积累,为驱动控制系统部分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平台,支撑公司在多元场景与广泛客户中保持领先规模。
2025年上半年,公司控制电机及其驱动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6%。
其中,控制电机部分实现营业收入6.74亿元,同比微降0.88%,主要受纺织机械、安防设备、金融设备等传统行业需求波动及汽车智能驾驶项目订单节奏短期调整所致。
而同期的无刷电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占板块营收比重的11.7%,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增量部分主要来自于通用自动化、机器人、光伏/锂电/半导体设备及3D打印领域。
公司驱动控制系统业务以驱动器、控制器、电机+驱动器的一体化模组及配套驱动控制软件、系统级解决方案为产品矩阵。
公司整合美国AMP与瑞士TMotion在运动控制领域的核心算法、软件架构及运动控制编程语言,并在应用迭代中持续优化。
公司运动控制解决方案业务依托公司成熟的控制电机平台与丰富的设计经验,实现控制电机技术向更高附加值系统方案的外延升级,成为构建公司完整运动控制闭环的关键环节;借助公司全球化的销售渠道,快速完成技术落地与客户端渗透,形成执行器件与自动化控制的深度协同。
2025年上半年,公司运动控制系统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07%,其中伺服系统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48.94%,增量主要来自通用自动化和锂电及半导体领域自动化需求的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公司电源与照明系统控制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9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公司设备状态管理系统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14亿元,同比下降9.4%,主要因下游资产密集型企业新增产线投资缩减,且部分在实施项目验收延迟;公司贸易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下降6.4%,主要因客户库存消化,新增采购需求阶段性回落及国产化进程加速,进口品牌订单被自然分流所致。
(2)应用领域的业务情况报告期内,公司运动控制领域业务在锂电/半导体自动化、其他通用自动化、机器人应用和3D打印业务领域实现了较快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相关应用领域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8%,具体情况如下: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与锂电行业延续扩张节奏。
全球半导体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国内复苏势能尤为突出,AI芯片在智能终端、电动汽车及工业物联网的渗透持续放大需求。
同期,全国锂电总产量再上新台阶,储能型与动力型电池同步放量。
公司步进驱动系统、伺服驱动控制系统及一体化模组在晶圆搬运、极片卷绕、自动跟踪等关键制程继续提供完整、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凭借平台化技术迭代与快速交付优势,国内外份额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在半导体及锂电储能应用领域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逾130%。
通用自动化是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重要应用领域,2025年上半年,下游3C、锂电、半导体等行业资本开支保持活跃,工艺升级与国产替代需求叠加释放,带动公司步进驱动系统、伺服驱动控制系统、控制器及集成式/一体化模组产品订单持续增长。
报告期,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延续向好态势,凭借新一代交流伺服平台的性能提升与快速交付能力,核心产品在细分市场的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同时,公司聚焦“方案+部件”模式,面向锂电和半导体自动化、物流自动化等场景推出多款标准化解决方案,实现单客户配套价值提升。
报告期内,通用自动化板块的营业收入与交付数量均实现同比显著增长,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同步改善。
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产业继续以智能化、协作化为支点,加速向工业与生活场景渗透。
公司围绕物流搬运(AGV/AMR)、手术机器人、商用服务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四大方向深耕布局,无刷无齿槽电机、无框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精密微型减速机及精密丝杠传动组件在机器人旋转关节、手指关节、手腕关节及移动底盘等关键模组方向持续交付。
依托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成熟多技术平台,公司在移动机器人领域完成多个标杆项目落地,产品性能与交付速度广获客户认可。
报告期内,机器人应用板块收入延续稳健增长,同比增幅约20%。
报告期内,公司在太阳能光伏自动化生产设备、医疗设备及生化分析仪器、金融设备、安防设备及纺织机械等下游应用领域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2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30%,具体情况如下:2025年上半年,全球光伏产业链进入深度调整期:装机增速放缓、制造端电池片与组件产量增速进一步下降,主材价格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下行通道,出口端量价承压,上半年光伏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26%。
国内项目开工节奏延后导致资本开支普遍收紧。
受此影响,公司控制电机及驱动系统产品在硅片、电池、组件等光伏核心工序自动化应用领域的出货量同步继续回落,光伏领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接近20%。
面对需求波动,公司正加快推出更具性价比的模块化方案,并重点布局海外光伏运维及储能配套业务,以降低单一环节波动带来的风险。
医疗设备和生化分析仪器行业整体处于温和调整期:医院资本开支节奏放缓,出口认证周期拉长,高端医疗设备和新项目的落地速度低于预期。
公司控制电机及驱动控制系统产品在样本前处理、精密移液、高速离心等关键模块的出货量同步回落。
报告期内,公司在相关领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约6%。
面对短期波动,公司已完成新一代超平滑、低噪音、高灭菌等级平台化产品的验证,并针对海外市场加快售后及耗材替换服务布局。
凭借技术与渠道的前置投入,公司对中长期在医疗设备和生化分析仪器应用领域的需求复苏保持坚定信心。
2025年上半年,金融设备、纺织机械与安防设备三大传统优势行业同步承压。
金融机具受银行网点持续收缩及信创节奏波动影响,新增项目释放有限;纺织机械则因东南亚订单分流与国内需求疲软双重挤压,设备更新意愿低迷;安防设备在地方财政趋紧、项目周期拉长的背景下,整体建设节奏放缓。
叠加客户库存偏高、价格竞争加剧,公司控制电机及驱动系统产品在上述领域的出货量均出现下滑,相关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合计减少0.5亿元。
公司正加速产品小型化、低功耗升级,并推动通用自动化平台向集成化、小型化、和新兴场景延伸,以分散行业波动带来的风险。
本公司的前身为上海鸣志电器有限公司,由上海井亭实业公司(以下简称“井亭实业”)、上海鸣志精密机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鸣志精密”)、美国MOTECH控制系统L.L.C公司(以下简称“MOTECH”)于1998年7月7日共同投资设立的中外合作企业,合作期限15年。
经营范围:生产直流步进电机,直流无刷电机,交流电机,离合器,电磁吸铁、销售自产产品。
1998年5月15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出具了《关于<上海鸣志电器有限公司项目建议书>的批复》(上闵外经发(98)262号),同意井亭实业与鸣志精密及MOTECH公司合作举办上海鸣志电器有限公司(合作公司)。
1998年5月20日,井亭实业、鸣志精密和MOTCEH签订了《上海鸣志电器有限公司合同》、《上海鸣志电器有限公司章程》和《上海鸣志电器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8年5月29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出具了《关于<上海鸣志电器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章程>的批复》(上闵外经发(98)309号),批准同意井亭实业与鸣志精密及MOTECH公司合作举办上海鸣志电器有限公司(合作公司)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签订的合同章程:注册资本为35万美元,投资总额为35万美元,其中,井亭实业以1,000平方米厂房、场地使用权作为合作条件,鸣志精密以与17.5万美元等值的人民币认缴注册资本的50%,MOTECH以17.5万美元现汇认缴注册资本的50%;自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鸣志有限保证第一年至第三年每年支付井亭实业税后收益25万元人民币,第四年起每年在上一年基础上递增3%。
若鸣志有限发生亏损或利润不足以支付井亭实业税后收益,鸣志精密及MOTECH应按投资比例补偿井亭实业;井亭实业不承担合作公司债务及亏损;合作期满或提前终止合作时的财产归属:厂房、场地使用权由井亭实业收回,清算后的财产按鸣志精密和MOTECH公司投资比例分配。
1998年6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公司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外经贸沪闵合作字〔1998〕0669号)。
1998年7月7日,鸣志有限取得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作沪总字第025080号(闵行))。
1998年10月13日,上海大隆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沪隆会字(98)第1826号《验资报告》,鸣志有限的注册资本为35万美元,实收资本为35万美元。
1999年1月20日,鸣志有限完成实收资本缴纳到位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重新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作沪总字第025080号(闵行))。
2012年8月17日,鸣志有限董事会、股东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和《关于终止上海鸣志电器有限公司合资合同及章程的议案》,同意将公司整体变更为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同日,鸣志投资、新永恒、晋源投资、杲鑫投资、凯康投资作为发起人共同签署了《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和《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2012年10月19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出具了《市商务委关于同意上海鸣志电器有限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沪商外资批[2012]3645号),同意鸣志有限由合资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
2012年10月23日,鸣志电器取得了上海市人民政府换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外资沪股份字(1998)1629号)。
根据众华会计师事务所于2012年12月5日出具的沪众会字(2012)第3612号《验资报告》,发行人已收到全体股东以其拥有的鸣志有限截至2012年7月31日止经审计净资产人民币349,996,108.54元,按照1:0.68572的比例折为股份公司股份24,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其余计入资本公积。
2012年12月5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同意将鸣志有限截至2012年7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人民币349,996,108.54元,按照1:0.68572的比例折为公司股份24,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其余109,996,108.54元计入资本公积;公司全体发起人股东以其持有的鸣志有限股权所对应的净资产作为出资认购。
2012年12月13日,鸣志电器取得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10000400197854(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