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洁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浙江洁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洁美科技
  • 企业英文名: Zhejiang Jiemei Electronic And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方隽云
  • 上市代码: 002859.SZ
  • 注册资本: 43091.274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04-07
  • 大股东: 浙江元龙股权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46.74%
  • 董秘: 张君刚
  • 董秘电话: 0571-87759593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盛伟明、虞婷婷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杭州)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安吉经济开发区阳光工业园区
  • 概念板块: 电子元件 浙江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转债标的 被动元件 固态电池 MLCC 国产芯片 5G概念 锂电池 新材料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01-04-09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5007272208214
  • 法定代表人: 方隽云
  • 董事长: 方隽云
  • 电话: 0572-5302126,0571-87759593
  • 传真: 0571-88155859
  • 企业官网: www.jmkj.com
  • 企业邮箱: 002859@zjjm.cn
  • 办公地址: 浙江省安吉经济开发区阳光工业园区,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大关路100号绿地中央广场10幢24层
  • 邮编: 313300,310015
  • 主营业务: 电子元器件薄型载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纸制品制造;纸制品销售;模具制造;模具销售;新型膜材料制造;新型膜材料销售;机械设备研发;机械设备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 企业简介: 浙江洁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2017年4月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2859。洁美是一家专业为集成电路、片式电子元器件等企业配套生产薄型载带系列产品及离型膜等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纸质载带、上下胶带、塑料载带及配套盖带、离型膜、流延膜等。公司拥有从电子专用原纸制造到纸质载带加工销售、塑料载带粒子一体化高速成型及光学级PET基膜到离型膜涂布成型的完整产业链,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电子元器件使用及制程所需耗材的一站式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
  • 发展进程: 2000年12月26日,杭州元龙包装材料有限公司、FullShineEnterpriseCo.,Inc.和自然人方隽彦向安吉县计划与经济委员会提交了《中外合资安吉洁美纸制品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设立中外合资企业。2001年2月19日,安吉县计划与经济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合资经营安吉洁美纸制品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安计经字[2001]第21号),同意成立安吉洁美纸制品有限公司。2001年3月7日,杭州元龙、FullShineEnterpriseCo.,Inc.及方隽彦共同签署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章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共同出资设立安吉洁美纸制品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50万元,投资总额200万元。2001年3月15日,安吉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下发了《关于同意安吉洁美纸制品有限公司合同、章程及董事会成员的批复》(安外经贸字[2001]第8号),同意设立安吉洁美纸制品有限公司。2001年3月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外经贸资浙府字[2001]10966号)。2001年4月9日,安吉洁美纸制品有限公司在湖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营业执照号为企合浙湖总副字第000772号,住所为安吉县安乐工业区,经营范围为纸、纸制品设计加工及销售,法定代表人为方隽云,成立时注册资本人民币150万元。2001年10月19日,安吉弘大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了“安弘会(验)[2001]第94号”《验资报告》,截至2001年10月18日止,公司已收到投资者以货币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150万元。 2002年8月25日,公司董事会做出决议,同意将公司名称变更为浙江洁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同意吸收景和有限公司和郑小华为公司新股东,并将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800万元,投资总额增加至1,130万元;同时将公司经营范围变更为“半导体、电子元器件专用材料开发、生产;纸、纸制品加工设计及销售”。2002年9月16日,安吉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下发了《关于同意安吉洁美纸制品有限公司增资、修改董事会名单及名称变更报告的批复》(安外经贸[2002]84号),同意公司增资、修改董事会名单及名称变更。2002年9月1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外经贸浙府资湖字[2002]00423号)。2002年9月,洁美有限完成上述增资事项的工商变更登记。 2013年9月22日,洁美有限股东会决议,同意洁美有限以2013年8月31日为审计评估基准日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2013年10月26日,洁美有限股东会决议,确认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于2013年10月12日出具的“天健审[2013]6211号”《审计报告》,洁美有限2013年8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为21,633.36万元。并将该净资产中7,500万元按股东出资比例折合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每股面值1元,计7,500万股,折股溢价14,133.36万元计入资本公积。2013年12月11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天健验[2013]354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13年12月10日止,洁美科技(筹)已收到全体出资者所拥有的截至2013年8月31日止经审计的净资产21,633.36万元,折合股本7,500万股,超过部分计入资本公积。2013年12月,股份公司就上述整体变更事项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封装材料(纸质载带、塑料载带、电子胶带、芯片承载盘)、电子级薄膜材料(离型膜、流延膜等)、复合集流体即:复合铝箔(PET铝箔)、复合铜箔(PET/PP铜箔)、涂碳复合铝箔等。其中电子封装材料主要应用于下游电子元器件贴装工业;电子级薄膜材料中离型膜主要用于电子元器件制造中的转移材料以及偏光片生产等领域;流延膜主要应用于铝塑膜、中小尺寸增亮膜、ITO导电膜等产品生产领域,对应下游应用主要是消费电子、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复合集流体主要应用于消费类锂电池、动力电池(涵盖新能源汽车、两轮小动力车、货轮、机器人、无人机等多种动力应用场景)以及储能电池客户。公司为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偏光片企业配套生产系列产品,以现有电子封装材料及电子级薄膜材料为基础,并向新能源材料领域延伸,致力于成为全球电子元器件封装及制程所需耗材一站式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并成为功能膜材料、电子化学品、新能源相关材料领域的领先企业。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二)公司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按业务流程和经营体系构建了以股份公司为主体各子公司分工协作的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对主要原材料采用集中采购的模式,根据生产量的需求结合市场价格走势判断,分批次集中采购;对辅料主要采用实时采购的模式,公司根据辅料的库存情况以及生产需要实时从现货市场上进行采购;2、生产模式:公司采用“以销定产、适度库存”的生产模式,主要根据客户的订单组织产品生产;3、销售模式:公司主要采用订单式销售,根据客户订单要求的规格、数量组织生产,公司的订单式销售具体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内销和外销等模式。(三)公司所处行业竞争地位公司以持续的技术研发创新为核心,优质的产品质量为保障,稳定的客户资源为依托,良好的人才及技术储备为基础,在电子封装材料、电子级薄膜材料领域的设计制造水平、业务销售规模、配套服务能力等多方面具备核心竞争力。1、概述报告期内,随着新能源、智能制造、5G商用技术等产业的逐步起量及AI终端应用等新产品推动下的换机需求为电子元器件行业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长点,叠加行业积极因素影响,公司订单量稳步回升;公司进一步优化产业基地布局,完善产业链一体化各个环节,推动智能制造及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产销量,高端客户的份额稳步提升。2024年下半年,公司为加快中高端离型膜的送样测试及放量进度,加大了新产品研发试制投入,研发相关投入同比增加较多,导致全年净利润略有下滑。在上述因素共同影响下,公司整体销售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1,701.68万元,同比增长15.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17.14万元,同比下降20.91%。报告期内,公司电子封装材料营业收入15.71亿元,同比增长13.09%。公司继续保持纸质载带高品质及较高市场占有率。一方面,公司顺应电子元器件小型化趋势,持续优化纸质载带系列产品的结构,持续增加高精密压孔纸带专用设备,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产销量;另一方面,公司持续优化生产流程,加速技术迭代,建设高净化等级的智能化数字工厂,适应小型化、车载、半导体类载带产品的生产要求。此外,公司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生产基地战略布局,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提高对海外客户的响应速度,其中菲律宾生产基地顺利投产,目前已经向主要客户批量供货,马来西亚生产基地扩建项目也已启动建设。报告期内,公司第五条电子专用原纸生产线试生产运行良好,形成一体化、集成化、自动化的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纸质载带行业的领先地位;江西生产基地技改升级项目作为当地“退城入园”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江西基地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公司继续打造塑料载带高端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了精密模具和原材料黑色塑料粒子及片材的自主生产。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了半导体封测领域客户的开拓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成了半导体知名客户的样品认证,并实现了向半导体领域重点客户的小批量供货,业务发展势头良好。报告期内,公司电子级薄膜材料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35.38%。离型膜方面,MLCC离型膜已向国巨、华新科、风华高科、三环集团等主要客户实现稳定批量供货,并顺利进入韩日系大客户的批量供货导入阶段,其中韩系客户海外基地也通过了产品认证测试;偏光片用离型膜已向主要偏光片生产企业稳定批量供货;同时,公司持续开展多型号、多应用领域的高端离型膜研发和试制,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配合自制BOPET薄膜的量产,推进以自制BOPET材料为基础的MLCC离型膜低粗糙度产品、中高端偏光片离型膜、OCA离型膜等新产品的开发,并开始在各家客户送样测试。报告期内,广东肇庆基地离型膜一期项目两条线陆续投产,并已经通过多家客户的认证,开始逐步量产供货。华北地区产研总部基地项目即天津生产基地项目顺利进入项目主体施工阶段,配套设施建设也在按计划进行,该项目投产后将实现贴近客户供货,大幅提升公司在韩系客户的份额。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光学级BOPET膜及流延膜生产项目,已在客户端全面展开使用自制基膜离型膜产品的验证及导入,并有多规格产品通过了验证进入批量导入阶段。特别是日韩客户使用公司自制基膜的离型膜进入批量导入期,标志着公司在日韩客户的中高端MLCC应用领域逐步开始实现国产替代。同时,公司坚定扩产步伐,BOPET膜二期项目设备完成安装并开始单机调试工作,预计2025年二季度开始试生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能将增加一倍以上。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了在新能源相关领域的布局。流延膜领域,公司流延膜二期项目顺利投产,总设计产能实现翻番,达到年产6,000吨。得益于新能源及电动汽车产销量的增长,铝塑膜用流延膜订单持续增长,客户验证稳步推进,公司已成为国内主要的铝塑膜客户合作伙伴;公司对光电显示用流延膜工艺技术进行了持续改进,产品已逐步导入下游一线品牌客户;报告期内,公司成功通过了IATF16949(即国际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本次认证范围是锂电池铝塑膜用流延膜,通过认证进一步提高公司流延膜生产管理水平,保持公司在动力电池铝塑膜用流延膜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进一步向新能源电池正负极材料——复合集流体领域延伸,报告期内,公司以受让柔震科技原股东股权的方式取得了柔震科技的控制权,收购的总价款为3,000万元人民币,对应柔震科技出资比例的56.8334%。柔震科技专注于聚合物基金属复合膜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该产品是具有“三明治”结构(金属镀层/高分子层/金属镀层)的复合金属膜材料,可以取代传统金属铝箔和铜箔作为锂离子电池集流体使用,在帮助电池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其安全性能。柔震科技产品包括复合铝箔(PET铝箔)、复合铜箔(PET铜箔)以及涂碳复合铝箔三类核心产品。复合铝箔(PET铝箔)是通过蒸镀工艺制备的具有特殊夹层结构的复合材料,用于替代锂电池正极铝箔集流体,运用后在有效减薄集流体厚度下可大幅度减少集流体之间内短路带来的起火爆炸现象,有效提高电池安全性能。复合铜箔(PET铜箔)是结合了磁控和水电镀工艺制备的具有特殊夹层结构的复合材料,使用本材料则可大幅度减少金属铜的用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涂碳复合铝箔涂覆在常规复合集流体的表面可以减少活性物质和集流体之间的界面电阻,同时也增加了两者之间的结合力,实现更高倍率充放电的能力。下游对接的主要是消费类锂电池、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电池客户。目前柔震科技已与国内外头部电池企业及终端客户开展深度合作,且是部分锂电池客户复合铝箔的唯一批量供应商。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