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浙江洁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洁美科技 - 002859.SZ

浙江洁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7-04-07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方隽云
企业英文名
Zhejiang Jiemei Electronic And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2001-04-09
董事长
方隽云
注册地
浙江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洁美科技
股票代码
002859.SZ
上市日期
2017-04-07
大股东
浙江元龙股权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46.75 %
董秘
张君刚
董秘电话
0571-87759593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盛伟明;虞婷婷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杭州)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浙江洁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305007272208214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浙江
成立日期
2001-04-09
法定代表人
方隽云
董事长
方隽云
企业电话
0572-5302126,0571-87759593
企业传真
0571-88155859
邮编
313300,310015
企业邮箱
002859@zjj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浙江省安吉经济开发区阳光工业园区,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大关路100号绿地中央广场10幢24层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电子元器件薄型载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纸制品制造;纸制品销售;模具制造;模具销售;新型膜材料制造;新型膜材料销售;机械设备研发;机械设备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浙江洁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2017年4月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2859。

洁美是一家专业为集成电路、片式电子元器件等企业配套生产薄型载带系列产品及离型膜等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纸质载带、上下胶带、塑料载带及配套盖带、离型膜、流延膜等。

公司拥有从电子专用原纸制造到纸质载带加工销售、塑料载带粒子一体化高速成型及光学级PET基膜到离型膜涂布成型的完整产业链,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电子元器件使用及制程所需耗材的一站式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封装材料及电子级薄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纸质载带、电子胶带、塑料载带、转移胶带(离型膜)、流延膜、芯片承载盘(IC-tray盘)。

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片式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光电显示领域及新能源领域,最终应用于AI终端、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市场,并通过控股子公司柔震科技将产品延伸至新能源电池正负极材料——复合集流体领域,包括复合铝箔(PET铝箔)、复合铜箔(PET铜箔、PP铜箔)以及涂碳复合铝箔三类核心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类锂电池、动力电池(涵盖新能源汽车、两轮小动力车、货轮、机器人、无人机等多种动力应用场景)以及储能电池客户。

近年来,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叠加“新基建”及电子产品“以旧换新”等政策,5G网络、云计算及数据中心建设加速,新能源汽车、AR/VR、工业互联网、AI终端、消费电子等市场需求持续放量,广泛的下游需求奠定了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也为公司业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行业保障。

据工信部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长较快,出口增速放缓,效益稳步改善,投资增速回落,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6.49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加值同比增长11.1%,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同比增长5.5%;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6.8%。

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等方面意义重大。

2025年5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联合发文,标题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关于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旨在推动该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二)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封装材料(纸质载带、塑料载带、电子胶带、芯片承载盘)、电子级薄膜材料(离型膜、流延膜等)、复合集流体即复合铝箔(PET铝箔)、复合铜箔(PET铜箔、PP铜箔)、涂碳复合铝箔等。

其中电子封装材料主要应用于下游电子元器件贴装工业;电子级薄膜材料中离型膜主要用于电子元器件制造中的转移材料以及偏光片生产等领域;流延膜主要应用于铝塑膜、中小尺寸增亮膜、ITO导电膜等产品生产领域,对应下游应用主要是消费电子、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复合集流体主要应用于消费类锂电池、动力电池(涵盖新能源汽车、两轮小动力车、货轮、机器人、无人机等多种动力应用场景)以及储能电池客户。

公司为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偏光片企业配套生产系列产品,以现有电子封装材料及电子级薄膜材料为基础,并向新能源材料领域延伸,致力于成为全球电子元器件封装及制程所需耗材一站式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并成为功能膜材料、电子化学品、新能源相关材料领域的领先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公司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按业务流程和经营体系构建了以股份公司为主体各子公司分工协作的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对主要原材料采用集中采购的模式,根据生产量的需求结合市场价格走势判断,分批次集中采购;对辅料主要采用实时采购的模式,公司根据辅料的库存情况以及生产需要实时从现货市场上进行采购;2、生产模式:公司采用“以销定产、适度库存”的生产模式,主要根据客户的订单组织产品生产;3、销售模式:公司主要采用订单式销售,根据客户订单要求的规格、数量组织生产,公司的订单式销售具体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内销和外销等模式。

(四)公司所处行业竞争地位公司以持续的技术研发创新为核心,优质的产品质量为保障,稳定的客户资源为依托,良好的人才及技术储备为基础,在电子封装材料、电子级薄膜材料领域的设计制造水平、业务销售规模、配套服务能力等多方面具备核心竞争力。

概述报告期内,随着新能源、智能制造、5G商用技术等产业的逐步起量及AI终端应用等新产品推动下的换机需求为电子元器件行业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长点,叠加行业积极因素影响,公司订单量稳步回升;公司进一步优化产业基地布局,完善产业链一体化各个环节,推动智能制造及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产销量,高端客户的份额稳步提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销售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6,243.73万元,同比增长14.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49.41万元,同比下降18.78%。

报告期内,公司电子封装材料营业收入80,786.09万元,同比增长9.97%。

公司继续保持电子元器件封装载带产品高品质及较高市场占有率。

一方面,公司顺应电子元器件小型化趋势,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持续增加高精密载带专用设备,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产销量;另一方面,公司持续优化生产流程,加速技术迭代,建设高净化等级的智能化数字工厂,适应小型化、车载、半导体类载带产品的生产要求。

此外,公司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生产基地战略布局,持续新建及扩建海外生产基地,提高对海外客户的响应速度,其中菲律宾生产基地持续向主要客户送样测试及批量供货;马来西亚生产基地扩建项目新厂房已经建设完成,开始安装生产设备并进行调试,预计三季度开始试生产并完成客户验证。

报告期内,江西生产基地技改升级项目作为当地“退城入园”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两条电子专用原纸生产线安装进展顺利,预计年底进入试生产调试阶段并逐步量产后替代原有两条旧生产线,项目达产后将进一步提高江西基地的产能规模、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公司继续打造塑料载带高端产品核心竞争力,新增一批高精密塑料载带生产线,并已向半导体领域重点客户持续供货,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报告期内,公司电子级薄膜材料营业收入11,570.72万元,同比增长61.29%。

离型膜方面,MLCC用途离型膜产品已在国巨、华新科、风华高科、三环集团等主要客户端稳定批量供货且基本完成了自制基膜的产品切换,并在宇阳科技、微容电子等知名国内客户端完成了导入工作;同时也顺利完成了韩日系大客户(三星、村田)的验证和批量供货,其中韩系客户海外基地通过了对公司产品的认证测试,目前正在逐步放量中。

对于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的高端MLCC用离型膜也取得了突破,目前已实现客户端薄层、高容产品的稳定应用。

偏光片用离型膜已向主要偏光片生产企业稳定批量供货,与多家客户签订了产品供应战略协议。

同时,公司仍持续开展多型号、多应用领域的高端离型膜研发和试制,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在现有主要用途产品上获得新的突破,进一步打破国外产品垄断,实现进口替代。

报告期内,广东生产基地离型膜一期项目两条生产线陆续投产,进入多系列产品量产供货阶段;同时,由于华南地区客户端的供货需求持续增加,公司将进一步拓展广东生产基地产能,未来将新增超宽幅离型膜产线。

华北地区产研总部基地项目即天津生产基地项目已进入生产车间装修阶段,计划2025年年底进行设备安装调试。

该项目投产后公司将具备对华北地区战略客户的就近供货能力,大幅提升公司在韩系客户的份额。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光学级BOPET膜项目,基膜二号生产线已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试生产,经过工艺调整及磨合目前设备整体运行稳定,预计2025年下半年可实现小批量供货。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入新能源相关领域的布局。

流延膜领域生产运营持续稳定,新产品研发成绩显著。

铝塑膜方向,针对下游需求开发低温热封产品等新产品,拓宽应用场景,客户群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光学保护膜应用方向,新产品抗静电保护膜成功量产,出货量持续增长,在高端应用领域保持了性能优势。

同时,持续采用原材料国产替代等方式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促进工艺改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公司持续向新能源电池正负极材料——复合集流体领域延伸。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对控股子公司浙江柔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柔震科技”)的收购整合,按增资前6亿元估值增资3,000万元,认购柔震科技全部股权的4.7619%,公司持有柔震科技的股权比例由58.4333%增加至60.4127%。

柔震科技专注于聚合物基金属复合膜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该产品是具有“三明治”结构(金属镀层/高分子层/金属镀层)的复合金属膜材料,可以取代传统金属铝箔和铜箔作为锂离子电池集流体使用,在帮助电池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其安全性能。

2025年上半年,柔震科技结合客户需求开启复合集流体产品的扩产项目,复合铝箔(PET铝箔)计划2025年增加7条生产线,其中4条线已经陆续到位开始安装;复合铜箔(PET铜箔、PP铜箔)计划2025年增加4条生产线,其中3条线也已经预定。

报告期内,柔震科技推进4家客户签订了技术协议,完成11家客户供应商导入,实现3家客户批量出货要求,订单数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超40%,客户类型覆盖国内外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多重领域。

柔震科技的产品还能服务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电动货轮、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新型应用领域,为客户开发创新电池技术提供强劲的竞争力,助力未来智能交通、农业、家庭服务、医疗辅助等发展。

柔震科技目前已着手布局高强度复合集流体、超薄化复合集流体、倍率型复合集流体等新产品,以适应未来轻量化、高续航应用的需求,开发完成后将对现有复合集流体技术实现进一步优化,拓展优化应用场景,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此外,随着高端服务器市场的不断增长,公司凭借深厚的功能化铜箔技术底蕴,联合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教授、伽龙教授研发出可用于PCB的载体铜箔,并送样至终端进行评估,后续新产品的市场拓展及规模化应用将持续加速。

发展进程

2000年12月26日,杭州元龙包装材料有限公司、FullShineEnterpriseCo.,Inc.和自然人方隽彦向安吉县计划与经济委员会提交了《中外合资安吉洁美纸制品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设立中外合资企业。

2001年2月19日,安吉县计划与经济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合资经营安吉洁美纸制品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安计经字[2001]第21号),同意成立安吉洁美纸制品有限公司。

2001年3月7日,杭州元龙、FullShineEnterpriseCo.,Inc.及方隽彦共同签署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章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共同出资设立安吉洁美纸制品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50万元,投资总额200万元。

2001年3月15日,安吉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下发了《关于同意安吉洁美纸制品有限公司合同、章程及董事会成员的批复》(安外经贸字[2001]第8号),同意设立安吉洁美纸制品有限公司。

2001年3月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外经贸资浙府字[2001]10966号)。

2001年4月9日,安吉洁美纸制品有限公司在湖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营业执照号为企合浙湖总副字第000772号,住所为安吉县安乐工业区,经营范围为纸、纸制品设计加工及销售,法定代表人为方隽云,成立时注册资本人民币150万元。

2001年10月19日,安吉弘大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了“安弘会(验)[2001]第94号”《验资报告》,截至2001年10月18日止,公司已收到投资者以货币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150万元。

2002年8月25日,公司董事会做出决议,同意将公司名称变更为浙江洁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同意吸收景和有限公司和郑小华为公司新股东,并将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800万元,投资总额增加至1,130万元;同时将公司经营范围变更为“半导体、电子元器件专用材料开发、生产;纸、纸制品加工设计及销售”。

2002年9月16日,安吉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下发了《关于同意安吉洁美纸制品有限公司增资、修改董事会名单及名称变更报告的批复》(安外经贸[2002]84号),同意公司增资、修改董事会名单及名称变更。

2002年9月1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外经贸浙府资湖字[2002]00423号)。

2002年9月,洁美有限完成上述增资事项的工商变更登记。

2013年9月22日,洁美有限股东会决议,同意洁美有限以2013年8月31日为审计评估基准日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

2013年10月26日,洁美有限股东会决议,确认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于2013年10月12日出具的“天健审[2013]6211号”《审计报告》,洁美有限2013年8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为21,633.36万元。

并将该净资产中7,500万元按股东出资比例折合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每股面值1元,计7,500万股,折股溢价14,133.36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3年12月11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天健验[2013]354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13年12月10日止,洁美科技(筹)已收到全体出资者所拥有的截至2013年8月31日止经审计的净资产21,633.36万元,折合股本7,500万股,超过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2013年12月,股份公司就上述整体变更事项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