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东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东航物流
- 企业英文名: Eastern Air Logistics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 上市代码: 601156.SH
- 注册资本: 158755.555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6-09
- 大股东: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40.5%
- 董秘: 万巍
- 董秘电话: 021-22365112
- 所属行业: 航空运输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张坚、王宛玉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上海市浦东机场机场大道66号
- 概念板块: 物流行业 上海板块 沪股通 上证380 中证500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跨境电商 基金重仓 央企改革 冷链物流 疫苗冷链 快递概念 一带一路 央国企改革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2004-08-23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766454452W
- 法定代表人: 郭丽君
- 董事长: 郭丽君
- 电话: 021-22365112
- 传真: 021-22365736
- 企业官网: www.eal-ceair.com
- 企业邮箱: EAL-IR@ceair.com
- 办公地址: 上海市长宁区空港六路199号
- 邮编: 200335
- 主营业务: 航空速运、地面综合服务和综合物流解决方案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海上国际货物运输代理;航空国际货物运输代理;陆路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国内货物运输代理;航空运营支持服务;航空商务服务;道路货物运输站经营;装卸搬运;航空运输货物打包服务;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仓储设备租赁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物业管理;园区管理服务;停车场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工程管理服务;日用百货销售;办公用品销售;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社会经济咨询服务;旅客票务代理;广告制作;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发布;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供应链管理服务;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安全咨询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东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物流”)是一家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企业,总部位于上海,于2021年6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东航物流,股票代码:601156),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精准、便捷的物流服务。东航物流旗下拥有中国货运航空、东航快递、东航运输、东航供应链、东航冷链等子公司及境内外多个站点及分支机构。依托中货航14架全货机和东航股份近800架客机腹舱,借助天合联盟网络,东航物流构建了遍布全国、辐射全球的航线网络,能够通达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目的地。公司在上海虹桥和浦东机场设有运营基地,拥有6个近机坪货站和1个货运中转站及海关监管仓,总面积达125万平方米,具备国内少有的、可满足特殊性质货品仓储需求的温控货物仓库(含冷藏库、冷冻库和恒温库)、危险品仓库、贵重品仓库、活体动物仓库以及超限货物仓库等多元化特种仓储资源。同时,在北京、昆明、西安、武汉、南京、济南、青岛、兰州、合肥、太原等枢纽机场设有自营货站,覆盖了具有高网络价值和辐射带动效应的国内核心航空货运枢纽区域。依托“天地合一”的资源保障、丰富的运营资质认证、行业领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多元化的泛航空物流产品服务体系,东航物流集航空速运、货站操作、多式联运、特种仓储、供应链服务、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跨境电商解决方案、冷链运输服务等业务功能于一体,并在运营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设计、优化、组织、实施、管理等全程物流服务和资源整合能力,能满足客户多方位的物流需求,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锐意奋进中的东航物流将以“一个平台,两个服务提供商”(快供应链平台、航空物流地面服务综合提供商、高端物流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为战略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和科技赋能,加快构建“干线运输+现代仓储+落地配”的服务网络,在扩大合作、竭诚服务、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进程中,奋力推动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全力塑造屹立于全球物流行业的民族航空物流品牌。
- 商业规划: (一)2024年度整体经营情况2024年,得益于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全球航空货运需求显著增长。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航空货运需求同比增长11.3%,其中国际航空货运需求同比增长12.2%。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航空货运生产规模持续创新高,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2.1%,其中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9.3%;货邮周转量同比增长24.8%,其中国际航线货邮周转量同比增长27.4%。尽管航空货运需求取得显著增长,但随着美国频繁调整关税政策并计划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复杂多变的全球经贸形势给国际航空物流行业的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对收入、成本都会带来较大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贸形势,公司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工作总基调,聚焦主责主业,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推进改革,扎实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经营业绩稳步向好。持续优化航网建设,推进以上海为核心枢纽,以华南为次枢纽,以北京、成渝为“两翼”的“双核两翼”航网布局建设;不断提升货站地面操作能力,推进前置货站布局和智慧货站建设;深耕跨境电商物流业务,积极响应上海市跨境电商发展战略,集中优势资源服务核心客户,以跨境生鲜为切入点带动航空冷链业务发展。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1.主要财务数据营业收入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56亿元,同比增长16.66%,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40.42亿元,同比增长16.65%,主要受益于以跨境电商物流解决方案和产地直达解决方案为代表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6.72%,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51.89%,较上年增加7.61个百分点。营业成本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为193.82亿元,同比增长19.79%。为丰富运力资源并增强客户服务能力,公司持续增加外采运力,航空运费成本同比增加16.87%;为进一步激发基层员工活力,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短期薪酬同比增长19.19%;航油消耗量同比小幅下降,且受益于油价下降,航油成本同比下降9.17%。费用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实施降本增效措施,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合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同比下降0.20个百分点;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大科技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加71.90%。利润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30.64亿元,同比增加7.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8亿元,同比增加8.0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40亿元,同比增加8.65%;主营业务毛利率19.40%,净利润率12.74%。资本结构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负债合计68.8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8.83亿元,主要受提前回购3架融资租赁飞机影响,其中租赁负债较上年末减少26.6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上年末减少16.70亿元;总资产262.7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4.77亿元;净资产193.8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06亿元,主要系留存收益增加影响;公司资产负债率26.21%,较上年末下降14.73个百分点,财务状况稳健。2.各业务板块经营情况各业务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及毛利情况见下表。表1.各业务板块主营业务收入情况表2.各业务板块毛利及毛利率情况航空速运方面,报告期内,在全货机可用架数较上年减少0.45架的情况下,公司积极提升运营效率,持续优化航网,投优投足长线运力,巩固并提升公司在欧线市场的份额和竞争力,全货机日利用率13.01小时,同比增加3.58%;全货机载运率为82.17%,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同时,公司积极加强客货联动,充分利用客机腹舱资源打通华南地区跨境电商货物、成渝及华北地区电子产品等货源的空空中转通道,提升客货机整体经营水平,公司货邮运输总周转量为79.0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5.87%。报告期内,航空速运业务实现收入90.35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毛利率19.54%,同比下降5.04个百分点,其中全货机毛利率34.03%,同比增加4.15个百分点,全货机毛利率提升主要受益于报告期内空运运价上升。地面综合服务方面,公司不断巩固与存量客户的合作,同时积极引入新客户,大力开发货运包机业务,持续开拓国际进港卡车航班业务,深化一站式空服中心项目组品牌建设,全力为客户提供高效、快速、便捷的通关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货邮处理量248.89万吨,同比增加3.60%;实现收入25.31亿元,同比增长6.91%;毛利率36.16%,维持相对高位水平。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方面,公司持续深耕跨境电商物流解决方案业务,集中优势资源服务头部跨境电商平台客户,积极响应上海市跨境电商发展战略,试点跨境电商带电货物运输;推出中国高端制造出海全流程物流解决方案,服务国内一系列知名品牌客户;设立东航冷链,大力发展航空冷链业务,生鲜冷链业务优势不断巩固,医药冷链业务快速上量。报告期内,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4.76亿元,同比增长36.72%;毛利率15.89%,同比上升2.37个百分点。3.各板块主要运营数据报告期内,公司航空速运、地面综合服务和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的主要运营数据见下表。表3.航空速运板块主要运营数据注1:全货机数量指报告期内可用架数。表4.地面综合服务板块主要运营数据表5.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板块主要运营数据(二)持续夯实运营底盘,航空速运效率稳中有升1.提高安全治理能力,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公司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对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国民航局工作要求,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遵章履责、崇严求实”,坚决守牢安全底线,通过抓体系建设、抓过程管控、抓作风建设、抓运行管理等措施,安全形势整体趋稳。一是充分发挥“双重预防”效能,对公司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分层、分级管控,通过发布安全风险提示,及时提醒运行中的各类风险。二是不断优化运行控制机制,构建航班风险控制体系,优化关键风险指标,系统科学计算航班初始风险,精准实施控制措施,降低航班运行风险至可接受水平。三是紧盯重要关键环节,严密监控飞机关键系统,强化生产运行过程的风险管控,加强货物运输过程管理。四是持续深化体系建设,组织完成了安全管理体系(SMS)补充运行合格审定工作,中货航在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和中国东航集团的指导下圆满完成普遍安全监督审计计划(USOAP)审计行业考察任务,并顺利通过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TSA)航空安保检查。2.持续优化航网布局,稳步提升运营效率航网布局方面,持续推进以上海为核心枢纽,以华南为次枢纽,以北京、成渝为“两翼”的“双核两翼”航网布局建设。结合市场情况,充分考虑机组资源利用及飞机检修等因素,长线运力投优投足,巩固并提升公司在欧线市场的份额和竞争力。2024年7月,开通“上海-布达佩斯”全货机航线,公司在欧洲的全货机定期航班通航点增至4个,分别为伦敦、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布达佩斯。此外,持续加强与其他航司的SPA协议联运合作,将航空物流网络延伸至南美洲和非洲。机务维修方面,全面加强飞机动态监控,保证飞机适航性,为飞行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根据市场运力需求,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协调优化在非旺季执行C检及重大维修工作,释放旺季运力。运行控制方面,加强运行风险提示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航班运行效率。机组管理方面,充分挖掘机组潜力,严格落实排班审核管理,确保机组实力搭配均衡并提升机组资源使用效率。飞行训练方面,积极协调内外部训练资源,保证训练工作有效落实,加强飞行训练质量监督检查和飞行技术标准管理,切实提升飞行训练质量。报告期内,公司全货机日利用率达13.01小时,同比增长3.58%,为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载运率82.17%,维持相对高位水平。图1.2018年-2024年全货机日利用率(小时)3.转变思维抢抓市场,全面深化客货联动市场开发方面,一是积极转变营销观念,践行“行商”思维,主动出击拼抢市场份额。深入挖掘重货与高价值货,丰富航班产品,根据市场动态及时调整运价,确保稳步提高航班载运率和收益。二是优化业务板块机构设置,开展大区制改革,形成华南、华北、西北、西南四个大区。聚焦核心业务领域,提升跨区域属地联战能力,强化区域协同,加快市场需求响应速度。三是创新销售模式,推进数字化营销。推出产品竞价系统,针对重板、泡板、BSA等产品进行竞价征询和结果管理,为客户提供便捷的线上价格征询平台,有效解决传统方式中询价难和定价难等问题,同时提升客户粘性,提供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价环境。客货联动方面,加强对客机腹舱运力的精细管控,合理分配客货共飞点运力,充分利用客机腹舱资源打通华南地区跨境电商货物、成渝及华北地区电子产品等货源的空空中转通道,并针对性地优化中转卡车转运线路、客货机班次衔接、二程货物运输组织等流程,提升客货机载运率和航线收益。报告期内,客机腹舱载运率38.70%,同比提升5.21个百分点。(三)开拓市场精细管理,地面综合服务效益持续稳固1.强化服务质量管理,积极巩固市场份额货站操作业务方面,实施存量客户分层管理策略,深入调研客户对货站进出港航班操作、特种货物服务产品、客户服务、系统平台等方面的需求,优化服务质量,稳妥做好存量客户续签工作;在上海两场和大兴机场货站积极引入新航司客户,大力拼抢货运包机业务,全力保障跨境电商包机航班增班,持续开拓卡班网络,提升航线服务范围。截至报告期末,航司客户共计47家,货运代理人客户共计307家。增值服务方面,探索产品体系化建设,持续深化一站式空服中心项目组品牌建设,推动昆山、合肥、苏州前置货站项目建设,为客户提供高效、快速、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充分挖掘市场需求,开拓并完善各类新服务产品,推出限时提货、机坪直提、精密仪器运输和全程押运等增值服务。报告期内,公司货邮处理量为248.89万吨,同比增长3.60%。2.持续推进产能建设,稳步提升货站效能产能建设方面,持续推进浦东西区货站二期项目建设,加快利用AGV、Lift&Run(升降横移输送技术)等先进生产工具与货站操作场景的深度融合,建立高效自动化的生产模式。浦东机场智能货站项目在有序推进中,致力于通过集合先进的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处理系统自动化、货物安检流程化、建筑设施智能化。效能提升方面,积极开展虹桥和浦东两场货物驳运业务,获得“两场货物驳运安保试点单位”资质,创新开展两场货物互转监管模式,有效发挥上海两场航线网络协同优势,提升航空货物中转操作时效,进一步完善上海航空物流枢纽能级。对浦东西区货站冷库实施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独立医药物流验证中心(CEIVPharma)和药品良好分销规范(GDP)的认证,持续获得相关证书使用资质,实施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顺利通过评估,持续保持ISO9001:2015证书使用资质。3.加强智慧货站建设,科技赋能效率提升公司围绕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持续推进货站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货站操作系统和客户服务平台已推广至国内所有站点,运行稳定并持续优化。报告期内,公司持续通过科技手段赋能货站实现效率提升。完成浦东西区货站出港库区ETV货架设备改造,有效释放集装器存储压力,缓解称重压力并加快出货速度,提升库区操作效率;设计开发了车辆管理系统,在浦东东区货站先行先试,有效统筹管理及维修车辆,提升车辆设备使用效率;推动货站运行质量监控的智能化与系统化,开展实施监督检查无纸化试运行工作,帮助生产单位更快地响应并实施改进。(四)转型业务快速增长,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收入显著提升1.跨境电商解决方案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迅猛发展,已成为重要的外贸业态和模式,为航空物流需求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公司持续加大跨境电商解决方案业务投入,不断丰富航线网络、扩大包机业务、加强华南及海外市场布局,提升跨境履约能力和物流效率,强化与跨境电商平台的合作,持续为中国优质产品和品牌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专业跨境物流保障。一是根据快时尚跨境电商头部客户的需求,集中优势资源,推出华南-华东空空转运物流产品,不断优化空空转运方案,并通过外采优质运力,提供从深圳、厦门、香港、郑州、鄂州等口岸出口至欧美及东亚的航空物流服务,满足客户对快速转运时效的要求。二是积极响应上海市跨境电商发展战略,加大与头部跨境电商平台合作力度,覆盖全程、切段、包机等多业务形态,航线从华东、华南、华中通往欧、美、澳主要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大促期间提供包机运力保障,全年合作货量与收入持续大幅增长。三是加强与其他跨境电商平台的合作,在出口业务提供全链路物流服务的基础上,突破进口业务发展瓶颈,提供自海外仓操作、境外报关、航空运输、国内清关到国内派送的进口全链路物流服务,合作货量及收入初见规模。报告期内,跨境电商解决方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20亿元,同比增加26.01%,占公司整体收入的比例为24.58%。图2.2018年到2024年跨境电商解决方案业务收入情况2.产地直达解决方案为有效整合内部冷链资源,积极推动冷链业务发展,2024年4月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东航冷链,致力于聚合天网和地网资源,聚焦温控货物的商流、物流和增值服务,引领航空冷链物流的发展。借助自有全货机和客机腹舱运力、湿租外航运力,东航冷链共运营生鲜航线18条,在上海、宁波、杭州、青岛、北京、鄂州、成都、合肥等口岸提供生鲜进口空运服务,通过冷链卡车进行地面分拨,服务覆盖200余家客户。“飞来鲜”运输品牌已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东东测”温控监测设备获评“冷链物流优秀创新案例”并已实现量产和规模化运用,有效提升了生鲜产品的运输品质。报告期内,公司共完成生鲜包机1,865班,生鲜包船37艘次,累计进口生鲜货物约3.2万吨,龙虾、三文鱼、车厘子、帝王蟹等四大产品的全国市场份额均居领先地位。此外,公司还积极拓展医药、人体组织和高端制造产品等高价值的温敏货物运输,“东东测+国产温控集装箱”的温敏药品出境运输保障流程愈发成熟,将有效助力国产医药出海。为不断提高冷链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逐步向“贸易+运输+口岸服务”的模式转型,积极获取报关、地面冷链配送等能力,以构建“36+12+12”小时服务全国80%消费人群为目标,在全国布局生鲜港、医药港基础设施,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完成宁波机场生鲜港一期活海鲜暂养池和成都双流机场西部生鲜港一期三文鱼加工厂的建设,宁波生鲜港二期三文鱼加工厂、台州大麦屿港帝王蟹暂养中心建设正在按计划推进。报告期内,产地直达解决方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07亿元,同比增加73.32%,占公司整体收入的比例为13.73%。图3.2018年到2024年产地直达解决方案业务收入情况3.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高科技行业方面,成为全球知名科技公司的仓储物流供应商,持续拓展合作航线范围;与全球性医疗科技公司保持长期稳定的磁体项目运输合作;为国内知名消费电子和智能制造公司提供出口至欧美及中东市场全程物流解决方案;为国产新能源汽车客户提供整车及配件物流供应链服务。航空器材方面,一是积极深化与国内主要航司和飞机制造商客户的航材供应链业务合作,不断提升航材业务能力及市场口碑;二是开通成都-上海-国际地区的空运联程转运业务,建设以成都为区域枢纽的航材多式联运业务模式,逐步复制推广至广州、西安等市场,改变目前航材供应链上海单一出口窗口的业务现状,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特货方面,圆满完成进口博览会保障任务,承担香港展品运输任务,为伦敦、非洲展品提供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为红十字会训练中心提供救生艇和防护装备的援助物资运输方案;多次完成珠宝等高价值特殊展品、干细胞仪器等特殊设备的运输保障任务,积累了丰富的保障经验。报告期内,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7亿元,同比增加8.84%。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