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捷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东莞捷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捷荣技术
- 企业英文名: Dongguan Chitwing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赵晓群
- 上市代码: 002855.SZ
- 注册资本: 24641.9682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03-21
- 大股东: 捷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43.05%
- 董秘: 李炳乾
- 董秘电话: 0755-25865177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万斌、潘祖立、杨颖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康达(深圳)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长安步步高路408号
- 概念板块: 消费电子 广东板块 深股通 机构重仓 无线耳机 预亏预减 虚拟现实 华为概念 智能穿戴 太阳能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7-09-25
- 组织形式: 外资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19006665116754
- 法定代表人: 张守智
- 董事长: 张守智
- 电话: 0755-25865177
- 传真: 0755-25865538
- 企业官网: www.chitwing.com
- 企业邮箱: public@chitwing.com
- 办公地址: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长安步步高路408号
- 邮编: 523860
- 主营业务: 面向3C行业客户提供精密模具、精密结构件及高外观需求的硬件组件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模具制造;模具销售;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金属材料制造;金属材料销售;金属结构制造;金属结构销售;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光学玻璃制造;光学玻璃销售;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特种陶瓷制品制造;特种陶瓷制品销售;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合金销售;非居住房地产租赁;货物进出口;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新材料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发电技术服务;在线能源监测技术研发;节能管理服务;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智能控制系统集成;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电池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电池零配件生产;电力设施器材制造;五金产品制造;通用设备修理;充电桩销售;太阳能热利用产品销售;太阳能热发电产品销售;先进电力电子装置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电池销售;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电力设施器材销售;电池零配件销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充电控制设备租赁;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东莞捷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捷荣技术”)成立于2007年9月,并于2017年3月21日成功上市(股票代码002855),是一家专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精密结构件及模具设计制造的规模化厂商,拥有冲压拉伸、注塑成型、CNC加工、表面处理、组装组件等制造车间,提供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式产品、医疗设备零部件等模具开发及精密结构件产品。业务从初期精密模具、塑胶精密结构件逐步拓展为集精密模具、塑胶、金属,玻璃、蓝宝石,陶瓷、一体化、模组化精密结构件技术解决方案。具备年产精密模具2000套、手机塑胶/金属精密结构件1.3亿套、玻璃2400万片的产能规模。捷荣技术秉承“技术创造优势”和“革新开创未来,实干才有今天”的企业文化,不断发展壮大,相继在深圳、北京、香港、重庆、江苏、韩国、越南等地成立了分公司,捷荣技术在坚持持续发展的同时始终本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致力于为行业及客户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满意的高品质服务,在技术经验积累和创新、人才梯队、研发生产软硬件设施、系统管理等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列,目前,捷荣技术业务遍及全球。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和经营模式在报告期内无重大变化,主要业务仍为面向3C行业客户提供精密模具、精密结构件及高外观需求的硬件组件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服务。公司不断优化提升生产制造工艺水平,实施降本增效策略,优化人员结构,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竞争力,拓展如无人机等新客户新需求,多措并举努力做好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公司不断加大配套3C新产品的开发应用并拓展发展新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多高附加值产品。(一)公司主要产品、工艺及用途公司主要产品为精密模具、精密结构件及高外观需求的硬件组件,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等产品的精密结构件;智能手机、无人机、智能平板、智能可穿戴等产品的无线充电器整机、PC的无线皮套键盘整机、AR/VR的充电器整机、PC触控板及键芯组件;智能家居的组件、各种高精密连接器、摄像头等精密零组件。公司具有较强的生产制造工艺能力,在精密零组件方面,可对各种材料(塑胶、五金、玻璃、蓝宝石等)进行高标准、高要求的表面处理(注塑、涂装、真镀、丝印、组装、镭雕以及料带式连续遮蔽喷砂、高速精密冲压、精密连续冲锻成型等),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在整机方面,可提供无线充电产品、无线蓝牙键盘等全集采的整机生产销售业务。此外,公司也涉足设备散热技术解决方案领域。(二)公司经营模式在采购管理方面,公司有完善的采购管理体系,自主采购与生产相关的原材料、机器设备、模具、夹治具及其它生产辅料,满足下游客户业务及新技术发展需求。针对公司产品的非标准特性,根据客户提供的销售预测和生产计划,对成品展开物料需求计划,采购部门和计划部门结合存货库存水平进行采买;对于共用物料,根据通用性及客户提供的预测需求设置安全库存。在生产方面,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按单定制的生产模式,生产制造可以满足客户的多机种、多品种、多地域、全球化的高品质、高效率的交付需求。接到客户的订单后,公司组织评审,综合评估包括人力配置、设备、模具、工装夹具能力、相配套的材料及配件、预计交付周期、产品良率和效率要求等条件,然后制定生产计划表并按照生产计划表组织、合理调配相应资源。在销售方面,公司主要直接面向客户销售,客户主要是全球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客户及ODM厂商。公司与主要客户签订产品销售的框架协议,约定供货方式、结算方式、质量保证等条款;客户根据需求在实际采购时向公司发出订单,约定产品规格、数量、价格、交期等信息,供需双方根据框架协议及订单约定组织生产、发货、结算、回款。同时,公司积极开发海外市场,已在韩国、越南、印度及美国等地设立海外分支机构,配套客户海外市场发展需求。(三)业绩驱动因素1、夯实业务竞争力,探索布局新业务公司一直是3C行业多家头部企业的一级供应商。在与手持移动终端行业头部客户的长期合作过程中,公司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及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行业内留下了良好的口碑。公司将紧跟消费趋势变化,在稳定发展手机类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与新兴智能硬件相关的业务,例如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智能家居及无人机等领域。2、围绕客户需求,坚持“服务大客户”战略公司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智能终端领域精密结构件的研发及生产制造,与全球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商中的多家头部企业建立了一级核心供应商关系,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一体化服务方案,形成了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关系。公司作为消费电子产业链核心的配套供应商,紧跟大客户布局,落实服务大客户战略。3、提升自动化水平,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根据行业发展变化,引进符合公司实际需要的高精密度、高准确度、高效率的先进设备,并持续对关键制程的核心设备进行改造,不断健全完善工艺体系;同时积极寻求产学研相结合,强化新材料、新技术、数字化管理的开发。通过自研与外购相结合的方式,稳步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提升各工序的自动化加工程度,节约人力成本,提升产品良率,不断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公司积极进行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对现有的ERP、OA等管理系统进行升级优化,同时也加大了对MES、WMS等生产系统的投入;对生产各环节的人力、设备、物料、工艺流程、作业条件等进行数字化管控,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细化成本分析,实现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与自动化生产方案供应商的合作,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车间管控系统等几个方面着手打造智能制造车间。4、布局海外市场,提供就近服务根据精密模具和精密结构件产品的自身特点,为降低物流成本和产品损耗,行业企业往往选择靠近下游客户建设生产基地,以获得就近配套的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主业,认真做好夯基固本、提质增效工作。在市场业务方面,公司继续坚持“服务大客户”战略,在密切关注且充分理解客户真正需求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一体化服务方案,及时交付品质稳定、有竞争力的产品;在生产制造方面,持续健全完善工艺流程,通过与自动化生产方案供应商深入合作,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车间管控系统等几个方面着手打造智能制造车间,稳步推进各个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其次,在国际地缘政治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公司积极部署扩大现有精密结构件业务海外市场。未来,公司将不断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优化公司业务及产品结构,加大品类、品牌、渠道及客户的拓展,提升公司现有精密结构件业务的盈利能力;同时,在保持现有优质产品和项目持续稳定合作的基础上,重视市场变化趋势带来的新机会,积极探索拓展新行业、新客户和新业务,推动公司经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概述报告期内,3C行业复苏缓慢、市场竞争激烈,同时公司积极进行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的调整,报告期内无人机、智能家居等多个优质客户处于前期开发和研发投入阶段。受以上综合因素的影响,公司产品销量及毛利率有所下降,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亏损。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652.32万元,同比下降23.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821.37万元,同比下降150.11%。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32,227.43万元,同比增加6.04%。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