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盛云动(上海)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力盛云动(上海)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力盛体育
  • 企业英文名: Lisheng Sports (Shanghai) Co.,Ltd
  • 实际控制人: 余朝旭,夏青
  • 上市代码: 002858.SZ
  • 注册资本: 16391.983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03-24
  • 大股东: 夏青
  • 持股比例: 12.29%
  • 董秘: 马笑
  • 董秘电话: 021-62418755
  • 所属行业: 体育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宋鑫、张洋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沈砖公路3000号
  • 概念板块: 文化传媒 上海板块 预盈预增 预亏预减 QFII重仓 微盘股 多模态AI NFT概念 Web3.0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 体育产业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2002-10-16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743787270B
  • 法定代表人: 夏青
  • 董事长: 夏青
  • 电话: 021-62418755
  • 传真: 021-62362685
  • 企业官网: www.lsaisports.com
  • 企业邮箱: IR@lsracing.cn
  • 办公地址: 上海市长宁区福泉北路518号8座2楼
  • 邮编: 200335
  • 主营业务: 体育赛事经营业务、体育场馆经营业务、体育俱乐部经营业务、体育装备制造与销售业务、市场营销服务业务和数字体育业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餐饮服务;旅游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体育保障组织;体育场地设施经营(不含高危险性体育运动);体育赛事策划;体育竞赛组织;体育经纪人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票务代理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礼仪服务;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品牌管理;广告制作;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发布;平面设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日用百货销售;办公用品销售;电子产品销售;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服装服饰零售;箱包销售;鞋帽零售;销售代理;机械设备租赁;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办公设备租赁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出租;体育用品及器材制造;体育中介代理服务;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装饰用品制造;汽车装饰用品销售;数字内容制作服务(不含出版发行);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市场营销策划;组织体育表演活动;体验式拓展活动及策划;企业形象策划;咨询策划服务;软件销售;软件开发;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力盛云动(上海)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力盛体育002858.SZ)是中国数字体育、全民健身的领跑者之一,领先的汽车运动运营服务商。2017年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公司主营业务分为空间业务、IP业务、数字化业务三大板块,以“IP引领,数字驱动”为发展战略,打造全民健身服务的数字化平台,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线上+线下运动服务。力盛体育成立于2002年,前身为“上海天马山赛车场有限公司”,2012年完成股份化改制后正式更名“上海力盛赛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3月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股票简称:力盛赛车,股票代码:002858)。2022年6月配合战略升级正式更名为“力盛云动(上海)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更改为“力盛体育”。作为国内赛车领域杰出企业,深耕赛车领域数年的力盛体育,已积累了丰富的资源与经验优势,形成了以上海天马赛车场、汽摩中心培训基地及株洲国际赛车场为场地资源矩阵,在成功打造及运营国际汽联亚洲三级方程式锦标赛、TCR国际汽车亚洲系列赛、CTCC中国场地职业联赛等多个国际级或国家级头部赛事IP的同时,进一步孵化出了天马论驾、中南赛车节、超级耐力锦标赛(SEC)、力盛赛道节多项具有影响力的自主IP。随着国家体育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出台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力盛体育立足未来,以“体育数字化”服务为切入点,布局全民健身和体育教育两大赛道,制定“IP引领,数字驱动”全新发展战略。目前公司业务分为空间、IP、数字化三大板块。空间业务包括赛车场馆经营、赛卡联盟卡丁车场馆业务及综合场馆业务;IP业务涵盖赛事运营、赛车俱乐部运营、技术研发/服务、培训、用品销售等业务。而数字化业务作为公司的战略布局,以打造全民健身服务的数字化平台为目标,通过推动广大市民积极、科学的参与运动,构建全民健身的激励与服务平台,实现产业化发展;加大与行业的合作,重点投入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研发,将运动行为数字化、运动设备数字化、运动空间数字化作为基础,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运动大数据服务。未来,公司将持续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立足自身业务基础,把握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趋势,结合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能力,整合体育行业资源,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推动IP的数字化运营与数字化IP打造的全新商业模式建设;继续秉承诚实守信、创新求变的精神,以多元化的体育产业领域为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优势,不断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实现未来五年跨越式发展。
  • 发展进程: 天马山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16日,由上海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赛赛赛车、龚磊、苏维峰共同投资,并取得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松江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内合资),注册地址:上海市松江区天马山镇天新路18号,法定代表人:夏青,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筹建,日用百货,体育用品,汽摩配件(凡涉及到许可经营的凭许可证经营)。 2002年6月18日,上海市体育局出具沪体计[2002]323号《关于同意兴建赛车训练比赛赛车场的批复》,同意上海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在松江区天马山镇择地建造一座小型赛车训练及比赛场地。上海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根据此文投资设立了上海天马山赛车场有限公司。 2002年10月10日,上海光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沪光会验字(2001)1587号”《验资报告》对上述出资进行审验,证明截至2002年10月10日止,公司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1,000万元,出资方式为货币出资890万元,无形资产出资110万元。 2011年8月31日,天马山公司股东会议决定将公司名称变更为“上海力盛赛车文化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变更为“体育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公关活动,赛车比赛筹备、组织及策划,自有房屋租赁,中型饭店(含熟食卤味),赛车比赛咨询服务,日用百货、体育用品、汽摩配件的经营”。 2011年9月1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松江分局准予变更登记。 2012年7月12日,力盛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力盛有限以截至2012年5月31日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天健审〔2012〕5276号”《审计报告》审计的账面净资产55,008,651.43元折为注册资本为4,236万元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其余计入资本公积。 2012年7月12日,力盛有限的全部股东共同签订《上海力盛赛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筹)发起人协议》。2012年8月9日,公司召开了创立大会暨201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对股份改制相关议案进行了审议表决。 本次整体变更经坤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坤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坤元评报[2012]237号”《资产评估报告》予以确认,经评估,公司净资产评估值195,100,465.10元,增值140,091,813.67元,净资产评估增值率为254.67%。 2012年8月9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天健验〔2012〕265号”《验资报告》对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股份公司的出资予以验证。 2022年6月10日,公司名称由'上海力盛赛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力盛云动(上海)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汽车运动运营服务商,中国体育赛事市场化及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探索先行者。2017年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公司专注于体育运动业务开展,主营业务包括体育赛事经营、体育场馆经营、市场营销服务、体育俱乐部经营、体育装备制造与销售、数字体育业务等。在汽车运动领域,公司凭借积累多年的丰富资源与经验优势,形成了以头部赛事IP为核心、赛车场和赛车队为载体,赛车技术改装、装备制造销售、汽车品牌营销服务为延伸的汽车运动全产业链业务闭环。公司运营覆盖上海、湖南、海南(在建)的多功能专业赛车场,涵盖冰雪、硬地、越野等不同路况的品牌驾驶体验中心,面向大众休闲娱乐及赛车运动入门的卡丁车场馆等多层级体育场馆矩阵。公司与国际汽联、中汽摩联等国内外官方赛事组织方及知名品牌方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持续独家运营国际汽联区域方程式系列锦标赛(F3/F4)、TCRAisa/TCRChina、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CKC中国卡丁车锦标赛等多项国际级、国家级赛事IP,并成功打造天马论驾、中南赛车节、SEC超级耐力锦标赛、GT冲刺系列赛等多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原创自主品牌赛事。随着国家体育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出台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公司立足当下、着眼未来,2021年以“体育数字化”服务为切入点,从“小运动”迈向“大体育”,提出“IP引领、数字驱动”的长期发展战略。公司持续以赛事IP为核心,依靠体育空间矩阵、数字科技赋能,构建全场景产业生态闭环,打造体育消费综合服务平台。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加速形成全新产业结构下的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公司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二)报告期内的主营业务情况1、体育赛事经营(1)主要经营模式公司的体育赛事经营业务的经营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授权经营:获得特定区域或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按合同支付相应费用,并在授权范围内进行赛事运营。公司作为运营主体利用已有品牌效应和自身资源支持,快速进入市场开展业务。直接运营:自行策划、推广和执行体育赛事,拥有赛事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公司作为运营主体拥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独立制定规则和策略,但也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市场推广、后勤保障等。国际合作:参与或举办国际赛事。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组织合作,提升赛事的国际化水平,获取更多资源和经验,但也需要应对文化差异和法律问题。除此之外,还通过媒体合作、多渠道创收、数字化整合等方式,根据各项体育赛事的市场定位以及战略目标灵活组合经营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策略以适应变化,持续提高业务竞争力获取市场份额。主要的收入来源包括:(i)来自企业的商业冠名赞助收入,赞助商覆盖整车厂、油品企业、轮胎企业、性能配件企业、快速消费品企业以及互联网企业等;(ii)参赛服务收入,主要包括车队或厂商参赛注册费、赛场商业展位租赁、赛场广告、VIP招待服务、媒体转播权等;(iii)来自合作赛事方的收入,主要包括占用赛场时段收入、媒体收入、赛事裁判、物流后勤等服务收入。主要的成本包括:赛事IP的商权费、比赛场地的租赁费、媒体投放成本以及赛事后勤服务的采购成本等。(2)主要产品及经营情况体育赛事经营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公司专注体育产业尤其赛车领域多年,在产业链资源、技术优势和运营经验上均有深厚沉淀。公司拥有多个国际级、国家级头部赛事的独家运营推广资质及自主赛事IP,面向职业赛车手、赛车运动爱好者、青少年训练培养提供各类服务。公司构建了从单一品牌基础赛事、公司原创的地方性赛事,到国家级、国际级职业赛事的多级生态矩阵。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丰富体育赛事IP,构建赛事IP运营体系。继续拓展在亚洲中东地区、澳大利亚等海外国际顶级赛事,同时加快启动商业化程度较高的高尔夫职业赛事运动及新兴时尚运动产业方向。公司探索IP价值的系统化开发路径,加强与流量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尝试IP的授权合作和衍生开发,丰富IP的商业变现。1)积极开拓全球市场,引入国际顶级赛事,同时推动赛事运营服务能力出海公司持续深化与国际官方及知名赛事组织者、品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夯实公司在赛事IP运营领域的市场地位及优势。公司积极引进国际赛事IP,并努力推动国内优秀赛事走出国门,推动中国汽摩运动赛事的国际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提升中国在世界汽摩运动中的影响力。2024年成功引入并运营TCRWorldTour国际汽联世界巡回赛、国际汽联FE电动方程式世界锦标赛上海站、TCRAsia等多项国际赛事,促成中外车手同场竞技,赛事转播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与国际汽联FormulaE世界电动方程式锦标赛(FE)官方赛事组委会(FEO:FormulaEOperation)续约,继续成为2025年国际汽联FE电动方程式世界锦标赛的官方代理运营方,深度参与赛事全产业链运营,涵盖竞赛管理执行、全球赛事直播制作、品牌商业化开发及赛道场景化餐饮服务等核心板块,以专业化运营赋能赛事价值提升。公司运营的中东区域方程式锦标赛、阿联酋F4锦标赛、亚洲保时捷卡雷拉杯等海外赛事率先在亚洲中东地区拉开新赛季战幕。2)通过IP合作、全产业链协同,持续丰富公司体育赛事IP体系公司继续深耕赛车赛事IP的同时,积极探索大体育领域的新机遇,持续拓展新业务。2024年公司运营的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CKC中国卡丁车锦标赛、CRRC中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等多项国家级赛事持续开展。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原创自有赛事IP——GTSC赛事正式升级为“ChinaGT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简称“CGT”),公司获得中汽摩联的官方授权成为该赛事的运营及推广单位,这标志着公司“国字号”汽车赛事矩阵的进一步扩大。除此之外,凭借多年积累的专业赛事运营能力和丰富的市场资源,公司成为2025年中国男子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的独家官方运营推广机构,这是公司在体育赛事多元化布局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推动中国高尔夫球职业赛事运动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实践。3)着力传统赛事营销升级,在新能源车、智能赛事方面持续研发拓展公司持续关注VR/MR及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持续研发及迭代升级,通过科技赋能传统赛事,进一步强化赛事运营能力、丰富商业模式及营销场景,在观众服务、品牌推广、赛事体验等方面全方位提质升级,持续增厚赛事IP价值。2024年,吴彦祖、郭富城、李治廷、王一博等具有公众影响力的艺人通过参与公司专业赛事并获得荣誉,有效提升了赛事的媒体关注度与公众讨论热度。明星车手的跨界表现不仅增强了赛事内容的多元吸引力,更通过明星效应触达泛娱乐受众群体,为拓展赛车运动受众群体、提升赛事商业价值创造了优质传播契机。新能源车方面,公司与东风汽车联手打造的全球首款世界电动房车锦标赛标准化比赛用车——东风奕派eπ007电动赛车在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上海嘉定站的赛事现场顺利完成赛道首航,展现出优异的赛道性能。同时,CTCC联合官方合作伙伴米其林轮胎宣布将共同推广亚太地区首个新能源汽车赛事——E-TCR电动赛车锦标赛,该赛事有望在2025年正式落地。这是公司在电动赛车领域持续创新、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运动发展的重要成果。智能赛事方面,公司基于“北斗”导航技术、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自动控制等前沿技术自主研发了“天猿”竞赛级无人驾驶操作系统,并在公司首创的Zenith1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运动巅峰赛中与人类赛车手竞速追逐,完成了该系统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的有效测试,后续公司将通过技术升级、赛道测试、赛事竞速挑战等方式持续提升其驾驶精度、应变速度以及应对复杂情况的稳定表现。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与门牙视频达成了“龙门盛势”的战略签约,双方将通过IP孵化、赛事传播及客户开发等领域展开跨界合作,联手打造赛车运动内容生态,助力公司赛事IP营销升级。报告期内,公司运营国际/亚洲级、国家级及区域级赛事共112场次,新增运营赛事“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世界锦标赛-上海站”、“TCRWorldTour国际汽联汽车世界巡回赛”、“国际汽联澳大利亚四级方程式锦标赛”、“中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现代N统规赛(中国)”、“东风风神奕炫杯”、“Zenith1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运动巅峰赛”、“阿联酋方程式杯”。具体情况如下:2、体育场馆经营(1)主要经营模式公司运营的体育场馆包括专业级的赛车场、赛车运动及驾驶体验中心以及室内外卡丁车场馆。专业级的赛车场为各类专业赛车赛事、汽车/电动车厂商专业试驾等活动提供场地及配套服务,并利用场地及配套设施为赛车队、俱乐部、改装服务商等商家提供驻场服务,利用场地空余时间组织赛车培训、赛事装备销售等多种经营活动,以及自行举办本场地的一些地方性赛车赛事活动以最大化的提高场馆及其配套资源的使用效率。场地营业收入主要与赛道使用天数及效率相关,春节期间放假和雨雪等天气因素,在客观上影响赛道使用。因此,专业场馆经营收入一季度略低,其余时段相对均衡。场馆经营的成本主要为场地的折旧以及日常运维成本,总体较为固定且在一年中均匀发生。赛车运动及驾驶体验中心的场馆运营模式各有不同,主要与整车厂合作,承担其品牌推广及客户体验的服务功能,同时利用场地的独特资源优势对个人客户及团队客户开展驾乘体验及培训服务。收入主要来自整车厂品牌方、个人客户以及团队客户。成本主要是场地日常运维。卡丁车场馆即“赛卡联盟”连锁品牌经营满足人们对卡丁车驾驶竞技、娱乐以及日常聚会的社交需求。主要收入以个人的卡丁车体验为主、企业团建活动为辅,主要成本为物业租金、折旧和人员费用等。卡丁车场馆的经营收入在节假日和周末出现波峰,而工作日较为平均。室内卡丁车馆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小,没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波动。(2)主要产品及经营情况公司体育场馆经营业务又称空间业务,包括有符合国际汽车联合会FIA国际标准的专业汽车运动比赛场地、兼顾试乘试驾和爱好者参与赛车运动需求的车辆运动体验中心和驾驶体验中心,以及面向大众的娱乐卡丁车馆(即赛卡联盟连锁品牌经营)。报告期内,公司空间业务以提供体育服务为主,复合经营,完善多元功能、提升运营效益,打造观赛、健身、消费、社交体验新场景。公司以多种方式持续拓展多种类体育场馆经营权,持续推进空间业务全国战略布局;以科技赋能、跨界思维不断优化场馆经营效率,推动空间运营标准化与智能化;加大与本地生活平台的联动,结合空间IP的引入与创造,提升空间品牌,为空间业务带来新的增长动力。1)积极推进海南国际赛车场建设,推动产业战略布局参与海南世界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项目是公司把握产业和区域发展机遇,顺应政策导向积极开展空间业务的战略布局。根据规划,海南世界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项目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由4个主要功能区域构成,其中国际竞速体验区包含全长3.503公里的国际二级赛道、赛事综合楼及围场、品牌展示及汽车生活体验区等各类设施。“海南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国际赛车场项目”也是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以下简称“再融资”)预案中拟投入募集资金项目。2024年,公司在积极推进再融资进展的同时,与其他各方意向投资者洽谈合作共同推进项目建设,海南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海南国际赛车场项目(简称“海南国际赛车场”)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海南国际赛车场已完成赛道试验段工程,为后续施工奠定技术基础;同时,公司与海南省相关部门、国际汽联(FIA)及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共同推进资源整合与产业协同发展,在技术合作、标准制定及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为未来海南国际赛车场的运营打下坚实基础。2)有效协同全产业链资源,持续拓展汽车品牌客户深耕汽车运动领域多年,公司逐步形成了以专业赛车场、品牌体验中心、卡丁车连锁场馆多层级空间矩阵为载体,以国际级、国家级头部赛事及原创自主赛事IP运营为核心,以赛车技术改装、装备制造销售及品牌市场营销服务为延伸的汽车运动全产业链业务闭环。近年来,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汽车消费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汽车运动以其“速度与激情”、“沉浸式体验”的独特魅力,备受汽车品牌的青睐,成为汽车消费市场营销新场景的重要选择。报告期内,公司充分整合全产业链资源优势拓展品牌驾驶体验中心运营,满足汽车品牌推广及客户体验的服务功能。2024年,公司充分发挥自有场地及运营经验优势,成功延续现代N品牌体验中心(NLounge)运营权、获得了广汽集团旗下高端汽车品牌广汽昊铂直营店市场运营权,同时落地小米汽车精英驾驶培训等新能源车企标杆合作案例。3)稳步推进“赛卡联盟”卡丁车连锁场馆的优化扩张“赛卡联盟”打造以线下场馆为载体,赛品销售及车辆制造为基石,卡丁软件、卡丁培训及赛事为延伸的卡丁运动全产业链。自2018年初全国首家赛卡联盟-上海松江旗舰体验店投入运营以来,持续探索“卡丁+竞技+社交”的连锁经营模式,通过“RACEBY卡丁管家系统”软件的自主研发及迭代升级,不断优化管理运营,完善会员体验生态系统平台,逐步形成一套可快速复制的卡丁车场馆一站式运营解决方案。近年来,公司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及战略规划,积极把握市场先机,提高拓店选址效率,灵活调整投建方式,并通过门店优汰管理机制持续优化“赛卡联盟”的品牌生态,最大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经营效益。2024年,“赛卡联盟”品牌进驻上海虹桥、武汉光谷等核心城市中心城商圈,成功拓展4家门店,而北京中汽联卡丁车场、金华国际卡丁车场2家室外场馆因运营协议到期于10月停止营业,持续优化并巩固品牌在区域市场的战略布局。此外,自主研发的RACEBY卡丁场馆运营软件覆盖场馆近70家,形成标准化输出能力。截至2024年末,在上海、佛山、重庆、株洲、武汉、南昌等多个城市投建并正常经营的赛卡联盟卡丁车连锁场馆共12家。4)多元孵化特色空间IP,增添业务增长新动力公司持续结合观赛、健身、消费、社交体验新场景,探索打造“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创新IP。公司旗下赛车培训品牌“力盛赛车学校”,由中汽摩联授权开办赛车手执照培训,有“中国赛车的黄埔军校”之美誉。以上海天马赛车场为总部,分别在北京、湖南设置分校并持续扩张,教学内容涵盖场地培训、拉力培训、漂移培训、方程式培训,自2001年创办至今已累计开班300余期,全国拥有5000余名毕业学员。报告期内,公司赛车执照培训班共开办场地培训28期、漂移培训5期,卡丁车培训7期,摩托车培训6期,共500余名学员顺利毕业。公司的青少年卡丁车培训项目“超能卡卡”,是2023年初公司发力青少年体育培训领域,确立布局青少年体育教育领域的发展目标后,推出的青少年卡丁车培训教育品牌,旨在整合国内优质青少年体育教育品牌、打造自主卡丁车培训IP。“超能卡卡”具备一套完整的青少年卡丁车培训教育体系,包括教练认证体系、学员考评体系、课程进阶体系、赛事增值体系。培训产品分为短期训练营(亲子营、周末营、冬夏令营)及常规进阶课程(启蒙课程、进阶课程、精英课程)。2023年成功入选上海市体育夏令营的申办单位并加入“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协会”,与上海市体校、上海科体中心等达成战略合作,获得了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协会主办的青少年体育夏令营表彰;在上海市汽车摩托车协会的带领下完成《上海市卡丁车教练员技术等级标准》及《上海市青少年卡丁车业余运动员等级标准》两套标准的草拟工作,并积极协助协会持续落地。报告期内,“超能卡卡”入围2024年上海市体育项目培训培育推广活动,荣获2024年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市级卡丁车选拔赛、2024年上海市少儿体育联赛卡丁车项目承办权;参与编制的《上海市青少年卡丁车业余运动员管理办法(试运行)》和《上海市卡丁车教练员管理办法(试运行)》于2024年4月由上海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正式印发;与中国教育电视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拟共同打造“我是未来赛车手”青少年卡丁车研学营真人秀节目。“超能卡卡”课程体系持续丰富完善,自主研发的线上平台体验课、启蒙课程、私教/进阶课程、卡丁车教练员培训班、主体活动/赛事等服务覆盖近300名青少儿,受到家长和小朋友的热烈响应和一致好评,并逐步走出上海,落地重庆、武汉等城市,为当地青少年卡丁车爱好者及俱乐部输入专业的课程和服务。2024年6月、9月分别成功承办上海市汽车摩托车协会认证的卡丁车教练员认证培训班两期,共有100余名卡丁车从业者参加培训并取得《卡丁车初级教练员》证书。报告期内,公司运营及在建专业赛车场4家、品牌体验中心4家、赛卡联盟连锁卡丁车场馆14家。具体情况如下:(1)专业赛车场(2)品牌体验中心(3)卡丁车场馆3、市场营销服务(1)主要经营模式公司的市场营销服务主要为汽车活动推广服务,具体的经营模式为:具有一定专业背景和资源的企业法人,通过有竞争优势的方案策划、专业执行人员、场地媒体资源等,赢得汽车厂商和相关的商家以推广产品和宣传品牌等为目的的专项汽车活动推广项目的运营业务,从而获取商业利益。公司从事汽车活动推广业务,是基于公司拥有汽车活动推广所需的多层级的赛事活动平台和赛车场/馆资源,以及专业、稳定的汽车改装服务和驾控团队,能够呈现出汽车产品的特点和给出中肯的驾驶体验测评,满足汽车厂商的需求。汽车活动推广业务的主要成本为场地租赁费、搭建费、制作费以及设备租赁费、差旅费用等。(2)主要产品及经营情况公司基于拥有汽车活动推广所需的多层级的赛事活动平台和赛车场/馆资源,以及专业、稳定的汽车改装服务和驾控团队,能够呈现出汽车产品的特点和给出中肯的驾驶体验测评,满足汽车厂商的需求。通过有竞争优势的方案策划、专业执行人员、场地媒体资源等,赢得汽车厂商和相关的商家以推广产品和宣传品牌等为目的的专项汽车活动推广项目的运营业务,为品牌客户提供专业的驾控、培训等综合市场营销服务。报告期内,服务上汽大众、上汽MG、东风风神、智己汽车、广汽埃安、宝马(中国)、阿尔法罗密欧、法拉利、福特、安踏、现代汽车、路特斯、小米汽车、华为汽车等十余家品牌,活动共计30多场。4、体育俱乐部经营(1)主要经营模式公司的体育俱乐部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以竞技成绩为核心,注重商业赞助和IP开发的职业化路径,主要收入来自整车厂的冠名赞助;第二种是以商业盈利为目的,面向品牌方、俱乐部团体提供赛车改装、参赛服务、市场营销服务等;第三种是以会员服务为主,注重普及运动,针对青少年群体及个人爱好者通过课程、赛事、周边等多元化创收。三种经营模式的收入体量有一定差距。(2)主要产品及经营情况上海赛赛赛车俱乐部是公司2000年起运营的国内老牌赛车俱乐部。凭借行业内一流的赛车手、专业赛车、赛车改装机构及专家资源,高水准的工程技术人员及赛车改装团队,领先的赛车改装技术、能力与经验,以及OMP/VEGA/IAME等多个国际赛车用品品牌的官方代理、国内领先的卡丁车制造和服务商等资质,同时依托多层级赛事IP体系及场馆矩阵的整体优势,为国内多项赛事、主要汽车及电动车厂商、体育文化、影视传媒等提供品牌推广和产品宣传等各类市场营销服务,包括赛车改装、赛车队运营、专业试乘试驾、车秀及发布、巡展路演、技术支持、品牌培训等服务内容。俱乐部自成立以来先后运营多支厂商车队,包括上汽大众333车队、名爵MGXPOWER车队、东风风神马赫车队、NIO333FE车队,签约韩寒、王睿、张臻东、荷夫,江腾一,高华阳等多位国内外知名赛车手,并为业界培养了众多职业赛车手。多年来在职业赛场上获得了众多荣誉,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与号召力。报告期内,俱乐部服务上汽大众、上汽MG、东风风神、智己汽车、法拉利等多家汽车厂商。参与完成中国量产电动赛车——东风奕派eπ007电动赛车、“天猿”无人驾驶操作系统等多个代表赛车行业新趋势的项目研发工作,展现出公司技术团队的创新研发实力。5、体育装备制造与销售(1)主要经营模式公司体育装备制造与销售业务围绕生产组织、品牌运营、渠道布局和技术创新展开,并结合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不断调整。采用自有品牌模式,从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的全流程自主生产,产品定位涵盖专业/竞赛级、大众消费级与智能装备(电动),主要销售渠道以B端企业客户为主、C端零售为辅,拥有一定的技术壁垒。(2)主要产品及经营情况公司体育装备制造与销售主要是指卡丁车品牌“SQ”,由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南赛骑运动器械制造有限公司(简称“赛骑”)负责日常运营。赛骑是国内较早从事卡丁车赛车研发、制造的企业之一,有着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赛骑制造以专注科技创新和精湛工艺,致力于打造卡丁车行业的“优秀制造品牌”,推动中国卡丁车赛车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报告期内,赛骑完成了近六百台卡丁车、两百余台拖拉机、一千余台小摩托车及相关配件销售。作为公司卡丁车核心制造基地,赛骑对公司构建卡丁车产业链具有多维战略价值:1)深度协同公司的卡丁车赛事运营及“赛卡联盟”场馆网络,降低运营成本,并通过国产化率提升优化供应链稳定性;2)通过电动卡丁车技术突破和规模化生产显著降低硬件进口成本,加速卡丁车运动向“大众消费”渗透;3)出口外贸业务覆盖亚洲多国,助力公司卡丁车业务海外市场拓展;4)通过车架研发、性能优化的积累,降低维护成本及赛事运营风险,并通过新能源三电系统研发等技术迭代提升赛事科技含量,为公司卡丁车赛事IP注入优势竞争力。6、数字体育(1)主要经营模式公司体育数字化业务的商业模式主要是流量运营和能力服务双轮驱动。流量运营聚焦会员运营、权益运营以及数字营销,能力服务聚焦城市运动银行、企业运动银行以及体育数字化能力服务。流量运营面向C端进行用户运营和活动运营,通过C端会员服务、权益服务、平台级赛事活动以及线上活动冠名等方式产生营收。能力服务聚焦城市级全民健身运营服务、企业职工运动健康管理服务、学校体育教育服务及体医融合服务等。(2)主要产品及经营情况公司的体育数字化业务聚焦体育服务,主要围绕“全民健身”、“体育教育”和“人工智能数字体育”三大赛道,以“运动行为数字化”为核心技术研发目标,持续探索数字化运动领域,实现将运动行为数字化、运动设备数字化、运动空间数字化。全民健身主要依托于“运动银行”产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运动行为数字化,形成云赛事和运动账户的服务,促进全民健身发展。校园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数字化解决方案,利用体育教学数字升级,形成AI体育课、AI体测、校园赛事服务,促进校内体育教育数字化发展。人工智能数字体育聚焦“体育+”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通过对外投资、行业合作、研发投入等方式,持续提升AI人工智能在体育行业、运动健康、体育教育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应用。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特色持续优化组织结构,不断完善“运动银行”、“AI体育教育”、“运动处方”三大核心产品线。聚焦用户场景,提高差异化市场竞争壁垒。1)基于运动数据的应用场景,持续推进2B业务落地。企业服务场景市场需求容量空间巨大,企业端数字体育服务产品经过不断的优化与调试,得到市场检验,并获得合作伙伴认可。公司持续推进与强化行业合作,根据客户需求灵活搭建“运动积分”、“线上赛”、“智能终端”、“权益平台”等主要功能的体育数字化服务模块,提供企业定制化“运动银行“服务。2)持续展开与各地政府的合作,推进数字科技赋能业务创新。与成都、株洲等多个城市进行了深度地推广与沟通,探讨包括智能网联赛事、电动汽车赛事、低空飞行、体医融合业务领域在内的IP打造和空间城市化合作可行性,进一步推动IP业务落地和空间资源的整合。2024年,公司与株洲高科汽车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高盛擎动(株洲)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着力研发开拓智能汽车运动领域。目前已完成“天猿”竞赛级无人驾驶操作系统的自主研发,并组织运营Zenith1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运动巅峰赛,实现了“天猿”1.0在封闭专业赛道内高速行驶状态中的完整应用测试。3)顺应市场变化持续优化团队架构。在体育产业数字化、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产品、内容和场景开发以及商业化团队的人才储备方面,进行有节奏地人才储备和引入,为未来的业务发力提前布局。从组织架构设计和工作流程角度,打破固化的组织结构。1、概述2024年虽然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市场需求波动、竞争压力加剧,公司面临诸多挑战,公司管理层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坚定的战略决策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公司营收较上年增长8.77%。但受计提参股公司悦动天下长期股权投资减值1,904.18万元、计提上海擎速商誉减值1,562.38万元、因存货周转较慢按库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32.45万元、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877.87万元等影响,公司在2024年仍然出现亏损,但亏损幅度较上年显著收窄。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0,703,050.37元,同比增长8.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61,443.42元,同比减少79.86%;整体毛利率为23.12%,同比上升1.23%;实现每股收益-0.24元,同比下降80.02%;总资产993,219,559.40元,较上期末减少3.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24,451,615.98元,较上期末减少10.56%。具体如下:体育赛事经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引进TCRWorldTour国际汽联世界巡回赛、国际汽联FE电动方程式世界锦标赛上海站及国外赛事规模逐年稳步增长,体育赛事经营业务实现收入269,892,021.59元,同比增长20.79%,营收占比61.24%,占比上升6.09%,实现营业利润73,060,531.62元,同比增长46.79%,营业利润占比71.71%,占比上升15.58%。报告期内,对于募投项目投资的Xracing赛事,公司对部分参赛用车进行电动化改装,该项工作已于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计划下年正式运营。另一募投项目精英系列赛在2024年完成项目培训及比赛用车改装工作并全部投入使用,当年实现项目效益504.06万元,达到预计效益。体育场馆经营业务报告期内,随着赛事及汽车市场持续复苏,体育场馆经营业务实现收入113,159,112.27元,同比增长35.24%,营收占比25.68%,占比上升5.03%,实现营业利润12,896,671.09元,同比增长251.95%,营业利润占比12.66%,占比上升8.53%。本报告期内,募投项目赛卡联盟连锁场馆项目新增武汉WSK卡丁车俱乐部、上海卡丁公园赛卡联盟店、佛山超级180文娱综合体店和武汉ONEKART卡丁车俱乐部等四家门店。体育俱乐部经营业务报告期内,体育俱乐部经营业务由于主机厂营销预算减少,上汽大众333车队仅参加了半程CTCC比赛。另外由于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主机厂外发业务普遍毛利率偏低且外发业务数量较少,本报告期共实现收入11,840,666.62元,同比下降-52.66%,营收占比2.69%,占比下降3.48%,实现营业利润-224,750.52元,同比减少103.37%。体育装备制造与销售业务报告期内,体育装备制造与销售业务板块实现收入8,961,742.80元,同比下降1.96%,营收占比2.03%,占比下降0.23%,实现营业利润1,867,236.87元,同比增长125.92%,营业利润占比1.83%,占比上升0.90%。报告期受消费降级影响,国内卡丁车场馆的投资需求减弱且市场竞争加剧,本报告期卡丁车制造与销售收入较上年略有下降。市场营销服务业务报告期内,市场营销服务业务实现收入30,167,708.72元,同比减少28.73%,营收占比6.85%,占比下降3.60%,实现营业利润11,007,765.59元,同比减少48.19%,营业利润占比10.80%,占比下降13.15%。报告期内,受汽车市场竞争、主机厂营收及营销预算削减影响,市场营销服务业务收入和毛利均较上期有所下降。数字体育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与强化行业合作,根据客户需求灵活搭建“运动积分”、“线上赛”、“智能终端”、“权益平台”等主要功能的体育数字化服务模块,提供企业定制化“运动银行“服务,为政府、城市、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园和运动爱好者的体育数字化场景建设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由于部分数字体育业务孵化期较长,确认收入周期较长,报告期内实现收入2,112,729.48元,同比减少80.64%,实现营业利润1,317,078.10元,同比减少22.57%。其他业务报告期内,其他业务实现收入4,569,068.89元(主要为车辆及配件的贸易收入),较上年减少57.14%,实现营业利润1,962,525.95元,同比减少59.06%。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