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体育赛事经营业务、体育场馆经营业务、体育俱乐部经营业务、体育装备制造与销售业务、市场营销服务业务和数字体育业务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餐饮服务;旅游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体育保障组织;体育场地设施经营(不含高危险性体育运动);体育赛事策划;体育竞赛组织;体育经纪人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票务代理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礼仪服务;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品牌管理;广告制作;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发布;平面设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日用百货销售;办公用品销售;电子产品销售;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服装服饰零售;箱包销售;鞋帽零售;销售代理;机械设备租赁;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办公设备租赁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出租;体育用品及器材制造;体育中介代理服务;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装饰用品制造;汽车装饰用品销售;数字内容制作服务(不含出版发行);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市场营销策划;组织体育表演活动;体验式拓展活动及策划;企业形象策划;咨询策划服务;软件销售;软件开发;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力盛云动(上海)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力盛体育002858.SZ)是中国数字体育、全民健身的领跑者之一,领先的汽车运动运营服务商。
2017年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空间业务、IP业务、数字化业务三大板块,以“IP引领,数字驱动”为发展战略,打造全民健身服务的数字化平台,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线上+线下运动服务。
力盛体育成立于2002年,前身为“上海天马山赛车场有限公司”,2012年完成股份化改制后正式更名“上海力盛赛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3月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股票简称:力盛赛车,股票代码:002858)。
2022年6月配合战略升级正式更名为“力盛云动(上海)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更改为“力盛体育”。
作为国内赛车领域杰出企业,深耕赛车领域数年的力盛体育,已积累了丰富的资源与经验优势,形成了以上海天马赛车场、汽摩中心培训基地及株洲国际赛车场为场地资源矩阵,在成功打造及运营国际汽联亚洲三级方程式锦标赛、TCR国际汽车亚洲系列赛、CTCC中国场地职业联赛等多个国际级或国家级头部赛事IP的同时,进一步孵化出了天马论驾、中南赛车节、超级耐力锦标赛(SEC)、力盛赛道节多项具有影响力的自主IP。
随着国家体育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出台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力盛体育立足未来,以“体育数字化”服务为切入点,布局全民健身和体育教育两大赛道,制定“IP引领,数字驱动”全新发展战略。
目前公司业务分为空间、IP、数字化三大板块。
空间业务包括赛车场馆经营、赛卡联盟卡丁车场馆业务及综合场馆业务;IP业务涵盖赛事运营、赛车俱乐部运营、技术研发/服务、培训、用品销售等业务。
而数字化业务作为公司的战略布局,以打造全民健身服务的数字化平台为目标,通过推动广大市民积极、科学的参与运动,构建全民健身的激励与服务平台,实现产业化发展;加大与行业的合作,重点投入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研发,将运动行为数字化、运动设备数字化、运动空间数字化作为基础,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运动大数据服务。
未来,公司将持续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立足自身业务基础,把握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趋势,结合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能力,整合体育行业资源,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推动IP的数字化运营与数字化IP打造的全新商业模式建设;继续秉承诚实守信、创新求变的精神,以多元化的体育产业领域为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优势,不断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实现未来五年跨越式发展。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汽车运动运营服务商,中国体育赛事市场化及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探索先行者。
2017年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公司专注于体育运动业务开展,主营业务包括体育赛事经营、体育场馆经营、市场营销服务、体育俱乐部经营、体育装备制造与销售、数字体育业务等。
在汽车运动领域,公司凭借积累多年的丰富资源与经验优势,形成了以头部赛事IP为核心、赛车场和赛车队为载体,赛车技术改装、装备制造销售、汽车品牌营销服务为延伸的汽车运动全产业链业务闭环。
公司运营覆盖上海、湖南、海南(在建)的多功能专业赛车场,涵盖冰雪、硬地、越野等不同路况的品牌驾驶体验中心,面向大众休闲娱乐及赛车运动入门的卡丁车场馆等多层级体育场馆矩阵。
公司与国际汽联、中汽摩联等国内外官方赛事组织方及知名品牌方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持续独家运营国际汽联区域方程式系列锦标赛(F3/F4)、TCRAisa/TCRChina、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CKC中国卡丁车锦标赛等多项国际级、国家级赛事IP,并成功打造天马论驾、中南赛车节、SEC超级耐力锦标赛、GT冲刺系列赛等多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原创自主品牌赛事。
随着国家体育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出台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公司立足当下、着眼未来,2021年以“体育数字化”服务为切入点,从“小运动”迈向“大体育”,提出“IP引领,数字驱动”的长期发展战略。
公司持续以赛事IP为核心,依靠体育空间矩阵、数字科技赋能,构建全场景产业生态闭环,打造体育消费综合服务平台。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加速形成全新产业结构下的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公司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体育行业。
公司专注于体育运动业务开展,持续布局体育产业多元化业务版图,业务体系与体育产业、汽车运动、赛事经济、数字经济等行业政策密切相关。
报告期内主要相关政策如下:发文来源:中国政府网、国家体育总局官网(二)公司的主要业务1、体育赛事经营(1)主要经营模式公司的体育赛事经营业务的经营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授权经营:获得特定区域或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按合同支付相应费用,并在授权范围内进行赛事运营。
公司作为运营主体利用已有品牌效应和自身资源支持,快速进入市场开展业务。
直接运营:自行策划、推广和执行体育赛事,拥有赛事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公司作为运营主体拥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独立制定规则和策略,但也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市场推广、后勤保障等。
国际合作:参与或举办国际赛事。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组织合作,提升赛事的国际化水平,获取更多资源和经验,但也需要应对文化差异和法律问题。
除此之外,还通过媒体合作、多渠道创收、数字化整合等方式,根据各项体育赛事的市场定位以及战略目标灵活组合经营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策略以适应变化,持续提高业务竞争力获取市场份额。
主要的收入来源包括:(i)来自企业的商业冠名赞助收入,赞助商覆盖汽车整车厂、汽车后市场企业、体育用品企业、快速消费品企业、互联网及金融企业等;(ii)参赛服务收入,主要包括参赛注册费及报名费、赛场商业展位租赁、赛场广告、VIP招待服务、媒体转播权等;(iii)来自合作赛事方的收入,主要包括占用赛场时段收入、媒体收入、赛事裁判、物流后勤等服务收入。
主要的成本包括:赛事IP的商权费、赛事奖金、比赛场地的租赁费、媒体投放成本以及赛事后勤服务的采购成本等。
(2)主要产品及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把握全球经济和体育市场机遇,围绕发展战略与2025年度经营计划积极推进赛事业务。
公司引入国际顶级赛事的同时,继续拓展公司在亚洲中东地区、澳大利亚等海外国际顶级赛事,持续推动赛事运营服务能力出海。
公司继续深耕赛车赛事IP的同时,积极探索大体育领域的新机遇,持续拓展新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运营国际/亚洲级、国家级及区域级体育赛事共55场次,新增运营ChinaGT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简称“CGT”)、中国男子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简称“中巡赛”)。
具体情况如下:ChinaGT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原名GT冲刺系列赛(GTSprintChallenge,简称“GTSC”)。
公司于2021年推出的原创自有GT赛事IP,包含GT3、GT4和GTC三个组别,为非职业车手参与专业级GT比赛提供赛事平台。
自创办以来不断创新赛制,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赛车运动爱好者、年轻车手及明星等跨界车手的广泛关注与参与。
2025年初,赛事获得中汽摩联的官方认证正式升级为“国字号”汽车赛事,更名为ChinaGT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简称“CGT”)。
中国男子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简称”中国巡回赛”或“中巡赛”,是由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主办的男子职业高尔夫赛事,创立于2005年。
2025年起中巡赛由公司独家运营推广,计划在上海、海口、重庆、郑州、济南、西安、成都等城市举办20余场精彩对决,已办赛事吸引了200多名国内外顶尖高尔夫选手参与。
赛事将通过奖金激励、职业发展支持等方式,助力中国高尔夫球选手展现风采、走向国际舞台,推动高尔夫球职业运动在国内的高水平发展,并提升中国职业选手的国际竞争力。
2、体育场馆经营(1)主要经营模式公司运营的体育场馆包括专业级的赛车场、赛车运动及驾驶体验中心以及室内外卡丁车场馆。
专业级的赛车场为各类专业赛车赛事、汽车/电动车厂商专业试驾等活动提供场地及配套服务,并利用场地及配套设施为赛车队、俱乐部、改装服务商等商家提供驻场服务,利用场地空余时间组织赛车培训、赛事装备销售等多种经营活动,以及自行举办本场地的一些地方性赛车赛事活动以最大化的提高场馆及其配套资源的使用效率。
场地营业收入主要与赛道使用天数及效率相关,春节期间放假和雨雪等天气因素,在客观上影响赛道使用。
因此,专业场馆经营收入一季度略低,其余时段相对均衡。
场馆经营的成本主要为场地的折旧以及日常运维成本,总体较为固定且在一年中均匀发生。
赛车运动及驾驶体验中心的场馆运营模式各有不同,主要与整车厂合作,承担其品牌推广及客户体验的服务功能,同时利用场地的独特资源优势对个人客户及团队客户开展驾乘体验及培训服务。
收入主要来自整车厂品牌方、个人客户以及团队客户。
成本主要是场地日常运维。
卡丁车场馆即“赛卡联盟”连锁品牌经营满足人们对卡丁车驾驶竞技、娱乐以及日常聚会的社交需求。
主要收入以个人的卡丁车体验为主、企业团建活动为辅,主要成本为物业租金、折旧和人员费用等。
卡丁车场馆的经营收入在节假日和周末出现波峰,而工作日较为平均。
室内卡丁车馆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小,没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波动。
(2)主要产品及经营情况公司体育场馆经营业务又称空间业务,包括有符合国际汽车联合会FIA国际标准的专业汽车运动比赛场地、兼顾试乘试驾和爱好者参与赛车运动需求的车辆运动体验中心和驾驶体验中心,以及面向大众的娱乐卡丁车馆(即赛卡联盟连锁品牌经营)。
报告期内,公司运营及在建专业赛车场3家、品牌体验中心2家、赛卡联盟连锁卡丁车场馆12家。
具体情况如下:报告期内,公司空间业务以提供体育服务为主,复合经营,完善多元功能、提升运营效益。
公司持续结合观赛、健身、消费、社交体验新场景,探索打造“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创新IP。
公司旗下赛车培训品牌“力盛赛车学校”,由中汽摩联授权开办赛车手执照培训,有“中国赛车的黄埔军校”之美誉。
报告期内,公司共开办赛车执照场地培训17期、漂移培训4期、卡丁车培训5期、摩托车培训1期,汽车安全驾驶培训3期,共360余名学员顺利毕业。
3、市场营销服务(1)主要经营模式公司的市场营销服务主要为汽车活动推广服务,具体的经营模式为:具有一定专业背景和资源的企业法人,通过有竞争优势的方案策划、专业执行人员、场地媒体资源等,赢得汽车厂商和相关的商家以推广产品和宣传品牌等为目的的专项汽车活动推广项目的运营业务,从而获取商业利益。
公司从事汽车活动推广业务,是基于公司拥有汽车活动推广所需的多层级的赛事活动平台和赛车场/馆资源,以及专业、稳定的汽车改装服务和驾控团队,能够呈现出汽车产品的特点和给出中肯的驾驶体验测评,满足汽车厂商的需求。
汽车活动推广业务的主要成本为场地租赁费、搭建费、制作费以及设备租赁费、差旅费用等。
(2)主要产品及经营情况公司基于拥有汽车活动推广所需的多层级的赛事活动平台和赛车场/馆资源,以及专业、稳定的汽车改装服务和驾控团队,能够呈现出汽车产品的特点和给出中肯的驾驶体验测评,满足汽车厂商的需求。
通过有竞争优势的方案策划、专业执行人员、场地媒体资源等,赢得汽车厂商和相关的商家以推广产品和宣传品牌等为目的的专项汽车活动推广项目的运营业务,为品牌客户提供专业的驾控、培训等综合市场营销服务。
报告期内,服务上汽大众、上汽MG、上汽乘用车、东风、广汽埃安、广汽本田、宝马(中国)、路特斯、现代、比亚迪、小米汽车、华为汽车、领克、极氪、野马、三阳摩托、川崎摩托、壳牌、博世、DHL、电装等二十余家品牌,活动共计50多场。
4、体育俱乐部经营(1)主要经营模式公司的体育俱乐部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以竞技成绩为核心,注重商业赞助和IP开发的职业化路径,主要收入来自整车厂的冠名赞助;第二种是以商业盈利为目的,面向品牌方、俱乐部团体提供赛车改装、参赛服务、市场营销服务等;第三种是以会员服务为主,注重普及运动,针对个人爱好者通过课程、赛事、周边等多元化创收。
三种经营模式的收入体量有一定差距。
(2)主要产品及经营情况上海赛赛赛车俱乐部(简称“333俱乐部”)是公司2000年起运营的国内老牌赛车俱乐部。
凭借行业内一流的赛车手、专业赛车、赛车改装机构及专家资源,高水准的工程技术人员及赛车改装团队,领先的赛车改装技术、能力与经验,以及OMP/VEGA/IAME等多个国际赛车用品品牌的官方代理、国内领先的卡丁车制造和服务商等资质,同时依托多层级赛事IP体系及场馆矩阵的整体优势,为国内多项赛事、主要汽车及电动车厂商、体育文化、影视传媒等提供品牌推广和产品宣传等各类市场营销服务,包括赛车改装、赛车队运营、专业试乘试驾、车秀及发布、巡展路演、技术支持、品牌培训等服务内容。
333俱乐部自成立以来先后运营多支厂商车队,包括上汽大众333车队、名爵MGXPOWER车队、东风风神马赫车队、NIO333FE车队,签约韩寒、王睿、张臻东、荷夫,江腾一,高华阳等多位国内外知名赛车手,并为业界培养了众多职业赛车手。
多年来在职业赛场上获得了众多荣誉,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与号召力。
报告期内,333俱乐部服务上汽大众、上汽乘用车、东风汽车等多家汽车厂商品牌,并运营“上汽大众333车队”参与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2025赛季3站比赛,荣获1个车手冠军,3个车手亚军,3个车手季军,2个车队冠军的奖项。
5、体育装备制造与销售(1)主要经营模式公司体育装备制造与销售业务围绕生产组织、品牌运营、渠道布局和技术创新展开,并结合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不断调整。
采用自有品牌模式,从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的全流程自主生产,产品定位涵盖专业/竞赛级、大众消费级与智能装备(电动),主要销售渠道以B端企业客户为主、C端零售为辅,拥有一定的技术壁垒。
(2)主要产品及经营情况公司体育装备制造与销售业务主要为卡丁车的制造与销售。
公司旗下卡丁车品牌“SQ”由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南赛骑运动器械制造有限公司(简称“赛骑”)负责日常运营。
赛骑是国内较早从事卡丁车赛车研发、制造的企业之一,有着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
赛骑制造以专注科技创新和精湛工艺,致力于打造卡丁车行业的“优秀制造品牌”,推动中国卡丁车赛车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6、数字体育(1)主要经营模式公司体育数字化业务的商业模式主要是流量运营和能力服务双轮驱动。
流量运营聚焦会员运营、权益运营以及数字营销,能力服务聚焦城市运动银行、企业运动银行以及体育数字化能力服务。
流量运营面向C端进行用户运营和活动运营,通过C端会员服务、权益服务、平台级赛事活动以及线上活动冠名等方式产生营收。
能力服务聚焦城市级全民健身运营服务、企业职工运动健康管理服务、学校体育教育服务及体医融合服务等。
(2)主要产品及经营情况公司的体育数字化业务聚焦体育服务,以“运动行为数字化”为核心技术研发目标,持续探索数字化运动领域,实现将运动行为数字化、运动设备数字化、运动空间数字化。
聚焦“体育+”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通过对外投资、行业合作、研发投入等方式,持续提升AI人工智能在体育行业、运动健康、体育教育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特色持续优化组织结构。
聚焦用户场景,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市场竞争壁垒。
围绕体育产业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内容场景开发以及数据资产化应用等方面进行有节奏的储备和布局,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及工作流程。
天马山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16日,由上海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赛赛赛车、龚磊、苏维峰共同投资,并取得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松江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内合资),注册地址:上海市松江区天马山镇天新路18号,法定代表人:夏青,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筹建,日用百货,体育用品,汽摩配件(凡涉及到许可经营的凭许可证经营)。
2002年6月18日,上海市体育局出具沪体计[2002]323号《关于同意兴建赛车训练比赛赛车场的批复》,同意上海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在松江区天马山镇择地建造一座小型赛车训练及比赛场地。
上海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根据此文投资设立了上海天马山赛车场有限公司。
2002年10月10日,上海光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沪光会验字(2001)1587号”《验资报告》对上述出资进行审验,证明截至2002年10月10日止,公司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1,000万元,出资方式为货币出资890万元,无形资产出资110万元。
2011年8月31日,天马山公司股东会议决定将公司名称变更为“上海力盛赛车文化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变更为“体育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公关活动,赛车比赛筹备、组织及策划,自有房屋租赁,中型饭店(含熟食卤味),赛车比赛咨询服务,日用百货、体育用品、汽摩配件的经营”。
2011年9月1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松江分局准予变更登记。
2012年7月12日,力盛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力盛有限以截至2012年5月31日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天健审〔2012〕5276号”《审计报告》审计的账面净资产55,008,651.43元折为注册资本为4,236万元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其余计入资本公积。
2012年7月12日,力盛有限的全部股东共同签订《上海力盛赛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筹)发起人协议》。
2012年8月9日,公司召开了创立大会暨201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对股份改制相关议案进行了审议表决。
本次整体变更经坤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坤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坤元评报[2012]237号”《资产评估报告》予以确认,经评估,公司净资产评估值195,100,465.10元,增值140,091,813.67元,净资产评估增值率为254.67%。
2012年8月9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天健验〔2012〕265号”《验资报告》对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股份公司的出资予以验证。
2022年6月10日,公司名称由'上海力盛赛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力盛云动(上海)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余星宇 | 2025-07-25 | -150000 | 14.12 元 | 1787200 | 董事 |
余星宇 | 2025-07-24 | -173800 | 14.41 元 | 1937200 | 董事 |
余星宇 | 2025-07-21 | -190000 | 14.25 元 | 2111000 | 董事 |
余星宇 | 2025-07-18 | -59000 | 14.1 元 | 2301000 | 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