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斯菱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04-11-22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600768695065F
  • 法定代表人: 姜岭
  • 董事长: 姜岭
  • 电话: 0575-86031996
  • 传真: 0575-86177002
  • 企业官网: www.slingbearings.com
  • 企业邮箱: stock@bbsbearing.com
  • 办公地址: 浙江省新昌县澄潭街道江东路3号
  • 邮编: 312500
  • 主营业务: 汽车轴承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轴承销售;轴承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机械设备研发;机械设备销售;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销售;齿轮及齿轮减、变速箱制造;齿轮及齿轮减、变速箱销售;电机制造;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五金产品研发;五金产品制造;五金产品批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分支机构经营场所设在:浙江省新昌县大道东路969号(8-10幢))
  • 企业简介: 浙江斯菱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斯菱股份)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轴承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主营业务为汽车轴承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所研发的产品涉及轮毂轴承、轮毂轴承单元、圆锥轴承、离合器、涨紧轮及惰轮轴承等多个产品系列。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创新、务实”的企业经营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客户体验为基石、技术创新为动力,在汽车轴承领域积累了多年的售后市场及主机配套市场经验,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汽车轴承民族品牌,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轴承制造商。公司建立了包括车加工、热处理、磨加工、装配等轴承加工全产业链的先进智造系统,运用自动化、智能化制造提高产品品质和运营效率。公司的技术中心被认定为浙江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省级企业研究院,公司主持或参与起草了2项轴承行业国家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
  • 发展进程: 浙江斯菱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新昌县双菱汽车轴承有限公司”,由自然人姜岭、杨琳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其中姜岭出资人民币2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0.00%;杨琳出资人民币2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0.00%。2004年11月16日,新昌信安达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信会所验字〔2004〕第197号),审验确认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已足额缴纳。2004年11月22日,有限公司在新昌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登记设立,并取得注册号为330624210232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4年8月2日,有限公司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以2014年7月31日作为审计、评估基准日,将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9月13日,天健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天健审〔2014〕6443号),截至2014年7月31日,有限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为3,394.63万元。2014年10月29日,坤元评估出具《资产评估报告》(坤元评报〔2014〕398号),截至2014年7月31日,有限公司经评估的净资产为5,059.73万元。2014年10月31日,有限公司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以有限公司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以经天健会计师审计的截至2014年7月31日的账面净资产3,394.63万元为基础,折合股份总额1,720.00万股,剩余净资产1,674.63万元计入资本公积,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1月3日,斯菱股份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召开,审议通过了关于改制设立斯菱股份的决议,选举了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股东代表监事。2014年11月5日,公司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公司董事长,并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2014年11月6日,天健会计师出具《验资报告》(天健验〔2014〕233号),审验确认公司股本1,720.00万元已足额缴纳。2014年11月11日,公司完成了本次改制的工商变更登记,并取得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号为330624000011404的《营业执照》。 2019年3月25日,斯菱股份董事会发布公告,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鉴于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经公司向股转系统申请,公司股票自2019年3月26日起暂停转让。2019年3月29日,斯菱股份董事会发布公告,公司股票暂停转让的原因由筹划重大事项调整为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2019年5月13日、6月13日、7月10日,斯菱股份分别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八次、第九次、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与本次重组相关的议案。2019年5月20日,上海东洲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浙江斯菱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拟股权收购所涉及的新昌县开源汽车轴承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报告》(东洲评报字〔2019〕第0601号),经评估,截至评估基准日2019年3月31日,开源轴承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15,700万元。2019年8月15日,斯菱股份召开201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议案》等与本次重组相关的议案。2019年8月20日,开源轴承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成为斯菱股份全资子公司。2019年9月2日,天健会计师出具《验资报告》(天健验〔2019〕287号),验证截至2019年8月20日,公司已收到俞伟明、潘丽丽认缴的新增注册资本2,250万元,本次股票发行新增注册资本已缴足。2019年9月24日,股转系统出具《关于浙江斯菱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重大资产重组股份登记的函》(股转系统函〔2019〕3804号)。2019年10月16日,中证登北京分公司出具关于本次发行的《股份登记确认书》。2019年10月23日,公司完成本次发行股份的工商变更登记。
  •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情况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轴承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主营业务为汽车轴承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在汽车轴承领域积累了多年的售后市场及主机配套市场经验,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汽车轴承民族品牌,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轴承制造商。公司持续推进产能升级优化,目前拥有浙江新昌和泰国大城府两大生产基地共四个现代化厂区。公司年产629万套高端汽车轴承智能化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建成后将新增629万套高端汽车轴承年产能,包括120万套第三代轮毂单元、60万套智能重卡轮毂单元、230万套轮毂轴承及219万套乘用车圆锥轴承。该项目不仅将显著提升公司生产能力,还将优化生产布局和作业环境,为后续产线升级预留充足空间。斯菱泰国工厂目前主要研发、制造和销售轮毂轴承、轮毂轴承单元、圆锥轴承等多个系列产品,服务于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全球市场客户。泰国工厂已获得IATF16949体系证书和美国海关认可的原产地证(E-Ruling认证函)。报告期内,泰国工厂完成第二期投资,通过完善产业链辅助功能实现产能的阶段性释放,设备利用率持续提升,同时公司积极开展斯菱泰国第三期投资建设,购置土地和厂房,为未来新增市场的需求做好准备。报告期内,公司结合行业新标准及客户定制化需求,成功研发并量产低能耗轴承、自锁式轮毂轴承等高性能新产品,同时完成新能源汽车驱动轮毂电机系统高速轴承关键技术攻关,实现新能源驱动电机轴承主机配套能力。此外,公司投资建设的机器人零部件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已实现首条产线投产工作,第二条产线建设正在规划中,进一步拓展业务布局。公司希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能优化,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二)主要产品及用途公司主营业务是汽车轴承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应用于制动系统、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产品包括轮毂轴承单元、轮毂轴承、圆锥轴承、离合器轴承、涨紧轮及惰轮轴承、单向皮带轮、重卡轴承、驱动电机轴承等。1、制动系统类轴承产品汽车制动系统图(1)轮毂轴承公司生产的轮毂轴承根据轴承内置滚动体的不同,可分为第一代锥结构轮毂轴承和第一代球结构轮毂轴承,具体结构特点和主要应用如下:(2)轮毂轴承单元公司生产的轮毂轴承单元根据集成的程度不同,可分为第二代轮毂轴承单元和第三代轮毂轴承单元,具体结构特点和主要应用如下:(3)重卡轴承公司生产的重卡轴承主要分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双列圆锥滚子轴承,部分是集成了连接悬架的法兰或者轮辋连接法兰的二代产品,具体结构特点和主要应用如下:2、传动系统类轴承产品传动系统图(变速箱总成、轮毂驱动电机)(1)圆锥轴承公司生产的圆锥滚子轴承根据轴承外形尺寸的不同,可分为公制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和公制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具体结构特点和主要应用如下:(2)驱动电机轴承公司生产的驱动电机轴承是电动车驱动系统用高速球轴承,产品具有轻扭矩、高速、耐高温、耐频繁启停伴随的瞬间大冲击载荷的特性。(3)离合器轴承公司生产的离合器轴承系列,主要应用在手动挡的燃油乘用车、卡车、农机及工程车辆的传动系统,结构特点和主要应用如下:3、动力系统类轴承产品动力系统图(1)涨紧轮及惰轮轴承公司生产的涨紧轮轴承系列,根据用途的不同,可分为涨紧轮轴承、惰轮轴承及附件涨紧器,具体结构特点和主要应用如下:4、非汽车轴承工程机械、农机轴承应用场景图(1)工程机械用轴承:(2)农机轴承和农机轴承单元(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公司经营模式主要包括采购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和研发模式。公司目前采用的经营模式为行业内企业普遍采用的模式,影响公司经营模式的关键因素是产品的生产工艺、下游客户的需求、上游供应商的供应、本行业的法律法规等。报告期内,影响公司经营模式的关键因素未发生重大变化。1、采购模式公司采购的原材料种类较多,主要包括钢材、毛坯件、配套件、辅料等。公司结合多年的采购经验,建立了严格的采购控制制度和供应商管理制度。采购流程由生产部门发起采购需求开始,后交由运营中心进行订单拆分,最后由采购部进行分配采购。从订单下达供应商开始,公司对采购实行全流程监控,坚决执行从合格供应商采购,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入账的制度。在公司有开发新的供应商需求时,由采购部牵头,会同技术部和品保部共同对供应商从技术水平、质量水平、供应水平、价格水平、服务水平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只有通过公司各项标准后,才能进入公司合格供应商的名单。同时,公司会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复审,实行优胜劣汰机制,保证供应链优质和稳定。2、生产模式公司产品具有品种丰富,市场覆盖面广的特点,既有适用于售后市场的“小批量、多品种、快速反应”的定制化产品,也有适用于主机配套市场的“大批量、快周转”的产品。根据市场和产品特点,公司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总体上采用“以销定产”和“销售预测”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公司结合订单与库存情况制定生产计划,生产部门据生产计划和工艺指令实施生产。这一模式可以有效控制产品库存量和保障资金的流动性,同时有助于提高产品交付的机动性。公司制定了《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质量事故处理规定》《防锈作业指导书》《关于仓库物资码放的管理规定》等制度,从原材料、半成品、装配、成品入库、出库等多方面对产品生产进行过程管控和品质监控。公司采取专业生产与外协加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关键工序由公司自身完成。同时,公司利用地区产业集群、专业配套优势,将部分工艺简单、质量可控的车加工、锻加工等工序进行外协加工,提高公司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3、销售模式汽车零部件市场按使用对象分类,可分为售后市场和主机配套市场。公司产品主要销往中高端售后市场,以独立品牌商、大型终端连锁为主;主机配套市场最终客户以境内主机厂及其一级供应商为主。由于两个市场特点不同、客户类型不同,销售模式也有所差异。(1)售后市场的销售模式售后市场指汽车在售后维修过程中需要更换的零部件市场,主要客户有贸易商、独立品牌商、汽配连锁店、汽配零售店、汽车维修店、个人消费者等各流通环节参与主体。售后市场的规模取决于汽车保有量。(2)主机配套市场的销售模式除售后市场外,公司产品也供应主机配套市场。主机配套市场指汽车主机厂委托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按照厂商要求加工生产的零部件市场,产品经过一级级地供应之后,最终用于整车制造或主机厂的售后配件。主机配套市场的主要客户群为汽车主机厂及其一级供应商。4、研发模式公司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基于深耕汽车轴承行业多年所积累的研发经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形成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研发团队。公司产品的研发过程参照《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第一版)》的要求执行,根据实际项目的规模大小、难易程度等调整相应的步骤和流程,确保产品能保质保量地交付给客户。同时,公司的研发团队时刻保持对最新市场动态的关注,提前了解新的市场需求,提前研发布局,以此保持公司在市场上持续的竞争力。(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2024年,在宏观经济回升向好,促消费、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动下,汽车行业稳中有升。公司管理层准确把握宏观方向,适时调整战略规划,在深耕汽车轴承主营业务基础上,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主业的稳健发展。2024年,公司业绩稳定中有增长,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有:稳定的客户资源:斯菱股份专注于汽车轴承及精密零部件制造,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和努力,形成多元化的客户结构和丰富的产品品类,具备了售后市场和主机配套市场的双重服务能力,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公司已进入多家全球行业头部客户的供应链体系,订单稳定性较强。智能化的生产管理体系:斯菱股份建立了科学严谨的现代化生产管理体系,通过导入MES智能制造系统和ERP资源管理系统,实现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管控。公司配备自动化柔性生产线,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多样化需求,同时严格执行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确保产品性能稳定可靠。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单位产能效率稳步提高。研发能力的持续提升:斯菱股份持续强化研发创新体系建设,研发投入占比逐年提升,筹建专业化的研发中心和技术团队。通过优化研发管理流程,公司实现了从市场需求分析到产品开发的全周期管控,研发效率逐年提高。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创新,在汽车轴承及关键零部件领域形成核心技术积累,同步开发能力持续增强,产品性能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未来,主业上公司将依托技术积累和客户粘性,重点突破新能源及高端产品领域;同时通过供应链优化和产能升级,应对成本与竞争压力,把握国产替代的战略机遇。新业务上公司积极布局机器人零部件新业务领域,已完成核心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小批量试制,产品性能指标可达到行业标准,目前正推进自动化产线建设,预计2025年可以实现规模化量产。该业务契合智能制造发展趋势,技术储备与客户对接同步推进,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点。报告期内整车制造生产经营情况报告期内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情况同比变化30%以上的原因说明零部件销售模式公司开展汽车金融业务公司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1、概述(一)报告期总体经营情况2024年,公司根据发展战略和年度整体经营规划要求,有序开展工作。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432.8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1%;实现归母净利润19,003.4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986.81万元,同比增长22.52%。实现每股收益1.73元,同比增长2.98%。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19,502.53万元,同比增长11.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73,458.91万元,同比增长8.63%。(二)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工作(1)加大研发力度,以创新驱动发展2023年9月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以上市为起点,坚持“务实、创新”的经营理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针对市场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进行产品性能优化和新产品开发,积极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及制造水平,满足客户对高精度、高可靠性产品的需求,巩固公司现有市场地位,在稳步发展的同时提升市场占有率。2024年,公司成立中心研究院,为技术创新提供更专业的组织保障。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公司持续关注不断增长的机器人零部件市场。2023年,公司完成组建专门的研发技术团队,对机器人关节零部件产品进行研究开发。报告期末,公司完成机器人零部件产品谐波减速器的第一条生产线投产工作。(2)持续加快全球化布局,满足客户需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行业竞争形势,公司在2019年设立泰国子公司,开始全球化布局的第一步。基于对未来汽车零部件市场的预测,2024年公司对泰国子公司进行了第三期投资建设,购置土地和厂房,为未来新增市场的需求做好准备。除此之外,公司已建立北美市场的本地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快公司主业全球化产业布局的节奏。(3)优化客户和产品结构,实现利润新增长优质的客户群体,先进的制造能力,是保持主业稳定增长的基石。近2年行业形势的不断波动,公司对客户和产品结构也不断地进行合理调整,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同比增长约0.4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4)优化组织架构,促管理升级本年度,公司持续推进管理体系建设,对组织架构实施了战略性调整。重点将研发和体系责任部门分设为"中心研究院"和"体系管理中心",通过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强化研发创新能力和标准化管理水平。此次调整着重体现了公司对研发创新的战略重视,组织架构的优化使职能划分更加清晰,管理流程更加规范,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