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镇海股份
  • 企业英文名: Zhenhai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余姚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心
  • 上市代码: 603637.SH
  • 注册资本: 23868.587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02-08
  • 大股东: 宁波舜通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16.88%
  • 董秘: 石丹
  • 董秘电话: 0574-87917820
  • 所属行业: 土木工程建筑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潘晶晶、李亚娟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宁波市高新区星海南路36号
  • 概念板块: 工程建设 浙江板块 微盘股 氢能源 央国企改革 节能环保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1994-06-30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200144376891X
  • 法定代表人: 冯鲁苗
  • 董事长: 郑祯
  • 电话: 0574-87917820
  • 传真: 0574-87917800
  • 企业官网: www.izpec.com
  • 企业邮箱: zpec@izpec.com
  • 办公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星海南路36号
  • 邮编: 315042
  • 主营业务: 专业从事石油化工工程的建设和技术服务。向客户提供从工程前期的规划咨询到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开车、结算审核直到运营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 经营范围: 工程总承包;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监理;工程咨询;工程审价;工程招投标代理;工程测量;化工产品、机电设备、金属材料批发、零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自有房屋租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74年,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发展历史。公司前身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镇海炼化工程公司,于2005年1月改制成立镇海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12月28日整体变更为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2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简称:镇海股份,股票代码:603637)。公司控股股东为宁波舜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人为余姚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公司注册地址为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星海南路36号。公司主营工程总承包,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监理,工程咨询,工程审价,工程招投标代理等业务。公司具有石化、化工、医药工程咨询甲级,石油天然气工程咨询乙级,化工石化医药行业、石油天然气(海洋石油)行业(油气库)工程设计甲级,建筑行业、市政行业(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乙级,化工石油工程监理甲级,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甲级,市政公用工程监理乙级、电力工程监理乙级,压力容器设计、压力管道设计等相关业务资质。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认证,持有商务部颁发的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公司致力于为石油化工领域提供多种形式的工程建设服务和技术开发应用服务。具备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的全厂性规划、工程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大型复杂项目总体设计、工程咨询、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工程总承包(EPC)、项目管理承包(PMC)、培训及开车等全过程服务能力。其中,硫磺回收装置及加氢装置建设属于环保产业,可以有效降低石油化工行业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油品等级,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公司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有技术、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在科技开发和技术进步方面形成了独有的特色。
  • 发展进程: 1993年9月29日,镇海石化总厂作出《关于成立镇海石化工程承包公司和詹巨平等同志任职的通知》(镇石化干[93]013号),决定成立镇海石化工程承包公司。1994年6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作出《关于设立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体改生[1994]73号),同意镇海石化总厂改组为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28日,镇海石化总厂作出《关于成立镇海炼油化工工程设计公司等五家股份全资子公司的报告》(镇石化企(94)220号),申请将原镇海石化总厂所属五家公司相应转换为镇海炼化的全资子公司,其中原镇海石化工程承包公司转换为镇海炼化工程承包公司,并办理工商开业登记手续,原镇海石化工程承包公司注销。1994年6月30日,宁波市镇海工业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出《关于同意镇海炼油化工工程设计公司等五家公司为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报告的批复》(镇开发[1994]第126号),同意按上述报告成立镇海炼化工程承包公司,镇海石化工程承包公司办理注销登记。1994年6月30日,宁波市镇海审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验资报告书》,验证镇海炼化工程承包公司注册资本3,100万元已经到位,出资人为镇海炼化。其中,办公用房100平方米20万元,微机、车辆、复印机、各种仪器等2080万元,银行存款1000万元,共计3100万元,资金来源均为主管部门拨款。本次出资资产未办理评估,但已经前述《验资报告书》验证。同时,本次出资资产中实物资产之办公用房、微机、车辆、复印机、各种仪器已于出资时交付镇海炼化工程承包公司使用,而考虑到镇海炼化工程承包公司为镇海炼化的全资子公司,故未及时办理上述办公用房的产权变更,但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为镇海石化有限时,该办公用房未作为改制资产,已由镇海炼化收回。1994年6月30日,镇海炼化工程承包公司取得了宁波市镇海区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注册号为14438458-4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住所为城关五里牌(经济开发区),法定代表人詹巨平,注册资金3,100万元,经营范围:主营石油化工工程及其他工程承包;工程管理、监理、审价;工程招、投标;工程测量;兼营房地产开发;货运;建筑材料销售;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1998年2月21日,镇海炼化作出《关于重组成立镇海炼化检修安装公司和镇海炼化工程公司的通知》(镇炼化董(1998)001号)和《关于撤销检修安装工程公司等机构的通知》(镇炼化董(1998)002号),决定成立镇海炼化工程公司。之后,镇海炼化工程承包公司向工商局申请办理“镇海炼化工程承包公司”变更为“镇海炼化工程公司”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于1998年2月27日取得了换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14438458-4)。为拓展经营业务,镇海炼化对镇海炼化工程公司增加投入。1998年3月18日,镇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验资报告》(镇会内验(1998)第24号),验证截止1998年3月18日,镇海炼化工程公司已收到股东镇海炼化投入的5,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5,000万元,资金来源为镇海炼化的货币拨款。1998年3月18日,镇海炼化工程公司办理了变更注册资本和经营范围的工商变更登记,变更注册资本至5,000万元,并变更经营范围为“主营:工业和民用建筑设计;石油化工工程及其它工程承包;工程管理、监理、审价;工程招、投标;工程测量;兼营:房地产开发;货运;建筑材料销售;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金属材料、装饰材料”。1998年3月18日,镇海炼化工程公司取得了换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14438458-4)。 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为镇海石化有限系依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八部委于2002年11月18日联合发布的《印发〈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实施,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制定的主辅分离、改制分流第二批改制企业。根据镇海炼化上报的《关于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分流初步方案的请示》(镇炼化[2003]254号)等有关单位改制分流的请示,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事业部于2003年12月30日作出《关于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单位改制分流初步方案的批复》(石化股份炼质[2003]84号),原则同意镇海炼化工程公司等有关单位的改制,且镇海炼化不得持有改制企业的股权,并要求在新公司正式注册前将实施报告提交中石化总部。2004年6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以国资分配[2004]562号《关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第二批实施方案的批复》,原则同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制定的主辅分离、改制分流第二批实施方案,将纳入第二批改制范围的包括镇海炼化工程公司在内的434家单位全部改制为非国有法人控股企业。2004年12月16日,镇海炼化工程公司召开了关于改制分流的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了《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分流方案》。2004年12月20日,镇海炼化作出《关于上报<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分流实施报告>请示》(镇炼化[2004]268号),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报《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分流实施报告》,申请正式实施。2005年1月19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作出《关于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分流实施方案的批复》(石化股份炼[2005]19号),原则同意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分流实施方案,并原则同意方案中关于改制单位股权设置和法人治理机构、改制单位占用土地的处置意见、改制单位资产的处置意见以及劳动关系和人员分流安置意见。2005年1月27日,镇海石化有限股东会审议通过镇海石化有限章程;选举赵立渭、范晓梅、范其海、翁巍、宋涛、顾国荣为董事,与镇海炼化股份提名的外部董事杨友斌组成董事会;选举蒋明宝为监事,与职工代表监事张一钢、镇海炼化股份提名的外部监事刘有寅组成监事会;授权董事会办理工商登记手续。同日,镇海石化有限董事会选举赵立渭为董事长;聘任赵立渭为总经理;聘任范晓梅、范其海、翁巍为公司副总经理;范晓梅兼任总工程师。2005年1月28日,镇海石化有限监事会选举蒋明宝为监事会召集人。2005年1月28日,镇海炼化根据中国石化于2005年1月19日作出的《关于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分流实施方案的批复》(石化股份炼[2005]19号)中关于“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可在本人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与你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2,700元)之间择高执行”的内容,向宁波市工商局镇海分局出具了《关于改制职工经济补偿补助金和经营者岗位激励股有关说明》:因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分流正好跨年度,《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分流实施报告》上报时间为2004年12月,职工2004年度的年终奖金还未发放,经济补偿补助金标准是按镇海炼化2003年度月平均工资与本人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择高计算。由于改制的组织实施工作在2005年1月,经济补偿补助金计算标准调整为镇海炼化2004年度月平均工资。故实际计算的经济补偿补助金总额略有变化,比上报总数2,022.55万元增加58.46万元;经营者岗位激励股随经济补偿补助金额变化而调整,增加8.76万元;总股本变更为2,393.17万元。2005年1月28日,宁波国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甬国会内验(2005)029号),验证截至2005年1月28日止,镇海石化有限已收到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人民币2,393.1655万元。2005年1月30日,镇海石化有限取得了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3302111000957)。 2009年11月27日,镇海石化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工会委员会根据公司职工持股会全体会员各自对镇海石化有限享有的股东权益比例,将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给职工持股会全体会员共155人;同意在完成股权转让的同时,镇海石化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以2009年10月31日为基准日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的净资产106,152,526元为基准,按照2.0752:1比例折为51,152,526股股份,并由完成前述股权转让后的全体股东依其出资比例分别持有;镇海石化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后,原有的债权债务全部由股份公司承继。2009年12月18日,经宁波市产权交易中心见证的镇海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委员会与职工持股会全体会员顾国荣等155人签订《企业产权转让合同》生效,镇海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委员会将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权转让给顾国荣等155人。2009年12月18日,赵立渭等全体159名股东作为发起人共同签署《发起人协议书》,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截至2009年10月31日镇海石化有限净资产106,152,526元。上述净资产折合为股份公司股份51,152,526股,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为51,152,526元,由各发起人以对镇海石化有限享有的股东权益为限分别认购持有。镇海石化有限净资产值超出股份公司注册资本部分计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金。2009年12月22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浙天会验字[2009]270号),验证截至2009年12月21日,股份公司发起人认缴的出资51,152,526元已经全部缴清。2009年12月25日,公司召开了创立大会。2009年12月28日,公司取得了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30211000017331)。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要业务公司属于专业技术服务业,服务于石油化工行业,专业从事石油化工工程的建设和技术服务。公司向客户提供从工程前期的规划咨询到设计、采购、施工管理、监理、开车试运行、结算审核直到运营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在环境保护、油品质量升级、装置大型化改造、智能仓储系统、大型储运设施、化工新材料等技术领域进行研发和创新。公司为业主提供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工程总承包工程总承包业务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据首要地位,该业务模式涉及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中间验收、开车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特定阶段实施承包。作为总承包商,公司依据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环保等向业主承担全面责任,并有权依法将部分承包工程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分包企业;分包企业则根据分包合同的规定对本公司负责。本公司致力于提供设计、采购及施工(EPC)服务以及其它各类型工程总承包服务,旨在为客户提供从项目规划、工艺包开发、设计至开车试运行、竣工验收的全流程服务。在承接项目时,我们根据业主方确定的投资规模,全面承担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任务,并对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及环保等方面负责。2.工程咨询、工程设计业务工程咨询与工程设计业务在本公司的业务中处于核心地位,业务范围涵盖了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和实施阶段的众多咨询与设计服务。工程咨询、工程设计是指根据合同约定,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市场、竞争、资源、环境等多方面条件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与论证,进而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本公司具备工程咨询和工程设计服务各方面的技术实力,具备化工石化医药行业甲级工程设计和石油天然气(海洋石油)行业(油气库)专业甲级工程设计资质;石化、化工、医药、天然气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信证书;市政行业(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工程设计专业乙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工程设计专业乙级资质。3.其他业务(1)工程监理业务工程监理业务是公司接受业主委托,依据国家建设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从专业的视角出发,针对建设工程的工程质量、费用、进度以及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实施全面而深入的监督管理。公司拥有化工石油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甲级资质;电力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监理乙级资质。(2)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是公司接受业主委托,针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提供专业服务,并出具工程造价成果文件的业务。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投资估算、项目后评价报告的编制和审核;建设工程概、预、结算及竣工结(决)算报告的编制和审核;建设工程实施阶段工程招标标底、投标报价的编制和审核;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和审核;施工合同价款的变更及索赔费用的计算;提供工程造价经济纠纷的鉴定服务;提供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监控与服务;提供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等。(二)主要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参与招标方式获得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工程设计以及其他业务。在项目中标后,公司将安排专业团队与客户进行沟通协作,并对客户提供的资料与文件进行深入研究与解读。基于此,公司进行项目评估,全面考量客户需求、技术规格、项目周期及分包服务等关键因素。随后,公司将统筹项目执行中心、设计院、财务部、工程部和QHSE部等资源,组建针对特定项目的管理团队。该团队将严格遵循客户及公司既定的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提供相应的项目服务。不同项目的运营模式如下:1.工程总承包公司采用矩阵式管理模式实施总承包项目。在签署工程总承包合同后,依照《项目部组建管理规定》,公司将从项目执行中心、设计院、财务部、工程部和QHSE部抽调人员,组建总承包项目部。项目经理由公司正式任命;设计经理由设计院提名,经项目经理审批;采购经理、控制经理由项目执行中心提名,经项目经理审批;施工经理由工程部提出,经项目经理审批;质量经理和HSE经理由QHSE部提出,经项目经理审批。项目部内的设计、采购、施工、财务、费用控制、质量及HSE人员将根据项目进展,由项目经理与各业务部门协商后适时调整。项目部组建完毕后,项目经理负责领导编制项目实施规划,各职能经理如设计、采购、施工、财务、控制和质量经理等共同参与。2.工程咨询、工程设计业务公司市场经营部在成功签订工程咨询、工程设计项目合同或者接收业主的设计委托文件后,立即将这些资料转交给设计院。同时,市场经营部还需提交在合同谈判期间业主提供的或者在期间形成的所有关于项目内容、质量、进度及费用的设计基础技术文件。设计院在接收这些资料后,将依照《工程设计项目的分类规定》对项目进行分类,并向相应的设计专业室下达咨询设计任务。在此过程中,各级设计人员依照公司《各级设计人员资格及任命规定》进行任命。设计项目负责人和设计经理将共同负责协调设计项目的内外接口,并确保设计项目质量和进度的有效控制。设计经理与各专业负责人根据草拟的设计计划确定详细的设计任务。随着咨询设计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些任务将得到及时修订,以确保对项目设计质量、进度和人力资源的合理控制。(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提供石油化工行业工程技术服务的企业主要包括中石化和中石油系统内的若干大型综合工程公司,以及隶属于原化工部的设计院。这些企业包括:中石化炼化工程(02386.HK)、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东华科技(SZ.002140)、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等。此外还有一些央企改制的工程公司,包括本公司、三维化学(SZ.002469)等。目前,中石化炼化工程(02386.HK)、中国寰球工程公司等大型石化集团下属的工程公司在国内石化工程建设行业占据领先地位,主要负责承接超大型或对国家石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的工程总承包和工程设计,并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项目的承揽和建设。本公司是央企镇海炼化分公司的改制企业,专注于环境保护、油品质量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相关装置的工程设计和工程总承包,在与大型石化集团下属工程公司的竞争中,本公司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主要在硫磺回收、加氢精制、常减压蒸馏领域、大型油气储运、智能仓储、装置大型化改造、化工新材料等细分市场领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四)竞争优势与劣势经过逾五十年的行业深耕与技术积淀,公司已成为石油化工领域拥有较高品牌美誉度的专业工程技术服务商。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石油化工工程的建设与技术服务,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底蕴,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掌握了众多的核心技术,展现出显著的品牌、技术、人才和资信优势。石油化工行业专业技术服务产品具有深度定制化和高频率现场服务的特征,公司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其活跃的经济发展、高度的开放性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石化产业集聚地之一,绿色石化产业规模在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中名列前茅。公司凭借贴近生产、熟悉生产的优势,在引资、科研、人才等资源方面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与国内第一梯队的工程公司相比,公司在市场拓展能力、技术创新发展、人力资源规模、工程技术能力和投资融资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五)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向石油化工及其他相关行业提供的一系列专业工程服务,包括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管理与监理、工程造价咨询等,这些服务本质上是利用工程专业知识、经验和效率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鉴于此,公司的业绩受到多个关键因素的影响。1.市场需求与行业景气周期市场需求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根本驱动力,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状况,行业的景气周期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服务需求的规模。当石油化工产品需求高涨、石油化工行业处于扩张周期时,相关企业对工程总承包、工程设计、工程监理等服务的需求会相应增加,从而带动公司业绩的增长。我国石油化工产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升级阶段,以“减油增化”为核心目标,同时大力推进炼化一体化与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化工产品收率,对接高端制造业对于高端化工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石油化工产业通过提高研发强度实现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以及航天军工等多个关键领域国产化替代,推动产业链朝着更加高端化、低碳化的方向发展。《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其中,通过产能置换方案以及严格的安全、环保、节能、价格等手段,有效促进落后和低效产能的有序退出,从而为那些具备强大技术创新能力、拥有显著差异化竞争优势、善于运用多样化数字化工具、能耗指标卓越且可控成本低廉的先进产能腾出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政府的产业政策(如碳中和、能源转型)、环保法规及宏观经济周期对市场需求也有深远影响。例如,碳中和目标可能促使客户增加低碳技术和绿色工程的投资,从而提升对相关工程服务的需求。此外,油价波动、地缘政治博弈、经济增长速度等因素也会影响产业政策制定和客户的资本支出决策,间接影响公司业务量的增减。2025年不仅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实现历史性突围的战略窗口期。通过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与迭代升级,我国石化工业正在三个战略维度完成质变:基础化学品收率不断优化,高端新材料国产化覆盖率持续提升,全行业能耗强度不断下降,这些结构性突破标志着产业正从追赶型发展向技术引领型跃迁。2.技术创新与服务差异化石油化工行业内的竞争、技术升级和安全环保要求也是影响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当技术牵引生产效率提高或实现差异化产品性能并达到影响市场份额的变化时,行业投资规模将会加大。当市场中的产品趋于同质化,且短期内供应量超过需求量时,投资规模会周期性减弱。技术创新是公司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差异化技术能力有助于满足客户日益提升的需求并开拓新市场。随着石油化工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客户对工程服务的技术含量要求提高。公司持续深耕炼油工程、新材料、数字化设计、模块化施工技术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智能、环保的解决方案。例如,通过数字化工具(如项目管理软件、数字化交付)或全流程服务,公司能够提升服务效率,优化团队协作,缩短项目周期,实现差异化竞争,从而增强市场吸引力和定价能力。3.内部管理与运营效率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是一项点多面广、专业性强的系统工程,对公司的治理水平、管理能力、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公司的内部管理和运营效率对业绩产生深远影响。有效的运营管理能够确保项目高效执行、成本规范合理,从而提高运营利润。公司将在治理机制优化、全流程效能提升和技术创新应用三大维度持续发力。通过推进流程管理、合规内控与决策系统的立体化融合,构建权责匹配的分级授权体系,以数字化工具支撑决策效率与执行精度的双重提升;同步深化设计-采购-施工全链条协同机制,以智能化设计、预制化制造、模块化施工三位一体的创新建造理念强化项目集成管理能力,依托全生命期质量追溯和动态资源配置实现工程品质与资源效率的同步跃升;在此基础上强化新工艺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转化,建立面向新兴领域的复合型技术储备,通过工程数字化平台建设,形成技术创新、资源协同、价值共创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持续巩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提升管理效能与运营效率。4.外部合作与业务拓展外部合作与业务拓展是公司驱动业绩增长的重要抓手。面对石油化工产业工艺流程高度复杂、安全环保标准严苛、全球化业务布局的核心诉求,公司深化与行业领军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与领先石化企业联合开展研发项目,深度介入企业生产运营各环节,系统梳理工艺技术痛点并在本质安全、能效提升等关键维度实施技术攻关,构建涵盖投资建议、工艺优化、设备选型、智能化升级、系统集成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在重大项目承接方面,公司充分践行合作共赢理念,与具有资源整合能力的大型工程集团构建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工程设计、工程管理、智能化升级等环节的深度融合,有效突破单体项目执行能力的边界限制。在技术成果转化维度,公司持续完善产学研用创新网络,与科研院所建立联合研发中心,重点突破新材料、新工艺等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的衔接难题。通过搭建工程放大试验平台,推动实验室成果加快实现产业化应用。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