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镇海股份 - 603637.SH

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7-02-08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Zhenhai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成立日期
1994-06-30
注册地
浙江
所在行业
土木工程建筑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镇海股份
股票代码
603637.SH
上市日期
2017-02-08
大股东
宁波舜通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16.88 %
董秘
石丹
董秘电话
0574-87917820
所在行业
土木工程建筑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汪军;任华贵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30200144376891X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浙江
成立日期
1994-06-30
法定代表人
戚元庆
董事长
郑祯
企业电话
0574-87917820
企业传真
0574-87917800
邮编
315042
企业邮箱
zpec@izpec.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星海南路36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专业从事石油化工工程的建设和技术服务。向客户提供从工程前期的规划咨询到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开车、结算审核直到运营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工业工程设计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管理服务;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招投标代理服务;对外承包工程;软件开发;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节能管理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采购代理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机械设备研发;合同能源管理;金属材料销售;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销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电气设备销售;特种设备销售;机械设备销售;建筑材料销售;仪器仪表销售;石油制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软件销售;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设计;特种设备设计;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监理;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74年,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发展历史。

公司前身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镇海炼化工程公司,于2005年1月改制成立镇海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12月28日整体变更为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2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简称:镇海股份,股票代码:603637)。

公司控股股东为宁波舜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人为余姚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公司注册地址为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星海南路36号。

公司主营工程总承包,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监理,工程咨询,工程审价,工程招投标代理等业务。

公司具有石化、化工、医药工程咨询甲级,石油天然气工程咨询乙级,化工石化医药行业、石油天然气(海洋石油)行业(油气库)工程设计甲级,建筑行业、市政行业(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乙级,化工石油工程监理甲级,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甲级,市政公用工程监理乙级、电力工程监理乙级,压力容器设计、压力管道设计等相关业务资质。

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认证,持有商务部颁发的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证书。

公司致力于为石油化工领域提供多种形式的工程建设服务和技术开发应用服务。

具备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的全厂性规划、工程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大型复杂项目总体设计、工程咨询、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工程总承包(EPC)、项目管理承包(PMC)、培训及开车等全过程服务能力。

其中,硫磺回收装置及加氢装置建设属于环保产业,可以有效降低石油化工行业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油品等级,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

公司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有技术、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在科技开发和技术进步方面形成了独有的特色。

商业规划

2025年上半年,国内石油化工行业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及国内经济结构转型深化的复杂背景下,面临原油价格波动、关税政策调整及终端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等多重挑战,呈现分化发展态势。

炼油板块受国内成品油消费需求增长放缓、新能源替代效应进一步显现以及部分成品油出口关税政策调整等因素叠加影响,主营炼厂平均开工率同比有所下降,成品油盈利空间持续受到挤压;化工板块受原油价格波动及结构性产能过剩影响,基础化学品盈利普遍承压。

而芳烃产业链、磷化工、制冷剂、改性塑料及高端新材料等领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家电及消费电子需求拉动保持相对景气,新材料国产替代进程加快。

关税政策调整对行业进出口贸易及部分依赖进口原料的企业成本构成了一定压力。

受市场不确定性影响,行业内部分新产能投放进度延缓,个别项目因政策及市场因素推迟实施。

短期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审慎态势。

中长期而言,行业将通过产能整合、技术创新、政策协同及智能化转型等多维度措施应对挑战,未来将重点聚焦降本增效、产业链韧性提升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持续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国际化转型,政策支持与内需增长将部分抵消外部冲击。

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人工智能(AI)、大数据、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石油化工行业的融合应用正迈向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不仅推动生产流程的智能化优化、设备健康管理与预测性维护,更在加速新材料研发周期、优化供应链协同管理、提升工程设计与建设效率、以及强化安全生产管控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2025年上半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于炼化一体化装置的升级改造与提质增效项目、煤化工战略项目建设、设备的更新换代与国产化替代、智能化工厂建设与数字化转型项目、高端新材料研发生产、海外市场布局拓展及环保低碳技术应用。

面对“双碳”目标深化推进、石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全球能源价格波动加剧、高端化与差异化需求升级以及部分传统产能优化调整等多重挑战,公司持续深化市场动态研判与政策响应机制,坚持以市场开发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精益管理为基础,强化项目全周期风险管控与精益运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优化经营性现金流结构。

在确保核心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布局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装置节能提效等高附加值领域,培育高附加值业务增长,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60.12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95.61万元,营业净利率为15.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25.32万元。

上半年公司业绩面临阶段性压力,主要受关税政策调整及部分下游客户投资节奏放缓导致的部分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以及市场利率下行及投资收益波动的共同影响。

在此背景下,公司通过主动优化业务结构,推动高毛利率的总承包项目收入占比提升,总承包毛利率同比增加1.25%至26.21%,并在精细化工、新能源材料等领域新签高附加值订单,部分缓冲了净利润下滑压力。

面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迫切需求,公司在巩固传统炼油化工工程服务优势的基础上,正积极向高附加值、绿色化的化工新材料及新能源相关工程领域延伸,加快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展望下半年,公司将全力以赴加速在手订单的转化与交付,特别是前期受外部因素影响有所滞后的项目。

同时,公司将深化与核心客户在绿色技改、产品升级等领域的战略合作,致力于全面构建并夯实“传统炼化保基本盘、绿色化工与新材料创增量”的新发展格局,确保全年经营目标的稳健达成。

(一)创新突围聚势成潮报告期内,公司积极顺应石油化工行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转型新局,将质量安全、技术驱动与管理提效作为核心抓手,全面融入石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质量安全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将质量安全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基石,并持续深化相关体系建设与实践。

公司重点推进了风险评估与监管机制完善、设计策划与过程管理强化、智慧监管手段应用、标准化工地及施工精细化管理、工程建设安全文化培育等关键领域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优化。

公司以QHSE体系为核心,将质量管控全面融入并贯穿于设计、采购、施工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个环节,矢志不渝地追求工程建设质量“零缺陷”目标。

公司始终坚守工程安全底线,以“工匠精神”为引领,以“优质服务”为宗旨,将其深度融入并贯穿于每一个工作环节,推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在各岗位落地生根。

报告期内,公司多次收到来自镇海炼化分公司、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公司、茂名石化分公司等客户的感谢信,充分体现了客户对公司服务质量与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

此外,公司参与建设的中国石化天津南港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中的38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及13/4万吨/年MTBE/丁烯-1装置工程设计,荣获“2025年宁波市建设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

技术驱动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特色化、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方向,围绕精细化工、高纯度化学品、原油加工、大型储罐和数字化建设等核心技术领域,持续推进技术研发并加快实现成果转化。

公司通过开发硫磺回收开停工废水废气回收工艺、集成式甲醇制氢站、高纯异壬酸合成工艺、环保型抑焦剂生产技术、双氧水法水合肼生产工艺、多次吸收再生法回收高纯度碳二工艺技术、正己烷生产工艺技术、超大型低温全容储罐系统技术、丙丁烯无规共聚产品技术、以高纯度异丁烯生产高纯二聚物的工艺技术等多项创新工艺,不仅巩固了传统炼油技术优势,更在含氧、含硫化学品领域建立了新的技术竞争优势。

数字化建设方面,公司抽调精锐技术人员投入项目数字化建设,有序推进公司协同设计数据中台、采购管理软件及监理数字化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工作。

公司SPPID正向设计解决方案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2024年数字化、智能化经典案例征集活动“数字化设计经典案例”奖。

上述技术研发与数字化转型的积极布局和稳步推进,对公司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高端化、精细化的产品技术储备为公司拓展高附加值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智能化与低碳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与排放,响应了行业提质增效和绿色转型的发展趋势。

未来,公司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积极拓展服务市场边界与业务领域,不断强化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管理提效方面。

报告期内,面对行业竞争加剧与市场不确定性增强的双重挑战,公司围绕治理体系现代化赋能管理升级、全流程精益管理驱动能效革新、技术创新驱动业务创新与市场拓展三大核心路径,积极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品牌管理方面,公司持续塑造差异化技术能力和品牌认知,深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路径,坚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品牌战略,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公司深入推进薪酬体系改革,遵循“基本薪酬+绩效薪酬”的薪酬结构,实行“一岗一薪、易岗易薪”的薪酬模式。

通过构建多维度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确保公司整体运营目标的达成。

项目管理方面,公司以标准化流程为基础,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与风险防控机制,通过优化矩阵式组织架构、实施全流程质量控制及动态进度管理,保障项目高效执行与风险可控。

文化凝聚力建设方面,公司始终秉持“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理念,通过组建多样化职工兴趣社团、开展岗位技能比武及创新创效竞赛等载体,深度践行“员工是企业最宝贵财富”的核心价值观。

为构建知识传承与人才培育长效机制,公司创新实施“导师带徒”培养工程,秉承“传承知识、培养人才、促进发展”的宗旨,促进人文精神与专业技术的薪火相传,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匠心浇筑精品工程报告期内,公司立足高质量发展目标,科学统筹资源配置,高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周期管理。

通过深化项目质量、安全、进度及效益一体化管控体系,全面保障在建项目优质高效推进。

总承包(EPC)业务方面,公司多个EPC项目实现稳步推进。

福海创干气分离项目于2025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

该项目采用浅冷油吸收工艺,回收重芳烃轻质化、沸腾床渣油加氢等多套装置干气中的乙烷组分,产出的富乙烷气将作为乙烯裂解原料实现循环利用,可显著降低原料消耗,助力炼化一体化产业链向“零废弃”目标迈进。

福海创2×6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于2025年6月圆满完成机械竣工,正式进入试生产准备阶段。

大榭石化硫磺项目于2025年7月一次开车成功,顺利产出合格液硫产品。

此外,公司承接的镇海炼化炼油老区燃料气回收富乙烷气项目、镇海炼化环保型抑焦硫化剂生产设施项目、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2×4万吨/年硫磺装置增加烟气后碱洗技改项目等EPC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咨询设计业务方面,公司咨询设计业务稳步发展,重点项目包括镇海炼化分公司1#溶剂脱沥青装置原料适应性改造、镇海炼化分公司4#常减压装置消缺完善、中石化宁波镇海炼化1100万吨/年炼油和高端合成新材料项目压力罐区、中石化宁波镇海炼化1100万吨/年炼油和高端合成新材料项目原料及中间原料罐区、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项目研发区二期工程、弘润石化13万吨/年绿色高性能特种化学品项目、铜陵贝斯美科技有限公司2万吨/年特种醇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恒河(南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5万吨/年高端卫生材料项目、浙石化850万吨/年碳十回收装置、中石化九江分公司150万吨/年芳烃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硫磺回收装置、浙石化金塘物流有限公司金塘原油储运基地罐区工程等,均按计划顺利推进。

工程监理业务方面,公司积极开展工程监理业务,主要项目如镇海炼化分公司算山库区原油罐扩建工程、镇海炼化分公司炼油装置及罐区环保完善项目、中石化宁波镇海炼化10万吨/年聚烯烃弹性体(POE)装置工程、中石化宁波镇海炼化扩建1500万吨/年炼油120万吨/年乙烯(乙烯部分)填平补齐工程、镇海基地二期十二标段、国家管网东部储运监理框架等均进展顺利。

福海创干气分离项目(EPC)(图)福海创2×6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EPC)(图1)福海创2×6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EPC)(图2)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3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EPC)(图)(三)深拓市场创新赋能报告期内,面对行业资本开支放缓、产能扩张受限等外部挑战,公司市场经营团队积极应对,紧密围绕市场动态,主动捕捉潜在机遇,在稳固并深化与客户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对接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福海创、弘润石化、元利化学、贝斯美等重点项目,为公司的市场版图拓展和业绩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中标的EPC总承包项目主要包括镇海炼化分公司老区燃料气回收富乙烷气资源项目、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2×4万吨/年硫磺装置增加烟气后碱洗技改项目、镇海炼化分公司环保型抑焦硫化剂生产设施项目;成功中标铜陵贝斯美科技有限公司2万吨/年特种醇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中石化宁波镇海炼化扩建15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项目1#聚烯烃产品包装仓库、镇海炼化分公司100万吨/年甲苯择形歧化装置项目(配套部分)、中海炼化舟山石化技改项目等多项设计咨询业务。

公司与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镇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有限责任公司、雪佛龙(中国)化工有限公司、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等客户签订了技术服务框架协议;与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院、中石化大连研究院、亚星化学等业内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公司深刻把握能源结构低碳转型与石化产业链高端升级的战略机遇,精准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依托在炼油工程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与良好市场口碑,公司系统性向高端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高附加值工程服务领域拓展,构建以核心技术池、精准市场网络及专业人才梯队为支柱的转型发展体系,经过多年深耕,化工板块已成长为公司工程设计业务的重要增长极。

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深化与存量客户的战略合作,并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场景,致力于强化炼油与化工双轮驱动的市场竞争力,夯实协同发展新格局。

发展进程

1993年9月29日,镇海石化总厂作出《关于成立镇海石化工程承包公司和詹巨平等同志任职的通知》(镇石化干[93]013号),决定成立镇海石化工程承包公司。

1994年6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作出《关于设立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体改生[1994]73号),同意镇海石化总厂改组为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6月28日,镇海石化总厂作出《关于成立镇海炼油化工工程设计公司等五家股份全资子公司的报告》(镇石化企(94)220号),申请将原镇海石化总厂所属五家公司相应转换为镇海炼化的全资子公司,其中原镇海石化工程承包公司转换为镇海炼化工程承包公司,并办理工商开业登记手续,原镇海石化工程承包公司注销。

1994年6月30日,宁波市镇海工业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出《关于同意镇海炼油化工工程设计公司等五家公司为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报告的批复》(镇开发[1994]第126号),同意按上述报告成立镇海炼化工程承包公司,镇海石化工程承包公司办理注销登记。

1994年6月30日,宁波市镇海审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验资报告书》,验证镇海炼化工程承包公司注册资本3,100万元已经到位,出资人为镇海炼化。

其中,办公用房100平方米20万元,微机、车辆、复印机、各种仪器等2080万元,银行存款1000万元,共计3100万元,资金来源均为主管部门拨款。

本次出资资产未办理评估,但已经前述《验资报告书》验证。

同时,本次出资资产中实物资产之办公用房、微机、车辆、复印机、各种仪器已于出资时交付镇海炼化工程承包公司使用,而考虑到镇海炼化工程承包公司为镇海炼化的全资子公司,故未及时办理上述办公用房的产权变更,但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为镇海石化有限时,该办公用房未作为改制资产,已由镇海炼化收回。

1994年6月30日,镇海炼化工程承包公司取得了宁波市镇海区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注册号为14438458-4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住所为城关五里牌(经济开发区),法定代表人詹巨平,注册资金3,100万元,经营范围:主营石油化工工程及其他工程承包;工程管理、监理、审价;工程招、投标;工程测量;兼营房地产开发;货运;建筑材料销售;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1998年2月21日,镇海炼化作出《关于重组成立镇海炼化检修安装公司和镇海炼化工程公司的通知》(镇炼化董(1998)001号)和《关于撤销检修安装工程公司等机构的通知》(镇炼化董(1998)002号),决定成立镇海炼化工程公司。

之后,镇海炼化工程承包公司向工商局申请办理“镇海炼化工程承包公司”变更为“镇海炼化工程公司”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于1998年2月27日取得了换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14438458-4)。

为拓展经营业务,镇海炼化对镇海炼化工程公司增加投入。

1998年3月18日,镇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验资报告》(镇会内验(1998)第24号),验证截止1998年3月18日,镇海炼化工程公司已收到股东镇海炼化投入的5,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5,000万元,资金来源为镇海炼化的货币拨款。

1998年3月18日,镇海炼化工程公司办理了变更注册资本和经营范围的工商变更登记,变更注册资本至5,000万元,并变更经营范围为“主营:工业和民用建筑设计;石油化工工程及其它工程承包;工程管理、监理、审价;工程招、投标;工程测量;兼营:房地产开发;货运;建筑材料销售;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金属材料、装饰材料”。

1998年3月18日,镇海炼化工程公司取得了换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14438458-4)。

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为镇海石化有限系依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八部委于2002年11月18日联合发布的《印发〈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实施,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制定的主辅分离、改制分流第二批改制企业。

根据镇海炼化上报的《关于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分流初步方案的请示》(镇炼化[2003]254号)等有关单位改制分流的请示,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事业部于2003年12月30日作出《关于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单位改制分流初步方案的批复》(石化股份炼质[2003]84号),原则同意镇海炼化工程公司等有关单位的改制,且镇海炼化不得持有改制企业的股权,并要求在新公司正式注册前将实施报告提交中石化总部。

2004年6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以国资分配[2004]562号《关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第二批实施方案的批复》,原则同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制定的主辅分离、改制分流第二批实施方案,将纳入第二批改制范围的包括镇海炼化工程公司在内的434家单位全部改制为非国有法人控股企业。

2004年12月16日,镇海炼化工程公司召开了关于改制分流的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了《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分流方案》。

2004年12月20日,镇海炼化作出《关于上报<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分流实施报告>请示》(镇炼化[2004]268号),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报《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分流实施报告》,申请正式实施。

2005年1月19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作出《关于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分流实施方案的批复》(石化股份炼[2005]19号),原则同意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分流实施方案,并原则同意方案中关于改制单位股权设置和法人治理机构、改制单位占用土地的处置意见、改制单位资产的处置意见以及劳动关系和人员分流安置意见。

2005年1月27日,镇海石化有限股东会审议通过镇海石化有限章程;选举赵立渭、范晓梅、范其海、翁巍、宋涛、顾国荣为董事,与镇海炼化股份提名的外部董事杨友斌组成董事会;选举蒋明宝为监事,与职工代表监事张一钢、镇海炼化股份提名的外部监事刘有寅组成监事会;授权董事会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同日,镇海石化有限董事会选举赵立渭为董事长;聘任赵立渭为总经理;聘任范晓梅、范其海、翁巍为公司副总经理;范晓梅兼任总工程师。

2005年1月28日,镇海石化有限监事会选举蒋明宝为监事会召集人。

2005年1月28日,镇海炼化根据中国石化于2005年1月19日作出的《关于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分流实施方案的批复》(石化股份炼[2005]19号)中关于“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可在本人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与你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2,700元)之间择高执行”的内容,向宁波市工商局镇海分局出具了《关于改制职工经济补偿补助金和经营者岗位激励股有关说明》:因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分流正好跨年度,《镇海炼化工程公司改制分流实施报告》上报时间为2004年12月,职工2004年度的年终奖金还未发放,经济补偿补助金标准是按镇海炼化2003年度月平均工资与本人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择高计算。

由于改制的组织实施工作在2005年1月,经济补偿补助金计算标准调整为镇海炼化2004年度月平均工资。

故实际计算的经济补偿补助金总额略有变化,比上报总数2,022.55万元增加58.46万元;经营者岗位激励股随经济补偿补助金额变化而调整,增加8.76万元;总股本变更为2,393.17万元。

2005年1月28日,宁波国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甬国会内验(2005)029号),验证截至2005年1月28日止,镇海石化有限已收到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人民币2,393.1655万元。

2005年1月30日,镇海石化有限取得了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3302111000957)。

2009年11月27日,镇海石化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工会委员会根据公司职工持股会全体会员各自对镇海石化有限享有的股东权益比例,将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给职工持股会全体会员共155人;同意在完成股权转让的同时,镇海石化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以2009年10月31日为基准日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的净资产106,152,526元为基准,按照2.0752:1比例折为51,152,526股股份,并由完成前述股权转让后的全体股东依其出资比例分别持有;镇海石化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后,原有的债权债务全部由股份公司承继。

2009年12月18日,经宁波市产权交易中心见证的镇海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委员会与职工持股会全体会员顾国荣等155人签订《企业产权转让合同》生效,镇海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委员会将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权转让给顾国荣等155人。

2009年12月18日,赵立渭等全体159名股东作为发起人共同签署《发起人协议书》,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截至2009年10月31日镇海石化有限净资产106,152,526元。

上述净资产折合为股份公司股份51,152,526股,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为51,152,526元,由各发起人以对镇海石化有限享有的股东权益为限分别认购持有。

镇海石化有限净资产值超出股份公司注册资本部分计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金。

2009年12月22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浙天会验字[2009]270号),验证截至2009年12月21日,股份公司发起人认缴的出资51,152,526元已经全部缴清。

2009年12月25日,公司召开了创立大会。

2009年12月28日,公司取得了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30211000017331)。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金昌 2024-02-08 20000 5.33 元 40000 高级管理人员
戚元庆 2024-02-08 10000 5.38 元 251697 高级管理人员
冯鲁苗 2024-02-08 35000 5.29 元 577701 董事
余瑾 2024-02-08 6100 5.21 元 604992 监事
杨相益 2024-02-07 39100 5.11 元 1477293 董事
戚元庆 2024-02-07 200 5.16 元 241697 高级管理人员
张婧 2024-02-07 19300 5.18 元 19300 董事
冯鲁苗 2024-02-07 10000 5.13 元 542701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