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07-03-09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200799507506N
  • 法定代表人: 张彦
  • 董事长: 张彦
  • 电话: 0574-87908260,0574-87908260-8025
  • 传真: 0574-87162028
  • 企业官网: www.excitontech.cn
  • 企业邮箱: investor@excitontech.cn
  • 办公地址: 浙江省宁波高新区晶源路9号
  • 邮编: 315040
  • 主营业务: 光学薄膜板块、光伏薄膜板块和汽车薄膜板块
  • 经营范围: 光学薄膜、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膜材料、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的研发、制造及批发、零售,并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3月,由世界500强专业研发、管理团队共同创办。公司主营光学扩散膜、光学增亮膜、量子点膜、太阳能背板膜、窗膜等,广泛应用于显示行业、光伏行业、汽车行业以及电池行业,是集结构设计、配方研发、规模生产、检验检测、物流配送和技术支持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属于国家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材料产业。激智科技于2016年11月15日上市。公司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内部设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平台等多个国家、省级科研平台。产品屡次获得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奖、浙江省名牌产品等国家级、省级重点产品称号。公司先后获评了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百余项荣誉。激智科技现有四大生产基地,已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技术、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处行业领先地位。未来,激智科技将继续以“立足于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材料科学,成为最好的功能膜公司”作为发展目标,把薄膜技术应用到更广泛的产业。
  • 发展进程: 公司是由激智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5月29日,激智有限召开董事会并作出决议,同意激智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以激智有限截至2013年3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100,763,068.42元折为58,500,000股股份,每股面值为1元,折股后股本总额为58,500,000元,折股余额42,263,068.42元计入资本公积。激智有限原有的8名股东作为股份公司发起人,持股比例不变。2013年6月19日,宁波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出具了《关于同意合资企业宁波激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甬外经贸资管函[2013]325号),批准了激智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请。2013年6月20日,申报会计师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13]第610280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13年6月19日,激智科技(筹)已根据《公司法》有关规定及公司折股方案,将激智有限截至2013年3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人民币100,763,068.42元,以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折合股份总额5,850万股,由原股东按原比例持有,净资产大于股本部分计入资本公积。2013年7月12日,经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激智科技取得注册号为330215000006190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公司以“激情、创新、正直、负责”作为核心价值观,致力于“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功能膜公司”,希望通过领先的技术和产品,改善人类的生活。自成立以来,公司持续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精密涂布生产技术和终端应用开发技术不断提高,产品种类持续增加,产品系列日趋丰富,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业内领先的显示用光学膜生产企业,未来我们将持续致力于研发创新,巩固公司全球高端显示用薄膜的领先地位,推出更多基于涂布技术的功能性薄膜产品。公司目前主要业务分四大板块:光电板块、光伏板块、汽车板块和电池板块。(一)光电板块公司主要生产光学膜产品,产品主要包括扩散膜、增亮膜、量子点薄膜、COP、复合膜(DOP、POP、DPP等)、银反射膜、3D膜、保护膜、手机硬化膜等。上述光学膜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导航仪、车载显示屏等各类显示应用领域。(二)光伏板块公司2018年进入光伏背板行业,近几年背板销售额增速较高,目前主要客户是行业领先的组件厂商,产品在客户端认可度较高。背板作为光伏组件背面热封材料,需要有足够的力学性能,阻隔水汽功能,绝缘性能,并且在长期老化后能保持足够的力学性能和颜色变化。伴随市场拓展和产能进步,结合产品更新换代,公司大批量生产并出货了双面涂布型背板。公司定增募投项目之一是光伏封装胶膜,也是公司在光伏行业的第二个产品,研发及产品测试工作快速推进,EVA、EPE(共挤型POE)产品和N型产品用其他胶膜均已批量量产。公司的光伏背板类型为:T系列涂覆&复合型背板(TPC、TPC-T、TPC-BW)、双面涂覆背板CPC、CPC-B、单面涂覆背板PC,以及组件用间隙反光膜。公司市场地位:1、光伏背板:公司自2018年进入光伏行业,专注光伏先进背板材料研发制造,具备全系列背板生产制造能力,近几年在领先组件企业份额快速提升,在报告期内与间隙反光膜合计取得4.96亿元的销售,公司作为背板行业新兵,自量产交付以来,产品的研发、创新及生产品质获得行业龙头客户高度认可。2024年受到组件电池类型转变以及国际贸易影响,背板市场容量大幅下降,公司着力研发新产品,提升公司光伏产品市场竞争力。关键技术指标:透明背板:宁波激阳透明背板透过率〉87%,经过可靠性模拟测试验证可有效保证组件在户外运行30年以上。黑色高反背板:在2024年全年实现高反黑色背板量产,全年出货量超过1GW,是个性化特色组件的重要组成.白色背板:目前市场主要认可的涂覆/贴合、双面涂覆、以及强化PET作为空气面单面涂覆的产品均在量产,产品得到了一线组件厂家认可和量产。2、光伏胶膜公司通过募投项目进入胶膜行业,胶膜工厂建设完成,产线逐步达产,EVA、EPE(共挤型POE)产品和N型产品用其他胶膜均已批量量产,在报告期内取得1.87亿元的销售。3、间隙反光膜应用于双面发电的光伏组件,具有高增益型的新型功能膜,利用膜材表面微结构和高反射铝层来增加光伏电池片的进光量,进而达到增加组件功率效果。目前市场能够研发及生产间隙反光膜的厂商较少,公司已经拥有自主结构发明专利,新型的双弧形设计和结构角度同比其他厂家有更高的功率增效,已经在诸多一线组件企业批量交货,市场竞争力强。目前间隙反光膜适用于双玻组件,对比传统镀釉玻璃可提升功率2~3W,且消除了镀釉层内应力影响,相关组件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吸引了诸多一线组件厂家投资转型用这项新的技术路线,实现自身降本增效收益。2024年全年出货间隙反光膜制备的组件超过20GW,是未来双玻组件技术不可或缺的辅材之一。(三)汽车板块全资子公司浙江紫光的车窗膜等产品进一步得到市场认可。(四)电池板块1、聚碳酸酯(PC)阻燃膜:公司控股子公司宁波港智生产的PC阻燃膜是一款黑色环保阻燃膜,能满足客户不同的应用场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电机、家用电器、消费电子、医疗电子等线路板的绝缘保护以及新能源电池、储能电池等原器件的绝缘外壳等。2、磷酸锰铁锂:公司目前合计持有珩创纳米4.32%的股权。低碳出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其中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就是新型的电池材料。珩创纳米团队在锂电池相关材料领域深耕多年,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与国际化视野。珩创纳米基于多年在电池材料领域的积累,持续研发新型的锂电池材料,其中最先推出的是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具备高电压、高能量密度以及更好的低温性能,较三元材料相比具备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安全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两轮电动车、电动工具及其他消费品领域。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显示上游材料国产替代机遇,行业集中度提升。中国面板产能逐步提高,光学膜企业受益于上游材料国产替代化的大好发展机遇。(2)大屏化、高端显示技术的行业发展趋势因素。伴随显示器行业轻薄化、大屏化、高色域化的趋势,在量子点、Mini-LED等新型显示技术渗透率提升的情况下,显示用高端光学膜需求持续提高。(3)销量、产能增长因素。公司销售情况良好,公司相应的对部分产品产能进行扩增,公司产量、销量的提升拉动公司收入业绩增长。(4)技术创新因素。量子点薄膜、复合型光学膜、高亮度光学扩散膜、光学多功能膜和光学增亮膜等高端光学膜产品性能持续革新优化,进一步提升了相应的市场占有率并巩固公司全球高端显示用薄膜的领先地位。(5)背板、间隙反光膜、胶膜等光伏产品持续放量,打造功能性薄膜平台。公司致力于自主涂布技术及配方工艺的积累沉淀、研发实力提升,在保持光学膜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新产品均顺利实现量产及销售。后续发展中,公司将基于核心涂布技术,横向拓展新品,打造功能性薄膜平台。本报告期内,太阳能背板及间隙反光膜产品销售额达4.96亿元;封装胶膜业务正常推进中,研发及产品测试工作快速推进,EVA和EPE产品已批量量产,在报告期内取得1.87亿元的销售。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坚定执行董事会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坚持以“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功能膜公司”为目标,持续强化研发,充分整合资源、技术、市场等多方优势,在保持显示领域领军地位的同时,积极发力新兴产品领域,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范围、完善业务布局,为公司股东争取更大回报。本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533.8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55%,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011.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67%。2024年度公司高端复合光学膜需求旺盛,DPP等高毛利产品取得较好增长,公司光学膜产品结构继续优化,产能利用率提升,2024年度背板等光伏产品需求较弱,但公司成功解决光伏间隙反光膜的研发及技术难题,实现光伏间隙反光膜的量产,因此净利润同比增加。报告期内,各产品销售数据如下表: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相关主要情况如下:1、高端复合膜销售额持续提升带动公司净利润增长报告期内,量子点膜、复合膜及COP等高端显示用光学膜产品销售额达87,065.52万元,同比增长42.78%。公司继续推动生产改革及优化,复合光学膜良率提升及销售额增长带动公司利润增长。2024年国内的家电及能耗补贴政策进一步带动公司高端光学膜的业绩增长,同时小尺寸光学膜进入国内一线手机品牌供应链,推动国内小尺寸光学膜国产化替代。公司积极推动、优化一张复合膜替代增亮膜、扩散膜组装的方案,为下游客户节省人工、将背光模组进一步轻薄化。为顺应未来大屏、轻薄化、高色域的趋势,公司高度重视复合膜及量子点膜等高端光学膜的研发、更新,进一步推进新品光学膜的性能提升及市场推广,持续提升高附加值光学膜的销售份额。公司将继续通过精细化管理、自主研发、整合产业链等措施,提升产品利润率水平。2、光伏背板产品出货稳定,胶膜产品销量持续增长、间隙反光膜产品实现量产交付报告期内,二季度新产品间隙反光膜实现量产,提升公司光伏板块利润率,公司背板膜及间隙反光膜(含双面电池用透明背板)销售额达49,599.30万元,实现向晶科、隆基多家组件行业龙头企业交货,在客户的组件产品中份额提升,实现稳定增长。公司将继续积极拓展新产品的研发及市场开拓,深耕新能源领域。新品的快速量产及销售体现了激智科技领先的技术工艺及先进的生产管理水平及极强的下游拓展市场的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定增项目封装胶膜安徽工厂量产推进顺利,EVA、EPE(共挤型POE)产品和N型产品用其他胶膜均已批量量产,实现销售额1.87亿元。3、后续新兴领域产品储备(1)广视角膜:广视角膜是一款可集成于交互平板显示器的新型光学功能膜,它可以显著提升传统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可视角至120°以上,解决大视角下“看不见、看不清”的问题,已逐渐推广应用于智慧黑板、会议机等场景。(2)PS膜:PS膜(ProtectionSheet)是一种同时具有防眩光、高等级水汽阻隔和UV截止等能力的保护膜,可以为电子纸(e-Paper)提供全方位保护,已广泛应用于零售电子价签、公交站牌等新兴的低碳环保场景。(3)车载量子点膜:车载量子点膜为三明治结构,具备高色域NTSC≥100%,高亮度等特点,人眼视觉画面更为鲜艳。激智车载量子点膜已通过相关车规测试,能耐受95℃甚至105℃。激智车载量子点膜已在商业上首次应用,后面将继续为推动量子点膜+蓝光miniLED车载技术在商业上的发展做出贡献。(4)OBA胶(黑色AG膜):用于Mini-LED直显显示模组的高端材料,黑色AG膜是一种多功能黑色胶膜,通过贴附于Mini灯板上方,实现灯影遮蔽、屏幕黑化、视角调控,以及表面功能化(如抗刮、防眩、减反、抗指污等)。公司产品目前已被国内领先Mini-LED方案商京东方晶芯等客户使用。(5)公司研发并推出环保型的0-VOC扩散膜和基于PCRPET基膜的增亮膜产品,支持相关客户品牌把环保型光学膜用于高端显示,积极响应公司ESG理念。0-VOC扩散膜: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和无溶剂UV模具压印方式,实现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近零排放,降低环境污染风险。PCR型增亮膜:这种基膜来源于消费者使用后的废弃物品,经过回收、加工和处理后,再被用于制造增亮膜。由于使用了回收材料,这种增亮膜具有显著的环保特性。它有助于减少废弃物的数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并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公司新产品开发遵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本原则:一方面,不断对现有产品进行功能、性能完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另一方面,跟踪把握光电显示行业国内国际最新信息,利用公司核心技术,以自主研发为主,并与国内高校、权威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围绕光电显示及核心技术工艺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前瞻性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实现“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研究开发体系。4、2024年新增投资布局公司于2024年上半年投资柳宙新材料,公司目前持有其13.64%的股权。柳宙新材料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道路交通用微棱镜反光膜。公司现有5条棱镜型反光膜热压线,产品种类涵盖国标GB/T18833-2012和ASTMD4956-16中的Ⅰ、Ⅱ、Ⅲ、Ⅳ及Ⅴ类反光膜,反光车身贴、工作区安全警示标志与防撞栏警示标。5、研发专利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专利196项,其中发明专利156项。公司一直专注于功能性薄膜的研发,重视研发投入及增强创新能力,注重下一代研发骨干创新能力培养及建立有效的培养及激励制度。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