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科华控股
  • 企业英文名: Kehua Holdings Co.,Ltd
  • 实际控制人: 陈洪民,陈小科
  • 上市代码: 603161.SH
  • 注册资本: 19357.798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8-01-05
  • 大股东: 陈洪民
  • 持股比例: 20.11%
  • 董秘: 朱海东
  • 董秘电话: 0519-87835309
  • 所属行业: 汽车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耿磊、张颖
  • 律师事务所: 上海上正恒泰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常州市溧阳市昆仑街道镇前街99号
  • 概念板块: 汽车零部件 江苏板块 预盈预增 华为汽车 微盘股 氢能源 新能源车 燃料电池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02-06-13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400739437753C
  • 法定代表人: 陈洪民
  • 董事长: 陈洪民
  • 电话: 0519-87835309
  • 传真: 0519-87836173
  • 企业官网: www.khmm.com.cn
  • 企业邮箱: zqsw@khmm.com.cn
  • 办公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昆仑街道中关村大道399号
  • 邮编: 213399
  • 主营业务: 从事涡轮增压器关键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 经营范围: 实业投资,生产汽车增压器、工程机械部件、液压泵、阀及其零部件、铸造材料、精密铸件,销售自产产品;从事上述同类产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和国内批发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 企业简介: 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溧阳市科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分别坐落于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和余桥工业集中区。公司专业生产汽车涡轮增压器零部件和液压泵阀、工程机械配件,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被认定为“江苏省(科华)涡轮增压器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和“江苏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关键客户有位于行业前列的国际知名企业如霍尼韦尔、博格华纳、上海菱重、石川岛等,已成为汽车涡轮增压器零部件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供应商之一,产品大量出口北美、南美、欧洲、日本、韩国等地区。公司针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设备技术改造而开发的专利成果丰硕,累计获得国家专利授权67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6项,被认定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1项。公司拥有国内一流的FCMX智能化铸造生产流水线、耐热钢铸件负压生产流水线和高端数控车床与加工中心组成的加工流水线以及国际先进水平的检测、试验设备。为进一步拓展高端产品市场,中关村新厂区正在引进DISA、PV、STAMA等具备国内领先水平的智能化生产装备。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具有完备、可靠的体系保证。未来,公司将加强自主创新,有效提升主营产品的技术等级和附加值,积极引进推广智能化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致力于打造符合“2025中国制造”总方向的精益高效、环境友好的汽车涡轮增压器零部件行业标杆企业。
  • 发展进程: 陈洪民、陈国香签订《出资协议书》,约定以货币出资的方式设立“溧阳市联华增压器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人民币,其中,陈洪民出资3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0%,陈国香出资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0%。2002年6月11日,溧阳众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验资报告》(溧众会验(2002)第179号),审验证明,截至2002年6月11日,联华增压器(筹)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人民币50万元,均为货币出资。2002年6月13日,经常州市溧阳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联华增压器取得了注册号为3204812101070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05年12月6日,联华增压器作出股东会决议: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联华增压器更名为“溧阳市科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500万元,陈小科为本次增资新增股东。本次增资后,陈洪民出资3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0%、陈国香出资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0%,陈小科出资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2005年12月9日,溧阳众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了《验资报告》(溧众会验[2005]426号),审验证明,截至2005年12月9日,科华机械已收到各股东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450万元,均为货币资金。2005年12月15日,科华机械就上述事项于常州市溧阳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变更登记手续。 2014年5月30日,科华有限作出了股东会决议,全体股东一致同意科华有限以截至2014年3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180,220,321.05元扣除不能折股的专项储备1,528,173.36元后的金额178,692,147.69元为基础,按1:0.447697的比例折为8,000万股,将科华有限整体变更设立为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5月16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审计报告》(信会师报字[2014]第113678号),确认截至2014年3月31日有限公司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180,220,321.05元。2014年5月17日,银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溧阳市科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拟股份制改制涉及的企业净资产价值评估报告》(银信评报字[2014]沪第0282号),确认有限公司截至2014年3月31日经评估的账面净资产价值为22,651.78万元。2014年6月18日,公司召开股份公司创立大会。2014年6月19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验资报告》(信会师报字[2014]第113721号),验证本次股份公司设立出资已实际到位。2014年6月20日,科华有限办理了本次股份公司设立的工商变更手续并取得了江苏省常州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注册号为320481000013305的《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制造汽车动力单元和底盘传动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包括涡轮增压器涡轮壳、中间壳及其装配件。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公司已经快速成长为该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具备较高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公司涡轮增压器壳体产品除了广泛应用于传统燃油动力车型之外,同时还全面渗透到新能源混合动力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合动力)。公司积极开拓其他精密铸造加工产品,在汽车传动系统、工程机械动力系统、电机壳体及液压系列产品等领域取得较大的突破,持续实现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营业务,围绕既定的战略方针,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1)积极开拓市场,争取市场份额,为可持续业务增长奠定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在市场开拓获取增量订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新增定点业务涵盖博格华纳、盖瑞特、博马科技、蜂巢、丰沃、宁波天力、GKN、美国伊顿集团、力邦合信在内的国内外客户的多个项目,产品系列包括涡轮增压器壳体、工程机械的液压产品、氢能源电池系统零部件、发电机壳体等,上述项目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将持续形成稳定和显著的销售收入;全资子公司联华机械依托先进的技术装备优势,成功获取卡特彼勒、奥赛能(前身为瑞士ABB涡轮增压器事业部)、意大利康迈尔等优质客户大型涡轮增压器部件业务;控股子公司科华底盘产品应用终端已经覆盖了中卡、重卡、中大型客车、仓栅式挂车、危化品运输车辆、工程车辆,目前配套在国内多个主机厂客户产品中,已初步形成品牌效应。公司将进一步发展多元化和产品矩阵,研发新能源动力热泵零部件,实现从0到1的突破,同时公司将持续探索其他领域,逐步夯实公司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2)精心组织实施新项目量产,确保新项目及时圆满交付报告期内,公司项目启动小组、研发部门、业务部门、生产部门紧密配合,悉心协调,先后顺利规模量产包括比亚迪、吉利、大众、斯特兰蒂斯、奇瑞、赛力斯、现代、奥迪、雷诺、长城等多个新项目和新产品,有效地支持了下游客户和主机厂的量产计划,取得客户的信任和认可。(3)强化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取胜,以技术领先,以服务赋能客户公司始终秉承“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构建符合IATF16949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覆盖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售后服务等全业务环节,实现质量管理流程的全链条贯通。为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公司同步建立了灵活高效的客户服务响应机制,实时跟进客户需求动态。在组织架构层面,公司设立由首席质量官直接领导的质量管理中心,统筹实施供应商准入评审、生产过程监控、客户质量维护等全流程管控。通过常态化开展全面质量管理(TQM)、“质量月”专项活动及品管圈(QCC)等持续改进项目,形成全员参与的质量文化生态。公司始终秉持“质量第一”的核心价值观,将质量改善视为永无止境的追求,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4)强化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多举措降本增效,并取得初步成效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率和人均产出,实时监控并分析单耗成本,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事前管控,事中跟踪,事后分析,建立健全精益生产的长效机制,持续优化公司经营成本结构从而有效促进公司长期盈利能力。(5)加强运营资金管理,提高经营活动现金流报告期内,采购部以保障生产物资供应为核心,构建起贯穿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体系。通过U9-ERP与SRM系统的深度协同,实现从供应商开发、资质审核到绩效评估的全周期管理,显著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部门采用战略采购与操作采购双轨制运作模式:前者聚焦供应商战略合作、价格体系构建及合同框架设计,后者专责订单执行与供应链协调,通过专业化分工强化采购管控能力,同时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机制,与生产、研发等部门保持动态协同。在成本管控方面,通过集中采购策略、供应商资源整合以及VA/VE价值工程等创新手段,系统性推进降本增效。严格遵循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涵盖供应商现场评估、物料全流程追溯、库存动态调控的三维管理体系,实现库存精细化管理。团队定期参与行业展会与技术交流,运用招投标、寄售制、战略合作等多元化采购方式,针对有色金属等大宗物料实施行情监测与采购策略组合,有效平衡成本控制与供应安全。通过持续性开展采购流程优化、专业知识培训及供应商能力培育,逐步构建起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的智慧化采购体系。(6)保持研发活力,重视工艺创新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人民币8,059.8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40%。为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确保各项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公司始终坚持产学研合作方针,与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展开合作,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标准,不断提升科研开发能力。公司高度重视工艺创新,特别是针对铸造和机械加工工艺的完善和持续改进,通过运用UGNX软件,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MAGMA仿真模拟软件及3D打印技术,显著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保障产品质量。报告期内,公司申报专利11项(发明3项,实用新型8项),获得专利授权18项(发明7项,实用新型7项,外观设计4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授权专利191项,当前有效专利165项(发明51项,实用新型110项,外观设计4项)。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