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森特股份 - 603098.SH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6-12-16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Center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td.
成立日期
2001-12-05
注册地
北京
所在行业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森特股份
股票代码
603098.SH
上市日期
2016-12-16
大股东
刘爱森
持股比例
25.06 %
董秘
徐晓楠
董秘电话
010-67856668,010-67856239
所在行业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王明健;熊良安;何浩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110000600093677W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北京
成立日期
2001-12-05
法定代表人
刘爱森
董事长
刘爱森
企业电话
010-67856668,010-67856239
企业传真
010-67856669
邮编
100176
企业邮箱
stock@centerint.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永昌东四路10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高端建筑金属围护系统、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和环保综合治理三大主营业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金属材料制造;金属结构制造;钢压延加工;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新型建筑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销售;对外承包工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服务;环境保护监测;噪声与振动控制服务;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金属材料销售;隔热和隔音材料销售;新型金属功能材料销售;建筑材料销售;金属结构销售;充电桩销售;机动车充电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工业工程设计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机械设备租赁;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充电控制设备租赁;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集中式快速充电站;停车场服务;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文化场馆管理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体育场地设施经营(不含高危险性体育运动)。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勘察;建设工程施工;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检验检测服务。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特股份,股票代码:603098)创建于2001年,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达30%以上,26家分支机构分布全国,业务覆盖建筑金属围护系统、生态治理以及建筑光伏一体化三大领域。

其中,在金属围护系统领域,是一家率先在国内主板IPO上市的建筑金属围护专业公司。

森特股份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机械工业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民营百强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荣获北京市首批国家级“隐形冠军”企业。

秉承“诚信、敬业、关爱、创新”的企业理念,森特股份努力打造出一支“专业、高效、优质”的精良团队,成为一家“永续经营、受社会尊重”的信誉企业。

2021年,隆基绿能注资森特股份,成为森特股份第二大股东,2022年4月,森特股份与隆基绿能进一步整合,收购隆基森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以“隆基-森特”双品牌战略为引领,聚焦建筑光伏一体化市场,全力向新能源领域战略转型。

在全球绿色建筑发展的大潮下,建筑光伏系统和金属围护系统的两大巨头----森特股份与隆基绿能,强强联合,全力打造BIPV全球第一品牌。

商业规划

进入2025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复杂,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在分布式光伏行业政策不断规范的形势下,公司利用差异化竞争优势,抢抓优质项目落地,高效保障在手项目按期并网交付。

同时,聚焦重点区域与优质合作伙伴,快速推动新项目签约储备,为后续业务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9亿元,同比增长29.40%,其中BIPV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78亿元,同比增长39.80%;实现净利润0.75亿元,同比增长35.76%;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8亿元,同比增加1.6亿元,实现了大幅攀升,每股经营净现金流0.24元是基本每股收益0.13元的1.85倍。

2025年上半年公司签约18.53亿元,同比增长72.08%。

其中BIPV项目10.97亿元,同比增长112.03%;环保业务2.28亿元,同比增长737.29%。

同时,为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公司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前瞻规划战略布局:设立新能源投资公司捕捉项目开发机遇、开拓光储充一体化业务延伸业务板块,以集成创新打造综合智慧能源解决方案,进一步聚焦“差异化、定制化、高端化、品牌化”的战略定位。

1、BIPV朋友圈日益扩大,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

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公司通过与各行业规模大、影响力强的代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从进入BIPV领域以来,公司累计与超过130家各行业代表企业签署了光伏业务有关的战略合作协议。

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公司BIPV业务的朋友圈日益扩大,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先后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公司、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轨道交通(工业)设计院、大力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环球新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江苏苏钏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晋城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20多家合作伙伴和战略客户签署协议,共绘绿色建筑未来新篇章。

2、拓展光储充一体化业务,提升综合能源解决方案能力。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202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在有条件的地区分类分档打造一批高比例消费绿色电力的绿电工厂、绿电园区等,鼓励其实现100%绿色电力消费。

推广绿色充电桩,支持新能源汽车充绿电。

到2027年绿证市场交易制度基本完善,强制消费与自愿消费相结合的绿色电力消费机制更加健全,绿色电力消费核算、认证、标识等制度基本建立,绿证与其他机制衔接更加顺畅,绿证市场潜力加快释放,绿证国际应用稳步推进,实现全国范围内绿证畅通流动。

到2030年绿证市场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全社会自主消费绿色电力需求显著提升,绿证市场高效有序运行,绿证国际应用有效实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合理体现,有力支撑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国家政策持续发力,使得绿色发电环节与绿色应用环节紧密相连,构建起完整的闭环。

为零碳园区的建设、新能源发电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勾勒出清晰蓝图,为光储充一体化模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首个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内蒙古联创煤炭零碳园区落地。

公司与鄂尔多斯市联创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为内蒙古联创煤炭零碳园区示范项目提供分布式光伏电站EPC工程建设和运维服务。

该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规划光伏装机容量270MW,总投资约10.3亿元。

项目的落地实施,充分彰显了公司在综合智慧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

3、完善投资管理体系,布局长远价值增长。

为把握“双碳”战略机遇,推动BIPV项目快速规模化落地,公司战略性设立新能源投资公司,通过自主开发与合作共建模式,完善投资管理体系,深度撬动优质项目资源,并与主流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在优化资金结构的同时获取长期稳定投资收益。

通过专业风控体系保障战略稳健实施,是公司布局长远价值增长的关键部署。

4、打造综合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提升环保治理能力。

当前,随着环保行业实现从“污染防治攻坚战”到“美丽中国建设”战略升级,公司紧跟政策导向,敏锐洞察市场,转变经营思路,布局环保新型业务模式,结合AI人工智能应用,建立“大模型+大算法+大数据”的综合治理体系,进一步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森特环科获“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基于气动精密监测与智能控制的土壤污染原位协同修复与智能管控技术》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二等奖,并中标首个中央专项资金项目-崇义县扬眉镇废弃冶炼厂风险管控与修复项目。

5、技术引领与降本增效双轮驱动,构建企业的竞争壁垒。

公司秉持“技术引领”的经营思想,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技术突破重构商业模式并优化运营体系,最终实现企业竞争力的系统性提升。

公司建立并完善项目全周期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管理机制,构建从成本优化到风险闭环的全流程管控体系,保障集团业务高效、平稳运行。

报告期内,公司携手隆基绿能,推出了全新升级的“隆基森特BIPV5.0”产品,该产品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将“安全为本、发电为核、建筑为形、服务为基”的理念贯穿设计始终,形成“优安全、优发电、优融合、优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以技术创新驱动绿色转型,让BIPV技术从建筑节能的“可选项”迈向“必选项”。

同时公司成立降本运营部,作为项目管理中枢和协调中枢,推动公司项目低成本、高效率运营,实现利润最大化。

发展进程

2001年9月6日,东升控股、大连金信、士兴国际、东森贸易和泰莱特共同签署了《中外合资经营北京士兴钢结构有限公司合同》和《北京士兴钢结构有限公司章程》,约定士兴有限的投资总额为48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240万美元。

2001年11月15日,延庆县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出具《关于中外合资经营<北京士兴钢结构有限公司>合同、章程及董事会组成人员的批复》(延经贸批字[2001]15号),同意东升控股等5名法人股东出资设立士兴有限。

2001年11月20日,士兴有限领取了《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外经贸京字[2001]0939号)。

2001年12月5日,士兴有限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设立登记手续,并取得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合京总字第016459号)。

经2012年5月3日士兴有限股东会决议及2012年5月19日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决议批准,士兴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士兴有限根据2012年5月12日华普天健出具的《审计报告》(会审字[2012]1648号),以截至2012年3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241,115,832.22元折合为股份公司的股本225,000,000元,净资产超过股本的部分计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

2012年5月18日,华普天健对上述出资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会验字[2012]1649号)。

2012年5月28日,公司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登记手续,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110000410164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