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浙江力诺
- 企业英文名: Zhejiang Lenor Flow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余建平,陈晓宇,戴美春,王秀国
- 上市代码: 300838.SZ
- 注册资本: 13797.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0-06-08
- 大股东: 陈晓宇
- 持股比例: 21.07%
- 董秘: 冯辉彬
- 董秘电话: 0577-65728108
- 所属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刘元锁、沈大智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上望街道望海路2899号
- 概念板块: 仪器仪表 浙江板块 专精特新 创业板综 预亏预减 微盘股 水利建设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03-01-09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30074633113X9
- 法定代表人: 陈晓宇
- 董事长: 陈晓宇
- 电话: 0577-58807177,65386818,0577-65728108
- 传真: 0577-65386988
- 企业官网: zj-lenor.com
- 企业邮箱: linuo@linuovalve.com
- 办公地址: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上望街道望海路2899号
- 邮编: 325200
- 主营业务: 工业控制阀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特种设备销售;阀门和旋塞研发;普通阀门和旋塞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阀门和旋塞销售;仪器仪表修理;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黑色金属铸造;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特种设备制造;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 企业简介: 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流体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3年1月,于2020年6月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证券简称:浙江力诺;证券代码:300838)。作为一家控制阀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浙江力诺能够设计和生产出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市场需求的控制阀产品,为化工、石化、造纸等行业的广大客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控制阀解决方案。
-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公司专注于工业控制阀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控制阀整体装备过程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产品类别包括控制阀、工艺阀、定位器以及配件等。控制阀是流体输送系统(工艺管道)中的控制部件,亦是流程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中的关键基础部件和智能制造的核心器件之一,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转、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控制阀一般通过传感器将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传输至中控系统,触发阈值通过驱动部分自动控制阀门开合程度,改变流体流量,从而保证项目自动化、智能化的运作。控制阀由三大板块构成,分别为控制部分、驱动部分、阀体部分。控制部分主要是阀门附件,分为定位器、空气过滤器、限位开关、保位阀、位置变送器等;驱动部分是控制阀的执行机构,主要分为气动、液动、电动、电液混动等;阀体部分是控制阀的调节机构,由阀门本体、阀盖和内件部分组成。因此,控制阀如果按功能特点,可分为调节阀和开关阀;按行程特点,可分为直行程和角行程;按其所配执行机构使用的动力,可分为气动、电动、液动、电液联动、气液联动等。控制阀行业上游主要为钢材、电气产品、各类铸件、锻件、紧固件等工业原材料;中游为控制阀生产供应环节;下游应用于石油、石化、化工、造纸、环保、能源、电力、矿山、冶金、医药、食品等领域。工艺阀属于通用设备类,用于控制开启或关闭介质(如水、油、气体等)流动。工艺阀具有密封性高、承受高压、高温、腐蚀和磨损等多种恶劣环境的能力,是化工、石化、制药、电力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定位器是调节阀的主要配件,是控制阀实现自动化及智能化的关键部件,亦称之为控制阀的大脑,它是以阀杆位移为测量信号,以控制器输出为设定信号的反馈控制系统。定位器接受调节器的输出信号,然后以它的输出信号去控制调节阀,当调节阀动作后,定位器又通过阀门及其机械装置或感应装置阀位状况通过电信号传给上位系统同时进行智能组态设置相应的参数,达到改善控制阀性能的目的。目前公司定位器可分为智能式定位器和机械式定位器。公司主要产品有球阀、调节阀、蝶阀、闸截止阀、特种专用阀以及定位器等,可适用于石油、石化、化工造纸、环保、能源、电力、矿山、冶金、医药、食品等行业。(三)经营模式1、研发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一批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制造技术等领域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以及积累了众多下游行业的应用数据。同时,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与产学研相结合,建立了面向市场需求、内外协同的研发模式,构建了规范、标准、高效的研发体系。公司以客户需求、应用痛点为导向,紧跟国内控制阀行业发展趋势,不断研发满足客户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逐步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在行业中的领导力。2、采购模式公司以直接采购为主,少量部件外协加工。公司拥有长期稳定的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充足。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钢材、电气产品、铸件、锻件、紧固件和辅料等。公司的采购价格通常根据采购物料的种类不同,采用不同的定价方式;钢材等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一般根据大宗商品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电气、铸件、锻件等采购价格则通过询价、比价等方式确定。3、生产模式公司拥有完整的生产链,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需求,研发、设计和加工制造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客户需求的定制化产品。并依托信息化管理打造柔性制造系统,以实现关键节点数据可视化和产品的动态快速交付,有效缩短了交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4、销售模式公司以直接销售为主,搭建全国销售网络。公司推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总体方针,通过优质的产品及个性化服务来提高客户满意度,根据项目的需要及时派遣专业技术工程师与客户进行技术交流,以确保项目的有效实施。公司产品销售后,根据项目的需求,对客户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公司销售部门和技术人员也会不定期对客户进行随访,及时了解客户使用产品的情况以及对产品的改进建议。5、盈利模式主要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产品,通过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获取合理利润,即通过采购钢材、电气产品、各类铸件、锻件、紧固件及辅料等原材料,生产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并交付给客户。(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受多重因素影响呈现阶段性调整。公司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叠加部分项目建设周期延长,市场竞争态势持续升级,价格博弈加剧致使企业毛利空间收窄;其中多晶硅、锂电池等行业,受供需格局转变,正经历深度周期调整,本年度该领域订单同比大幅减少。公司短期业绩因受客户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调整及周期性波动、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而承压。在严峻的经营背景下,公司深耕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内生+外延”的发展战略,紧跟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对内积极强化技术研发、产品质量、生产管理、数字化转型以及人才储备,对外深化产业链布局,为公司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1、概述2024年宏观经济环境依旧错综复杂,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放缓,部分项目建设周期延长,市场竞争态势持续升级;其中多晶硅、锂电池等行业,受供需格局转变,经历深度周期调整。在严峻的经营背景下,公司深耕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内生+外延”的发展战略,紧跟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对内积极强化技术研发、产品质量、生产管理、数字化转型以及人才储备,对外深化产业链布局,为公司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报告期内,受客户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调整及周期性波动影响,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公司毛利收窄,加之部分应用领域的产品订单同比减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93,280.60万元,同比下降16.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33.39万元,同比下降82.88%。公司具体经营情况如下:(1)持续研发精准投入,落实“好产品”战略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与产品质量提升。一方面,公司依托核心技术与自主创新能力,以客户需求和市场演进为导向,持续投入研发资源,构建适用于各种复杂工况环境的全场景应用的产品矩阵,例如低泄露球阀、安息角阀、基于激光喷焊+PVD复合防护层技术的高频高压球阀等,从不同方面解决客户对控制阀的特定需求,以便为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公司在积极推进产品生产工艺的迭代、工艺流程的优化以及设备优化的同时,持续完善自动化与柔性制造系统;并严格落实内外部相关质量体系融合要求,通过打通内外部监管,以数据收集和分析为辅助,强化产品线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2)多维度推进管理变革,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推进管理变革。在精细化管理上,将其贯穿生产经营与重点客户项目,确保管理措施落地。同时,借助专业团队梳理流程,实现管理与数据标准化,搭建科学高效、利于精准决策的运作系统,提升部门协同与管理效率。推行透明化管理,防控决策风险,全方位提高企业运行与管理水平,助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组织与人才建设方面,公司依据法规与运营状况,完善内控,强化独立董事职能,并完成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换届选举与聘任,增设职工代表董事,新增1名副总经理,优化管理架构。公司将人才视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内部培育+外部引进”并重的原则,系统推进高素质人才梯队建设。公司围绕岗位需求构建分层分类培养体系,实施多元化培养举措;为保障人才供给,拓宽招聘渠道;进一步完善“选育用留”全周期机制,优化绩效考评、竞聘晋升、轮岗实践及薪酬激励体系,激发员工潜能与归属感,推动人效提升与组织战斗力提升。2024年,公司完成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期和预留授予部分第一期限制性股票的归属,覆盖公司核心骨干人员,有效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稳定性,为公司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公司通过多管齐下,推动企业治理体系持续完善,助力高质量发展。(3)瞄准客户需求,精准拓展市场在销售体系方面,公司构建了“总部统筹—区域联动—专业深耕”营销架构,由公司总部扮演关键的信息中枢角色,负责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协同与策略统一,实时整合市场数据,指导区域团队精准开发客户;设立产品事业部,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建立动态价格监测机制,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及时调整公司销售价格策略,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在客户服务升级与品牌价值塑造方面,公司坚持以客户体验为核心,构建“产品体验+服务体验”双轮驱动的服务管理模式,打造覆盖售前至运维的全周期服务体系,以服务促进发展,用服务创造价值,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更好地满足客户对高质量服务的期待,以进一步满足客户全场景应用需求,打造“随需响应”品牌效应。同时,强化“控制阀全场景应用服务商”定位,结合展会、论坛等平台提升品牌曝光度与行业影响力。通过多维举措,公司致力于将“浙江力诺”打造为下游客户信赖品牌,在巩固现有市场份额基础上,开拓新兴蓝海市场。(4)持续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公司及各子公司流程数字化建设,提高信息流转的及时性和完整性。报告期内,公司完善了ERP、MES、PLM、WMS、BI等核心系统的贯通,搭建“营销—生产订单—技术设计—生产—交货—售后跟踪—维保”信息化数据集成平台,实现订单信息的快速传递与精准对接,提升了对市场需求快速响应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助力公司实现灵活组织、精细化运营、人才建设。该平台不仅支撑了公司“总部战略管控+区域灵活作战”的管理模式,为一线员工技能培训与管理层决策提供实时数据支持,助力公司实现灵活组织、精细化管理、人才建设。(5)深化产业生态布局,构建多元协同发展新格局公司在深耕主营业务的同时,紧跟国家发展规划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发展公司具有一定优势和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业链延伸业务和多元化业务,拓宽业务范围,探索新赛道、培育新动能。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通过对外投资完成定位器、检维修、环保设备、防腐管道等多领域覆盖。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增资控股克里特机械(持股53.45%,间接控股克里特集团53.45%)的方式对工艺阀领域进行重点布局,助力公司拓宽产业链以及丰富产品品类;同时,增持江苏丰瓷股权至33.38%(工商变更中),进一步强化防腐管道领域布局,完善公司在工业流程的产业链;子公司瑞恪智能装备已实现机械式/智能式定位器研发量产;在检维修方面,公司与子公司诺特阀门协同累计了一定的应用业绩。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