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澳华内镜
- 企业英文名: SHANGHAI AOHUA PHOTOELECTRICITY ENDOSCOPE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顾康,顾小舟
- 上市代码: 688212.SH
- 注册资本: 13466.525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11-15
- 大股东: 顾小舟
- 持股比例: 16.14%
- 董秘: 施晓江
- 董秘电话: 021-54303731
- 所属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王辉达、秦啸、吴伶俐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光中路133弄66号
- 概念板块: 医疗器械 上海板块 专精特新 养老金 沪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基金重仓 医疗器械概念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1994-10-27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112607671054B
- 法定代表人: 顾康
- 董事长: 顾康
- 电话: 021-54303731
- 传真: 021-67681020
- 企业官网: www.aohua.com
- 企业邮箱: ir@aohua.com
- 办公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光中路133弄66号
- 邮编: 201108
- 主营业务: 电子内窥镜设备及内窥镜诊疗手术耗材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销售自产产品,机械设备及相关零配件、原辅材料、以及仪器仪表、计算机、汽保设备的批发、进出口、佣金代理(拍卖除外);从事工业内窥镜生产(限分支机构经营),销售自产产品,以及上述业务的相关配套服务;从事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专项规定管理的商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内镜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围绕内镜诊疗领域进行的系统性产品布局,目前产品已包含4K超高清内镜系统、光学放大内镜、消化内镜、鼻咽喉镜及支气管镜等,可覆盖消化科、耳鼻喉科、呼吸科、急诊科、ICU等临床科室。在长期的技术创新之下,我们已突破了内镜光学成像、图像处理、镜体设计、电气控制等领域的多项关键技术,不断推进精准诊疗与前沿科研探索。
- 商业规划: 2024年,公司进一步布局海外营销网络,海外多个国家的产品准入以及市场推广进展顺利,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另外,公司在以AQ-300等高端产品进军三级医院的同时,持续深耕广阔县域市场,助力县域地区内镜科室建设和诊疗率提升。随着我国消化道疾病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医生培养的不断完善以及居民健康管理意识的不断加强,消化道早癌检出率正在逐步提高,行业渗透率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公司持续探索技术创新,积极应对国内外行业的变化,在核心管理层的带领下,秉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镜品牌”的企业愿景,不断开拓全球市场。(一)报告期内业绩情况随着对内镜设备的不断迭代以及市场营销的持续发力,公司的临床端认可度不断提升,公司营业收入进一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4,954.95万元,同比增长10.5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01.22万元,同比下降63.6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8.62万元,同比下降114.13%。(二)报告期内重点经营工作1、聚焦研发创新,高效推动产品研发与发布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16,359.80万元,同比增长11.29%,占营业收入比例21.83%。产品管线取得多项重要进展。(1)报告期内公司发布电子经皮胆道镜,通过电子胆道镜,医生能够直接观察胆道内部情况,获取更为准确的诊断信息,极大提升了对胆道疾病的诊疗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发布电子膀胱镜、电子输尿管肾盂镜,布局泌尿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发布高光谱平台,布局26个窄带光波段,能够更细致地区分不同深度的血管和组织;报告期内公司发布AQ-150、AQ-120等内镜系统,其中AQ-150系列为全新4K内镜系统,配合可翻盖触屏的设计,让诊疗游刃有余;AQ-120系列通过强大功能的集成,有效帮助提升基层县域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发布640倍细胞内镜以及140倍光学放大内镜。细胞内镜将观察维度推进到更微观的层级,抵达640倍的细胞级尺度,有助于提升活检的精度。140倍光学放大内镜可协助医生更好观察更微小黏膜结构的改变,提高诊疗效率;报告期内双焦内镜进一步落地临床,近焦模式可达65倍放大效果,适合对重点部位进行细致观察,远焦模式则可观察体内整体情况,并快速判断背景黏膜状态;报告期内公司发布超细胃镜,最细达5.4mm的头端直径,可突破狭窄节段并明确狭窄远端可能存在的病变情况。(2)2024年度,公司持续提高研发效率,加快研发成果转化速度,研发项目注册申报取得一系列研发成果。新增专利授权32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2、推进营销体系建设,加强学术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深产品的市场覆盖深度及广度,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专业化学术服务能力。(1)2024年,依托于AQ-3004K超高清内镜系统的持续推广,国内大型医疗终端客户数量不断增长,带动了中高端系列产品销量的稳步提升。报告期内中高端机型主机、镜体在三级医院装机(含中标)数量分别是137台、522根,装机(含中标)三级医院116家。(2)公司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大战略,与政府机构、社会各界一起关注与推进县域医疗计划,协助基层医院在消化道肿瘤防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公司在天水市、晋中市、漳州市、西昌市、临沧市、瓮安县等多个地区的基层医院协助开展诊疗技术普及与提升、诊疗模式升级以及设备引进。(3)通过手术演示直播、产品参展等多种形式,参与世界各地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向国际参展者展现了产品出色的性能以及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国际品牌力。(4)通过支持“一带一路”国家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班活动,与国际同仁分享在消化学诊断领域的优势与经验。活动邀请内镜专家为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学员安排消化内镜技术的理论授课。同时,安排大量ESD和ERCP手术观摩学习、ESD动物实战培训和ERCPVR模拟训练。手术带教和模拟训练中使用的设备均来自于澳华内镜。(5)公司携多款有竞争力的产品亮相亚太消化疾病周大会,一系列丰富的产品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目光。3、注重员工队伍建设,人才团队不断完备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规模保持良好增长,员工规模也在随之不断扩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总数达到1,215人,较去年年末整体净增长123人,整体增长11.26%。报告期末销售人员团队44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6.79%,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销售以及品牌建设团队,提高了专业学术服务能力;技术人员团队268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2.06%,主要成员来自知名大学或科研院所,专业背景完整覆盖光学、机械、自动化、电子、软件、医学等内窥镜设备研发相关专业。为保持各级员工可持续发展职业通道,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职位序列,进行能力资质评估,搭建“管理、技术、业务”三条职业发展通道,形成各类人员的纵向发展阶梯及横向跨系列发展机制。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