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从事金属表面、非金属表面和混凝土表面防腐与防护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建设工程施工;施工专业作业。(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研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涂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建筑防水卷材产品制造;新型建筑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轻质建筑材料制造;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防火封堵材料生产;密封胶制造;密封用填料制造;橡胶制品制造;塑料制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金属材料制造;建筑装饰、水暖管道零件及其他建筑用金属制品制造;涂料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表面功能材料销售;防腐材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建筑防水卷材产品销售;轻质建筑材料销售;隔热和隔音材料销售;防火封堵材料销售;高性能密封材料销售;密封用填料销售;橡胶制品销售;塑料制品销售;合成材料销售;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电子专用材料销售;金属材料销售;喷涂加工;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国内贸易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不含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株洲飞鹿高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制造名城”湖南株洲,公司成立于1998年,2004年改制为民营企业,2017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国内轨道交通防腐防水材料第一股,防腐防水材料及工程主要供应商;新能源热管理材料、胶黏剂、胶带等材料供应商,光伏电站开发和EPC承包商。
公司始终坚持将“创新驱动,技术领先”研发理念作为飞鹿股份进步的源泉,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多项荣誉,诞生近100项专利,15项行业或团体标准,9项CRCC认证产品,7项技术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公司建有防腐涂料、防水材料、水性树脂、胶黏剂、胶膜、胶带、复合材料等多条生产线,通过“尖端装备+智能控制”打造行业先进的智能化制造基地,采用DCS+Batch全自动批控生产控制系统和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了从原材料进料、生产、成品出货的全数字化管理,PDM、ERP、PLC、SHR、在线监控系统的全面联动,横向打通各生产工厂数据、纵向打通集团数据,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产品品质。
公司以“为客户着想,与客户共生”的服务理念,踏实做好产品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的一体化服务,取得了防腐防水保温工程、电力工程、市政工程、钢结构工程、环保工程等多项施工资质,是中国中车、国铁集团、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华润置地、中建科工等企业的长期供应商,产品广泛运用于“八横八纵”等200多条铁路项目、几十个城市地铁项目,多项民建和市政工程、上百个光伏电站和光伏EPC及电站运维建设项目。
公司以“共筑百年飞鹿,共创美好生活”为企业愿景,努力为客户提供安全、节能、环保的防护产品和解决方案,着力打造成为一家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并重的新时代企业,为中国实体制造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一)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服务1、主营业务公司主要从事金属表面、非金属表面和混凝土表面防腐与防护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专业化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的主营业务面向包括高铁/地铁在内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与维修、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与维护、民用建筑建设与市政工程建设、钢结构桥梁、风电叶片及塔筒设备、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储能装备、光伏组件等诸多领域,生产和销售防腐涂料、防水防护材料、胶类材料等产品,并顺应市场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客户提供包括方案设计、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产品涂装(施工)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
2、主要产品及服务目前公司主营产品包括防腐涂料、防水防护材料、胶类材料等,主营服务包括涂料涂装一体化、涂装施工等。
(1)防腐涂料、防水防护材料、胶类材料等主营产品(2)涂料涂装一体化、涂装施工等主营服务①涂料涂装一体化服务公司根据客户需求,综合考虑下游企业在选材、施工、环境、设备等因素,研发出相应的涂料产品,真正做到将产品技术与施工应用相结合。
同时,公司派驻专业的现场工艺设计和施工人员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便于及时发现、反馈和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保证施工工艺和过程不会影响涂料的功能和效果,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②涂装施工服务主要是公司为保证客户涂料使用效果而提供的配套服务。
(二)主要经营模式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质量检测、产品销售和涂装施工体系。
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如下:1、采购模式(1)原材料采购模式公司原材料主要实行集中采购模式。
公司根据原材料需求计划,综合考虑市场行情、采购数量及采购周期等因素,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
公司通过多方询价对比、商务谈判议价等方式商定原材料价格,确定交货条件,签订合同并按要求付款。
每批采购的原材料必须经进货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工序外包模式公司所从事的涂料涂装一体化业务和涂装施工服务受客户的生产计划影响,为进一步降低劳务管理成本、提高用工效率,公司对部分涂装施工工序采取了外包的模式。
公司在确认取得涂料涂装一体化业务和涂装施工服务订单后,通过商务谈判等方式确认外包方,并与外包公司签订业务合同,按照合同约定与外包公司办理结算并支付费用。
2、生产模式公司主要按照“以销定产”原则组织安排生产。
公司按照销售情况真实性、技术可行性、生产条件及预计按时完成情况制定生产的季度计划和月度计划,生产订单确认后,按生产计划进行原材料采购,各工厂组织生产。
3、销售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直销方式开展业务运营。
销售模式主要分为产品销售、涂料涂装一体化服务、涂装施工服务、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四类,具体如下:(1)产品销售产品销售模式是指公司仅向客户销售产品,不提供施工服务。
公司主要客户以国企、央企、上市公司及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产品需求量较大且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
基于客户的特殊性,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通过招投标方式进行。
对于防腐涂料,公司中标后与客户签订合同,并根据客户要求或协议约定安排生产及发货,在客户验收或签收后,向客户开具发票,并由客户按约定支付货款。
对于防水材料和高端特种密封胶黏剂,公司中标后,客户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另行向公司提交明细产品订单,公司严格按照订单要求安排生产、完成交货,之后客户对交货产品进行验收、公司向其开具发票,并由客户按约定支付货款。
(2)涂料涂装一体化业务服务涂料涂装一体化服务是公司为满足部分客户业务需求,结合涂料制造行业的特点,在一些下游应用领域采取了涂料涂装一体化业务服务。
针对产品应用领域的不同,由不同产业中心负责各自领域内的涂料涂装一体化业务服务。
涂料涂装一体化服务主要通过招投标方式进行,中标后与客户签订业务合同或框架合同,并按合同约定完成涂料涂装一体化业务、经过验收后,为客户开具发票,客户按约定支付货款。
(3)涂装施工服务客户按照材料供应及工程分别招标,一般是在公司材料中标后,为保证材料使用效果或根据施工业务的情况,承接业主或工程方的涂装施工业务。
(三)行业发展情况公司作为一家主要从事金属表面、非金属表面和混凝土表面、新能源领域防腐与防护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专业化高新技术企业。
主营产品包括防腐涂料、防水材料、光伏组件封装材料、新能源热管理材料等,主营服务包括涂料涂装一体化、涂装施工等,主要面向轨道交通行业、工程防水行业、新能源行业。
1、轨道交通行业铁路固定投资延续高位运行态势。
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投资3,559亿元,同比增长5.5%,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
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衔接年,浙商证券预计我国2025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有望超8,500亿元,轨道交通行业或将在“新基建+绿色智能”双轮驱动下持续增长。
除此之外,新藏铁路公司于2025年8月7日正式成立,国家铁路集团全资持股,新藏铁路全程总长度约2,000km,也将进一步带动轨道交通行业持续发展。
轨道交通装备需求持续增长,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速。
在动车组方面,动车组新造及维保需求保持高位:动车组新造需求方面,2024年国铁集团发布3批动车组招标共计265组,同比激增49%,2025年4月国铁集团发布2025年首次高速动车组招标共计68组,持续向动车组新造市场释放出积极信号;动车组维保需求方面,根据浙商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2023年高级修公开招标总量分别为198组、290组,五级修占比分别为7.6%、39.2%,2024年1月、8月,高级修公开招标合计达833组,其中,五级修509组占61%,2024年动车组高级修放量,预计2025年至2027年动车组高级修仍将处于高峰期。
在客货运车辆方面,202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客货运量增势良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2.36亿人,同比增长6.7%,完成旅客周转量7995.81亿人公里,同比增长2.8%;完成货运发送量25.58亿吨,同比增长1.8%;完成货运周转量17674.6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铁路客货运保持高位,为铁路客货运车辆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机车方面,根据国铁集团2024年统计公报,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为2.25万台,随着老旧型铁路内燃机车新能源转型政策的全面落地,以及国铁集团2025年印发的《铁路设备更新改造行动方案》,有望对新能源机车需求形成支撑,与此同时,随着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落实落地,有望逐步、持续地转化为订单,预计2025年新能源机车需求逐步释放。
在“交通强国”战略和“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双重驱动下,轨道交通全产业链景气度持续上行。
在铁路固定投资高位运行、轨道交通装备需求释放及政策支持的背景下,轨道交通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公司轨道交通防腐防水等高分子材料业务与服务有望显著受益,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增长。
2、工程防水行业2025年,我国房地产行业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
2025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根据中诚信国际研报,本次会议凸显了中央对城市发展的高度重视,房地产行业或将迎来新的发展周期,增长动力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除此之外,各地政府也在加大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支持力度。
根据住建部数据,2024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超额完成5.4万个的年度目标任务,同时住建部进一步表示,2025年我国将谋划实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持续实施完整社区建设、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和老旧街区更新改造等民生工程、发展工程。
同时大型基建项目,如水利建设方面,2024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2.80%,规模创历史新高,雅鲁藏布江重大水利工程开工仪式也在2025年7月正式举行,总投资约1.2万亿,水利建设的发展也将带来对高性能防水材料需求的增长。
在工程防水行业方面,虽然房地产调整仍将持续,防水行业整体增速放缓,但伴随政策支持与大型基建项目,特别是水利建设项目投建带来的防水需求将部分对冲整个建筑防水行业下行压力。
在工程防水政策引导与新兴需求的推动下,工程防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公司或将凭借高性能的防水材料与服务优势占据行业发展机遇,抢占市场份额。
3、新能源行业当前,我国新能源行业正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
根据国网能源院新能源研究所发布《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2025》和《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理论研究》的研究报告预测,新能源发展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十五五”末将再次翻番。
考虑能源转型提速、行业产能充分释放、地方发展更高诉求、国际贸易壁垒加剧等因素,新能源发展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年度新增装机规模4.3~5亿千瓦。
“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将继续保持年均3亿千瓦的高速增长态势。
初步测算,2030年新能源装机规模有望达到30亿千瓦以上,新能源总量将在现有规模上翻番。
在政策支持方面,2024年11月,在国家能源局统筹组织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发布《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提出“三步走”战略,其中第二步明确到2029年全面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实现新能源在市场中的全面参与。
相较于此前《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的2030年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时间有所提前,全国新能源市场化或将加速。
在新型电力市场加速构建的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将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完善和市场开拓,持续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核心支撑。
公司也将紧抓新能源行业发展机遇,积极推动新能源产品的市场应用,从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中获取新的增长点。
(四)公司行业竞争情况1、轨道交通行业竞争情况当前轨道交通市场发展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一方面,轨道交通行业因具有较高的资质壁垒、技术及人才壁垒、项目经验壁垒,所以导致轨道交通行业市场竞争格局稳定且集中度较高;另一方面,国际上轨道交通行业正在经历持续深化的变革,行业巨头正在进一步进行深度整合,轨道交通行业竞争格局不断变化,竞争态势不断加剧,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干线铁路建设、铁路运营权全面放开,外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各类轨道交通投资主体和运营主体日益多元化、经营意识不断增强,部分区域通过政策支持,推动企业加快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布局,逐步形成系统解决方案能力,轨道交通行业新业态竞争态势逐渐凸显。
随着铁路客运、货运持续改革,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城市轨道车辆需求多样化,用户对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双碳”目标的提出也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交通和风电、光伏、氢能等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公司作为国内轨道交通防腐防水材料第一股,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关注卡脖子技术难题。
目前公司在轨道交通行业已经具备较完善的产品体系、较深厚的技术积累、快速的服务响应能力,形成公司独特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应用于轨道交通的产品在正式批量使用前,均有较长的验证周期与较严的产品认证要求,公司通过参与相关产品标准的制定以及与客户的长期、稳定合作,具有先发优势。
与此同时,由于公司进入轨道交通防腐、防水行业较早,因此公司与其他同行业企业相比在客户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市场先入优势。
2、工程防水行业竞争情况工程防水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市场规模庞大,参与者众多且分散,这也给我国工程防水行业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既可以横向发展,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也可纵向发展,与我国工程防水行业同步成长。
《“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阐明,到2035年,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建筑品质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高,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立,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全面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从政策中不难看出,我国工程防水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已经得到明确,未来工程防水行业企业竞争主要是产品品质及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
在工程防水行业方面,公司利用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领域的长期的技术积累、施工服务经验,结合住房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业务特性,有针对性的优化原有产品、搭建营销团队,开展“项目”的专项营销行动。
公司主要服务于央企国企背景的从事上述业务的公司,目前公司已经拿下了多家央企国企年度防水材料集采订单,为公司产品及服务构筑了较好的市场口碑与形象。
3、新能源行业市场竞争情况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指引下,清洁能源作为未来能源保障的必选项之一,无论是从国家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和保障,还是从实际民生需求层面看,未来以光伏、风电等为主的新能源将占据能源供给市场主导地位,具有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由于新能源行业技术产品更新迭代速度较快,因此技术创新成为了现有新能源行业突破发展瓶颈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目前在新能源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材料属于卡脖子技术,国内在新能源领域产品及服务整体在国际技术水平等方面还有较高的提升空间;因此对我国新能源行业来说,加速国产新能源材料自主研发与产业化、提高服务水平具有较大的意义。
在新能源行业,公司一方面通过充分利用公司在防腐涂料、防水材料、胶类产品、树脂开发等方面的现有技术及服务积累,结合新能源产品目前技术及服务瓶颈,对新能源产品进行持续创新性探索;另一方面通过利用公司在铁路系统工程实施方面多年积累的专业技能及高品质服务,进一步拓宽光伏、风电、储能项目工程施工等业务。
在新能源行业,公司所执行的技术与服务的跨界经营模式,将进一步突破公司进入新能源行业的跨行业门槛,持续创新优化公司进入新能源行业的技术及成本。
(五)公司行业地位在轨道交通行业方面,公司多年来专注于国内轨道交通行业防腐与防水市场,已经成为轨道交通高端装备涂装领域国产化、环保化的主要推动者。
凭借公司在轨道交通行业领先地位及技术开发的优势,公司逐步掌握原材料核心技术,产品体系不断丰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国内轨道交通防护领域领先企业之一。
在工程防水行业方面,民用建筑行业和水利水坝建设等是公司对主营的防腐防水材料进行的应用场景的横向拓展。
在民用建筑行业,公司执行谨慎择优开展工程建设领域防水、装饰等防护材料业务的战略规划,并且专注于央企国企背景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战略举措效果明显,当前公司已经与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国企背景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都建立较好的合作关系;在水利水坝建设方面,公司具有丰富的项目服务经验,相关产品成功应用于:江西省萍乡市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发电厂房土建工程、江西省浯溪口水利大坝枢纽工程、江西省铅山县伦潭水利枢纽工程等水利工程防水防渗项目。
在工程防水行业,公司凭借优质客户资源、生产资质齐全、技术及服务绿色环保、产能充足等优势,有望成为民建、市政工程防腐防水材料及工程项目的主要供应商。
在新能源行业方面,新能源业务板块作为公司近年来新增战略业务板块,未来随着战略布局的不断加深,新能源材料的销售收入不断增长,将为公司以产品及服务的优越性换取市场发展空间打下良好基础,为公司成为新能源热管理材料、胶黏剂、胶带等材料供应商提供助力。
(六)业绩驱动因素1、技术驱动公司始终以持续技术创新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
经过多年技术与市场的深耕,公司已经拥有了较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了多体系水性树脂、轨道装备环保化、功能化系列涂料、石墨烯重防腐涂料等一系列核心研发成果。
公司及子公司取得了76项授权专利,参与制订13项行业或团体标准。
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能够在满足市场客户特殊需求的同时为公司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品牌驱动作为国内轨道交通防腐防水首家上市公司,公司深耕轨道交通防腐、防水领域多年,不断完善轨道交通领域产品体系,对解决客户难点、痛点专项施策与联合研发并举,树立了行业认知度高、专业技术突出的品牌形象。
公司利用品牌形象不断拓展产品应用场景以及提升自身服务能力。
目前,公司与国铁路局等轨道交通领域的主要客群建立了稳定、可持续的合作伙伴关系,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进一步塑造了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品牌形象。
公司良好品牌形象使得公司能够不断发展合作伙伴、有效扩大合作深度、提升行业影响力,夯实了公司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3、国家政策驱动与支持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及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将加快涂料行业“油改水”的进程及政策实施落地。
在各类政策的推动下,水性化、高固体份化、无溶剂化绿色环境友好型涂料成为了涂料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水性化、高固体份化、无溶剂化绿色环境友好型涂料的市场需求在政策的指导下也逐渐增多。
公司目前主要产品均是水性、高固体份或无溶剂涂料,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相信在政策的加持下,公司业绩将稳步增长。
4、战略驱动面对近年来复杂多变的外部经营环境,公司坚持科学研判市场形势,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跟市场发展趋势,积极拓宽产品及服务的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在做精做强轨道交通行业的同时,稳妥布局工程防水市场,集中精力在风电、中石化、集装箱等轨交外行业形成突破,并强化防腐产业与新能源产业的联动以实现业绩突破,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支持。
概述(一)主要经营情况分析面对国内外新形势下各种新变化,公司始终坚定自身发展理念,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在公司董事会战略指导下,管理层迎难而上、勇毅前行,认真贯彻执行年度经营计划,积极谋划和采取多项积极措施以确保公司年度经营目标能够达成,在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争取更多发展主动权。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8亿元,并通过成立项目组的形式,有针对性解决公司应收账款回款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长、发出商品余额较大、成本管控等问题。
在防腐业务板块,公司一是进一步夯实在轨道装备防腐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在报告期内公司在防腐业务方面(包括产品销售及涂料涂装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63%,并新开发了中建五洲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骏晟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等新客户,还成功斩获了一系列重点项目包括国铁物资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批货车油漆联合采购项目、长客轨道涂料采购T010项目、长客轨道腻子采购TL053项目、中车眉山2025年K90B-VEN型矿石漏斗车涂装项目、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阿联酋集料漏斗车涂装项目和几内亚马西铁敞车涂装等,充分彰显公司在轨道交通装备防腐细分市场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在绿色环保的水性涂料产品及服务方面实现多项业务突破,接连中标南京浦镇铁道客车检修TL037水性涂料、中车25型车修理用水性涂料等项目,推动水性涂料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不仅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更为涂料行业低碳转型树立标杆,赢得客户高度认可。
二是在轨道交通装备防腐领域持续领跑的同时,公司还对轨道交通装备防腐以外防腐领域强势突破、实现集装箱、石化、钢结构、船舶等业务多点开花,报告期内,成功中标中建科工集团绿色科技有限公司香港简约公屋SSN520项目、葛洲坝机电公司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葛藤湾81MW风电场项目、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集装箱油性油漆项目;在渔船用涂料项目方面,在报告期内公司已经完成了客户对接以及产品工艺验证,这是公司首次在船舶领域取得零突破,充分展现了公司在防腐领域的卓越市场竞争力。
除此之外,公司在防腐板块的产品性能提升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实质性突破,优异的产品性能为公司防腐业务发展的更快、更稳持续赋能。
在防水业务板块,公司持续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敏锐洞察潜在风险,动态调整防水业务发展策略,以巩固市场地位。
公司一是充分发挥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持续深化业务布局,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中标了新建京港高速铁路九江至南昌段项目、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沪宁段建管甲供物资(无砟轨道嵌缝材料)、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22号线一期工程防水涂料及止水带采购等项目,为公司防水业务发展筑牢市场占有率;二是对于民建领域,公司秉持审慎择优的战略发展理念,在严格把控既有项目执行质量与风险的同时,精选优质客户合作,主要包括开展湖北交投物流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2025年防水材料(土工材料)集中采购项目、中建科工华东大区2025-2026年度地坪工程集中采购招标、中建四局2025年度防水工程专业分包华南区域联采等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在防水业务方面新增中标金额约8,600万元,其中轨道交通防水材料中标金额多达到6,000万元以上,今年上半年防水总中标金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15.00%(其中部分集采属于年度框架,没有中标金额,未计入统计)。
在轨道交通防水业务方面,截至报告期末仍有在手未执行金额23,994.72万元。
此外,公司一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推动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对TPO系列产品线进行系统升级,特别是提升了预铺式TPO防水卷材的关键性能指标,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矩阵。
在新能源业务板块,公司将着力深化新能源业务与防腐业务的战略协同,充分发挥防腐业务在技术积淀与市场占有率方面的领先优势,为新能源业务的拓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在新能源业务板块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风电领域成功入围中车株洲所风电塔筒涂料短名单并项目落地,为业务开拓奠定基础。
胶黏剂产品,一方面在储能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导热凝胶获得国内多家储能集成商的批量订单;另一方面在动力电池领域,低密度灌封胶已在新能源汽车电池PACK成功应用;隔热反射涂料和防凝露涂料更应用于国内头部储能集成商及全浸没式储能系统,得到了高度认可,为储能系统的运行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安全保障,同时已形成各类功能性涂料产品矩阵——譬如防火涂料、隔热反射涂料、阻燃绝缘涂料及隔热保温涂料等,除此之外公司正在与行业领先电池PACK制造商开展深度技术对接,其中隔热反射涂料与阻燃绝缘涂料系列已通过行业龙头企业认证并实现批量供货。
胶带产品,特别是电芯胶带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PI高温胶带、膨胀胶带、终止胶带及PI硅胶胶带已在消费类、储能类、动力类电芯等领域实现批量供货,并与德赛电池建立了深度业务合作关系。
芯片封装材料正和国内大型芯片制造企业联合推进验证工作。
未来公司将继续加码新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重点突破新能源材料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旨在将新能源业务打造成为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引擎。
飞鹿有限前身为株洲飞鹿油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飞鹿实业成立于1998年5月21日,由株洲车辆厂、株洲车辆厂铁达实业开发总公司、株洲车辆厂物资公司、株洲南方铁路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及李世和等45名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
飞鹿实业注册资本人民币200万元。
其中:株洲车辆厂以货币资金出资60万元,占注册资本30%;铁达实业以货币资金出资70万元,占注册资本35%;物资公司以货币资金出资10万元,占注册资本5%;南方机车以货币资金出资10万元,占注册资本5%;李世和等45名自然人以货币资金出资合计50万元,占注册资本25%。
1998年5月21日,株洲市审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株审[98]验字第107号),确认:“截至1998年5月21日,飞鹿实业收到股东投入资本200万元。”1998年5月21日,飞鹿实业取得株洲市工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18430892-2)。
根据(1)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八部委《印发<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2)南车集团《关于下发中国南车集团公司贯彻实施国家八部委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南车综[2002]347号);(3)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总体方案的批复》(国资分配函[2003]382号);(4)南车集团《关于对中国南车集团株洲车辆厂下属株洲创通公司等5个单位以及参股的株洲飞鹿油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2个单位改制涉及三类资产的确认函》(南车划函[2004]53号)、《关于株洲飞鹿油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分流方案的批复》(南车综[2004]195号)、《关于株洲车辆厂对株洲创通公司等五公司实行主辅分离中资产处置及股权设置的批复》(南车财函[2004]106号);(5)株洲车辆厂《关于株洲飞鹿油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分流员工安置的决定》(株辆人[2004]215号)、《关于创通等五公司完成主辅分离改制分流的通知》(株辆管[2004]220号);(6)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对<中国南车集团株洲车辆厂第一批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职工分流安置方案>的审核意见》(湘劳社函[2004]339号)等文件的批复,飞鹿实业于2004年3月25日召开股东会,决议以2004年3月31日为基准日实施改制分流,具体改制方案如下:(1)铁达实业将所持飞鹿实业全部出资转让给株洲车辆厂;(2)南方机车将所持飞鹿实业全部出资转让给章卫国等4名自然人;(3)将注册资本增加至326万元(增加注册资本21万元,其中:资本公积转增17万元,章卫国现金增资4万元);(4)付泽林等15名股东将其持有的78.1681万股份转让给章卫国等47位股东;(5)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接受株洲车辆厂以其持有飞鹿实业与其经济补偿金等价的股权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按一元一股计算,共计95.8618万元,扣除上述补偿金后,株洲车辆厂以其剩余国有资产55.1087万元作为对公司的投资,按一元一股计算,共计55.1087万股;(6)将公司名称变更为“株洲飞鹿涂料有限责任公司”;(7)将法定代表人变更为章卫国。
2004年6月1日,湖南天华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以2004年3月31日为基准日的《审计报告》(湘天华会株唐专审字[2004]058号);2004年6月2日,湖南天华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株洲飞鹿油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分流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书》(湘天华株评报字[2004]第023号)。
2004年6月23日,湖南天华会计师事务所株洲大唐分所出具湘天华株验字[2004]第079号验资报告,对改制增资事宜进行了验证。
2004年6月30日,飞鹿有限在株洲市工商局领取了注册号为4302001004673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2年4月6日,飞鹿有限股东会审议通过《关于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方案》,决定以2012年2月29日经审计净资产折股,将飞鹿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信永中和于2012年3月20日出具的XYZH/2011SZA1038-1号《审计报告》,飞鹿有限截至2012年2月29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为人民币95,918,569.02元。
根据国融兴华于2012年3月21日出具的国融兴华评报字[2012]第043号《资产评估报告》,飞鹿有限截至评估基准日2012年2月29日的净资产账面价值95,918,569.02元,评估价值106,767,099.34元。
飞鹿有限以截至2012年2月29日经审计的净资产(除专项储备)折合为股份公司股本5,100万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一元,前述经审计净资产(除专项储备)超过股本的部分计入公司的资本公积。
2012年4月25日,信永中和出具了XYZH/2011SZA1038-3号《验资报告》,对公司股东出资情况进行了审验。
2012年4月25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通过了公司章程,并选举产生了董事会、监事会成员。
2012年4月26日,公司取得了株洲市工商局颁发的注册号为430200000005250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易佳丽 | 2024-02-08 | 15000 | 4.59 元 | 111000 | 董秘 |
易佳丽 | 2024-02-07 | 50000 | 4.67 元 | 96000 | 董秘 |
刘雄鹰 | 2024-02-07 | 100900 | 4.97 元 | 3287500 | 高管 |
何晓锋 | 2024-02-07 | 105000 | 4.92 元 | 3033700 | 董事、高管 |
韩驭安 | 2024-02-06 | 41700 | 4.83 元 | 263200 | 高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