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西点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吉林省西点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西点药业
- 企业英文名: Jilin Province Xidian Pharmaceutical Sci-Tech Development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张俊
- 上市代码: 301130.SZ
- 注册资本: 7649.4685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02-23
- 大股东: 张俊
- 持股比例: 25.66%
- 董秘: 张银姬
- 董秘电话: 0431-80606619
- 所属行业: 医药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王书阁、范学军、邓军
- 律师事务所: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吉林省磐石经济开发区西点大街777号
- 概念板块: 化学制药 吉林板块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生物医药 微盘股 痘病毒防治 幽门螺杆菌概念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吉林
- 成立日期: 1990-03-21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2202011239483018
- 法定代表人: 张俊
- 董事长: 张俊
- 电话: 0432-65888277,0431-80606619
- 传真: 0432-65888299
- 企业官网: www.xidianyy.com
- 企业邮箱: xidianyy@xidianyy.com
- 办公地址: 吉林省磐石经济开发区西点大街777号
- 邮编: 132300
- 主营业务: 化学药品原料药及制剂研发、生产、销售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药品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企业管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吉林省西点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1130)是一家专注于化学药品原料药及制剂研发、生产、销售的科技型医药企业,是吉林省2008年首批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医药企业之一。并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经过三十余年差异化发展道路,公司形成了以抗贫血用药、治疗精神障碍用药、原料药为核心,以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和抗肿瘤治疗用药为辅助的产品体系。 公司主生产基地坐落于吉林省磐石经济开发区西点大街777号,占地136000㎡,建设有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线、冻干粉针剂生产线、原料药生产线、中药前处理及提取生产线、检测中心等。公司原料药生产基地,坐落于吉林市龙潭区汉江路2号,吉林经济循环化工园区占地51000㎡,建设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瑞香素原料药生产车间。 公司核心产品在抗贫血用药、治疗精神障碍用药领域具有显著竞争优势,重点原料药已形成下游稳定供应布局。公司持续推进发展战略实施,产品类别多样,原料药及制剂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抗风险及持续成长能力突出。 公司持续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创新能力强。公司拥有支撑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通过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进步带动经济效益提升,多年来连续盈利,细分市场占有率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前列。公司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的大趋势,属于不断成长的创新型企业。 公司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将公司发展成为拥有突出核心产品优势、较强研发实力,较高品牌知名度的医药制造企业。 “热情、忠诚、执着、创新”的企业精神,“质量第一,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防范风险,保障健康”的质量方针,流淌在西点药业30余载的发展血脉中,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份责任,是一家与国民健康同呼吸、共命运的医药企业,深植于根骨中的品格!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公司主要从事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差异化发展道路,公司专注于在补铁制剂、治疗循环障碍药品、抗精神疾病用药领域及原料药的研发与制造,“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突出,致力于成为国内补血用药市场及精神障碍用药市场具有竞争力的化学药品生产企业。(二)公司主要产品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拥有25个制剂品种(32个规格)的药品注册批件以及16个原料药注册批件,重点涵盖抗贫血用药、治疗循环障碍用药、治疗精神障碍用药以及原料药生产领域。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的主要制剂及原料药产品信息如下:(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1、研发模式公司长期以来坚持以技术进步、产品创新为企业的核心发展动力,采用多种高效方式,布局优势产品管线。其中,创新药研发方面,公司采用自主研发和联合开发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产学研合作快速推进公司自主研发的速度,针对已获取的成果,积极申报专利以保护公司产品的知识产权;新产品开发方面,根据公司的差异化战略,主要围绕着补铁制剂、治疗循环障碍药品、抗精神病用药等治疗领域,以市场和临床需求为导向,通过购买领先技术和变更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等方式,加快产品落地,提高研发效率,提升研发的质量与实效,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同时,公司进一步深度研究部分自有产品的临床价值,通过开发现有制剂产品和原料药的关联原料药及制剂的方式提升公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也便于公司从源头上保证制剂品质的高标准和一致性,确保了原料药供应的稳定性,形成了产业链闭环,有利于在成本和风险上进行管控。2、采购模式公司设立采购管理部,由采购管理部负责采购公司所需各类物资,包括原辅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配件及辅助材料、分析仪器、实验室耗材和试剂等,并对供应商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公司制订了《供应商管理制度》,由质量保证部负责对所有生产用物料的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对主要物料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进行现场审计,签订质量协议,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单。采购管理部根据生产部门的生产计划和生产任务,结合公司的质量指标,制定采购计划,以“合理储备、库存余量适宜”为原则,同时考虑不同物料的运输和检验周期差异。在采购计划经批准后,采购管理部负责与供应商签署采购合同并进行采购。采购管理部根据质量保证部提供的合格供应商名单,并综合考虑药品质量风险、物料用量及物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等因素,将物料分为A、B、C三级,将供应商级别与所提供物料对应级别一致,如供应商提供不同级别的物料时,按照高级别管理。各级物料供应商通过资质审计和现场审计后,A级供应商每2/3年进行一次现场审计;B级每3/4年进行一次现场审计,C级供应商和进口药用辅料定期进行资质审计。3、生产模式公司严格按照GMP组织产品生产。公司生产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下发生产指令,监督生产指令的执行情况,确保生产车间按照已批准的生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操作。公司产品的生产主要采用“以销定产”并保留适当安全库存的模式。生产部根据营销中心上年度销售完成情况、本年度公司提出的质量、品种、产量、销售目标及本公司设备的实际生产能力制定相匹配的年度生产计划,于每年12月25日前下发下一年度生产总计划;生产部每月组织召开月度生产计划会议,根据每月的实际销售状况及月末成品库存盘点情况、每月末物料的库存盘点情况以及物料市场变化情况、生产设备完好状态、本月需要开展的验证工作制定各车间的月度生产计划,于每月25日前将次月生产计划下发至生产车间和相关部门,力求提高响应速度,确保供应的及时性和高效性。质量管理部门由质量保证部与质量控制室组成,履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职责。公司建立健全覆盖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防范风险,保障健康”的质量方针,设立了适宜、有效的质量目标。公司制定了《偏差管理规程》《变更管理规程》《质量风险管理规程》《年度产品质量回顾管理规程》《过程监控管理规程》等相关规章制度,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与复核,保证药品生产在人员经过培训、厂房设施设备仪器经过确认、检验方法经过确认及生产工艺经过验证的条件下进行生产,确保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保证药品生产全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公司制定的《药品放行管理规程》,明确出厂放行的标准、条件,并对药品质量检验结果、关键生产记录和偏差控制情况等进行审核,符合标准、条件的,经质量受权人审核签字后方可放行。4、销售模式(1)制剂方面面对国家产业政策发生的重大变化,公司认真学习、积极应对、快速适应。根据国家相关的行业要求,公司改变了营销模式,独家产品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和瑞香素胶囊的销售推广从代理商模式转为企业自营模式。改变了营销队伍的人员结构、提升了营销团队学术化推广水平,通过学术推广、对医生及患者的教育,持续与重点品种的国内主流医院的重点科室进行产品的真实世界研究、循证医学,专家共识认定等工作,增加市场认知,提升医生信心,确保患者能够长期获益。公司现在已基本完成了抗贫血药及血管疾病专线销售团队的组建,形成了省区经理、市场部经理、业务员的三级精细化营销拓展体系,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公司通过引进数字化营销管理手段,大大地提高了营销工作管理的效率。同质化产品的营销,公司积极参加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不断拓宽网售及OTC市场的销售范围,加大销售数据跟踪力度,增加企业的销售能力。(2)原料药方面公司原料药产品销售采用直销模式。根据公司产品管线,实行差异化原料药组合,在满足自营产品的原料药需求,实现产业链闭环外,发挥公司原料药基地在铁剂方面的技术优势,环保优势,聚焦市场铁剂原料药需求,对标进口原料药标准,以地理优势、价格优势等抢占铁剂原料药市场。(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56,405,243.38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3.71%,增长原因为利培酮口崩片的营业收入增长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268,798.73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0.26%,系公司2023年度的净利润包含了政府补助1,300万元,以及原辅料价格的上涨影响所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746,419.71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2.51%。(五)《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药品、生物制品业务”的披露要求内容1、报告期内,已进入注册程序的药品和生物制品的名称或代码、注册分类、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注册所处的阶段、进展情况2、报告期内新进入或者退出国家级《医保药品目录》的情况报告期内,公司没有产品新进入或者退出国家级《医保药品目录》。3、本报告期及去年同期销售额占公司同期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的主要药品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发明专利起止期限、所属注册分类、是否属于中药保护品种等4、本报告期及去年同期的生物制品批签发数量及其变动比例本报告期与去年同期均未获得新的生物制品签发批件,无变动。5、报告期内公司生产销售的药品在国家级、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的中标情况,包括药品名称、中标价格、医疗机构的合计实际采购量及对公司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参与《广东联盟阿莫西林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2024年河北省国家集采第一、二、四批药品到期续签采购项目》,产品中选。参与集中带量采购的医疗机构将优先使用本次药品集中采购中选产品。该中标情况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相关产品的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对公司的未来经营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6、公司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情况报告期内,公司未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7、公司产品通过或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情况8、公司主要在研项目。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