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百利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湖南百利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ST百利
- 企业英文名: Hunan Baili Engineering Sci & Tech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 上市代码: 603959.SH
- 注册资本: 49029.8992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6-05-17
- 大股东: 西藏新海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1.64%
- 董秘: 李良友
- 董秘电话: 0730-8501033
- 所属行业: 土木工程建筑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杨勇、黄书城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广州)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岳阳市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巴陵东路388号
- 概念板块: 工程咨询服务 湖南板块 低价股 标准普尔 预亏预减 ST股 固态电池 氢能源 新能源车 燃料电池 锂电池 煤化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湖南
- 成立日期: 1992-11-11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306001837693990
- 法定代表人: 雷立猛
- 董事长: 雷立猛
- 电话: 0730-8501033
- 传真: 0730-8501899
- 企业官网: www.blest.com.cn
- 企业邮箱: zqb@blest.com.cn
- 办公地址: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巴陵东路388号
- 邮编: 414022
- 主营业务: 为新能源和传统能源行业的智慧工厂提供包括工程咨询设计、专有设备制造、智能产线集成与EPC总承包服务等整体解决方案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建设工程设计;文件、资料等其他印刷品印刷。(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工程管理服务;对外承包工程;机械设备销售;电气设备销售;仪器仪表销售;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生产线管理服务;建筑材料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湖南百利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利科技”)是一家致力于为能源及材料领域智慧工厂建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提供商,主要服务于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现代煤化工和新能源材料行业,可从项目前期、项目定义、融资到设计、采购、施工、开车和运维服务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增值解决方案。
百利科技前身可追溯至1970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2348工程指挥部设计大队,后历经岳阳化工总厂设计所、巴陵石化设计院等发展阶段。
公司于2016年5月1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百利科技”,股票代码“603959”。
目前拥有武汉、常州、北京三家全资子公司和上海、成都、岳阳三家分公司。
40多年来,百利科技一直致力于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现代煤化工和锂电池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专业化发展,累计完成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和工程总承包项目近4000项,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建立起一套先进的设计与工程管理手段、完善的QHSE及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百利科技目前拥有化工石化医药全行业、轻纺行业(化纤工程、化纤原料工程)、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等多个行业的工程设计甲级、工程咨询甲级以及压力容器设计、压力管道设计等业务资质证书,并可在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内提供工程总承包及项目管理等服务。
百利科技始终践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立足为客户提供“责任、专业与热情”的技术服务。
未来,百利科技将继续加强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设计带动工程总承包、为业主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服务;努力满足客户最优性价比的需求,实现传统石油化工和锂电池材料两大业务领域齐头并进,力争把公司发展成业务模式先进、技术实力雄厚、利润来源广泛、核心竞争力突出的国内顶尖的科技服务企业。
-
商业规划:
(一)2024年工作回顾1、公司行业分类公司聚焦于为全球新材料、新能源和传统能源行业客户提供高端智能设备和黑灯智慧工厂一站式制造平台,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和甲级工程资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前身为巴陵石化设计院。
公司业务形式包括工程咨询设计、工程总承包、高端设备智能制造、智能产线集成制造等,智能设备产品定位“对标德日、进口替代”,具备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先进的制造水平。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专业技术服务业”下的“工程勘察设计”子行业;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M74专业技术服务业”。
公司坚持创新引领,凭借着高效、高性能的产品以及高品质的服务,不断为行业客户创造价值。
公司可从工程咨询服务到建设工程设计、从设备选型到工艺创新、从硬件生产到软件研发、从施工调试到运维托管服务,为业主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增值解决方案。
公司以专业专注的工匠精神和创新驱动的品质追求已成为行业引领者。
公司近60年的经验积累,针对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固态电解质、硅碳负极、氢燃料电池高温质子膜及其膜电极、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及拆解、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乙烯炼化、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橡胶塑料、食品医药、5G新材料、陶瓷材料、军工电子、电子半导体、电子化学品、冶金矿山、化学链制氢装备等多个细分领域的不同应用场景,积累了数千种工艺模型库单元,以及包含数千种物料性质研究成果的数据库。
根据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公司可为客户快速确定详细的工艺参数,并适配合适的工艺模型,进而形成整套成熟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设计包,减少客户试错成本,缩短客户新建、扩建项目周期,为客户产能新建、扩建提供保障。
2、整体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682.79万元,同比下降41.19%,其中实现工程咨询、设计收入0.91亿元;专用设备销售和新能源材料智能产线系统收入6.38亿元,工程总承包收入4.81亿元。
全年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亏损40,144.94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39,931.01万元,主要原因是受新签业务订单减少、已签订项目放缓、子公司商誉减值、工程项目存货跌价的影响,导致经营业绩不如预期,出现大幅亏损。
全年累计新签合同额21.16亿元,其中:新签化工板块工程咨询、设计合同8300万元;新签总承包及产线合同20.33亿元;研发投入占比继续保持在9.7%,为公司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夯实基础。
3、主要工程项目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工程总承包在建项目共计15项,各重点项目进度均实现了年度目标;公司重点工程总承包项目进展如下:(1)贵州磷化开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EPC总承包项目:①建筑工程:停车场、初期雨水池、全厂桩基工程已完成100%,主厂房、主厂房辅房、中试车间,辅助仓库、固废仓库、消防水池及泵房、循环水站、厂外工程、废水罐区、窑炉循环水、门卫二、动力车间已基本完成,总图工程和门卫工程完成80%以上。
②公辅安装工程:钢结构、厂外工程电气、外管廊电气已全部完成,主厂房电气、公辅暖通工程、公辅工艺已完成90%以上。
③产线安装工程:工艺生产产线安装已完成60%。
④其他安装工程:纳米研磨与分散系统完成80%,喷雾干燥完成80%,窑炉及外轨完成75%,给排水完成90%,气流磨完成85%,制氮系统后备完成95%。
项目3号线已于3月机械竣工,1号、2号已于4月机械竣工,近日,新能源公司召开“5+6”万吨装置试车启动会。
(2)四川海创尚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动力储能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①建筑工程已完工并完成验收;②安装工程:石墨化区域设备安装完成97%,坩埚炉产线已投产运行,正在进行箱板炉产线单机调试、带料试生产;负极区域原料预处理及粉碎单元、成品粉碎单元已交付投产运行;高温碳化单元两台辊道窑、一条外轨线已交付正在投产运行;一次造粒单元(立式反应釜系统)、沥青粉碎单元、尾气处理设施单元已完成全部设备单机试车调试,正在进行联动试运行调试;一次造粒单元(卧式反应釜系统)安装完成100%,正在准备进行设备单机试车调试;二次造粒单元安装完成80%。
项目预计年末竣工交付。
(3)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4000吨动力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项目:主合同内工程全部完工,所有产线全部完成空机联调工作,部分产线业主方试料生产;公辅设施全部投入使用,目前主要实施变更项和调试整改工作;消防验收及竣工联合验收工作已基本完成。
项目预计下半年完成验收并交付。
(4)宜宾万鹏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一期2万吨/年磷酸铁锂工厂EPC项目:已完成整体验收,业主已出具整体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已完成结算,剩余部分设备资料正在补充。
(5)当升科技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第一阶段年产2万吨锂电正极材料智能工厂工程总承包项目正在进行竣工资料组卷工作。
(6)宁夏汉尧石墨烯储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石墨烯三元正极材料及导电浆料项目智能产线设计建造项目已经整体结算,业主已出具整体竣工报告。
(7)安徽海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一期5万吨/年磷酸铁锂工厂EPC项目设备验收已完成,竣工验收进行中。
4、内部治理情况(1)2024年4月,在公司年报审计中,经会计师事务所检查以及公司自查,因公司“预付款异常”等原因,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对2023年度财报出具“保留意见”,公司股票简称于2024年5月被冠以“ST”标识。
经公司对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发生的资金往来全面自查,发现实际控制人王海荣存在占用公司非经营性资金的情况。
实际控制人于2022年至2023年期间,累计占用非经营性资金19,191.05万元。
针对上述情况,公司深刻汲取教训,督促实际控制人偿还占用资金及利息,尽快消除不利影响;同时加强公司及分子公司的资金管理与监督,继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强化内部控制监督检查,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提升内控管理水平,确保公司的规范运作和持续发展;通过整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排除风险,为公司今后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反思和调整机会。
截至报告期末,实际控制人资金占用款及利息已全部归还完毕,资金占用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
(2)2024年2月,公司实控人因配合调查不能履职;2024年10月,公司及实控人被监管警示后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24年12月,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五十九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提名公司第五届董事会和监事会候选人,并于2025年1月完成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换届选举,原实控人卸任董事长一职,新任董事长变更为雷立猛先生。
第五届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团队成员有原有经营管理层的代表,也有派勒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高管的加入,新老管理团队的充分沟通融合、共同进步,有利于公司业务开展的连续性。
根据公司新制定的战略经营规划,公司未来将充分发挥优势资源互补,实现业务板块多元化全生态链模式。
相信在新一届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团队的带领下,公司经营将会步入新平台,发展再上新台阶。
5、党建引领筑牢文化发展政治保障一是党建引领。
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属党组织开展“穿透式”学习,并通过专题学习和交流研讨,明确公司重点任务。
深化“业务+党建”模式,把党的建设与传承红色基因相结合,推动特色党建与生产经营互融共促,构建了股东大会为核心,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相互配合的成熟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运作机制;切实将党建工作融入本单位本部门经营工作和业务开展,为推动公司经营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进一步凝聚起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是百利文化。
公司管理层始终坚持文化建设与业务发展并驾齐驱,将文化建设融入公司经营,公司以“百年百利、百亿百利”为使命,以“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核心制造+综合服务企业”为愿景,持续锚定“核心(装备、材料)制造+合(科技、资本)服务”的全新商业模式,坚守“为业主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发展目标,贯彻“平台化建设、生态化发展、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发展理念,树立“百年企业、百亿市值、百亿产值”的“三百”战略目标,以文化建设为业务赋能,推动公司行稳致远。
6、全产业生态链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报告期内,公司在深耕主业的同时,积极探索新行业和新领域,完善产业链业务布局打造生态链闭环,充分发挥各板块核心优势,完善治理、强化激励、增进协同。
具体对外投资情况如下:(1)2024年1月,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四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百利坤艾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常州设立全资子公司的议案》,百利坤艾拟在常州西太湖开发区设立子公司,开展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及生产。
(2)2024年4月,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四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化工分公司的议案》。
公司拟设立岳阳化工分公司,将公司现有石油化工板块相关业务转入化工分公司,化工板块依托分公司开展工作,“人财物产供销”比照全资子公司模式运行,代表公司承揽、营运化工板块业务,具有经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各项业务在板块内独立核算、闭环运行。
以达到改善管理状况、明确责任分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的目的。
(3)百利锂电继续布局从立项到设计、从EPC总包到装备制造(粉体输送、混合分散、高效制浆、纳米研磨、喷雾干燥、自动上下料、高温烧结炉、外轨系统、气流粉碎、自动包装、AGV入库)及智能运维托管全产业链发展。
7、科技创新铸就发展强劲引擎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国家、地方重大专项任务,坚持“创新驱动”的技术研发模式,一是全力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聚焦于石油化工行业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主攻己内酰胺、高品质树脂、热塑性弹性体、高纯度双氧水、化学链制氢装备技术、乙烯炼化等生产装置设计技术。
二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能源行业智能产线系统以及高端核心装备构成的三大核心技术体系,在新能源建设方面,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大力发展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固态电解质、氢能、硅碳负极、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及拆解等新能源产业,通过投资或承建正极材料智能产线、负极材料智能产线、三元前驱体材料智能装备产线等新能源项目,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三是聚焦重大专项,拓展高附加值的粉体、浆料微纳米新材料领域。
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赋能研发创新、技术迭代,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为公司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了“高端锂电池材料生产装备升级及产业化研究”、“磷酸铁锂新工艺生产装备系统的研发”、“高镍三元第四代智能化生产线的研发”、“用于负极材料生产线的大型全自动开袋站研究”、“人造电池负极材料生产正压输送技术研究”、“17万吨/年高品质环氧树脂装置工程技术开发”、“14万吨/年聚酰胺6装置工程技术开发”、“延迟焦化装置废水排放苯并芘达标全过程处理系统研究”等研发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联合研发的全球首套工业规模内热式多级固定床化学链应用系统成功试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化学链制绿色能源与工业脱碳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岳光溪、李阳以及多名教授专家学者及知名企业家现场见证。
《常州日报》更是在头版刊发要闻《全球首套“化学链制氢”系统落地金坛》,报道领氢科技全球首套“工业规模内热式多级固定床化学链应用系统”启动试运行。
报告期内,2024年1月,百利锂电参与的“高比能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的定制化研发及产业化”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6月,公司参与的“锂电前驱体反应结晶新装备开发及高端正极材料智能制造”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有效专利275项,其中发明专利49项,当年度获得授权专利33项。
涵盖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能源(石油、天然气)、新能源材料(锂离子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三元电池、固态电池、固态电解质、氢燃料电池、氢能、硅碳负极)、CNT浆料、5G新材料、陶瓷材料、食品药品、军工电子、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等多个行业领域,进一步彰显了公司产品技术竞争力,为企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研支撑。
(二)公司面临的形势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继往开来谋划“十五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公司正处在深度融合、转型升级、赶超跨越的重要机遇期,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从发展环境看,过去一年,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我国经济在波折中稳步前进,成绩殊为不易。
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据联合国《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中更新报告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仅2.7%,地缘政治冲突不断,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外部环境对我国发展的制约愈发明显。
从国内看,社会预期偏弱,外需下滑和内需不足叠加,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并存。
综合研判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且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国内市场规模庞大、层次多样,需求潜力巨大。
同时,我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持续增强。
从国家政策看,党中央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2024年2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要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为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等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
总体研判,我国经济经过长期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庞大的国内市场和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面对外部的挑战和机遇,公司将持续锚定“打造世界一流核心(装备、材料)制造+综合(科技、资本)服务”的全新商业模式,深度融合智能化、信息化技术,为传统装备制造产业注入全新活力,实现产业迭代升级;坚定不移地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大步迈进。
秉持“上下一盘棋”的理念,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精准把握政策机遇,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全方位提升精益管理水平,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全力跑出“加速度”,缔造行业新标杆。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