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1963-10-11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00014304182XR
  • 法定代表人: 赵礼敏
  • 董事长: 赵礼敏
  • 电话: 0571-88141328,0571-88926713
  • 传真: 0571-88141328
  • 企业官网: www.zjhc.cn
  • 企业邮箱: hcjt@zjhc.cn
  • 办公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相府路666号
  • 邮编: 311305
  • 主营业务: 叉车、仓储车、牵引车、自动导运小车(AGV)等工业车辆、高空作业车辆、强夯机、清洁设备等整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提供智能物流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实施及维护以及包括工业车辆产品配件销售、部套件销售、车辆修理、车辆改装、车辆租赁、生产再制造等后市场业务
  • 经营范围: 观光车、牵引车、搬运车、托盘堆垛车、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叉车及配件的制造(凭有效许可证经营)。智能搬运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制造,观光车、牵引车、搬运车、托盘堆垛车、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叉车、轻小型起重设备及配件、智能搬运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的销售,特种设备的修理,叉车、工程机械、机电设备、智能搬运机器人的租赁,经营进出口业务,实业投资,物业管理,经济技术信息咨询,智能物流系统、自动化项目的集成,技术服务及工程实施,特种设备设计,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服务,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建筑工程用机械制造,建筑工程用机械销售。(含下属分支机构经营范围)(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6年,是有着近70年发展历程,50年工业车辆研发技术沉淀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2016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A股)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03298。产品总销量及出口十多年来持续位列国内行业前茅,据美国《MMH现代物料搬运杂志》对全球叉车企业按营业收入排名,杭叉集团位列世界第8位。公司聚焦全球技术资源,以电池、电驱、电控等新能源技术为核心自主打造纯电、氢能、混动三大整车平台,并在智能物流领域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发展新优势。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发布了锂电专用叉车、高压锂电叉车、氢燃料电池专用叉车等一系列自主创新产品。在智能物料搬运领域,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智能AGV车辆、智能立体仓库、智能物流系统等在内的全栈式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培育企业,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智能工业车辆院士工作站等技术创新平台,研发推出1-48吨平衡重式叉车、集装箱正面吊、空箱堆高机、牵引车、仓储车、高空作业车辆、强夯机、AGV车辆等全系列工业车辆产品,已打造成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工业车辆产业体系。先后荣获“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殊荣,获评浙江省“未来工厂”、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入选杭州市“未来工厂”之“链主工厂”。公司着力优化全球运营服务体系,拓展海内外市场双轮驱动,相继在德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巴西、荷兰、泰国、日本、印尼等地设立了十余家直属公司,实现自有营销服务网络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东南亚等全球重要工业车辆产品市场全覆盖。目前公司在海内外拥有100多家直属销售分子公司及600多家授权经销商,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品全价值链服务。杭叉集团将以“做世界最强叉车企业”为愿景,致力于“让搬运更轻松”,坚持“专业化生产、品牌化经营、集团化运作、国际化整合”的发展战略,发扬“进取、务实、创新、和谐”的企业精神,创造价值,回报社会,努力实现进入“世界叉车前五强”的“杭叉梦”!
  • 发展进程: 发行人前身为始建于1956年的杭州机械修配厂,先后更名为杭州通用机器制造厂、杭州叉车厂、杭州叉车总厂。根据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7年4月8日核发的注册号为14304182-X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杭州叉车总厂住所为下城区体育场路16号,法定代表人戴东辉,注册资本为1,721万元,经济性质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方式为制造、修理,经营范围为叉车及工程机械,(进出口业务按经贸部(1996)外经贸政审函字2881号文批准的范围经营)。杭州叉车总厂的上级主管部门为杭州机械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电控股”)。 杭州资产评估事务所受杭州叉车总厂委托,以1998年8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对该厂的全部资产进行评估,并于1998年9月25日出具“杭评四(98)字第112号”《资产评估报告书》。1999年4月27日,杭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下发“杭国资[1999]字50号”《关于确认杭州叉车总厂资产评估结果及产权界定的通知》,对上述评估结果予以确认,并确认上述资产为国有资产。依据杭州市人民政府下发的“杭政发[1999]214号”《关于杭州叉车总厂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杭州叉车总厂第二铸造厂的资产不包括在本次改制范围中,根据杭州资产评估事务所“杭评四(98)字第112号”《资产评估报告书》,截至1998年8月31日,杭州叉车总厂第二铸造厂总资产为21,732,182.74元,总负债为5,403,766.80元,净资产为16,328,415.94元。杭州叉车总厂第二铸造厂后于2000年单独改制设立杭州精工铸造有限公司。综上,因杭州叉车总厂第二铸造厂资产已纳入“杭评四(98)字第112号”《资产评估报告书》的评估结果,扣除杭州叉车总厂第二铸造厂的资产后,杭州叉车总厂经评估总资产为231,200,301.49元,总负债为123,700,755.88,净资产为107,499,545.61元。由于杭州叉车总厂在贯彻杭政[1999]17号文件有关职工工龄置换工作中,对职工持股会的股本设置进行了多次调整,导致无法在1999年完成改制,使得“杭评四(98)字第112号”《资产评估报告书》超过一年有效期限。对于上述情况,2000年3月28日,杭州资产评估事务所出具《对杭州叉车总厂资产评估结果价格标准变化的审核意见》(杭评咨四(2000)字第3号),评估基准日为2000年2月29日,认为原“杭评四(98)字第112号”《资产评估报告书》中的评估结果同样适用于2000年2月29日的价格标准对按原资产状况的评估。2000年3月,杭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杭州机械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批准同意延长“杭评四(98)字第112号”《资产评估报告书》有效期至2000年3月31日。2000年3月,浙江宏达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浙宏会[2000]验字282号”《验资报告》,对杭州叉车有限公司(筹)截至2000年3月27日申请设立登记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了审验,确认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30,000,000元。2000年3月28日,杭州叉车有限公司在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并取得注册号为3301001003119的营业执照,注册资本3,000万元。 2003年3月11日,天健事务所出具“浙天会审[2003]第225号”《审计报告》,截至2003年2月28日,杭叉有限净资产5,100万元。2003年3月,经杭叉有限股东会决议通过,公司全体股东签署了《整体变更设立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协议书》及《整体变更设立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补充协议书》,同意杭叉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以2003年2月28日为审计基准日,将截至审计基准日经审计的杭叉有限净资产折股,股份总数为5,100万股。2003年3月14日,天健事务所出具“浙天会验[2003]第19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筹)已于2003年3月14日根据《公司法》有关规定,按照公司折股方案,将截至2003年2月28日原杭叉有限净资产人民币5,100万元按1:1的比例折合股份总额5,1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共计股本人民币5,100万元。”2003年4月9日,浙江省财政厅下发“浙财国资字[2003]89号”《关于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筹)国有股权管理方案的批复》,同意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筹)总股本为5,100万股,其中国有法人股合计918万股,占总股本的18%,分别为:工业资产经营公司持有510万股,占总股本的10%;高科技投资公司持有408万股,占总股本的8%。2003年4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下发“浙上市[2003]25号”《关于同意整体改制、发起设立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在杭叉有限整体改制的基础上,由杭叉控股等10名股东发起设立杭叉工程机械。2003年4月25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经出席会议的股东及代理人表决,本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董事会成员和第一届监事会股东代表监事。2003年5月6日,发行人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工商登记,并取得注册号为3300001009670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08年3月,经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公司股东杭州市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更名为杭州市工业资产经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投集团”)。2008年11月,经公司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及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公司名称由“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1月,经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公司控股股东浙江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浙江杭叉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2月,经公司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及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公司名称由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2024年,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得益于国家坚实的经济基础、多元的发展优势、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依然没有改变。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加快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随着国家一系列稳预期、激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政策逐步落地实施,中国经济前景值得期待。在全球经济周期性波动与结构性矛盾交织的背景下,公司董事会坚定战略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带领全体员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有效应对工业车辆行业“内卷外压”的复杂挑战,做到难中求成,稳住了企业向好发展的增长势头。面对行业下行压力,公司积极主动作为,坚持将新能源产品作为中国工业车辆品牌走向世界的核心发力点,把技术与产品创新打造成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元素,在稳固国内市场基本盘的同时,积极谋划布局海外增量市场。在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等多项创新举措加持下,公司保持了效益增幅远大于营收增幅的经营佳绩,实现营业收入164.86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2亿元,同比增长17.86%的生产经营目标,一年来企业发展的根基更加稳固、底气更加充足,为未来的持续稳健增长筑牢了坚实基础。2024年主要经营数据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与创新发展成果,在多个领域屡获殊荣,彰显出强劲的行业竞争力与社会影响力。公司先后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机械工业大型重点骨干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工程机械行业影响力企业、浙江民营企业社会责任100家领先企业、证券时报中国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50强企业、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500强企业(59位)、浙江省制造业百强企业、浙江省成长性最快百强企业、浙江省民营经济总部领军企业等殊荣,“HCQM质量管理模式”项目获得第三届全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大赛银奖。同时,公司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等多维度持续创新,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不仅推动了产品与服务的不断升级,拓宽了市场版图,还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与管理效能,助力公司持续稳居全球工业车辆行业头部阵营。1、坚持创新驱动,强化技术赋能面对全球化竞争的新形势,公司产品创新坚定走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的发展道路,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公司产品研发紧密贴合全球市场需求,聚焦市场准入、对标国际标杆,积极践行“瞄准标杆,超越竞品,研发世界最好叉车产品”的技术创新理念,驱动产品性能、质量、服务多维度实现极致提升。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整合全球技术资源,以电池、电驱、电控等新能源技术为核心,以“用户需求+技术创新”为驱动主线,全年实现52个研发项目产品批量可售和25项技术研发项目成果产业应用。公司成功推出XA系列、XE系列等多个系列的高性能锂电专用叉车、永磁款锂电专用叉车、小轮距锂电专用叉车、人上行美款三向堆垛车、多向侧面电动叉车等新能源整机产品。在技术研发与关键零部件方面,公司电动车辆助力制动及分配系统、重装车辆集成控制系统、伸缩臂叉车力矩限制控制系统、静压驱动电液控制系统、越野叉车专用驱动桥、车辆控制器手持单元、冷库型锂电池等一系列新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实现新突破,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乃至国际先进水平。“面向复杂场景无人驾驶叉车安全作业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叉车安全监控系统及其检验系统的研究及应用”等多项产品技术研发成果荣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省科技进步奖、BICES2023工程机械技术创新产品金奖等奖项,彰显了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卓越实力。公司通过专利驱动和标准引领,着力构建技术研发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授权专利129件,其中发明专利82件,较去年同比增长60%以上;主持及参与制修订1项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2项团体/地方标准,并牵头立项起草国家标准《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工业车辆》,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巩固、提升了公司的行业地位与竞争力。2、快速响应市场,全面推进营销变革新经济形势下,公司坚持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第一要务,在国内市场,深入推进营销变革,持续推动组织架构、业务体系、运营机制转型升级,以用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在面向新能源赛道转型变革的过程中,公司聚焦专业市场,制定并实施针对性行动方案,策划并推广新能源叉车品牌“金牛”、“天马”等。深抓渠道执行力并推出了季度促销、年度包销、免息、转租等一系列创新营销激励政策及业务拓展模式,确保公司产品国内市场销售增长超越行业“大盘”。公司积极把握租赁业务蓬勃发展的机遇,统筹盘活全国统一大市场这盘棋,实现租赁业务资源共享、共创、共赢。报告期内,公司在确保国内市场企稳提升的同时,整合优势资源及力量狠抓大项目,深入挖掘汽车、物流、机场、港口码头、零售等行业的优质大客户,逐步提升了公司高价值新能源产品的渗透率,持续推动品牌焕新发展。公司积极把握营销变革趋势,在流量经济的大环境下,积极探索产品推广与品牌价值提升的新路径,持续强化高质量的内容输出。公司组建了以电商公司和进出口公司市场部为双主体的国内外新媒体运营管理工作团队,明确了新媒体营销转型的总体目标与重点任务;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深入分析品牌流量表现和转化情况,积极探索流量资源的高效利用方式。公司通过与腾讯、字节跳动、Facebook等头部互联网平台开展深度合作,着力培养一批“直播达人”,提升线上客户和直联用户的运营服务能力。在互联网营销的推进下,公司新产品、新技术、新政策、新发展成果能够快速触达目标客户。营销模式的焕新转型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也为客户带来了价值增长。3、巩固传统市场,深化拓展海外市场公司坚定不移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把握出海市场机遇加速构建全球运营体系,强化海外资源配置,通过设立海外子公司、发布新能源产品、导入新能源车型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拓展并深化全球市场布局,运营能力与渠道建设均取得显著进展。报告期内,公司分别在美国、法国、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新设公司,在全球重要市场已成功布局了10余家海外公司,实现了自有营销服务网络由点到面质的飞跃。公司有序推进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在全球化战略布局中也迈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关键一步,在泰国投资设立杭叉集团泰国制造公司,这是中国叉车行业在海外市场从营销服务向产业制造转型的标志性之举,引领了行业的转型升级。针对国际区域市场需求不平衡的情况,公司因地制宜灵活调整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有针对性地加大主要市场的营销保障和服务支持力度,实现海外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海外产品销量突破10万台的历史新高。在持续巩固欧洲、北美等传统高端市场优势的同时,公司在巴西、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也加大了开发力度,实现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度增长,吸引了众多实力强劲的新客户加入合作阵营。公司以推动大客户、港机及大吨位叉车营销为契机,公司成立了大项目管理组织,组建了专业的售前和售后业务团队,在提升服务响应速度的同时,确保了大客户及大项目的业务保障能力。在国际合作方面,公司通过技术赋能、产品赋能、服务赋能助力法国曼尼通等公司全面向新能源产品转型升级,向海外输出全产业价值链的同时更是树立了双方合作互信的典范。4、汇聚多元力量,构建“大杭叉”产业生态报告期内,公司牢固树立以主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思维,充分发挥自身作为链主工厂产业带动能力强、产业集群效应显著的优势,继续拓展并做大做强以智能物流、新能源锂电池、高空设备等为主的多元业务板块,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公司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合同金额首次突破10亿元,在海外市场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拓成果,成功中标快消品、零售、汽车、轮胎等领域内全球顶级公司的项目订单。高空设备板块前瞻性布局制定海外贸易壁垒应对方案,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延伸产品链,全年共有多款剪叉及伸缩臂叉车产品推向市场,丰富了产品矩阵。新能源锂电池板块依托新车间高端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效率优势、质量保证能力优势及产业规模优势,实现锂电池产品对外营收超亿元,有力地支撑了企业发展。在锂电池产业的有力助推及杭叉品牌的强力加持下,仪表、线束、电驱等细分业务也取得了不俗业绩,充分展现了杭叉新能源产品战略在引导产业链升级、促进产品关键零部件技术迭代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至此,“大杭叉”产业生态已然形成,各业务板块相互协同、相互促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了稳固的产业生态基础。5、夯实产业支撑,打造高端产业链体系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与产业革命的关键窗口期,公司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历史性机遇,巩固并提升杭叉集团在新能源产品及智慧物流领域的全面领先优势。公司以技术改造为抓手,优化调整公司产品生产布局,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及核心零部件产质提升,积极谋划产业链升级。报告期内,投资上亿元的杭叉横畈科技园四期杭叉智能年产万套自动化设备生产基地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将有力推动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向高端化迈进、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不断增强自身发展活力与国际竞争力,持续打磨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一站式智慧物流整体解决方案。总投资1.6亿元的年产3000台高端大吨位叉车及乘驾式仓储车核心工艺能力智能化改造项目稳步推进,双面镗床、龙门铣床等大型高端加工设备投入使用,助力公司高端大吨位叉车产品同比大幅度增长,大吨位叉车销量稳居国内工业车辆企业前列。杭叉大吨位叉车产品凭借过硬的质量水平与卓越的生产制造能力,不仅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也成功申报并获2024年“两新”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实施效果已初步显现。在产业合作方面,公司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能源工业车辆核心技术的产业布局进一步深化,与珠海英搏尔合资注册成立了以工业车辆永磁电机为主营业务的浙江杭搏电气驱动有限公司。至此,公司在新能源工业车辆“三电”核心技术方面已构建起全方位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坚实的产业支撑,打造了完全自主可控的高端供应链体系。目前,公司已成功打造了以青山和横畈两大园区为核心,工业车辆整机产业、智慧物流产业、零部件产业、现代服务产业等多产业协同发展,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具有杭叉特色的智能制造超级工厂,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筑牢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