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上海海顺新型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海顺新材 - 300501.SZ

上海海顺新型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6-02-04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HySum Flexibles Global, Inc.
成立日期
2005-01-18
注册地
上海
所在行业
医药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海顺新材
股票代码
300501.SZ
上市日期
2016-02-04
大股东
林武辉
持股比例
29.98 %
董秘
杨高锋
董秘电话
021-37667766
所在行业
医药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李新葵;金媚
律师事务所
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上海海顺新型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10000770943355B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上海
成立日期
2005-01-18
法定代表人
林武辉
董事长
林武辉
企业电话
021-57674177,021-37667766
企业传真
021-57674077
邮编
201619
企业邮箱
ir@hysum.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莘砖公路3456弄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医药包装材料的研发、应用及市场开发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医用包装材料制造;包装材料及制品销售;新型膜材料制造;新型膜材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上海海顺新型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为全球优质产品提供优质包装”为己任,为全球30多个国家的药品安全保驾护航。

此外,海顺还将开拓新能源、新消费等领域,开发高阻隔、高拉伸深度、耐腐蚀、耐气候变化、易剥离等新材料,以更有利的方式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此外,海顺将技术创新与环保、低碳足迹相结合,开发出可回收的高屏障环保包装,从而保护土壤和生态环境。

2018年海顺进军食品行业,对标医药标准的食包很快获得行业的认可,相继与蒙牛、亿滋等大厂建立合作关系,为中国人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海顺为了实现发展的可持续,利用技术专利创造新的增长点,成立医疗器械与新能源事业部,锐意创新,迅速成长为行业内的新兴力量。

商业规划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证监会公告〔2012〕31号),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代码为C27)。

公司主要从事医药包装材料的研发、应用及市场开发。

1、医药包装概述及产业链构成医药包装材料是指用于保护药品、方便储存与运输、提供药品信息以及确保用药安全的一系列包装材料的总称。

它不仅承载着药品本身,还通过其设计、材料和结构,传递着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等重要信息。

医药包装行业产业链是一个涵盖原材料供应、包装材料制造、药品包装与应用以及辅助环节等多个领域的复杂系统。

上游环节主要包括铝箔等金属材料、塑料、玻璃等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对中游包装材料制造至关重要。

中游环节通过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将原材料加工成各种医药包装材料,并确保其安全性、高阻隔、防潮性、可回收利用等性能。

下游环节则涉及药品生产企业和医药流通企业。

此外,产业链还包括研发与设计、质量检测与认证、物流与仓储等辅助环节,为整个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质量保障和物流服务。

2、国内医药包装发展阶段及增长趋势我国医药包装行业经历了起步与初步发展、快速扩张与市场化以及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三个阶段。

在起步阶段,行业基础薄弱,主要依赖进口或仿制,包装材料和技术水平有限。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内医药工业的逐步发展,行业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包装材料种类增多,市场竞争加剧促使企业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同时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标准。

近年来,随着医药行业快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升级,行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包装材料向环保、单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此外,行业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了从技术追赶到创新引领的跨越,为医药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国医药包装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随着国内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医药包装作为医药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其市场规模也随之增长。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医药包装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439.6亿元,且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从长期来看,我国医药包装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首先,我国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是医药包装市场增长的基础。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药品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从而带动医药包装的需求增长。

其次,医药创新的发展也将为医药包装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对包装的要求更为特殊和严格,这将促使医药包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的包装产品和技术,从而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

3、国家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等以及对行业的影响近年来,药品包装材料行业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行业政策,具体如下:4、医药包装材料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医药包装行业正朝着高端化与高性能化、绿色环保化及国际化等方向发展。

①高端化与高性能化我国医药包装行业正逐步向高端化与高性能化迈进。

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要求的提高,传统包装材料已难以满足高端药品的需求。

因此,行业开始注重研发和应用新型高性能包装材料,如高阻隔性复合材料、智能包装材料等。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能有效保护药品免受外界环境影响,还具备智能监测、防伪溯源等功能,提升了药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同时,高端化包装还体现在设计创新上,通过优化包装结构、提升印刷工艺等手段,使包装更加美观、便捷,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未来,高端化与高性能化将成为医药包装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②绿色环保化绿色环保化是医药包装行业的另一大发展趋势。

在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医药包装企业开始积极寻求环保材料的替代方案,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可降解、可回收的环保包装材料逐渐成为主流选择,这些材料在使用后能够自然降解或回收再利用,降低了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压力。

此外,企业还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减少能源消耗等方式,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绿色环保化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

未来,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化将成为医药包装行业不可或缺的发展方向。

③产业整合与国际化医药包装行业正经历着产业整合与国际化的进程。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内的兼并重组活动日益频繁,企业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同时,国际化也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越来越多的医药包装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企业不仅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还拓展了国际市场渠道,提升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产业整合与国际化有助于推动我国医药包装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整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业务公司以“为天下良品做好包材”为使命,秉持高效可持续发展战略,聚焦于高性能包装材料的研发、应用及市场开发,形成以医药包装为核心、新能源与新消费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公司具备复合冷成型、多层共挤、精密涂布、精密注塑等核心技术,持续为医药、新能源、新消费三大领域提供专业、精准的包材解决方案。

在药用包装领域,公司凭借其专业的技术实力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了从药品研发到终端流通的全链条包装服务能力,持续为国内外药企提供有效、安全的医药包装方案;在新能源领域,公司聚焦铝塑膜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利用自主研发的粘合剂通过干、热法工艺,开发出的铝塑膜产品,已通过部分锂电池厂商验证并实现批量供货;在新消费领域,公司重点拓展消费电子、食品等应用场景,同时向上游延伸生产基膜材料,为包装企业定制化开发包装解决方案,形成“材料+应用”的双向发展模式。

(三)主要产品及用途公司主要药用产品为软包装材料及硬包装材料,软包装材料主要包含冷冲压成型复合硬片、PTP铝箔、SP复合膜、医疗器械包装复合膜、原料药袋等软质包装材料,硬包装材料主要包含PVC、PVC/PVDC、PVC/聚三氟氯乙烯、塑料瓶、药用铝塑盖,精准给药器等硬质包装材料。

公司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齐鲁制药、云南白药、上药集团、广药集团、华海药业、联邦制药、阿斯利康等国内外知名制药品牌的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粉剂、栓剂药品等的包装,其具体情况如下:公司在新消费、新能源等领域持续关注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包装解决方案,开发出了一系列客户满意的新型包装材料,具体如下:(四)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采购的主要原辅材料包括铝箔、黏合剂、PVC、溶剂、尼龙、PE、油墨、PET等。

公司的采购部、技术部以及质量部共同承担着供应商的选择、评定以及相关工作的职责。

其中,采购部主要负责具体的采购执行工作。

公司现行的一般采购流程如下:首先,销售人员将客户的订单信息反馈至销售部下属的销售内勤岗位。

销售内勤依据公司的材料库存实际状况,向采购部发送请购单。

采购部在接到请购单后,从公司既定的供应商目录中筛选出合格的供应商,并向其进行询价。

采购部综合考虑询价结果以及请购单上的具体要求,实施采购行为。

当所采购的原材料送达公司后,由质量部对其进行抽样检查。

经抽检合格的原材料方可办理入库手续,进入公司的原材料仓库,至此,整个采购流程顺利完成。

2、生产模式公司生产主要采取的是“以销定产”的模式,生产部根据公司销售部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或订单,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实施生产作业。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客户订单数量大小、客户的需求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般为5-30天。

公司的一般生产流程如下:首先,销售人员将客户的订货信息或订单及时传递给销售内勤。

销售内勤接收信息后,会同技术部对相关技术要求及工艺方案进行严谨评审。

在评审通过后,销售内勤与客户对合同文本进行确认。

随后,销售内勤根据合同内容向采购部提交原辅料的请购申请。

生产部对相关情况进行评审后生成生产任务单。

生产部依据生产任务单,制定详细的生产安排表,并将其下达到各生产车间。

各生产车间依据生产任务单和生产安排表的具体要求,组织并实施生产作业。

待产品完工后,由质量管理部按照既定的检验标准和流程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

检验合格的产成品办理入库手续,最终根据客户订单要求完成发货工作,实现产品的交付。

公司生产流程控制主要通过ERP系统完成,从内服部下单、技术部建立BOM、原材料采购申请,到排产、检测等都在ERP系统完成,整个生产过程执行ERP条码管理,工序间物料平衡和防止产品混淆从系统上进行了预防规避。

3、销售模式公司设有国内销售部和国际贸易部,具体负责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销售业务。

国内客户主要通过上门拜访、技术交流、展会营销、网络宣传、广告营销、与包装机械厂组合营销等方式进行开拓;国外客户主要通过国际贸易部业务员参加国际展会、电子邮件、存量客户介绍等方式进行开拓。

公司销售业务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模式,根据客户类型的不同,对国内外制药企业客户采用直销模式,对国内外贸易商客户采用经销模式(买断式经销)。

(五)公司市场地位公司作为国内医药包装领域领军企业,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有药包材登记号166个,DMF备案35个。

公司凭借在药用包装领域的专业性和技术创新能力而获得了业界认可,报告期内苏州海顺荣获2025年江苏省级先进智能工厂称号,浙江海顺新材料荣获2025年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5年湖州市数字化车间等奖项。

以上事项均彰显了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

同时,公司赢得了上药集团、华海药业、联邦制药、阿斯利康等国内外知名制药品牌的青睐,公司产品质量、技术和服务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产品类型丰富,覆盖了广泛的药品剂型包装需求,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份额,而且正逐步拓展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在全球药包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六)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在董事会的科学决策下,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以战略布局拓展空间,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等关键举措,公司经营工作稳步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8亿元、同比增加1.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1.82万元,同比下降53.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22.35万元,同比下降74.08%。

本期业绩变动主要原因如下:1、本报告期毛利率有所下滑,主要归因于一方面公司积极采取贴近市场价格的策略加快拓展市场;另一方面,公司近一年多固定资产激增,本报告期相对去年同期多计提折旧1,471.62万元,显著推高营业成本;2、报告期内,公司各项费用支出有所增加,其中公司为了尽快推进募投项目产能爬坡,推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导致股权激励费用增加了587.82万元;同时公司加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同期增加了477.77万元;此外公司财务费用同期增加了776.10万元;3、报告期内,公司确认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1,289.46万元,主要是:①证券投资收益696.67万元;②参股公司上海久诚处置子公司股权,公司据此确认投资收益891.53万元;③公司收到的不计入经常性损益但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89.11万元。

发展进程

发行人前身海顺有限以截至2010年10月31日账面净资产86,734,212.43元,折合股份3,400万股,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12月20日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登记手续,并取得了注册号为310117002570397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24年6月30日,公司英文名称由“ShanghaiHaishunNewPharmaceuticalPackagingCo.,Ltd.”变更为“HySumFlexiblesGlobal,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