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锐新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天津锐新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锐新科技
  • 企业英文名: Tianjin Ruixin Technolo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国占昌,国佳
  • 上市代码: 300828.SZ
  • 注册资本: 16656.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0-04-21
  • 大股东: 国占昌
  • 持股比例: 32.98%
  • 董秘: 王哲
  • 董秘电话: 022-58188588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张萱、高峰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天津)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华苑产业区(环外)海泰北道5号
  • 概念板块: 有色金属 天津板块 创业板综 机构重仓 机器人概念 汽车热管理 新能源车 5G概念 高送转 充电桩 医疗器械概念 风能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天津
  • 成立日期: 2004-11-25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200007676306733
  • 法定代表人: 国占昌
  • 董事长: 国占昌
  • 电话: 022-58188590,022-58188588
  • 传真: 022-58188505
  • 企业官网: www.ruixin-eht.com
  • 企业邮箱: rxc-zqb@ruixin-eht.com
  • 办公地址: 天津市新技术产业园区华苑产业区(环外)海泰北道5号
  • 邮编: 300384
  • 主营业务: 工业精密铝合金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经营范围: 电子热传输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电子散热器制造;工业铝材、铜材生产及产品精密加工;挤压模具设计、加工;金属材料销售;进出口业务;道路货物运输(易燃易爆及危险货物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天津锐新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公司总占地面积50000㎡,建筑面积40000㎡,2020年4月21日成功登录深交所创业版,股票代码:300828。 2016年7月注册成立锐新昌科技(常熟)有限公司,是天津锐新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5800万元:占地面积58000㎡,建筑面积42000㎡。2020年投入运营。2022年11月注册成立天津锐新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天津锐新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占地面积45000㎡,建筑面积35000㎡,锐新新能源是公司围绕新能源行业的重点布局。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业从事工业精密铝合金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以生产自动化、柔性化相结合的加工制造优势,为电力电子及通讯设备散热器与领域、汽车轻量化与新能源汽车部件领域、自动化技术及医疗器械领域的全球高端客户提供系统化、个性化的精密铝合金产品及服务。目前形成了各种工业精密铝合金型材产能4.5万吨,精深加工产品3万吨的生产能力。"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是公司科技发展的核心思想。公司具备完善产品设计能力,拥有80人科研技术队伍,具备独立模具设计制造能力,铝合金材料研发设计能力,精深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加工制造能力,可实现铝合金从产品设计到成品产出的全流程制造的一站式服务。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增长及业务领域的不断完善。先后与ABB、施耐德、西门子、罗克韦尔、维斯塔斯、大陆汽车、爱信精机、汇川技术、英利汽车、华翔汽车、松下电器、富士通等近百家知名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 发展进程: 本公司前身为天津锐新电子热传技术有限公司,系由天津市诺森工贸有限公司、北方(天津)挤压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和自然人王静女士于2004年11月25日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0月20日,锐新电子临时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公司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2011年4月25日,锐新股份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将公司名称天津锐新电子热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天津锐新昌轻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业从事工业精密铝合金部品及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功能性和结构性精密铝合金部品及部件的业务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产品为电气自动化设备元器件、汽车轻量化及汽车热管理系统部品及部件,其中电气自动化设备元器件主要包括电力电子散热器、自动化设备及医疗设备精密部品及部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为配电柜及各类工业节能变频器、轨道交通、通讯、自动化设备及医疗设备等各种电力电子设备提供重要的热交换系统解决方案,为各类自动化机械及医疗设备提供精密铝合金部品及部件;在汽车轻量化及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一线品牌燃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提供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电池箱体及配件、电源管理器散热器、汽车防撞梁、新能源模组保护端板、汽车天窗结构件等金属部品解决方案;在清洁能源领域为光伏、储能逆变器和风电设备提供散热及高品质精密金属部品解决方案。(一)公司主要产品1、电气自动化设备元器件公司电气自动化设备元器件主要包括电力电子散热器、自动化设备及医疗设备精密部品及部件。1.1、电力电子散热器公司是国内较早涉足精密铝合金散热器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公司电力电子散热器产品主要通过冶金挤压成型、机械结合成型、焊接成型、机械加工成型等不同成型工艺制成初级型材,成型后的材料再经CNC加工等精、深加工工序制作而成。基于多种高倍齿散热器制造工艺,目前公司生产的散热器产品包括整体挤压、压合、插压、铲齿、折齿、铜铝复合、热管、液冷等多种类型,基本囊括了所有电力电子设备使用的散热器类型,充分满足了低中高压配电柜及各类工业节能变频器、轨道交通、通讯、自动化设备及医疗设备等各种电力电子设备、光伏储能及风力发电、汽车电源管理等多领域的散热需求。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和成本优势使得电力电子散热器下游市场占有率能够持续扩大。公司部分产品及其应用示意图如下:1.2、自动化设备及医疗设备精密部品及部件公司自动化设备及医疗设备精密部品及部件主要包括精密铝合金电机机壳、自动化机械结构部件和医疗设备精密部品及部件,产品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及散热性能。(1)自动化机械结构部品及部件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专用电机往往需要持续长时间运转和变频调速,电机发热问题突出。精密铝合金电机机壳既可以保护机内元件,又可以满足散热需求,是保障电机稳定运行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构件。铝合金作为自动化机械结构材料,重量轻、抗拉伸强度好、密闭性好、耐腐蚀,不仅能够保障结构强度,也能够实现轻量化,以提高运动定位准确性和节能性。公司部分产品及其应用示意图如下:(2)医疗设备精密部品及部件公司医疗设备精密部件包括铝合金X光机侧轨、影像仪C型臂和导轨等产品,为X光影像仪等大型医疗设备提供精密铝合金部品及部件。公司部分产品及其应用示意图如下:2、汽车轻量化及汽车热管理系统部品及部件公司汽车轻量化及汽车热管理系统部品及部件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电池箱体及配件、电源管理器散热器、汽车防撞梁、新能源模组保护端板、汽车天窗结构件等产品,应用领域涵盖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公司部分产品及其应用示意图如下:(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公司产品均为定制化产品,公司根据客户的产品设计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协同开发,在通过客户的定点并取得销售订单后,依据订单采用以客户滚动需求预测为导向的“订单式生产”配套经营模式。1、研发模式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基础,在研发工作中坚持聚焦、高效、领先的原则,为客户提供定制化铝合金产品的材料设计、模具设计、工艺研发和生产制造的全流程服务。2、销售模式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产品主要面对终端客户,按是否报关分为国内销售和国外销售。公司产品销售采取“基准铝价+加工费”的定价模式,“基准铝价”即公开的现货或期货市场一定周期内交易平均价格,对于基准铝价,公司与客户双方会按照约定的周期进行价格更新;“加工费”是公司营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根据客户对产品工艺的要求及加工工序的复杂程度确定。对于加工费,公司与客户双方通常每隔一定期间进行检视和调整。市场开发方面,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与核心客户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凭借在交付、品质、技术实力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竞争力,不断增加在现有客户集团中的既有市场份额,同时积极拓展现有客户产品领域中的新产品,加强与战略客户的紧密合作关系。同时,公司通过深入分析行业内的市场需求,积极主动开发契合公司发展战略的高端客户。凭借在行业内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通过展会、行业技术交流等方式不断获得其他客户的青睐,部分新客户通过现有客户口碑相传、官网搜索等途径与公司建立起业务关系并将持续深入发展。3、采购模式公司产品精密铝合金部品及部件的主要原材料为铝合金铸棒,市场供应充足。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方式,根据客户订单及生产经营计划,采用持续分批的形式向供应商采购。公司与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铝合金铸棒供应商已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4、生产模式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针对不同客户不同定制化的产品采用多品种小批量或单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进行组织生产。公司拥有从模具研发与制造,铝合金精密制品经冶金挤压成型,机械结合成型,焊接成型,机械加工成型等不同成型工艺,成型后的材料再经CNC加工、焊接等精、深加工工序制作而成,形成了以客户滚动需求预测为导向的“订单式生产”配套生产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三)市场定位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服务全球领先的高端工业客户,为客户提供功能性和结构性精密铝合金部品及部件的业务解决方案。经过多年深耕,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模具设计制造经验,具备了全流程的生产管理体系,配备了齐全的能够适用多种产品加工工艺的自动化生产装备,通过自行打造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及专用工装夹具,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公司坚持研发创新,以行业领先的研发水平保障产品品质,建立了新产品研发快速反应能力,赢得了下游优质客户的广泛认可,与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电气自动化领域,公司主要客户为ABB、施耐德、西门子、丹佛斯、罗克韦尔等国际知名变频器制造商及风力发电设备龙头企业维斯塔斯,并与全球领先的自动化技术、汽车零部件及医疗器械等高端工业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持续提升公司知名度的同时,奠定了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国家“双碳战略”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新能源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风电、光伏、储能以及新能源车的逆变器需求增长迅速。公司将继续保持现有工业变频节能领域用电力电子散热器的领先地位,加大风电、光伏、储能以及新能源车应用领域电力电子散热器市场的开拓力度,积极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在汽车轻量化及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公司生产的部品及部件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电池箱体及配件、电源管理器散热器、汽车防撞梁、新能源模组保护端板、汽车天窗结构件等产品,主要应用于丰田、本田、吉利、沃尔沃、奥迪、宝马、比亚迪等传统燃油车及新能源车。汽车轻量化对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汽车轻量化不仅可以节能减排,还可以提升汽车在驾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能。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铝合金精密部品和部件研发及制造经验进入高端汽车零部件工业客户供应链体系,随着下游客户需求快速增长,公司在汽车轻量化领域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公司将持续开展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加强自身研发储备,进一步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模式,发挥技术优势和客户优势,集中资源,积极开拓新领域新业务,保持公司在所处行业的竞争优势,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四)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2024年,公司坚持夯实主业、创新发展的战略,以积极响应客户订单需求为第一要务,深度参与、配合客户进行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研发,凭借自身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快速响应体系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解决方案,促使产品应用到更多的场景和领域。1、优质的客户资源为公司业绩稳定提供有力保障经过多年业务积淀,公司凭借高度聚焦的行业经验、柔性的产品定制服务、卓越的产品品质管控能力及技术服务能力与行业内知名品牌保持着深度的合作,并取得良好效果。公司在巩固既有核心客户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深度挖掘需求潜能,随着技术优势的不断显现和服务水平的持续提高,优质的客户资源为业绩稳定提供有力保障。2、研发创新是公司业绩增长的内核动力研发创新是公司的重要战略之一。公司重视对产品研发的投入和自身研发综合实力的提升,针对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做好新产品的技术研发工作。通过引入高水平创新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持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拓展新产品应用场景和领域,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内在核心动力。3、精细化管理助力提质增效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提高材料利用率;通过加强生产过程中成本控制,减少资源耗用、提高一次交检合格率、降低库存等措施进一步降本增效;通过梳理各龄期应收账款,排定收款计划,实行专事专办、专人清收,加强应收款回款。公司将相关经验及理论与现代化管理工具相结合,充分利用OA办公系统、ERP管理系统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形成自身管理优势,以精细化管理助力提质增效。报告期内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情况同比变化30%以上的原因说明2024年公司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产量151.35万件,较上年同期883.53万件下降82.87%;销量182.63万件,较上年同期951.85万件下降80.81%。本期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产销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单重小、数量多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配件订单减少所致。其中,2024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配件产量为20.61万件,较上年同期669.40万件下降96.92%;销量49.27万件,较上年同期751.58万件下降93.44%。零部件销售模式公司汽车零部件产品采用直销模式。公司通常与下游客户签订框架采购协议。具体到某个项目,在项目定点后,下游客户会向公司发送项目定点意向书,公司按照下游客户下达的采购订单生产和交付产品。公司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生产经营情况1、概述报告期内,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公司始终围绕已制定的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各类不利影响,保持整体经营情况稳定。与此同时,公司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经营管理,保证财务状况良好。从经营情况看,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202.14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30.32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6.62%。主要是受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子公司锐新常熟订单减少,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从财务状况看,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85,397.50万元,较年初减少0.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0,008.42万元,较年初增加1.40%。此外,全资子公司锐新新能源购置的现有厂房翻新改造及新厂房建设正在有序进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新能源(风、光、储)铝合金结构件及功能部件是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产品,锐新新能源厂区建成后将有利于扩大公司在新能源领域产品的产能、满足现有客户和未来潜在客户需求,为公司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一)产品发展计划的实施1、电气自动化设备元器件:公司积极开发新型铝合金散热器储备产品及其制造工艺,优化现有产品产能,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巩固公司在电力电子散热器领域的技术和市场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半插片散热器产品开发,降低了挤压难度,提高了成材率及模具寿命,降低了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完成高纯度无氧铜散热器的制造工艺的研究,将铜散热器实现系列化,形成一整套新的产业化的生产制造模式,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汽车轻量化及汽车热管理系统部品及部件:公司继续加强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电池箱体、电源管理系统散热器等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客户开发,紧密跟踪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发展,适时向市场提供满足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要求的相关产品。公司生产的乘用车防撞系统项目主要应用在丰田格瑞维亚、丰田BZ4X、美国宝马5系汽车、沃尔沃新能源汽车。诸多项目的顺利开展,使公司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加工生产线并实行自动化的生产模式,形成了规模化效应。公司在与合资品牌汽车产品客户深入合作的同时,发挥自身铝型材研发能力和加工制造能力,可实现定制化、标准化和平台化的生产模式,公司先后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英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华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纬湃汽车电子、比亚迪汽车、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优秀的汽车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展开深入合作,多个项目稳步推进,部分产品已经在终端客户稳定使用。(二)技术开发与创新计划的实施情况公司在保持现有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加强技术研发,鼓励技术创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共拥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共85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并且大部分专利已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公司通过加强内部技术人员培训和引进外部高级技术人才的方式提升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通过加强与客户的技术合作,拓展技术人员视野,增强团队人员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与高校展开合作,实行技术人员定向培养,进行人才储备,从而持续加强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此外,公司持续加大在模具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深加工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投入,深入提高创新能力。(三)投资情况报告期内,为满足海外业务发展需要,公司在香港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锐新昌(香港)有限公司(Ruixinchang(HongKong)Co.,Limited),并与全资子公司锐新昌(香港)有限公司共同在泰国投资设立锐新科技(泰国)有限公司(RUIXINTECHNOLOGY(THAILAND)CO.,LTD.),注册资本500万泰铢,建设泰国生产基地。本次设立泰国子公司建设生产基地,为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产能基础,有助于促进公司海外业务的进一步拓展;此外,本项目依托泰国良好的贸易环境和税收政策,有利于降低潜在贸易摩擦对公司业务构成的负面影响,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