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永新光学
  • 企业英文名: NINGBO YONG XIN OPTICS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曹志欣,曹其东,曹袁丽萍
  • 上市代码: 603297.SH
  • 注册资本: 11115.05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8-09-10
  • 大股东: 永新光电实业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8.99%
  • 董秘: 奚静鹏
  • 董秘电话: 0574-87915353
  • 所属行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曹毅、江天月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木槿路169号
  • 概念板块: 光学光电子 浙江板块 沪股通 百元股 激光雷达 融资融券 空间站概念 光刻机(胶) 超清视频 无人驾驶 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1997-02-21
  • 组织形式: 港澳台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200610279184B
  • 法定代表人: 毛磊
  • 董事长: 曹其东,毛磊
  • 电话: 0574-87906088,0574-87915353
  • 传真: 0574-87908111
  • 企业官网: www.yxopt.com
  • 企业邮箱: zqb@yxopt.com
  • 办公地址: 浙江省宁波高新区木槿路169号
  • 邮编: 315048
  • 主营业务: 由光学显微镜、条码机器视觉、车载激光雷达和医疗光学四部分组成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光学仪器制造;光学仪器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 企业简介: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全资子公司南京永新前身始于1943年)。公司在宁波、南京建有制造基地,占地11万平方米,主要从事光学显微镜和精密光学元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光学仪器分会理事长单位和光学显微镜国家标准制定单位,主导ISO9345显微镜国际标准制定。公司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国内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浙江大学共建浙大宁波研究院光电分院。公司致力于生命科学、医疗光学和工业检测领域等科学仪器产品高端化,并为物联网、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和专业影像设备等产业提供核心光学元组件。公司拥有NOVEL、NEXCOPE、江南等自主品牌,是国内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国际知名企业蔡司、徕卡、尼康、捷普、斑马、霍尼韦尔和康耐视的重要供应商。公司多次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项目,承制的我国首台“太空显微实验仪”入驻中国空间站,为“嫦娥”工程制造多款光学镜头,主导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8年9月,公司在上交所A股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3297。
  • 发展进程: 永新光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97年2月的宁波永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2000年11月更名为“宁波永新光学有限公司”),永新仪器的具体设立过程如下:1996年8月19日,宁波市机械工业局出具甬机规[1996]65号《关于“宁波光学仪器厂与香港嵘光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同意宁波光学仪器厂与嵘光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宁波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为人民币2,500万元,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750万元,宁波光学仪器厂以评估后的厂房、生产设备及流动资产等作价出资(厂区土地作为租赁使用),占注册资本的40%;嵘光投资有限公司以外汇现汇出资,占注册资本的60%。根据宁波公正审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宁公审[1996]152号《关于宁波光学仪器厂资产评估报告》,以1996年8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评估范围为宁波光学仪器厂所拥有和控制的全部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不包括职工住宅),宁波光学仪器厂评估范围内资产的评估值为24,683,000.74元,负债的评估值为9,406,917.11元,所有者权益评估值为人民币15,276,083.63元。1996年12月6日,宁波市地方税务局第一分局出具甬地税一发[1996]84号《关于确认宁波光学仪器厂资产评估结果的批复》,确认评估范围内所有者权益评估值为人民币15,276,083.63元。1997年1月10日,宁波市机械工业局出具甬机规[1997]06号《关于合资企业“宁波永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同意宁波光学仪器厂资产中的700万元按宁波市地方税务局第一分局甬地税一发[1996]84号文《关于确认宁波光学仪器厂资产评估结果的批复》,对永新仪器进行出资。1997年1月30日,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97)工商企甬外名字第021号《外商投资企业名称核准登记通知书》,同意核准“宁波永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的企业名称。1997年1月,宁波光学仪器厂与嵘光投资签订《宁波光学仪器厂与香港嵘光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宁波永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合同》和《宁波光学仪器厂与香港嵘光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宁波永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章程》。1997年2月20日,宁波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出具[1997]甬外经贸资促发第34号《关于同意成立宁波永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宁波光学仪器厂和嵘光投资有限公司所签署的合同、章程;同意双方共同出资成立合资企业宁波永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合资期限11年,投资总额为人民币2,500万元,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750万元;宁波光学仪器厂以评估后的厂房、生产设备及流动资产等作价出资人民币7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0%;嵘光投资有限公司以等值外汇现汇出资人民币1,0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0%。1997年2月20日,永新仪器取得宁波市人民政府核发的批准号为外经贸资甬字[1997]01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1997年2月21日,永新仪器经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设立,并取得注册号为企合浙甬总字第003635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00年11月8日,永新光电实业有限公司、宁波光学仪器厂、宁波意澳实业有限公司、宁波波通实业有限公司与宁波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关于修改<合资经营宁波永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合同>的协议》和《关于修改<合资经营宁波永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章程>的协议》。2000年11月8日,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甬工商企)名称变核[2000]第038543号《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同意核准永新仪器的名称变更为“宁波永新光学有限公司”。 2000年10月31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华业字[2000]第1197号《审计报告》,确认截至2000年9月30日止,永新有限经审计的母公司账面净资产值为30,575,225.76元。2000年11月6日,江苏天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了天衡评报字[2000]第53号《资产评估报告书》,确认截至2000年9月30日,永新有限账面净资产的评估价值为3,222.50万元。2000年11月13日,当时的资产评估管理部门宁波市地方税务局征收管理分局出具《<资产评估报告书>备案登记表》(编号201评备字[2000]201号)对江苏天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天衡评报字[2000]第53号《资产评估报告书》进行了备案。2000年11月10日,永新有限召开董事会,与会董事一致同意以2000年9月30日为审计基准日,该基准日公司净资产为30,575,225.76元,其中3,050万元按1:1的比例折成股本3,05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一元,并以此作为拟变更设立的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其余75,225.76元计入资本公积。永新有限原有股东在变更设立后的股份公司的持股比例不变。2000年11月10日,永新光电、宁波光学仪器厂、电子信息集团、意澳实业、波通实业同意以共同投资设立的永新有限为基础,变更设立永新光学,并签署了《关于变更设立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的协议书》。该变更设立协议约定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称和住所、经营宗旨和范围、注册资本与发起人认股的股份及出资、发起人的权利和义务、股份有限公司的筹办、适用法律和争议的解决等相关内容。2000年12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出具[2000]外经贸资二函字第1027号《关于宁波永新光学有限公司转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永新有限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更名为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同意公司发起人于2000年11月10日签署的章程。2000年12月14日,永新有限取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核发的批准号为外经贸资审字[2000]018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2000年12月22日,发起人召开创立大会,同意设立永新光学,并审议通过了公司章程,并选举产生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2000年12月20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了华业字[2000]第1255号《验资报告》,确认截至2000年11月30日,各股东已投入股款人民币31,918,893.62元,其中股本为人民币30,500,000.00元,资本公积为人民币75,225.76元,2000年10月及11月实现的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1,343,667.86元。2000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就发行人的设立向发行人核发了注册号为企股浙甬总副字第003635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业务概述永新光学是一家专注于科学仪器和核心光学元组件业务的科技型制造企业,是国内光学显微镜和精密光学元组件的龙头企业。在科学仪器方面,公司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并已迈入高端光学显微镜国产替代的新阶段。中国高端光学显微镜市场空间巨大,但长期被外国企业垄断。过去20余年,公司以OEM、产学研合作、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为抓手,已具备与全球顶尖光学显微镜厂商比肩的技术能力。近几年,公司高端显微镜高速发展,已实现超过5%的国产化替代,市场份额同比进一步提升。伴随我国实施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战略及美国加征关税的重大影响,公司光学显微镜及医疗影像业务将加速突破。科学仪器无国界,公司在进行高端国产化替代的同时,也加速对全球市场的开拓,公司正努力实现“成为值得信赖与尊重的全球知名光学企业,树立中国科学仪器产品在世界上的优质形象”的美好愿景。在核心光学元组件方面,公司有近30年的研发制造经验,在条码扫描、机器视觉、激光雷达等领域积累了众多各细分领域世界龙头企业客户。面对AI、物联网、智能制造、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光学产业将迎来更快的发展,公司与顶尖企业的深度合作将使公司保持行业优势地位。在条码扫描及机器视觉领域,公司条码扫描核心光学元组件全球出货量第一,是行业龙头企业的最大光学元组件供应商,长期保持约40%的毛利率,并已成功拓展高性能、高复杂度的模组产品,实现了从Tier2到Tier1的身份转变。在车载激光雷达领域,公司已深耕近10年,是最早介入并长期耕耘激光雷达光学器件的制造商之一,经过技术迭代和市场验证,公司已成为禾赛、图达通、法雷奥等全球头部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伴随着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机器人等终端市场的大量应用,光学元组件出货量大幅上升,进一步巩固公司的领先地位。在医疗光学领域,公司以国产替代为目标,将该业务列为新兴战略业务。内窥镜核心光学元部件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产品已覆盖国内70%以上重要内窥镜系统厂家,并实现复杂模组产品出货。在医疗仪器方面,应用于手术显微镜的关键核心光学部组件产品取得技术突破,并开发多款应用于病理诊断的高端医疗设备。公司将继续对标国外中高端产品,突破内窥镜相关产品的国产化难题,实现手术显微镜、高端眼科诊疗设备的国产化替代。在半导体光学领域,公司布局多年,和国内多家头部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超精密光学元组件产品已应用于无掩膜光刻设备,半导体光学量检测设备等,新客户、新项目顺利推进。公司高度重视本土半导体设备的行业机遇,加速融入半导体产业的升级浪潮,全力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二)公司经营情况2024年,公司管理层提出了“穿越周期,‘永’毅突破”的倡议及“双引擎”策略:光学仪器向高端科研类和装备类转变,光学元件部分业务向个人消费类转变。经过一年的实施,经营业绩稳健增长,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内部管理效能明显增强。2025年,公司管理层提出“追新奋进开启永新发展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新时代、新生代、新目标、新高度,“双引擎”策略两位带头人进入公司高管序列,业务方向、管理理念进一步深化转变,并引入全新目标。传承与创新,公司的“新生代们”将逐步肩负起带领企业进入新时代的重任。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2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41%,营收再创历史新高。条码扫描业务快速恢复并增长,激光雷达产品规模量产,光学元组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22.56%。光学显微镜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56亿元,同比下降13.92%,受行业需求恢复及设备更新政策落地影响,四季度销售环比增长8.53%;因受凯麦分公司土地被征收一次性收益未在2024年重复发生及研发费用增加等影响,2024年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9亿元,同比下降11.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5亿元,同比上升14.25%。报告期内,习近平主席给包陪庆、曹其镛(曹光彪先生长子,其长女为公司创始股东之一)等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勉励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作为著名爱国爱港人士曹光彪先生创办的企业,永新光学传承优良传统,数十年坚持科技创新,以实现自主可控的高端国产科学仪器为己任。报告期内,公司再一次牵头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多模态纳米分辨率显微镜》。公司荣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多项殊荣,太空显微实验仪在国家级高水平鉴定会中赢得高度赞誉。公司将继续服务国家科学仪器战略,提升我国高端科学仪器的国际竞争力。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加压奋进,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7%,净利润同比增长22.16%,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1.69%,业绩趋势不断向好。2025年4月,美国政府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关税,技术壁垒高、进口依赖强的高端科学仪器迎来战略契机,作为深耕高端显微镜制造领域的企业,公司将凭借国产替代优势,在全球贸易格局变动中受益。2024年公司完成主要工作如下:1、紧抓机遇,聚焦新兴及高端市场2024年,公司持续推进“2+2”业务,不断加强市场开拓及运营力度,科学仪器备受关注、激光雷达广泛应用、医疗光学夯实基础、条码机器视觉再创新高。1)光学显微镜报告期内,受外部环境影响,仪器行业整体表现不佳,公司光学显微镜业务有所下滑,下半年整体需求逐步恢复,高端显微镜全年保持增长,占显微镜销售比例约40%,关键部组件自主可控。公司强调“一切围绕市场产品为王”的显微镜发展策略,国内显微镜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此外,公司高度重视海外市场,其中高端显微镜在东南亚、欧洲等地均实现了突破;12月公司管理层赴日开展与尼康高层战略会晤,双方全面梳理三十年协同合作里程碑,围绕光学显微镜等前沿领域达成战略共识。2)条码扫描及机器视觉报告期内,随着头部条码设备企业库存消化及海外需求快速修复,条码扫描业务大幅增长。通过深化“部件化、组件化、下游发展”策略,和Zebra、Honeywell等客户的复杂模组业务推进顺利,客户黏性与协同效应持续增强,整体业务呈现“复苏+创新”双轮驱动态势。在机器视觉领域,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光学元组件产品收入稳步增长,逐步开展复杂性模组开发工作。随着未来AI/智能制造/仓储物流等领域对机器视觉需求提升,公司产品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3)车载激光雷达报告期内,激光雷达光学元组件业务正式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车载镜头前片销量稳健,收获数个AR-HUD项目定点,终端产品将应用于头部车企。公司为禾赛、图达通、法雷奥等头部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产品需求持续增加,应用领域更加广泛,规模化效应快速显现。4)医疗光学报告期内,公司内窥镜光学元组件收入快速增长,与欧洲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复杂组件业务内窥镜3D4K荧光模组批量出货。应用于手术显微镜的关键核心光学部组件产品取得技术突破。此外,公司与多家医疗检测的头部企业建立合作,产品应用于血常规、尿常规的检测及poct即时常规检测等多个场景。多款高端医用生物显微镜进入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肿瘤医院等数十家三甲医院,高端嵌入式显微系统、数字切片扫描仪等产品快速打开市场。未来,公司将强化医疗光学核心能力,深度挖掘新需求,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差异化开拓医疗光学事业。2、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24年,公司持续聚焦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达9,850万元,同比增长7.34%,占主营业务收入11.33%。由公司牵头在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成果加速落地,推出多款单价在20万-300万之间的显微镜新品,是国内少有的同时具备自主研发生产超分辨和共聚焦光学显微镜的厂商。报告期内,公司再次牵头主导“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多模态纳米分辨显微镜设备研发”,攻关亚2nm超分辨成像技术及产业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参与承担科技项目14项,包括国家级共6项、省级1项,市级7项,通过持续承担科技项目,公司在自主研发和创新上取得了显著进步。8月,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及基础医学院分别建立“产教学研创融合示范中心”“高端国产显微镜产学研用示范中心”,携手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生态体系,形成示范效果以推动产品完善和市场开拓。此外,公司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知名院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与浙江大学共建的浙大宁波研究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分院已完成构建“高校研发-人才培养-企业转化-市场反哺”的闭环生态,成功推动多项先进技术完成产业化落地。公司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重点显微科学仪器研究院等5个创新平台,并于报告期内作为宁波唯一一家公司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参与共建的“全省光电自主感知重点实验室”和“全省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精准防治重点实验室”两个省重点实验室被浙江省科技厅认定为省重点实验室,公司作为共建单位,与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联合申报的“细胞器精准诊疗工程研究中心”被认定为2024年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将推动科研成果向商业化转变。公司坚持标准引领,报告期内,公司作为国内代表参加ISO/TC172/SC5显微镜和内窥镜国际标准化会议。截至期末,公司共主导编制1项国际标准,牵头或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119项、团体标准4项,系行业标准的核心参与者。3、信息化赋能管理提升,数字变革助力智能制造报告期内,公司以深化应用为核心,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制造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成本核算/分析周期缩短30%;通过生产预警系统,显著提高生产响应速度。通过MES系统,实现产品的单件质量全程追溯管理,满足高端客户对质量管控的要求。围绕公司“双转变”战略,重点推进完成80多项信息化专项,紧扣业务场景、量化应用成果。在硬件方面,公司加大自动化设备及技改投入,实现产能利用最大化。报告期内,高端生产加工设备投入增加,车间改造进度加快,各项工艺持续完善,现有批量产品生产效率大幅提升。4、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深化人才培养力度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人才梯队年轻化建设和变革激励机制,实施“8090计划”,形成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中高层管理团队,截至目前,年轻中高层团队占比已超六成。建立“顶天立地”式人才培养体系,遴选“高层次人才”作为科技领头人。公司副董事长曹志欣获评第七届世界浙商大会“浙江新星”、副总经理毛昊阳领衔的“医疗荧光内窥镜光学系统”项目入选2023年度第二批甬江人才C类创新团队、副总经理崔志英获评2024年度浙江省卓越工程师—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两端强(研发、销售端)、职能专精”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拓展校企联盟资源,培养、引进具备深度专业知识、技术壁垒和实战经验的专家型团队,为企业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已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报告期内,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期限售期的考核指标已达成并解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实施股权激励覆盖超240人次,占总人数比重近20%。股权激励的实施将更大程度吸引和留住人才,有效激发公司核心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持续的推动力。5、推动文化与战略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以文化为基石,围绕“至诚至善求是创新”的核心价值观,构建分层分级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理念-制度-行为-物质"四个维度的垂直穿透,深化全员价值共识,激活组织内生动力,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战略执行力,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构筑坚不可摧的精神共同体。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