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江苏安靠智电股份有限公司

安靠智电 - 300617.SZ

江苏安靠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7-02-28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Jiangsu Ankura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成立日期
2004-05-20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安靠智电
股票代码
300617.SZ
上市日期
2017-02-28
大股东
陈晓晖
持股比例
22.14 %
董秘
贾云
董秘电话
0519-87983616
所在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邱平;丁玲玲
律师事务所
北京国枫(南京)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江苏安靠智电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400761509565N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2004-05-20
法定代表人
陈晓凌
董事长
陈晓凌
企业电话
0519-87983111,0519-87983616
企业传真
0519-87982668
邮编
213300
企业邮箱
stock@ankura.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大道100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安靠智电致力于电缆连接件系统、GIL系统、以“开变一体机”为核心的智慧模块化变电站系统及智慧海绵光储充一体化系统的创新研发,为客户提供涵盖发、输、变、配、储、用在内的电力全产业链系统服务,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的“心脏和主动脉”,引领全球未来全新能源的超、特高压电网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电线、电缆制造;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建设工程施工;电气安装服务;建设工程勘察;建设工程设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机械电气设备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输变配电监测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电力设施器材制造;电工器材制造;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电工仪器仪表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专用仪器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电气设备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输变配电监测控制设备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先进电力电子装置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电工仪器仪表销售;电子专用材料销售;太阳能热利用装备销售;物联网技术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物联网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管理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储能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工业工程设计服务;工业设计服务;节能管理服务;创业空间服务;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智能控制系统集成;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对外承包工程(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江苏安靠智电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主要致力于高压及超高压电缆附件、GIL、智慧模块化变电站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并以上述产品为基础,构建服务未来能源体系的先锋输变电系统,为客户提供智慧输变电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致力于电力技术创新,以“改变电力传统技术,推动城市和能源发展”为企业使命。

2022年,安靠将开启第四个五年发展:GIL,创造电网输电“大动脉”,对传统城市架空线进行入地改造,有效盘活土地资源,提升城市形象,助力区域规划,解决城市负荷中心电能输送难题,智慧模块化变电站,世界首创“开变一体机”,缔造城市能源“新心脏”,释放被传统变电站占用的大量土地资源,节约空间,快速灵活,绿色环保,实现能源智慧管理,优化电网结构。

未来,电力替代石化能源,新基建、新能源浪潮下,电网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最重要、最核心的举措。

安靠将用首创的先锋输变电系统全新思想和概念,引领电网发展,构建以先锋输变电系统为核心“双碳”中枢生态圈,打造先锋输变电系统产业链和新型电力服务产业链,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概况安靠智电致力于电缆连接件系统、GIL系统、以“开变一体机”为核心的智慧模块化变电站系统的创新研发,以模块化、标准化、小型化、全绝缘、可入地的GIL和智慧模块化变电站产品为核心,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为“源网荷储”造就更为绿色、智慧、安全、强劲的心脏和动脉系统,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公司拥有电力工程设计资质(火力发电、送电工程、变电工程)专业乙级、工程勘察专业类(工程测量)乙级、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乙级、承装(修、试)二级资质,拥有电力(含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信证书。

公司掌握超、特高压电缆输电、GIL输电、变压器和GIS开关一体化等多项核心技术并形成了完整的制造能力和产品体系,可为客户提供电缆输电、GIL输电、智慧模块化变电等系统服务,开展电力工程总承包、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服务等具体业务。

(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1、电缆连接件电缆连接件的主要作用是延长和恢复电缆的结构,是电缆输电系统最为关键的组件之一。

公司2007年研发出全球仅有少数行业巨头能生产的500kV超高压电缆连接件,打破了国外巨头长期垄断,将国外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拉低了65%,使中国可以生产出所有电压等级的电缆连接件,成功推动了中国万亿电缆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实现了高压到超高压的跨越。

2024年,公司研发的750kV特高压电缆连接件在国内率先通过型式试验,实现特高压电缆输电领域的重大突破。

公司目前仍是国内少数能生产1kV-750kV全系列电缆连接件的企业之一。

公司电缆系统核心产品为110(66)kV、220kV、330kV-500kV、750kV电缆连接件,主要应用于大型电站的引出线路、电力系统的配电网络、城市输电、抽水蓄能电站、风电、火电、钢铁、轨道交通、建筑、机械、冶金及化工行业等。

2、GILGIL主要应用于发电、输电、用电等领域。

发电端领域,可应用于大型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风力发电站、光伏发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储能电站的电源出线;在输电端领域,可应用于特高压输电、城市大容量输电、城市电力架空线迁改入地项目等;在用电端领域,可应用于大型工业用电、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以及化工、钢铁、多晶硅、有色金属、风电等对用电安全要求较高的特殊行业等。

公司于2015年国际首创220kV三相共箱GIL,具备10kV―1100kV全系列GIL产品生产能力,新研发环保绝缘气体GIL。

三相共箱GIL具备综合成本比传统单相GIL成本低30%左右、占用隧道空间减少1/3等特点。

3、智慧模块化变电站公司创新研发的以“开变一体机”为核心的智慧模块化变电站,采用以一、二次融合的智能设备为模块,通过工厂化生产预制、现场模块化装配建设变电站。

具备造价降低30%、相比传统电站节省70%占地面积、建设周期缩短80%等特点。

公司的智慧模块化变电站可运用于城市变电站、应急变电站、数据中心变电站、风光新能源项目陆上升压站、电网升降压变电站、储能项目配套变电站、地下变电站、车载移动电源、海上风电升压站、大型工矿企业的自备电站等。

(三)经营模式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核心技术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经营理念,研发出行业领先的超、特高压电缆连接件、三相共箱GIL、“开变一体机”等产品,并以上述产品为核心,为电网、政府、需求侧用户等提供电力系统服务。

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体系,主要通过销售电缆连接件系列产品、GIL系列产品、智慧模块化变电站系列产品,承接电力工程总承包、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服务等业务实现盈利。

公司持续响应市场需求并结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不断完善自身经营模式。

研发方面,公司主要有两种研发模式,一是根据对市场趋势的判断而进行的自主研发,二是根据不同客户的具体需要进行的定制研发。

服务方面,以超、特高压电缆连接件、三相共箱GIL、以“开变一体机”为核心的智慧模块化变电站为支撑,为用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生产方面,公司主要实行“以销定产、适度预产”的生产方式,对于公司自行生产的产品,生产部门根据订单提前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对于部分非核心产品及零部件则采用外协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

销售方面,公司销售主要通过参与投标的方式开展,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销往国内,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将产品销售给客户。

(四)公司产品的市场地位及竞争状况电缆连接件领域,公司作为唯一行业生产型企业参与制定GB/T22078.3-2008《额定电压500kV(Um=55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目前商业化运行电缆系统的最高电压等级),作为唯一生产型企业参与制定NB/T10498-2021《水力发电厂交流110kV-500kV电力电缆工程设计规范》。

公司研发的500kV电缆连接件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价格较国外同类产品下降65%,推动了中国电缆工业由高压到超高压的跨越。

2024年,公司研发的750kV特高压电缆连接件在国内率先通过型式试验,实现特高压电缆输电领域的重大突破。

目前公司仍是国内少数具有500kV电压等级电缆连接件产品运行业绩的企业之一,主要竞争对手有长缆科技、汉缆股份、特变昭和、耐克森(NEXANS)、维世佳(VISCAS)、普瑞斯曼集团(PrysmianGroup)等少数企业。

GIL领域,公司于2015年在国内率先研发220kV—1100kVGIL,弥补了电缆系统不能大容量输电的缺陷。

系列产品多次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参与的新产品鉴定,220-1100kVGIL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其中220kV三相共箱GIL产品为国际首创。

公司具备丰富的GIL工程及系统服务业绩,树立了行业先发优势。

主要竞争对手国内企业有中国电力装备集团,国外企业有ABB、西门子、AZZ等少数企业。

智慧模块化变电站领域,公司以“开变一体机”为核心的智慧模块化变电站,相比传统电站造价降低30%、节省70%占地面积、建设周期缩短80%、全绝缘、可入地。

同时公司创新智慧模块化变电站租赁等新商业模式,也将进一步拓宽公司产品运用领域,以差异化服务给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国内主要竞争对手有特锐德、金智科技、思源电气等。

(五)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特高压”建设提速促进公司主营业务发展特高压能更好连接电力生产与消费,输送清洁能源,是支持全球全新能源互联网、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关键一环,也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关键一环。

通过特高压进行大规模电力外送是解决我国能源与负荷逆分布的有效手段,在风光大基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特高压建设需求更迫切。

“三北”等地区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消纳压力,特别是近几年新增并网的新能源装机大幅增长,国家电网规划“十四五”期间共建设“24交14直”共计38条/段特高压输电工程。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风电装机分别为212.21GW、51.39GW,同比增长107%和99%,特高压建设延续高强度推进态势,截止6月底,已有3项特高压工程获核准,3项特高压工程投运,长沙100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蒙西至京津冀±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核准获批,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扩建工程、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

特高压项目稳步建设陆续投运,显著提升了我国电网跨区域输电能力,特高压正日益成为优化全国乃至跨区域能源资源配置、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

考虑“十四五”规划完成情况与特高压建设周期,面向“十五五”,预计特高压投资仍将稳定增长。

特高压建设将为公司电缆连接件、GIL和智慧模块化变电站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机遇,公司有望在特高压项目建设中获益。

以GIL产品为例,甘电入浙特高压项目GIL设备预计2025年底招标,浙江环网特高压工程初步设计正在实施当中。

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甘电入浙项目预计管廊长度3.5km双回六相GIL总长度约21公里,浙江环网特高压工程预计管廊长度4.9km双回六相GIL总长度约30公里,两个项目GIL设备总投资预计10-20亿元。

假设未来特高压每年核准2个项目使用GIL,单个项目GIL设备规模5-10亿元,预计特高压相关市场空间为10-20亿元。

2、“十四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开展韧性电网、智慧电网建设2022年7月29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其中提到,开展城市韧性电网和智慧电网建设。

结合城市更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开展城市配电网扩容和升级改造推进城市电力电缆通道建设和具备条件地区架空线入地,实现设备状态环境全面监控、故障主动研判自愈,提高电网韧性。

随着城市核心区域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输电通道和配电网压力越来越大,配电网增容扩容和升级改造将带来大量的输变电设备需求,公司GIL、智慧模块化变电站产品将有广阔市场。

3、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配电网增容扩容迫在眉睫根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2025年1月至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这一数据显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百度“萝卜快跑”、特斯拉“Robotaxi”等现象级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商用,将进一步加速新能源汽车以及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推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爆炸式增长,全球电源需求加速“电化”。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充电设施总数达到1281.8万台,同比增长49%。

全年充电量突破1100亿千瓦时,同比增速达到38%,预计2025新能源车充电需求总量将再创新高。

当前,比亚迪兆瓦闪充峰值功率可达1000kW,特斯拉V4充电桩最大充电功率可达到350kW,华为液冷超充终端最大输出功率可达600kW,快充、超充技术进一步普及之后,区域配电网用电负荷将急剧增长。

更高容量、更大电流、更灵活、对电网更加友好的新型配电网将是核心关键,城市配电网增容扩容已迫在眉睫。

配电网增容扩容和升级改造为公司GIL、智慧模块化变电站带来了市场机会。

4、AI爆发式发展,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增大城市用电负荷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超过880万,算力总规模较上年末增长16.5%,位居全球第二。

其中,智能算力规模占比达32%,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增长预计达43%。

数据中心属于高耗能行业,且建设周期较长,因此能耗较优的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采用可快速交付的预制化、模块化建设方式也将成为主流趋势之一。

公司智慧模块化变电站满足这些要求并已在腾讯仪征数据中心中形成示范应用,配合GIL使用可契合数据中心高功率、高密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的供电需求。

发展进程

发行人系由江苏安靠超高压电缆附件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安靠有限以经审计的截至2011年6月30日的净资产55,201,433.61元为基准,折合为股份公司股份3,450万股,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变更前后各股东持股比例不变,净资产值超出注册资本部分计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

安靠有限前身为溧阳市常瑞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溧阳常瑞由自然人袁园、陈晓凌和陈晓鸣于2004年5月共同出资设立,设立时注册资本为50万元。

2004年5月20日,溧阳常瑞完成设立登记并取得常州市溧阳工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3204812101734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24年2月2日,公司名称由江苏安靠智能输电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江苏安靠智电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王春梅 2025-08-28 7000 34.72 元 74500 董事
王春梅 2025-08-18 -2000 35.78 元 67500 董事
王春梅 2025-08-13 -5000 34.28 元 69500 董事
王春梅 2025-08-08 -1000 34.05 元 74500 董事
王春梅 2025-08-05 -1000 34.7 元 75500 董事
王春梅 2025-07-24 -7000 37.98 元 76500 董事
王春梅 2025-07-23 -2000 41.61 元 83500 董事
王春梅 2025-07-22 -4000 41.05 元 85500 董事
王春梅 2025-07-14 -500 30.75 元 89500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