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浙江鼎力
- 企业英文名: Zhejiang Dingli Machiner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许树根
- 上市代码: 603338.SH
- 注册资本: 50634.787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5-03-25
- 大股东: 许树根
- 持股比例: 45.53%
- 董秘: 梁金
- 董秘电话: 0572-8681698
- 所属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杨景欣、王堪玉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德清县雷甸镇白云南路1255号
- 概念板块: 工程机械 浙江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沪股通 上证380 中证500 融资融券 基金重仓 工程机械概念 军民融合 工业4.0 2025规划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05-05-1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0007743880298
- 法定代表人: 许树根
- 董事长: 许树根
- 电话: 0572-8681766,0572-8681788,13958189485,13957119158,0572-8681698
- 传真: 0572-8681700
- 企业官网: www.cndingli.com
- 企业邮箱: dingli@cndingli.com
- 办公地址: 浙江省德清县雷甸镇启航路188号(公司四期厂区)
- 邮编: 313219
- 主营业务: 各类智能高空作业平台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
- 经营范围: 高空作业平台、多功能电力抢修平台、起重机械、建筑机械、液压机械、叉车制造、加工、经销,金属材料、建筑材料、化工原料(除化学危险品及易制毒化学品)、劳保用品经销,机械设备维修服务,货物进出口。(上述经营范围不含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禁止、限制和许可经营的项目。)
- 企业简介: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2005年,是全球智能高空作业平台领先制造商,总占地面积1395亩,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年产值超百亿。一直以来,我们将“碳达峰”、“碳中和”节能减排的核心理念贯穿至公司治理全流程,包括员工绿色出行、绿色园区建设、绿色生产制造、绿色产品研发、绿色循环再制造等。技术创新是公司核心宗旨,公司建有意大利、德国、美国研发中心及中国企业研究院,获有专利265项,其中发明专利120项,国外专利8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5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9项,全面实现技术全球化,自主研发出业内最多的200余款高空作业平台,均通过欧洲CE、美国ANSI等权威认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顺应电动化、绿色化、智能化趋势,依托行业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未来”工厂,实现协同制造、绿色制造和安全制造。电动化是公司为客户提供节能解决方案的重要举措,全系列产品率先于业内完成电动化,并推出3年质保,其中采用大载重、模块化设计的全臂式系列更为业内首创。通过倡导循环节能的高效利用,公司建立再制造工厂,为客户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更好传达全球化的绿色发展理念,公司先后投资意大利MAGNI公司、美国CMEC公司、德国TEUPEN公司,以创新技术为抓手,绿色产品为切入点,先后成立十余个海外子公司,让电动高空作业平台服务全球客户。公司是工信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荣膺“IPAF年度高空作业平台先驱奖”,实现了中国制造在该国际奖项上零的突破;获评“2021年度ACCESSM20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前3制造商”、“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40强”等荣誉。董事长许树根是唯一入选IAPA评委的中国人,获评2022年度“风云浙商”,并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影响力100人”,是2020上证上市公司“金质量”卓越企业家。公司还致力于构建平等、多元化和包容性的企业环境。积极赋权女性,在男性主导的机械制造行业实现全岗位性别多样化;尊重差异声音,使团队建设长期保持创新和弹性活力;助推行业发展,开创“非道路移动机械”电动化新时代,引领绿色转型;我们构建和谐供应链,打通上下游,打造全球唯一高空作业平台产业园;履行社会责任,成立“红鼎基金”,积极开展济困帮扶、助农助学、募捐救灾等暖心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贯穿企业生态全生命周期,“绿色可持续”正成为鼎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未来,公司将不断升级“未来工厂”,持续深耕绿色节能战略,开创“非道路移动机械电动化新时代”,让高空作业平台“中国制造”闪耀国际。
- 商业规划: 2024年,公司聚焦主业,坚持稳中求进,以创新为引领,推动产品力、制造力、品牌力齐向上,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部署落实,促进资源整合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实现企业稳健发展。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9,891.40万元,同比增长23.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880.52万元,同比减少12.76%。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535,384.68万元,同比增长8.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03,529.58万元,同比增长11.94%。2024年,公司董事会围绕既定的经营计划主要实施和取得了以下方面的工作举措和成果:1、全球发展稳步推进,销售业绩再创新高2024年,公司继续实施全球化战略,进一步完善海外渠道建设,优化海外子公司运营,多点开花,积极开拓新领域发展新客户。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加全球行业展会,携众多电动化、差异化创新产品亮相,吸引海外客户纷纷接洽,并邀请客户深入走访鼎力的“未来工厂”,详细了解领先的智能制造水平、创新卓越的高品质产品及节能降碳的绿色发展实践,从智能创新到绿色引领,多维度感受鼎力智造的魅力。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各市场需求情况并结合贸易环境灵活调整产能安排,同时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有序推进不同系列高附加值、差异化产品导入及市场开拓工作,进一步实现对全球市场更深更广的覆盖。2024年,公司实现海外市场主营业务收入552,292.31万元,同比增长43.83%。2、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优质新品储备丰富臂式系列作为公司近年来主推产品,已成为公司成长主要动力。公司全系列臂式产品提供三种动力源选择,电柴混动同平台,工作高度覆盖16-44米,适配多种应用场景,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2024年,公司加大臂式产品销售力度,臂式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84%,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41.21%。海外市场臂式产品推广顺利,增速较快,海外臂式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6.99%。公司产品矩阵完善,高端产品储备丰富,除臂式、剪叉式、桅柱式200余款通用款产品外,还拥有船舶喷涂除锈机器人、隧道打孔机器人、大吸力纯电动玻璃吸盘车、路轨两用轨道高空车、无油设计纯电剪叉、模板举升车等众多差异化、高品质新产品,能够有效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应用领域的新需求。公司专注产品研发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力和服务力,高端优质产品储备丰富,未来也将不断推出更多高附加值、差异化、电动化、无人化高端新产品,促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3、科研创新不断突破,锻造核心竞争力公司高空作业平台在业内同类产品研发中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尤其在高端、差异化产品市场中竞争优势明显。公司早已率先于业内完成全系列产品电动化,并推出3年质保,其中采用大载重、模块化设计的全臂式系列更为业内首创。公司是全球唯一实现批量化生产无油全电环保型剪叉系列的制造商,最大工作高度覆盖5-16m,最大荷载覆盖230-450kg,全系列无液压系统,具有低能耗、更安全、易维保、更舒适、更环保等优势。公司以科研创新为引擎,不断探索融合电动化、绿色化、数字化、无人化发展方向的最新前沿技术,拓展全新高空作业应用场景和领域,陆续布局大型船厂、轨道交通等领域,研发推出众多符合市场新需求的差异化、智能化高端新产品。如公司船舶喷涂除锈机器人可突破传统高空除锈喷漆作业面临的效率低、危险性高、质量难控等难题,实现喷涂轨迹自运行控制、喷枪与作业面之间全时段保持垂直且恒定距离、换线喷涂无延时等功能,确保了喷涂过程中漆膜厚度标准且均匀,自动连续喷涂速率不低于450平方米每小时。在除锈方面,可根据除锈面的锈蚀程度、距离等因素,自动调节压力大小和打磨力度,实现精准除锈,避免过度打磨损伤基材,确保除锈质量。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25,591.86万元,同比增长16.32%。公司拥有海外研发中心及中国企业研究院,目前获有专利280项,其中发明专利142项,海外专利10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5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7项,是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报告期内,公司“BT44ERT”入围2024年“IAPA创新技术奖”、“IAPA年度产品”(自行臂式和蜘蛛式高空作业平台),“JCPT1612PA”荣获2024年“IAPA年度产品”(剪叉式和垂直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实现中国企业在该奖项零的突破。作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公司将不断加深、加强电动化、差异化发展,持续研发推出更多符合市场新需求的绿色、智能、高端产品。4、募投项目爬坡顺利,智能制造再添新动能公司已拥有业内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高空作业平台制造工厂,广泛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全产业链闭环生产模式,覆盖设备数字化设计、柔性化生产、智慧化管理,生产全过程绿色、节能、环保,大幅提升公司高端智能产品的制造优势,实现了数字化赋能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智造模式,智造技术引领行业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募投项目“年产4,000台大型智能高位高空平台项目”已结项,臂式产能爬坡顺利,逐步放量。该项目产品具有更高米数、更大载重等特点,能够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增强差异化优势,完善公司产品结构,更好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及产能规模,能提供更多市场青睐的优质新能源高空作业平台产品,助力公司构建更加高效、智能、协同的“未来工厂”,进一步发展绿色经济,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持久动力、坚实基础,释放新动能。5、积极践行ESG,护航企业可持续发展公司以ESG为指引,聚焦绿色智造、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出行、绿色循环五大方面,确定了打造“绿色可持续”企业生态的长期战略。公司以“未来工厂”为抓手,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并通过节能、减废、技术改进、智能设备升级等措施尽可能减小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2024年,公司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47.15%。公司邀请了独立外部第三方协助开展全工厂运营碳盘查评估工作,以全面摸底,进一步推动多维降碳。同时,公司继续深耕产品电动化战略,在小排量柴油款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供电动款和混动款供客户选择,帮助客户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价值链上下游协同减碳。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