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1999-01-06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631344037Q
  • 法定代表人: 张诚栩
  • 董事长: 张诚栩
  • 电话: 021-51096821,021-68406213
  • 传真: 021-50817909
  • 企业官网: www.rundamedical.com
  • 企业邮箱: board@rundamedical.com
  • 办公地址: 上海市虹口区乍浦路89号星荟中心1座8楼
  • 邮编: 200085
  • 主营业务: 检测综合服务平台业务:传统供应链服务业务,创新的集约化业务及区域检验中心服务业务,第三方实验室检测服务业务;工业板块:IVD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业务,数字化检验信息系统业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电子、机械设备维护(不含特种设备);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仪器仪表销售;办公用品销售;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软件销售;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药品批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润达医疗,A股代码603108)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是一家立足华东、辐射全国的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主营业务为通过自有综合服务体系向各类医学实验室提供体外诊断产品及专业技术支持的综合服务。 润达医疗在全国各地及海外拥有四十余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业务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的省市及地区,所提供服务的产品涵盖了体外诊断行业(IVD,In-VitroDiagnostics)主要细分领域,润达医疗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IVD行业产品流通与综合服务的领先企业之一。 为了满足各类型医疗机构的个性化需求,润达医疗对IVD行业的传统流通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并持续优化,目前已向数百家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获得了客户和市场的高度认可。同时以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医疗信息化系统开发、第三方实验室检测等产业链延伸业务为补充,形成独特的综合性IVD业务体系。
  • 发展进程: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由上海润达经贸有限公司以2010年7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人民币136,593,449.75元为基数,按1:0.4832的比例折为6,600万股,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2月17日,润达医疗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注册号为310228000244163,注册资本6,600万元,实收资本6,6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刘辉。股份公司设立后经过两次增资,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之日,润达医疗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7,052.6316万元。
  • 商业规划: 作为国内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报告期内公司顺应国家医改政策方向,坚持“稳基础、谋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发展。一方面继续夯实核心服务业务与自产产品业务基础,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和业务结构优化,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保证主营业务的稳健发展,为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公司加大在AI医疗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布局,继续深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引领数智化转型,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在医疗垂直领域的深厚积累、AI应用等领先优势,成功打造了行业领先的医疗垂域大模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场景的深度融合,积极与医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医疗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了医疗全场景应用的开发与落地,为医疗机构及合作伙伴提供高效、精准、安全的AI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受外部宏观环境和医疗政策影响,整体收入和利润有所下降,实现营业收入83.1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28.0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9.77%。(一)经营业绩分析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1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28.06万元,同比下降79.77%。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受国内宏观环境及集中采购医疗政策环境影响,医疗机构客户收入增长受到一定影响,公司相关业务拓展亦受到影响,营业收入出现小幅下降。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较大,主要系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下降,但公司服务成本、固定资产折旧等固定开支未减少,边际成本费用增加;同时公司在AI医疗等新业务拓展力度加大,相关费用投入增加。未来随着宏观经济的好转及医疗政策环境的改善,医院客户将逐步回归到常态化增长轨道,公司各项业务亦将恢复稳步增长态势,回到合理的利润率水平。(1)分地区业务分析报告期内,全国各地区业务较去年同期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主要系受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及医疗政策环境变化,各地区医疗机构客户增长均受到一定影响,公司各项业务整体收入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各地区业务毛利率保持平稳。后续随着医疗政策环境改善,各地区业务将逐步恢复常态化增长。(2)分业务类型分析公司主营业务立足于院内检测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服务型业务(集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保持较稳定,工业板块业务实现较快速的恢复增长。(A)集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报告期内,公司集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45亿元,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主要系报告期内受医疗政策环境影响,医疗机构客户增长受到一定影响,后续随着医疗政策环境影响消除,公司集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将恢复增长。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集约化/区检中心客户数为432家,较去年新增23家。(B)工业板块工业板块包括IVD产品研发生产业务和数字信息化系统业务,报告期内实现营收4.4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18%,主要系原质控系列产品不再纳入并表范围,公司其他自产产品如糖化血红蛋白产品、信息化产品等业务较为稳定。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研发费用1.16亿元,剔除对原质控产品的研发投入变动影响外,公司对IVD产品、信息数字化等产品保持着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以提升公司综合研发能力。(C)第三方实验室业务公司第三方实验室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同比去年同期下降55.32%,上年同期收入中包含了确认的部分之前年度的核酸检测收入,报告期实验室常规检测业务恢复到正常水平。(3)盈利能力分析报告期内,受医疗政策环境影响,公司毛利率略有下降;同时由于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但为保持对客户的服务管理水平,相关服务人员等固定成本并未减少,边际成本费用有所提升,同时在智慧医疗等新业务拓展力度加大,对公司当期净利润影响较大,报告期内公司净利率及ROE水平出现阶段性下降。未来,随着医疗政策环境改善,公司各项业务恢复稳步增长态势,同时智慧医疗等新业务商业化速度加快,公司利润率将回到合理正常水平。(4)期间费用率分析报告期内,公司除研发费用,其他费用较上年均有小幅提升,主要系报告期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规模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而公司继续保持对医疗机构客户的服务质量,相关固定服务成本开支保持不变,导致边际成本费用均有所提升。(5)经营性净现金流分析近年来公司不断增强各地区业务整合和发展,提升了整体的资金使用效率,经营性净现金流得到持续改善。公司多举措改善经营性现金,建立应收账款的追踪制度,全面强化应收账款的回款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6.47亿元,较去年同期基本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了医院客户应收账款回款工作,经营性现金流保持较健康的状态。(二)运营管理情况分析1、夯实核心服务型业务,提升经营质量,实现稳健发展面对复杂的宏观环境及医疗政策环境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战略聚焦,深化核心服务型业务布局,通过精细化管理与服务创新双向驱动,实现稳健发展。依托AI技术赋能,公司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服务的解决方案,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同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公司内部组织协同能力,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决策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集约化及区域检验中心客户共计432家,较上年同期净增加23家。同时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区域病理中心新业务,推动县市级医院病理科的区域化、专业化、信息化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解决方案。2、强化特色自主品牌产品推广,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公司积极布局上游IVD生产制造领域,对IVD部分特色技术领域产品进行差异化布局,自主品牌产品领域覆盖糖化、临床质谱仪、分子诊断、POCT、数字信息化系统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投入新产品的研发,同时对原有产品技术进行升级,保持了自研产品在市场上的良好口碑。公司的拳头产品-惠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产品线,已推出MQ-3000,MQ-2000T,MQ-6000和MQ-8000等系列产品及MQ-8000糖化流水线,在国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市场具有领先地位;凭借优异的口碑,惠中糖化产品不仅巩固了国内市场地位,还成功实现出海。报告期内,惠中新推出五分类血球分析仪系列产品MH-60、MH-120,其中MH-120可与公司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MQ-8000形成高效的自动化流水线,实现从血液学检测到糖化血红蛋白分析的全方位集成检测方案。子公司润达榕嘉为客户提供自主研发的临床质谱仪—ARP-6465MD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谱易快萃取柱、谱方达全自动前处理仪等一站式极简质谱临床应用解决方案;同时新推出了CytoPro流式细胞前处理仪与CytoSelect细胞分选仪,助力免疫表型鉴定与细胞功能研究。3、深化AI医疗生态布局,加速落地AI数智化产品公司积极拥抱AI技术,发挥自身在医疗垂直领域的深厚积累、AI应用等领先优势,积极与医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医疗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了AI医疗全场景应用落地,为医疗机构及合作伙伴提供高效、精准、安全的AI解决方案。在医院端,公司已先后为长海医院、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西医院、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等80余家医院提供AI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基于华为轻量化AI训推底座LightDCAI和DeepSeek大模型发布“华擎智医”训推一体机,为客户提供全栈国产化、医疗全场景应用覆盖、轻量化部署以及数据安全保障的数智化解决方案,助力医疗机构实现数据智能闭环、业务效率跃升和服务质量突破。在医疗数据要素方面,公司携手多方联合推出的《基于数据与能力双轮驱动构建医疗AI服务新模式》项目,旨在通过构建MaaS(模型即服务)模式的区域医学AI集成平台,整合属地医疗资源,实现数据高效管理与应用,该项目获得国家数据局举办的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浙江赛区一等奖。近期,公司发布了杭州市拱墅区“墅智健康”大模型1.0,为区域医疗健康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新解决方案,开创区域医疗健康数字化转型全新范式。报告期内,公司开启“繁星行动”,旨在利用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全国顶尖医院专家团队合作,赋能不同学科的科学研究,共同开发专病Agent,推动AI专科医疗服务智能化升级。目前公司已联合华为与华西医院成功推出消化科领域“睿兵Agent”、与齐鲁医院发布“齐鲁心擎-急性胸痛大模型”。通过专病Agent开发,进一步提升AI医疗大模型的可信度,同时将顶级医院先进的诊疗能力下沉到基层,让更多患者能够获得标准化、高质量的诊疗服务。产业链合作方面,公司稳步推进各类应用场景落地。在保险场景,公司与太平保险共同推出数智化乳腺癌健康管理产品Lumisense,旨在通过基因筛查+大模型技术,为女性提供集精准检测、医疗级AI健康助理、临床诊疗、保险以及患者服务于一体的全方位健康管理平台。在体检应用场景,公司与美年健康合作打造AI机器人“健康小美”数智健管师,目前已在美年健康旗下60余家体检中心上线。在药店应用场景,公司和广西柳药在智慧药房、智慧医院、智慧医疗云等领域开展全面深入合作,利用AI大模型技术赋能药店,推出AI药师助手“阿桂药师”,为药店客户提供检测报告辅助分析,数字化陪护疗养,个性化健康管理等增值服务,实现一体化智慧管理。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