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汉嘉设计
- 企业英文名: Hanjia Design Group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岑政平,欧薇舟
- 上市代码: 300746.SZ
- 注册资本: 22573.832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8-05-25
- 大股东: 浙江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1.6%
- 董秘: 李娴
- 董秘电话: 0571-89975016
- 所属行业: 专业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许洪磊、郑周坤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杭州)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杭州市湖墅南路501号
- 概念板块: 工程咨询服务 浙江板块 创业板综 机构重仓 微盘股 股权转让 预亏预减 DeepSeek概念 杭州亚运会 新型城镇化 光伏建筑一体化 装配建筑 垃圾分类 天然气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1998-06-16
- 组织形式: 港澳台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000142917121G
- 法定代表人: 岑政平
- 董事长: 岑政平
- 电话: 0571-89975173,0571-89975015,0571-89975016
- 传真: 0571-89975173
- 企业官网: www.cnhanjia.com
- 企业邮箱: hjzq@cnhanjia.com
- 办公地址: 杭州市湖墅南路501号
- 邮编: 310005
- 主营业务: 市政公用事业及环境保护工程的设计、光伏氢能等新能源设计、燃气热力设计、城市规划和建筑及相关专业的工程设计,EPC总承包及全过程咨询等其他业务
- 经营范围: 建筑工程设计,室内外装饰工程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建设工程总承包,建设工程的技术研究、开发、服务,经济技术咨询,晒图。(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2018年5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是国内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民营建筑设计企业,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建筑设计、市政设计、装饰景观设计、EPC工程总承包等相关领域的业务开拓和发展,完成了大批富有影响力的作品。公司制定了“整合资源、创新驱动、优化平台、智能升级”的发展战略,不断巩固和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作为国内技术的一家设计企业,公司依托优秀人才和团队,持续进行艺术创新和技术创新结合的探索,创造出一批精品工程。公司始终紧跟建筑技术的革新,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和研究”、“建筑智能化设计和研究”、“高烈度区结构抗震设计和研究”等各种专业技术的应用和前瞻研究,参与编纂了《浙江省基坑工程技术规程》、《浙江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浙江省消防技术疑难问题操作指南》等多项建筑设计技术标准。公司的技术能力有效的提升了公司的产品质量,已经发展成为客户中有口碑、行业内有品牌的行业优势企业。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营业务汉嘉设计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市政公用及环境设计、燃气热力及能源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装饰设计等设计业务,EPC总承包及全过程咨询等其他业务。其中设计业务包括建筑、规划、市政公用、环境卫生、园林景观、燃气热力、室内外装饰、岩土、河道整治、智能化、幕墙、泛光照明等设计;EPC总承包业务涵盖建筑、市政、环境卫生、装饰、园林景观工程等;其他业务包括各专业行业发展规划、项目可研、申请报告、项目评估、后评价、全过程咨询和施工图审查等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收购伏泰科技51%股权,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伏泰科技自购买日(2024年12月30日)纳入汉嘉设计2024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伏泰科技是一家聚焦于城市治理智慧化的综合服务商,有两大核心业务板块,分别为城市治理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城市治理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旨在通过科技力量提升城市管理效能。伏泰科技凭借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体系,聚焦于城市空间的创新升级与智能化管理,自下而上、纵向贯穿,构建形成了包括城市治理数字化软件应用平台、城市治理数据服务、城市治理机器人以及城市治理少人化运营服务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架构,助力新质生产力与数据要素市场化的落地实施,推动城市治理与管理的智能化转型、精细化实施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公司战略转型发展,城市治理智慧化整体解决方案相关业务占比将逐步提升。(二)公司经营模式公司所从事的设计、EPC、城市治理智慧化相关的AI、大数据、机器人等业务是专业、复杂和系统的工作,需要各类型专业人员的紧密配合,团队协作。公司结合行业的特点和专业性设立了不同的专业部门,并取得了相关多个门类的专业资质/许可,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全方位的服务。公司的设计和EPC业务主要通过项目招投标和业主直接委托两种方式获取业务。城市治理智慧化主要聚焦在信息化、数字化赋能、数据分析、数据建模服务、城市治理机器人、运营管理服务等方面,主要通过政府采购、招投标、与龙头企业和地方企业开展战略合作等方式获取业务,不断依托技术实力、服务品质及品牌影响力等方式拓展市场。(三)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情况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市政设计、装饰景观设计、EPC工程总承包等业务。得益于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的繁荣,公司成长为中国十大民营工程设计企业之一。为了提升公司城市运行服务综合能力,做大做强市政公用业务,先后通过成立市政子公司和收购杭设股份控股权,将公司的市政设计资质提升至行业甲级,市政公用业务链涵盖道路工程、公共交通工程、桥梁工程等设计,燃气、光伏、氢能等综合能源业务、垃圾处理、水处理及环境整治业务及公共交通信息化服务等领域。公司深耕城市运行服务30余年,在建筑设计业务领域,为全国大部分省市设计了大批富有影响力的建筑作品,创造了多项精品工程,获得了无数奖项。在涉及民生方方面面的公用事业领域,公司服务于城市建设发展大局,以服务社会、铸造精品为己任,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真抓实干的服务态度,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力量,在市政公用、城市更新、美丽中国建设、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等各个层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行业下行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面临来自内外部的诸多困难和挑战,设计业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公司及时调整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围绕“对内改革要效益,外延并购谋发展”的工作方针,继续深化内部改革,积极开拓业务领域,努力提高生产效益。2024年,公司在稳定老业务的基础上,通过收购伏泰科技51%股权,为上市公司注入富有发展前景的新资产、新业务,加速企业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型升级。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1、主营业务概况2024年,受行业环境、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公司业务量大幅下降,实现营业收入105,738.04万元,同比下降53.50%,其中:设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5,239.21万元,同比下降10.27%;EPC工程总承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9,665.57万元,同比下降74.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966.78万元,同比下降4033.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1,463.90万元,同比下降19437.22%。2、各业务板块情况(1)建筑设计业务2024年,因市场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建筑设计板块业务下滑,项目承接减少,收入规模下降,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能源工程业务2024年,公司能源工程业务在燃气、液化石油气、新能源等项目取得了新突破。全年承接了三个浙江省燃气大项目:1)杭州云城及周边片区高压燃气管网更新改造工程:本项目为杭州区域内一次性实施单次线路最长的高压管道项目;2)临平村村通项目:2024年全面完成该项目,共计3.3万户,是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农村燃气工程;3)杭州主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2024年全年共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施工图约282个(299公里),道路铸铁管改造施工图约40个(11.3公里),老旧小区立管改造施工图约41个(8089根)。继续做深做全燃气板块业务,业务范围扩展至安全类咨询项目类别、省外安全评估/评价、长输管线、高压管道及场站等业务。随着液化石油气市场整合、安全保障要求的提高,2024年液化石油气类项目增量明显,全年承接了新建、改造等共计23座储配站的设计,液化石油气类评估项目增长明显,温州市一体化的五座液化气储配站也已全面启动相关前期工作。此外承接了安徽省6个地市的液化石油气评估市场业务。新能源业务方面,在继续深耕杭州市场,与杭州市属国企、区属国企合作的同时,积极向周边县市延伸。项目已覆盖嘉兴市、绍兴市、温州市、上海市等多个城市,加氢站项目在设计中或在跟踪的项目5个。新能源业务领域从零碳园区拓展至零碳公共交通、零碳建筑、零碳港口等多个维度,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交通等结合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如海宁市交能融合综合数智能源示范项目、上海宝山LNG及新能源加注服务基地项目,标志着公司新能源应用的业务类型、覆盖广度及创新能力均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咨询项目从单一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向下游延伸,扩展至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建设实施方案等更广泛的服务类型。施工图设计则从单一的屋顶光伏升级至光储充一体等具有先进示范意义的项目。省外项目拓展迈上新台阶,中标了深燃集团燃气多气源基准气应用工程,开拓了江苏启东华润安全评估项目,在安徽7个地市承接多个企业安全评估项目,另外还承接了漳州和平工业园项目、国家管网浙江瑞安—文成支线可研项目、深圳地铁项目等。省外业务区域的持续扩大,尤其是安徽市场将有望继广东、福建等省后成为公司又一个优质、稳定的省外市场,为公司能源工程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进一步保障。(3)市政交通工程业务2024年,公司中标的市政交通工程重点项目有: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道路恢复及管线迁改设计项目;杭州市余杭区城投凤新路(南湖东路—城东路)提升改造工程设计项目;高铁西站北航东侧配套基础设施工程设计;华东国际联运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项目港务区枢纽集疏运道路建设工程(一期);智四路(天目山西路-科创大道)新建工程设计项目;石塘村区域刘一路等7条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服务等。公司还通过与其他设计单位合作,共同参与了宁波、金华、永康、温州等地的大型项目。2024年,公司市政院协助杭州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共同承办了“城市交通与道路设计专题技术讲座”,为公司的专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沟通桥梁,提升了公司市政交通的品牌效应。(4)环境卫生工程业务在“双碳”目标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政策背景下,公司积极响应《“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国家政策,以及浙江省关于城镇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工业固废、建筑垃圾等专项治理行动计划,聚焦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着力解决各地固废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存在的突出问题。2024年,公司依托在省内环境设计咨询领域的先发优势,结合参与编制的地方标准和技术导则形成的行业影响力,在建筑垃圾污染防治规划、渣土调配消纳及资源化、飞灰资源化利用、工业固废处理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全年完成经营产值3652万元。2024年,公司成功中标30余个市、县(区)级建筑垃圾污染防治规划项目,持续巩固省内市场领先地位。以全过程咨询模式承接首个矿山空间利用项目——诸暨市次坞镇新徐坞杨村老矿区生态治理项目;依托政策资金支持承接平湖市环卫收运系统功能提升项目;竞得国家危废处置重点工程——杭州市临江能源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项目;通过“去工业化、强艺术化”设计理念,中标乍浦镇环卫一体化设施改扩建项目、文旅集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改扩建项目及蚌埠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项目等大型工程。面对市场总量萎缩、行业竞争加剧的形势,公司深化行业建设布局,坚持“标准引领—技术支撑—市场把控”发展路径,通过标准制定、课题研究、横向科研合作、项目创优、行业会议承办及专家培养等举措,持续提升行业影响力。在标准化建设方面,主(参)编省市级标准、技术导则5项:包括主编浙江省地方标准《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程》(DBJ33/T1324-2024),浙江省技术导则《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编制导则》《浙江省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建设与管理导则(试行)》,浙江省生态经济促进会团体标准《工业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垂直阻隔技术标准》(T/ZJPAEE1-2024)、《生活垃圾填埋场碳排放核算方法》(T/ZJPAEE2-2024)。在科研创新方面,主(参)编省市级课题6项:主持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专项科研项目“浙江省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应用标准体系研究”“浙江省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应用标准体系研究”,杭州市建设科研项目“拆除、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碳足迹研究”和“淤泥质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参与的浙江省建设科研项目“既有垃圾填埋场污染阻隔关键技术研究”结题验收。(5)给排水工程业务公司给排水专业始终以“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保护和治理”为指引,开展“用户、管网、泵站、厂站”全流程、“供水、污水、排水”全领域、“规划、咨询、设计、运维”全生命周期的咨询和设计工作。项目类型不仅包括传统市政给排水管网、水处理厂站、泵站,还涵盖二次供水改造、河道治理、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黑臭水体治理、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海绵城市、地下管廊、智慧水务等类型。2024年,公司给排水专业精准把握市场机遇,紧跟国家“两新”、“两重”政策导向,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布局城市体检、地下管网管廊建设、二次供水系统改造、高品质供水提升、给排水管网以及厂站新建与改造提升等重点领域。通过努力,公司不仅巩固了传统市场优势,更通过创新示范项目的标杆效应,成功拓展新兴市场和业务领域。凭借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优质的服务口碑和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公司实现了项目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并有效带动了区域业务的协同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在给排水领域的综合竞争力。2024年,公司给排水业务板块新签合同额稳步增长,其中亮点新签项目主要包括:金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设计(地埋式污水处理厂)、雷甸污水厂扩建及配套设施提升工程设计、浦江县供水管网建设及通济水厂二期扩建与深度处理工程浦设计项目、嘉善大道(红旗塘至平黎公路)供水管道新建工程勘察设计、高品质饮用水(管道直饮水)项目设计、三门县高层住宅二次供水改造项目(二期)施工图设计、济宁东部城市排水设施建设EPC项目、2024年度余姚市乡镇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嵊新污水处理厂总氮提标工程设计、龙泉市溪北污水厂扩建(三期)工程设计、玉环市漩门大道综合管线建设工程设计、浦江县第四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项目、开化县城镇水厂供水管网延伸工程EPC、多地的城市地下管网管廊及设施建设改造实施方案等。11月份,“浙江省城镇排水管渠污泥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研究课题”成功通过省级立项,该课题的研究将填补省内管渠污泥处理及资源化的空白。3、对内改革,提质增效面对行业和市场变化,公司继续深化对内改革,着力整合及优化现有资源配置,降低公司管理成本,提高公司整体经营效率。为了清理和处置低效对外投资,公司于2024年12月24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注销全资子公司的议案》,决定清算和注销江苏汉嘉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汉嘉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厦门汉嘉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汉嘉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四家全资子公司。目前相关清算注销工作正在进行中。2024年第4季度,公司通过组织机构调整、实施减员增效等管理措施,对盈利能力弱的建筑设计业务板块进行机构调整和人员优化,涉及员工离职补偿费用5,987.17万元,虽在本报告期内人力成本费用大幅增加,但经过优化后,公司的员工结构更趋合理,有效控制了运营成本,人均产值将得以提升。4、外延并购,谋求发展(1)并购项目交易概述为适应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和满足未来经营发展的需求,实现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公司分别于2024年9月10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2024年9月26日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现金收购苏州市伏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1%股份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同意公司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伏泰科技的51%股权,合计对价人民币581,399,260.79元。本次交易完成后,伏泰科技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重组上市。详情请见公司同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相关公告。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城建集团拟向泰联智信转让其所持有的公司29.9998%股权。上述事项实施完毕后,泰联智信将获得公司控股权,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控制权收购事项以本次资产收购为前提。本次控制权收购事项尚需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合规性确认并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详情请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相关公告。(2)交易进展情况2024年11月29日,公司收到伏泰科技出具的由其盖章证明标的股权已完成过户的伏泰科技股东名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股东名册更新完成表明股权交割程序已完成。2024年12月25日,伏泰科技按照收购协议相关安排完成了《公司章程》的修改和董事会改组工作。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已经向62名交易对方支付股权收购价款共计312,594,545.82元,占比收购总金额53.77%,其中最后一笔款项支付时间为2024年12月30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伏泰科技自购买日(2024年12月30日)纳入汉嘉设计2024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汉嘉设计编制2024年12月31日合并财务报表时,只合并伏泰科技层面合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不纳入汉嘉设计2024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范畴。(3)报告期内伏泰科技主营业务情况2024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方政府财政承压的宏观环境下,传统IT服务商普遍面临订单缩减、回款周期延长等挑战。然而,得益于“数字中国”战略的纵深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提速,以及城市治理降本增效需求的刚性增长,伏泰科技精准把握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机遇,通过将大模型深度嵌入城市管理场景、创新城市治理数据服务模式与城市治理智能化运营模式,实现传统业务的全面升级与逆势提升,保持了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可持续性。各板块业务主要情况如下:1)城市治理数字化软件应用板块业务情况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未来数字化转型将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和居民生活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数字化、智慧化的城市治理成为协调庞大复杂城市系统的重要手段。在数字中国战略驱动下,伏泰科技以智能化、精细化为核心,构建城市治理“专而精”、“大而全”的软件应用体系,覆盖城市治理运行、城市安全以及城市水循环体系,2024年重点推出城市治理大模型。通过引入自然语言处理(NLP)、语音识别技术、AI、RGA技术、数字孪生,构建城市治理领域知识图谱,满足领导、业务人员、分析人员对数据的智能化分析需求,实现多模态的交互,进行数据不同程度的分析并输出结果,然后应用于运行管控、风险评估、装备升级、智能巡检、舆情分析、智慧问数等,提高决策的敏捷性。2024年,在江苏、湖北、浙江、安徽、四川、广东、福建、河北等多个城市落地运管服综合平台以及精细化管理应用,形成“数据中枢+场景应用”双轮驱动模式,使城市问题处置效率提升40%;在山东、安徽、河北等地实施的生命线项目,将安全事件主动发现率提升至95%;在江苏、山西等8省承接智慧水务水利项目,从经验判断到全息推演,从被动处理到主动体检。全方面推动城市治理向“感知-决策-执行”全链条数字化、智慧化演进,形成覆盖全国的智慧城市服务网络。2)城市治理数据服务业务情况国家数据局2023年正式挂牌以来发布了很多重要文件,比如“数据二十条”、《“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各地方积极响应,颁布数据条例、公共数据运营管理办法、数据要素市场话配置方案等,政策在不断突破,客户需求也从数据采集管理到数据价值获取转变。2024年伏泰科技开始部署城市治理数据服务体系,提出城市空间数据服务概念,聚焦现在城市空间数据采集全面性、准确性需求,以及对数据资源资产化诉求,为政府及企业客户提供数据治理一体化服务,进一步提升数据治理能力,以及融合前沿大模型技术,打造点云图像融合的采集技术、数据自动化标注技术、大模型以及CIM于一体的数据服务能力体系,全面开展城市数据采集、治理、资产化服务,实现数据资源到生产要素的战略突破。2024年在数据治理各环节均有突破性进展,并以创新独特的业务视角打破传统模式的壁垒,支撑能力侧沉淀100+城市治理治理模型。在数据采集方面,率先绘制行业“行业第一张”车道级作业底图,以厘米级精度及环卫业务属性要素,实现城市作业要素精算与无人化适配。在数据生产加工层面,凭借AI智能巡检项目斩获2024年度“机器人+环卫”标杆案例。在应用层面形成“大模型+行业知识库”的双轮驱动模式。应用实践覆盖广西、四川、广东、福建、山西、江苏、山东、上海等地区。实现数据驱动的精细化治理,构建起覆盖城市空间治理全周期的数字化闭环。3)城市治理机器人板块业务情况城市治理机器人领域在政策推动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加速发展,2024年,政策与规范在加速完善,逐步形成覆盖技术应用、安全保障及责任划分的体系。伏泰科技自2019年开始布局AI及机器人,至2024年率先打造城市治理机器人矩阵,覆盖城市服务与巡检场景。伏泰科技也在持续完善技术落地、风险防控与伦理平衡,推动城市治理机器人从试点走向规模化管理。在技术层面,伏泰科技重点围绕核心组件构建竞争力供应链,基于伏泰科技数据服务能力,构建具备长期优势的AI视觉技术路线,大规模高质量数据集提升机器人云端AI能力,促进机器人运用成熟度大幅提升,综合运营成本持续下降。在应用层面,以“一场景一机型”理念,针对不同需求定制机器人解决方案,推动城市治理迈向智能化、高效化与可持续化。环卫清扫机器人在辅道和人行道、公园、广场、园区等场景进行智能化作业,秉承“一路一策”理念,从作业要素测绘到资源编排、过程实时管控,作业质量自主研判,实现作业精度达到厘米级别。巡检机器人主要为城市事件采集机器人,实现城市垃圾堆放、车辆违规停放、占道经营等场景实现智能识别、闭环处理。具体应用实践覆盖广东、湖北、河南、江苏等区域。4)城市治理少人化运营服务业务情况近年来,国家通过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为城市治理智能化提供了明确方向,提出以智能化、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新基建政策大力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应用等,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智能化。城市治理少人化运营服务是城市治理新范式,从装备智能化、大规模数据采集应用以及管控平台全方位升级,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2024年,在少人化运营领域,伏泰科技突破智能装备传统应用瓶颈,通过研发无人作业装备矩阵与人车协同系统,形成覆盖20余城的精准管控模式,在苏州、无锡、杭州、嘉兴、金华、成都、珠海等经济发达区域全面开展城市智能化运营服务业务,无人清扫累计服务1600万平米;在垃圾分类领域,主要实现华东、华南区域的基建AI改造,解决“一人一点位”的持续高额成本;在华中、华北等其他区域实现从规划阶段精准测算到落地运行AI监管。目前累计运营无人化投放点数量5000余个,破解传统城市服务人力依赖重、运营效率低的痛点,通过数据驱动实现降本增效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绿色智能的新质生产力。(4)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本次并购交易契合汉嘉设计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战略布局。未来上市公司和伏泰科技将在技术、业务、市场等多个领域产生协同效应,伏泰科技能为上市公司在市政公用事业板块带来潜在的且更为广阔的客户资源、运营服务经验以及技术支持,也将为上市公司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增强在城市治理领域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提供助力,将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新资产、新业务的注入,也将为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带来新动力、新活力。鉴于上市公司收购伏泰科技51%股权的购买日为2024年12月30日,因此上市公司2024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范畴只合并伏泰科技层面合并资产负债表,不合并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四)报告期内获奖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在市政、建筑、风景园林、BIM应用、建筑装饰等多个项目获得了2024年杭州市勘察设计行业优秀成果奖项,其中市政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建筑设计类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风景园林类二等奖2项;BIM应用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建筑装饰类二等奖2项;浙江省“广联达杯BIM设计应用大赛”三等奖1项。获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勘察设计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杭州市优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奖1项;获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队优质工程奖2项;获宁波市优秀勘察设计优秀市政交通工程设计三等奖1项;获杭州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行业协2024年度绿碳杯一一优质绿色低碳建筑技术项目(设计咨询)优质奖1项;其中天子岭水资源再生利用中心工程获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工程创新奖,运河新城(运河湾城市设计范围)人行桥工程项目获2023年度“中国钢结构金奖”浙江推荐奖。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