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长盛轴承 - 300718.SZ

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7-11-06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ZHEJIANG CHANGSHENG SLIDING BEARINGS CO., LTD.
成立日期
1995-06-14
注册地
浙江
所在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长盛轴承
股票代码
300718.SZ
上市日期
2017-11-06
大股东
孙志华
持股比例
31.88 %
董秘
何寅
董秘电话
0573-84182788
所在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钟建栋;王克平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30400609458425P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浙江
成立日期
1995-06-14
法定代表人
褚晨剑
董事长
孙志华
企业电话
0573-84182788
企业传真
0573-84183450
邮编
314100
企业邮箱
sid@csb.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浙江省嘉善县惠民街道鑫达路6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专注于自润滑轴承及高性能聚合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经营范围:生产销售自润滑、固体润滑、水润滑、双金属、含油粉末冶金的滑动轴承、轴瓦、滑块、垫片及其半成品、结构零部件和与产品相配套的专用设备;从事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制、禁止的除外);从事普通货物运输及房产出租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95年6月,2017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300718),是专门从事自润滑轴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主要产品包括双金属自润滑轴承、金属塑料自润滑轴承、金属基自润滑轴承、塑料自润滑轴承等,出口欧美、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汽车、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航空航天、高速列车、流体动力、核电等领域。

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浙江省创新型示范企业、浙江省科技小巨人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浙江省模范职工之家,截止2024年6月底已获得有效授权专利108项。

公司同时是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润滑轴承分技术委员会首届秘书处承担单位,是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参与修制定并已批准发布国家标准43项。

公司多项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近十几年来每年有多项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验收、公司产品通过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和“制造精品”称号。

商业规划

(一)公司的主营业务公司主营业务为自润滑轴承及高性能聚合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自润滑轴承、高性能改性工程塑料及氟塑料制品等产品。

基于摩擦学材料的研发经验,本着环保、降本及舒适的设计理念,公司将进一步拓展高性能聚合物产品在密封、结构件、膜材料等方面的开发。

公司秉持“聚焦客户关注,创造可持续的价值,承载未来”的公司愿景,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努力打造世界级的摩擦学与聚合物品牌。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机器人、能源(传统及可再生)、港口机械、塑料机械、农业机械等行业。

公司产品根据材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金属塑料聚合物自润滑卷制轴承、双金属边界润滑卷制轴承、金属基自润滑轴承(平面滑动轴承)、铜基边界润滑卷制轴承、非金属自润滑轴承(纤维缠绕轴承、工程塑料轴承、粉末冶金轴承)、其他轴承(如关节轴承等)、低摩擦副部件及高性能聚合物产品,涉及的产品规格上万种。

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以销定产,按需生产。

公司和主要原料供应商签订技术协议(约定产品规则、技术要求、技术争议判定等)、质量协议(约定产品质量检测程序、质量责任、质量问题的处理等)和订货协议(约定定价方式、交货方式、结算方式等)等框架性协议,具体数量则由公司根据生产计划向供应商下采购订单。

由于钢卷(板)、铜卷(板)、铜粉生产需求量比较大、消耗较稳定,公司一般根据上一季度日均用量情况、供应商供货周期以及供应商要求的最低采购量确定安全库存,当原材料低于安全库存时,发出采购订单。

坯料等与产品针对性较强的原材料则根据客户订单采购。

其中铜坯料采用意向式采购,由供应商备货,即公司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要求供应商安排组织生产。

公司根据自身生产安排向供应商发出送货通知,供应商根据送货通知安排送货并要求结算货款。

高分子材料根据生产情况采购。

公司的生产模式可分为:订单式生产和预估式生产,以订单式生产为主,预估式生产为辅。

订单式生产根据销售订单组织生产,预估式生产根据客户的书面采购计划,下达预估单,滚动组织生产,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

从销售模式来看,公司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经销均为买断式销售。

国内市场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国外市场直销、经销并重。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良好,整体经营环境、经营模式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投资者判断的重大事项等方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市场供求状况(1)汽车行业轻量化、低噪音、无给油等自润滑轴承所具备的优点,使得其在汽车上的应用得以快速推广。

目前每台乘用车上自润滑轴承的应用数量已经超过100件,而且正在不断地替代滚针、粉末类轴承而产生新的运用;除了轴承以外,自润滑技术在非轴承领域的运用也在增加,比如用于空调压缩机的自润滑涂层斜盘,具备自润滑性能的高分子工程塑料结构件等;公司的自润滑轴承及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不但满足了功能性要求,同时也满足了汽车工业对环保的要求,比如ROHS、Reach等标准,主要应用在座椅、铰链、转向系统、减震器等部位。

根据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达4632万辆,同比增长5.5%。

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呈现增长趋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5年1-6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在乘用车领域,1-6月份产销分别完成1352.2万辆和13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

商用车市场方面,1-6月份产销分别完成209.9万辆和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2.6%。

这显示出商用车市场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

在出口方面,1-6月份,汽车整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今年以来,国内经济运行平稳,上半年汽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汽车工业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展望下半年,“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继续有序实施,叠加企业新品供给持续丰富,有助于拉动汽车消费增长。

(2)工程机械行业公司开发的耐冲击、耐粉尘、高强度自润滑轴承,解决了润滑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噪音,延长了使用寿命,特别适合在恶劣的矿场、野外作业的设备。

为了确保在高强度工作条件下的可靠运行,轴承在工程机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公司产品和传统轴承相比可提供更可靠的性能,主要应用在工程机械的挖掘机、铺路机、分类机、混凝土机及叉车等的运输设备,具体应用在铲斗、连杆、小臂、大臂、油缸、连接销、液压系统、托带轮、支重轮、引导轮等关键部件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一系列重要举措的贯彻落实,将为“十四五”期间工程机械行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

从市场需求分析,《纲要》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任务、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将继续提升工程机械市场需求。

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发展布局、城市乡村建设和民生保障工程等,都需要工程机械厂商的参与,这也是未来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巨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工程机械存量更新和新增需求并重;近年来,工程机械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法应用不断取得新成果,有力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大幅度提高了市场应用能力;工程机械应用领域需求不断升级,机器换人方兴未艾,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轻量化赋能工程机械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工程机械市场仍处于上升期,“十四五”期间必将高质量发展。

2025年上半年,从整体表现来看,挖掘机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国内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5年6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8804台,同比增长13.3%,其中国内8136台,同比增长6.2%;出口10668台,同比增长19.3%。

2025年1-6月,共销售挖掘机120520台,同比增长16.8%;其中国内65637台,同比增长22.9%;出口54883台,同比增长10.2%。

2025年6月销售各类装载机12014台,同比增长11.3%。

其中国内市场销量6015台,同比增长13.6%;出口销量5999台,同比增长9.11%。

2025年1-6月,共销售各类装载机64769台,同比增长13.6%。

其中国内市场销量35622台,同比增长23.2%;出口销量29147台,同比增长3.71%。

(3)机器人行业轴承是机器人旋转关节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它主要承担支撑、引导旋转及减轻摩擦的作用。

轴承能够使机器人的关节在运动中更加平稳,并且减少能量损耗。

常见的轴承类型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由于其更大的接触面积和一致性,因此具备更好的抗冲击及高载荷,结构简单及无需额外的供油装置,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无需或只需少量的润滑油,因此后期维护成本也更低。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应用于关节处的自润滑轴承、部分直线执行器中的产品,以及灵巧手的相关部件。

自润滑轴承具有高强度、高载荷、免维护、低成本的特点,可以有效简化机械设计和结构,减轻重量,延长使用寿命和减少保养需求,可以实现较大程度上的以滑替滚。

公司与机器人产业链合作的相关方包括机器人主机厂、供应商、灵巧手等研发生产厂家。

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相应的产品、应用开发,目前有部分产品在机器人零部件领域已实现批量销售,部分产品尚处于送样及试验阶段,2025年上半年,该类产品收入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不足1%。

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与机器人产业链相关方的合作交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相应的产品、应用开发,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4)交通运输行业传统轴承噪音大、维护周期和使用寿命短、维护成本高等因素限制了设备的正常作业时间,尤其是运输设备、野外作业设备等,自润滑轴承的运用不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提高了设备操作的舒适度。

比如不用润滑油或者一次性涂装,可以解决过程维护和高昂的停机成本,同时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交通运输行业通常需要可以承受高载荷和特殊环境的轴承,自润滑轴承可帮助改善机械性能并延长维护间隔。

自润滑轴承的降噪和减振功能,在铁路和有轨电车中表现出色,主要应用在铁路、城际高铁、造船、航天等。

2025年上半年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增长,人员流动持续旺盛,交通投资规模维持高位,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5)通用机械制造业通用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实力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其他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更是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工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体现。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一季度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二季度受外部因素扰动,行业运行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展现韧性。

上半年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截至2025年6月末,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13.6万家,较上年6月末增加0.6万家,占全国工业的26.2%,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资产总计达40.4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全国工业的22%,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

其中,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1.3%和12.2%,引领机械工业的增长;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分别为8.3%、3.8%和7.6%。

展望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对外贸易保持基本稳定。

(6)其他行业除以上行业外,产品还广泛运用于塑料机械等轻工业机械、自动化办公设备、建筑工程、能源、航空等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

下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对相关零配件的需求,为自润滑轴承市场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7)自润滑轴承新应用领域开拓潜力巨大随着新应用领域的开拓,自润滑轴承行业未来的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

自润滑轴承新应用领域的拓展和延伸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空白应用领域的拓展;另一方面是现有应用行业的进一步挖掘和深入应用。

参考发达国家的自润滑轴承应用状况,自润滑轴承可以应用到建筑装饰,房屋、桥梁的减震、防震、防胀设施等领域。

在建筑装饰领域,自润滑轴承可以应用到门、窗、窗帘等设施中,安装自润滑轴承可以提高这些设施的灵活性、平衡性,而且还可以大幅降低使用时产生的噪音。

在发达国家自润滑轴承已经在建筑装饰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较少,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此外,自润滑轴承在房屋、桥梁等建筑物的减震、防震、防胀设施也拥有很大应用空间。

此外,在机械工业等其他自润滑轴承现有应用领域中,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自润滑轴承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深度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三)企业行业地位自润滑轴承行业的经营状况受到上游原材料、下游汽车、工程机械行业以及人力资源成本、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关产业政策的调整会影响自润滑轴承行业的景气度。

目前,我国轴承行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专业化分工的区域布局,其中浙江省已成为中小型通用轴承的生产大省,而浙江省嘉善地区的自润滑轴承产业集群效应十分显著。

由于自润滑轴承为机械的基础零部件,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因此其生产和销售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

目前我国的自润滑轴承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吉林、辽宁、北京等地,其中浙江嘉善是我国最主要的生产基地,该区域的自润滑轴承产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70%以上。

根据各公司已披露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2024年公司在嘉善县规模以上轴承工业企业中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两项指标均名列第一。

在行业地位方面,2008年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润滑轴承分技术委员会落户嘉善,公司为委员会首届秘书处单位,在业内的地位突出。

发展进程

1995年5月15日,嘉善无油轴承与王长盛签署合资合同和公司章程,决定共同投资设立嘉善长盛滑动轴承有限公司。

1995年5月23日,嘉善县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出具善外经[1995]字第44号《关于对中外合资“嘉善长盛滑动轴承有限公司”合同、章程及董事会名单的批复》,同意合资公司合同、章程及商定的董事会名单,同意成立合资企业嘉善长盛。

1995年5月26日,嘉善长盛取得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外经贸资浙府字[1995]815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1995年6月14日,嘉善长盛完成工商设立登记,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企合浙嘉总副字第000891号。

2011年8月2日,长盛有限股东会决议同意长盛有限以2011年6月30日为基准日整体变更设立长盛轴承。

根据立信事务所2011年7月21日出具的信会师报字[2011]第13501号《审计报告》,长盛有限截至2011年6月30日的净资产为162,556,065.35元。

2011年8月12日,长盛有限股东会决议以2011年6月30日为基准日,将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长盛有限根据经审计的净资产值人民币162,556,065.35元为基础,按照1:0.461379278的折股比例将公司净资产折合为股份公司股本7,500万股,净资产超过股本部分87,556,065.35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1年8月28日,长盛轴承召开创立大会,决议以长盛有限全体现有股东共同作为发起人,将长盛有限整体变更为长盛轴承。

2011年9月21日,立信事务所出具信会师报字[2011]第13502号《验资报告》,审验截至2011年9月21日止,长盛轴承已按长盛有限截止2011年6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值162,556,065.35元为基础,按照1:0.461379278的折股比例折合为股份公司股份总额7,500万股,净资产超过股本部分87,556,065.35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1年9月28日,长盛轴承完成上述工商变更登记,取得嘉兴工商局换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陆晓林 2025-10-17 -77000 82.69 元 10023700 董事、高管
陆忠泉 2025-10-17 -20000 84.05 元 4066300 高管
王伟杰 2025-10-17 -92800 81.75 元 5010400 监事
曹寅超 2025-10-17 -80000 82.14 元 7687000 董事、高管
陆晓林 2025-10-16 -44500 84.26 元 10100700 董事、高管
陆晓林 2025-10-15 -268500 84.64 元 10145200 董事、高管
陆忠泉 2025-10-15 -53800 85.22 元 4086300 高管
王伟杰 2025-10-15 -200000 84.58 元 5103200 监事
曹寅超 2025-10-15 -110200 85.83 元 7767000 董事、高管
陆晓林 2025-10-14 -34800 86.77 元 10413700 董事、高管
陆忠泉 2025-10-14 -40000 87.05 元 4140100 高管
王伟杰 2025-10-14 -4100 86.99 元 5303200 监事
曹寅超 2025-10-14 -10000 87.05 元 7877200 董事、高管
曹寅超 2025-10-13 -90000 85.87 元 7887200 董事、高管
陆晓林 2025-10-10 -24200 91.3 元 10448500 董事、高管
曹寅超 2025-10-10 -29100 91.8 元 7977200 董事、高管
戴海林 2025-10-10 -5000 91.27 元 294600 高管
陆晓林 2025-10-09 -150000 91.14 元 10472700 董事、高管
王伟杰 2025-10-09 -42100 91.2 元 5307300 监事
曹寅超 2025-10-09 -219000 91.29 元 8006300 董事、高管
戴海林 2025-10-09 -20000 91.29 元 299600 高管
陆晓林 2025-09-30 -300000 91.19 元 10622700 董事、高管
陆忠泉 2025-09-30 -50000 91.16 元 4180100 高管
王伟杰 2025-09-30 -65200 90.84 元 5349400 监事
曹寅超 2025-09-30 -50000 91.56 元 8225300 董事、高管
陆晓林 2025-09-29 -300000 90.74 元 10922700 董事、高管
王伟杰 2025-09-29 -134800 90.89 元 5414600 监事
曹寅超 2025-09-29 -152200 90.78 元 8275300 董事、高管
戴海林 2025-09-29 -1000 90.56 元 319600 高管
陆晓林 2025-09-25 -50000 93.54 元 11222700 董事、高管
陆忠泉 2025-09-25 -20000 93.65 元 4230100 高管
曹寅超 2025-09-25 -46000 93.91 元 8427500 董事、高管
戴海林 2025-09-25 -10000 93.9 元 320600 高管
陆晓林 2025-09-24 -130000 92.77 元 11272700 董事、高管
陆忠泉 2025-09-24 -75000 92.35 元 4250100 高管
陆忠泉 2025-09-23 -40000 91.8 元 4325100 高管
陆晓林 2025-09-22 -91000 93.91 元 11402700 董事、高管
陆忠泉 2025-09-22 -20000 93.96 元 4365100 高管
曹寅超 2025-09-22 -75000 93.8 元 8473500 董事、高管
戴海林 2025-09-22 -10000 93.35 元 330600 高管
陆忠泉 2025-09-19 -181200 95.24 元 4385100 高管
曹寅超 2025-09-19 -138500 93.55 元 8548500 董事、高管
戴海林 2025-09-19 -1000 94.16 元 340600 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