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辰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上海辰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辰光医疗
- 企业英文名: Shanghai Chenguang Medical Technologies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王杰
- 上市代码: 430300.BJ
- 注册资本: 8584.712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12-07
- 大股东: 王杰
- 持股比例: 27.22%
- 董秘: 于玲
- 董秘电话: 021-60161688
- 所属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刘科娜、曹理彬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华青路1269号
- 概念板块: 医疗器械 上海板块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可控核聚变 超导概念 医疗器械概念 太阳能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2004-08-03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765583375Y
- 法定代表人: 王杰
- 董事长: 王杰
- 电话: 021-60161688
- 传真: 021-62961172
- 企业官网: www.shanghaicg.net
- 企业邮箱: SHCG@shanghaicg.net
- 办公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华青路1269号
- 邮编: 201707
- 主营业务: 医学影像超导磁共振系统(简称:MRI系统、或MRI)和MRI系统的核心部件,包括:超导磁体、射频探测器、MRI系统其他硬件、MRI系统配件和科研领域定制化特种磁体的研发、生产、销售、维修、保养,及提供超导磁共振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的产品和服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租赁;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租赁;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零售;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子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专用设备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电子(气)物理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电工器材制造;电工器材销售;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电气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研发;机械设备销售;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专用设备修理;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特种设备销售;试验机制造;试验机销售;实验分析仪器制造;实验分析仪器销售;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发电机及发电机组销售;电机制造;超导材料制造;超导材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磁性材料生产;磁性材料销售;金属结构制造;金属材料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配件零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进出口;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软件开发;软件销售;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电线、电缆经营;塑料制品制造;纸制品销售;非居住房地产租赁;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上海辰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辰光医疗、公司)成立于2004年,深耕超导磁共振(MRI)全产业链核心部件近20年,由中国磁共振产业链早期科研专家王杰博士创立。辰光医疗以自主创新为发展核心宗旨,是一家致力于医学影像超导磁共振设备和高科技尖端领域特种磁体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自主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是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于2022年入选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辰光医疗已实现1.5T、3.0T和7.0T等应用于医学MRI系统核心部件的自主开发和商业化。公司产品体系覆盖了超导磁共振设备90%以上的硬件,包括:射频探测器、超导磁体、梯度线圈、射频放大器、梯度放大器等,能为全球客户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一站式服务。公司业务持续纵深发展,已取得了1.5T超导MRI系统的国家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正在申请的1.48T超导MRI系统的国家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也已完成了现场测评。同时,公司研制的7.0T临床前MRI系统协助多家科研院所取得了关键性科研成果,并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SCI论文。依托过硬的超导磁体技术和设计能力。辰光医疗为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开发的230MeV和250MeV回旋加速器超导磁体成为亚洲地区自主研发的质子束能量首次达到230MeV的紧凑型超导回旋加速器,为推动肿瘤质子治疗系统国产化做出了贡献。公司进一步拓宽特种磁体在科研领域的应用,自主研发的定制特种磁体可以覆盖0.2T至11T磁场强度,拥有无液氦、超低温系统的制造、超导接头的设计及超导线的精密绕制和浸渍等技术,可满足国内多领域针对特种超导磁体应用的科研需求。辰光医疗现拥有专利76项(其中国外专利2项、国内专利74项)、5项软件著作权、1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先后通过中国CFDA、美国FDA、欧洲CE、日本PAL、ISO13485、ISO14001等多项权威认证;公司曾多次获得中国科技部、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对公司研发成果的财政支持。公司凭借着优秀的设计能力和长期积累的工艺经验,成为全球少数同时掌握1.5T、3.0T和7.0T超导磁体生产技术的独立第三方供应商,并且与国内、外知名系统集成商、高校、科研院所和医院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公司将不断提升公司在超导磁共振射频探测器、超导磁体等领域的先进地位,逐步拓展超导磁共振的产业链和应用领域,由部件生产商向多元化生产和服务型企业转型。未来,借助着产业链国产化整体进步与资源整合,辰光医疗公司将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努力将“辰光医疗”打造成为与国际企业媲美的中国磁共振品牌。
- 商业规划: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和《公司章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和经营管理决策的合规性。2024年度,磁共振整机市场分化严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头部竞争格局重建,市场需求也受国内医学影像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节奏等因素影响,整体规模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将技术积累成果向更多维度转化,以多元影像解决方案开辟精准医疗新局面。经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公司本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19,001,736.41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16%,营业利润-68,749,943.70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0.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898,635.50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16.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8,386,717.22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8.45%。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国内营业收入101,486,851.78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2.86%;实现国外营业收入17,514,884.6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87%。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达到441,465,037.83元,总资产比上年期末减少8.74%。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28,081,853.08元,比上年期末减少21.07%。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制定的年度经营目标和计划,推进磁共振射频线圈、自有品牌Farol1.5T超导磁共振系统销售及定制超导磁体的产品开发和业务开拓,依托多年积累的磁共振全链核心部件的自研自产、系统集成和产品优化等竞争优势,积极开展市场宣传、产品推广工作,提升自有品牌磁共振整机成像系统及MRI核心部件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2024年度,公司磁共振整机成像系统销售团队和线圈直营团队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建设和优化,加强团队管理、提升终端需求响应效率;同时深化经销商渠道建设、沟通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扩大国内销售网络覆盖区域。公司重视规范治理,优化内部控制流程和工艺及零部件的标准化,加强供应链和销售管理,提高产品安全性、可靠性和成本控制。依托自研自产技术创新和定制化产品研发的技术实力拓展涵盖1.5T、3.0T和7.0T超导磁共振全产业链核心部件的产品品类,有计划的新增磁共振系统配置类型;并以射线类医学影像产品为起始,开发其他医学影像技术和产品,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医学影像设备领域的综合实力。报告期内,公司增加研发投入,开展32通道、36通道云线圈、适用于3.0T、5.0T、7,0T磁共振系统的射频线圈、32通道一体化射频链路系统、高性能3.0T磁共振医疗诊断成像超导磁体、3.0T磁共振神经点活动探测与成像用梯度线圈、数字化摄影X射线机(DR)、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T)、7.0T无液氦高均匀性超导磁体、少液氦MCZ超导磁体等项目研发工作,为公司在医学影像设备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品类的产品支撑。报告期内,研发投入33,640,008.9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71%,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8.27%。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